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幼儿音乐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策略的有效应用

关于幼儿音乐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策略的有效应用

来源:吉趣旅游网
知识文库 第16期

关于幼儿音乐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策略的有效应用

顾海娟

在幼儿音乐教学中,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能够起到导向、促进、激励等作用。在以往评价中,教师过于注重评价幼儿的音乐技能,忽略了评价幼儿综合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忽略了发展幼儿兴趣与欣赏能力。激励性评价,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种评价模式,结合幼儿差异,及时给予幼儿肯定、赞扬、鼓励,促使幼儿获得自信、自尊、成功体验,进而有效调动幼儿学习兴趣,激发幼儿学习动机,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评价方式。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应用激励性评价,可以促使幼儿及时对自身能力进行掌握,还有助于发展幼儿音乐技能、审美能力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评价理念,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利用全面、合理的激励性评价,促使幼儿获得快乐、成功的学习体验,为幼儿未来音乐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1幼儿音乐教学中评价问题

第一,过于注重结果忽略过程。幼儿音乐教学渗透在幼儿生活中,对幼儿发展具有较为积极的作用,教师利用音乐可以动情的特点,对幼儿实施教育,是幼儿喜欢和易于接受的方式。但是,随着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教师越来越看注重结果,也就是活动是否达到了制定目标,而忽略了幼儿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例如,幼儿对音乐作品情感的感受,常常是停留在歌词表面;在发音咬字方面,很多幼儿都是扯着嗓子吼歌,不会正确发生歌唱;在音乐欣赏中无法真正感受意境等。这样过于注重过程忽略过程的评价,很难促使幼儿享受音乐,很难培养幼儿审美感受与表现力,阻碍幼儿全面发展。第二,音乐教学活动结构单一。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都是利用传统三段式,开头复习上一次活动中的内容,有时随便做一个律动或唱歌;中间教授幼儿新的内容;结尾回顾和复习,或者是讲一讲下次活动内容。很多教师导入内容甚至与活动内容无关,结尾缺乏评价,以至于整个音乐教学活动较为分散,没有重点。音乐活动知识线索、人文线索没有连接,具有较强随机性,活动环节仅仅是停留在感知体验上,

没有深入到创造、评价、反思等环节。第三,在以往幼儿音乐教学评价中,教师过于偏向音乐艺术使命,追求灌输成品效果,导致教师受到约束,很难实现因材施教,且也发现不了幼儿在音乐活动的潜在创造力,幼儿只能被动接受。并且,教师也会感受到很难领导音乐活动,没有意识到音乐活动中要发展幼儿哪些能力、锻炼幼儿哪些技能、获得哪些情感、形成哪些态度。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仅仅是盲目、无指向的指挥者、命令者、监督者,过于注重幼儿是否掌握知识技能,如歌曲会唱吗、舞蹈动作标准吗。在该过程中,教师不了解幼儿、不观察幼儿,也不揣摩幼儿,仅仅是利用预先设定好的标准对幼儿进行评价,希望每个幼儿都学会相同技能、完成相同任务。

2幼儿音乐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策略的特点 2.1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策略具有评价主体多元化的特点,评价主体不仅有教师,还有幼儿,幼儿可以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且在自我评价中了解自身的进步,发现自身的不足;幼儿通过观察自己的表现和其它幼儿的表现,能够自我反省,有助于提升幼儿自我认知水平。并且在幼儿自评初期,因为对象是幼儿,较为好动与表现,可以发现很多幼儿都具有特长,有的幼儿喜欢跳舞和唱歌,有的幼儿喜欢吹口琴、弹钢琴等,只有少部分幼儿表现的较为拘谨。针对该情况,教师可以灵活利用激励性评价策略,结合幼儿特长,尽可能让每个幼儿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进而促使幼儿更加喜欢音乐学习。

2.2评价标准多元化

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由于每个幼儿掌握音乐知识程度、音乐技能水平是不同的,因此对音乐的理解、表现也是不同的。幼儿音乐教学,实际上是为了提升幼儿素养,因此教师不能一味的利用一把尺子对幼儿进行衡量,而是需要在差异化评价标准中促使幼儿了解自身优点,进而获得音乐学习乐趣与动力。而激励性评价策略就可以满足上述要求,教

