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奥尔夫音乐教案

奥尔夫音乐教案

来源:吉趣旅游网


奥尔夫音乐教案

奥尔夫音乐教案4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1

目标:

1、 在游戏中掌握节奏型

2、 通过手指游戏、表演等形式体会音乐生动有趣。

活动准备:

节奏卡一张、小鼓一个、创设“池塘”情境、青蛙头饰人手一个、蛙鸣筒人手一个。

活动结构:

1、基本节奏练习

2、手指游戏

3、乐器操作

4、游戏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击鼓,引导幼儿听鼓声模仿节奏,通过拍身体的各部位及声势练习熟悉节奏。(由此引出小青蛙的叫声)

二、出示画有小青蛙叫的节奏卡,引导幼儿练习小青蛙叫| 呱呱| 呱呱 呱|,帮助幼儿感知此节奏型。

三、谈话引出童谣《数青蛙》,鼓励幼儿自由创编与童谣相符的手指表演,在玩手指游戏过程中熟练童谣和节奏型。

1、结合提问,逐句分析童谣。并鼓励幼儿创编动作表演。

一只青蛙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两只青蛙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青蛙是怎样跳的?青蛙高兴的时候是怎么叫的?怎么才能表现它大声叫?

2、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动作表演童谣,教师提炼整合幼儿的表演动作。

3、完整表演一遍。

四、完整欣赏音乐《青蛙》,感受音乐的生动有趣,结合提问引导幼儿将童谣与音乐相匹配。

提问:请小朋友们猜猜音乐中有谁?它在干什么?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五、引导幼儿在音乐中玩手指游戏,进一步感受音乐旋律及主要节奏型。

六、幼儿操作蛙鸣筒,为《青蛙》器乐伴奏。引导幼儿“呱呱”部分用幼儿用蛙鸣筒敲出的响声,“跳跳”部分用蛙鸣筒敲出的响声。

1、请个别幼儿尝试操作蛙鸣筒,自由探索,鼓励幼儿发明出不同的敲击方法,发觉不同的声响。

师:你们认识它吗?他的名字叫蛙鸣筒。你们和它玩一玩,看看它能发出几种声响?

2、教师示范两种不同敲击方法。帮助幼儿感知两种不同的声响分别与童谣中的“呱呱”、“跳跳”相呼应。

3、师幼共同为《青蛙》器乐伴奏。重点引导幼儿把握音乐中的节奏型。

4、幼儿分组为《青蛙》器乐伴奏,一半幼儿念童谣,一半幼儿操作蛙鸣筒为“呱呱”、“跳跳”部分伴奏。

七、情景游戏表演《青蛙》。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游戏中巩固练习节奏型。

师:请小青蛙们和青蛙妈妈一起到池塘边练习跳水。(幼儿带青蛙头饰)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借用图画书,听听、动动来感受音乐的旋律。

2、能熟唱歌曲,并能与同伴共同进行律动,感受歌曲的欢快意境。

3、学习看图谱用乐器进行初步的演奏。

活动准备:

音乐图画书、十六宫格图、串铃和沙球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活动

小朋友,我们秋游时吃野餐是不是很开心呀?(开心)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关于野餐的

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学学。

2、出示音乐图画书,引导幼儿观察。

1)看,这是谁呀?图画书上的小朋友咧开嘴在干什么呀?他们很开心,图中有几位小朋友呢?

2)图画书上还有什么呢?有几只小鸟?几朵花?它们在干什么?

3、学习歌曲

1)播放cd,让幼儿感受音乐的旋律。

2)提问:歌曲中一直在唱“啦啦啦,啦啦啦”小朋友猜猜是谁在唱呢?(小朋友)是小朋友再开心的唱,那旁边还有谁也是笑眯眯很开心呢?(引导幼儿回答:小鸟、小花、太阳。)小鸟、小花、太阳也在啦啦啦,你们猜猜他们有是怎么唱歌的?让我们一起边看图边听音乐去野餐吧。

3)播放歌曲,边听边让幼儿观察图画书。

4)提问:歌曲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小花、小鸟、太阳又在做什么呢?(引导幼儿用歌曲里的内容来回答)

5)学唱歌曲,让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4、学习律动

师:书中的小朋友这么开心,那我们也去野餐吧!

1)带幼儿学习律动。

2)让幼儿自找同伴一起做动作。

5、尝试看图谱用乐器进行初步的演奏

1)认识乐器:串铃、小铃,

2)出示十六宫格图,让幼儿观察,了解乐器的演奏方法。

3)进行演奏:徒手练习;用乐器演奏。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引导幼儿感受乐曲鲜明的形象、内容、情感,喜欢用动作创造性的表现。

2、培养幼儿创编动作的兴趣与能力。

3、使幼儿体验在音乐创编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磁带、头饰、积木

活动流程:

尝试感受创编――重现欣赏――交流讨论――联想创作

一、活动指导过程:

1、舞蹈〈快乐恰恰恰〉,小朋友一起跟着音乐做动作。

2、教师以蝴蝶仙子的角色进入游戏。

二、欣赏活动:

(一)、尝试创编活动:1、幼儿建设花园:“蝴蝶仙子最喜欢去哪儿玩呢?”(花园------)“那的花园在哪儿呢?你们快快来帮造个美丽的大花园吧?”――幼儿在音乐背景中造大花园。教师共同参与。

2、“这么美丽的花园,一只蝴蝶玩,真孤单。”“让们随着音乐一起到花园里玩吧!”――放音乐录音,音乐中,幼儿随音乐的性质自由表演。

(二)重现欣赏:蝴蝶仙子给小朋友准备了一首很好听的曲子,小朋友一起来听。

(三)交流讨论:1、了解:这首曲子名字叫〈化蝶〉,是中国的名曲,在世界上非

常有名,外国人也都喜欢。一般都喜欢用小提琴、钢琴演奏。

2、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

3、音乐中讲了一件什么事呢?――幼儿讨论,放背景音乐。

(四)联想创作1、幼儿编故事(春天的早晨,蝴蝶苏醒了,她出门去找花姐姐们玩,突然发生了(------),后面速度快了,听上去欢快地,她看她们胜利了,欢快地在一起玩了。结尾部分又慢慢静下来,好象太阳下了,她们休息了。)

2、分段听音乐表演

3、再次创编表演:幼儿根据故事分配角色,选头饰听音乐表演。比比哪个小朋友最会听音乐表演,要求根据音乐的故事发展,动作随意,注意不碰总碰撞其他同伴。

三、歌表演〈蝴蝶找花〉花都要休息了,蝴蝶仙子送你们回家,边听音乐表演边离开活动室。

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一、培养幼儿对4|4拍强弱的规律和感受

二、利用说白节奏进行语词的创作游戏

三、感受顽固节奏

活动准备:

教学CD、幼儿用书、节奏卡

活动过程:

一、律动感受

1、故事导入:“小朋友的'家里有小狗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一只小狗......”

2、根据故事内容做动作。

3、结合音乐律动。

4、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5、教师整合幼儿创编的动作,结合音乐练习,并在说白的时候拍手。

6、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身体乐器的创编。

二、强弱规律的游戏

1、教师做出强弱的声音。如跺脚与拍手。并让幼儿分辨。

2、说说白并结合强弱。如:跺脚时说小、拍肩时说眼睛。

3、引导幼儿创编强弱的动作。

(1)身体乐器---如:拍手、拍腿等动作进行

(2)生活乐器---地板、桌子、等物体为节奏型伴奏。

4、结合音乐练习。

三、感受顽固伴奏

1、语词创作:运用幼儿用书的提示引导幼儿进行语词的创作。

如:小黄 狗, 眼睛 花 天天 都要 去看 花,

我爱 花 我看 花 就是 不要 去摘 花

2、语词的呼应:

问:小黄 狗 怎样 叫 ? 答:汪汪汪 汪汪汪汪 叫

3、出示节奏卡,结合节奏卡进行练习。

4、节奏练习

1)先一起练习顽固伴奏。

2)分组练习

一组:说白节奏型 一组:顽固伴奏

四、乐器合奏

1、出示乐器

2、乐器练习

1)一起练习说白节奏型

2)一起练习顽固伴奏

3、乐器合奏:说白节奏型与顽固伴奏。

幼儿用书使用说明:

1、教师引导幼儿将图画节奏型转化为音符节奏型,画在小狗的下面

2、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 的语词创编。

3、请幼儿把小狗的节奏型演奏出来,并注意强弱拍的表现

4、请家长在右上角记录小朋友的创作表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