2022.08(下) 知识文库 67

知识文库 第16期

师通过激励性评价策略,针对具有音乐天赋、具有特殊才能的幼儿,会多提供给其展示机会;针对学习进度较慢的幼儿,会指引其明确自身优势,提升幼儿音乐学习自信心。

2.3评价语言多元化

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是培养幼儿兴趣的重要阶段。虽然该阶段幼儿年龄较小,但是教师需要给予幼儿尊重。在激励性评价策略中,教师会坚持尊重原则,结合幼儿的回答情况,客观指出幼儿长处和不足,有针对性的提醒和纠正,且给予幼儿学习成果肯定。例如,你长的真有感情,如果音调能够再精准一点就更好的了。在这样的语言评价中,可以促使幼儿更加投入情感、音调更加准确,有效提升幼儿的唱功。此外,在激励性语言评价中,教师利用机智的语言评价,可以有效拓展幼儿思维,还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更加有助于培养幼儿音乐兴趣。

2.4评价情感多元化

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应用激励性评价,教师常常会利用鼓励性话语、会意的笑容、欣赏的延伸、和蔼的手势、赞成的点头,这会给幼儿带来无限的欢乐与喜悦,促使幼儿积极主动打开思维大门,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音乐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真情演唱和真心弹唱,利用幼儿喜欢的语调对音乐知识、技能进行讲授,进而有效启发幼儿的想象力。

3幼儿音乐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策略的有效应用策略

3.1目标激励

目标激励,是教育教学的预期结果,是教师和幼儿活动的共同指向,明确具体的目标激励作用是较大的,尤其是在器乐教学中,目标激励运用效果更加显著。例如,在刚开始教学器乐知识时,教师可以指引幼儿确定近期目标:练好呼吸气;学会吹do、re、mi三个音,幼儿经过联系可以实现近期目标。紧接着,教师可以利用激励的形式,指引幼儿明确中期目标,学会吹音节,学会吹简单的歌曲或乐曲,且针对程度较好的幼儿制定远期目标。通过该种递进式的目标激励评价,可以促使幼儿经历学习器乐的害怕、尝试、喜欢这几个过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利用目标激励时,需要抓住各个环节,保证目标要具有适度性、指向性、层次性、阶段性,逐步进行激励,指引幼儿逐层实现目标。

3.2语言激励

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幼儿生动学习、主动发展,大多是通过语言鼓励与激励的,而其核心是教师要尊重、信任、热爱、期望幼儿。音乐,具有教育、审美、认识、娱乐等功能,其中审美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而美好的情感培养是审美功能的主要体现,也是幼儿主动发展、生动学习的心理需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常常利用语言激励,帮助幼儿形成美好情感。

第一,口头语言激励。在新歌教学结束后,幼儿能够准确的演唱歌曲,这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赞美的话语,对幼儿的荣誉动机进行满足,促使幼儿兴奋愉悦,提升幼儿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评价:你们唱的真动听;如果录下你们的歌声,可以与范唱带中的歌声比美呢。坦率、真诚的赞美,可以有效振奋幼儿的精神,促使幼儿更加认真的听讲,更加积极主动配合教师,并且还可以缩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关系,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口头语言激励时,教师应避免虚伪、空洞的语言,如果一味的客套和恭维,容易适得其反。此外,针对音乐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应尽可能不利用否定性语言,而是要适当降低要求,指引幼儿努力完成,且适当、适时给予鼓励,促使幼儿感受到教师的期望,提升幼儿自信心和热情。

第二,体态语言激励。音乐具有审美功能,因此幼儿音乐教育更加应该注重音乐审美特性。在实际教学中,幼儿常常是通过教师体验语言激励来感受、理解、欣赏、表现、创作音乐。体验语言,涉及到表情、动作、身体等语言。例如,在教学中教师请幼儿单独唱一段,或者是请幼儿说一说听赏后的感觉时,教师应利用亲切、期待的目光注视幼儿,面带微笑,轻轻点头,以示鼓励;微微摇头暗示纠偏不漏等,这些体态语言较为委婉,很多幼儿都会认同和配合。再如,幼儿不遵守活动纪律,这时教师如果点名批评,容易破坏和谐的活动氛围,这时教师可以走近幼儿,利用眼神悄悄制止,鼓励幼儿做出教师期待的反映,在该过程中避免利用不当的体态语言给幼儿带来消极影响。

3.3竞争激励

竞争,主要是指外界活动做出的一切积极、不甘落后、分发的心理反应。幼儿具有较强好胜心,且持久性相对较差,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若教师可以灵活利用竞争激励评价策略,可以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幼儿音乐教学活动的竞争激励,基于数量层面,可以是群体之间的竞争激励,也可以是个体之

68

知识文库 2022.08(下)

知识文库 第16期

间的竞争激励;基于内容层面,可以是听觉表现、唱歌、乐理知识、器乐吹奏等方面的竞争激励。教师在利用竞争激励时,需要注意不要进关注个别优秀的幼儿,而是需要应每个幼儿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条件,帮助每个幼儿客服音乐学习心理障碍,提升幼儿学习积极性,促使幼儿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特长。

3.4情感激励

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可以促使幼儿从内心感受到温暖,进而更加积极学习音乐知识。幼儿具有移情能力,其可以辨别别人的表情,进而陈胜共鸣,且利用动作、表情,对自身行为进行调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用心弹琴、用情唱歌,尽可能用幼儿喜欢的语调开展教学活动,尽可能利用生动的描述对幼儿想象力进行启发。无论是褒、贬、颂、斥,还是喜、怒、哀、乐,都需要顺其势,诱发幼儿情感与思维。例如,教师指引学生欣赏“草原小骑兵”时,初听后教师可以有感情的对幼儿说: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要到大草原上玩呀?幼儿们一听到玩会顿时感兴趣起来,欣喜的回答想去,这时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幼儿:那我们一起去美丽的大草原旅行好不好?说完可以一边播放音乐,一边说到:早上,太阳缓慢升起来,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洒满金光,景色可美了,这时一群起着骏马的小骑兵在远处飞驰而来……没有等到教师说完,很多幼儿已经坐不住了,手舞足蹈起来。然后,教师可以指引幼儿一起学骑马奔驰,这时幼儿们非常开心,思维也较为活跃。最后,教师可以指引幼儿把听到的音乐画出来。利用该种情感激励手段,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活动活力,还可以促使幼儿在欢快活泼的氛围中感受美和表现美。

4幼儿音乐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策略应用的注意事项

4.1注重幼儿情感因素

幼儿音乐教学活动,属于一种情感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需要有充分的愉悦感、个性化表现空间,进而促使幼儿获得成功感,提升幼儿自信心。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不管是哪种形式音乐,需要设置一定的情节,且利用激励性评价策略,指引幼儿感受、体会,从心到身、从身到心,帮助幼儿进入角色和音乐。首先,教师需要利用自身的情绪表现,对幼儿进行感染与启发。不管是唱歌、跳舞,还是器乐、演奏等,需要充满感情,有控制的表现与渲染,与幼儿一起对音乐的美感、自身的体

验进行分享。例如,音乐游戏《小猫敲门》,教师可以在心理层面进行引导和分析,促使幼儿意识到小猫唯物、神气、勇敢和老鼠害怕、机灵,促使幼儿在心理变化中对动作的感觉进行寻找。教师的表情、语言、体态需要恰到好处表现出作品。其次,教师可以利用不同身份和幼儿情感交流,且对幼儿在活动中产生的情感需求进行关注与满足。在活动中,教师不仅是教师,还有可能是小猫、大树、老爷爷等角色,教师需要善于扮演角色,利用逼真的情感、肢体语言,指引幼儿进入到音乐氛围中。

4.2注重幼儿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

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利用激励性评价策略时,教师应允许幼儿有不同答案,鼓励幼儿基于自身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且营造讨论氛围。利用各种活泼、生动的教学活动,指引幼儿亲身感受音乐中的快慢、强弱、高低、节奏感、曲式等,培养幼儿基本能力,启发幼儿想象力和创作潜力。

4.3注重幼儿学习过程

在以往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把精力与时间更多的放在了研究教材中,研究准备使用哪些教材、怎样把材料信息传授给幼儿,这些内容教师会预先制定、事先设想,还会假设幼儿会出现的反映、问题等,这会导致幼儿被动接受知识。而利用激励性评价策略时,教师还需要注重研究幼儿学会学习方法。课堂,需要师生互动、心灵对话,因此教师需要指引幼儿参与活动,调动幼儿思维参与状态,关注幼儿是否参与到活动中。简单来讲,教师在评价时,需要把重心从教转变成为学习,把幼儿作为教学活动主体。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应用激励性评价策略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幼儿音乐技能和音乐素养,还可以进一步促进幼儿音乐教学改革发展。目前,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幼儿音乐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非常不利于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严重阻碍了幼儿全面发展。想要有效改善这一现状,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幼儿实际情况,打破传统评价模式的束缚,在关注幼儿音乐技能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幼儿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欣赏能力等,通过全面、合理的评价策略,有效提升幼儿音乐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芦蒲镇实验幼儿园)

2022.08(下) 知识文库 6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