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量与通货膨胀的内在关系
学生姓名:聂庭鸿 专业名称:金融学 指导老师:龚太寿
教学单位: 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1.课题来源
2007年,美国发生了由房地产引起的次贷危机,这次危机很快演变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外贸收缩,经济下滑,失业率剧增,这些都促使中央政府采取了极为宽松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其中国务院的四万亿刺激计划几乎涵盖了中国大部分的产业,当然其结果也是立竿见影的,中国在危机之中率先走出经济泥潭,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9.7%,风景这边独好,一骑绝尘。虽然中国动用了大量的储备来拯救经济于危难,但是,其慢性的副作用却一直伴随中国日后的发展,其中极为重要的就是通货膨胀的变化。本课题就是通过对通货膨胀的研究来从本质上分析通货膨胀变动的原因和其对我国人民日常生活的影响。为我国的经济平稳持续的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也为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做一些合理的经济学建议。
2.研究目的和意义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困难重重, 严峻的国际贸易形势对我国的外贸出口造成巨大冲击。为摆脱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 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2008年我国政府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强劲复苏,2010 年全年GDP 经济增长率达到10.1%,然而通货膨胀的压力也随之而来。2010 年第四季度国家开始逐步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来缓解压力。统计显示,2011 年
1-4 月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5.1%, 比去年同期加快2.7 个百分点, 其中3 月份达到5.4%,创2009 年以来的新高,而2012 年第一季度也高达3.9%。通货膨胀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程度,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的生活质量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满意程度,有效治理通货膨胀已经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通货膨胀的诱因很多,治理方法也各有侧重,而从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GDP 之间的关系角度分析无疑是最为重要、最为根本的出发点,其研究结论也比较容易转化成切实可行的宏观经济政策。对新时代通货膨胀与货币量原因的研究是有着诸多意义的。
第一,此研究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与参考,宽松的经济政策短时间内确实可以刺激经济,加速经济的发展。但是从长远来看,治疗经济顽疾的根本方法是调整经济结构,缩小贫富差距。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居民收入,才能在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的问题。
第二,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虽然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年攀升,但是居民生活压力却是有增无减,生活压力日益增加却给老百姓带来困惑。通货膨胀与居民生活紧密相关,有些人会将此归因于过高的货膨胀率。然而事实上,通货膨胀是受到执政者的严密监控的,政府官员会通过经济手段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内的,也就是说日益增长的生活压力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其实不是那么的大。那么本论文将会解析和阐述这个问题,为广大民众解困答疑。
第三,在学界上对于此问题的研究其实可以说得上是汗牛充栋,多如牛毛。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形势的不同,传统理论和一些方法恐怕不足以解释现有的经济现象。此文虽是一家之言,陋言拙见,却希望引起学界对此问题的重新研究与认识,以好为民为国献出良言良策。
3. 阅读的主要文献、资料名称,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学术动态
3.1阅读的主要文献及资料
[1]桌子月 周浩,《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汇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2]张晓峒,2009:《应用数量经济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杨溢,2011:《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的动态关系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7 期。 [4]陈昆亭、周炎等,2012:《短期经济波动如何影响长期增长趋势? 》,《经济研究》第1 期。
[5]孟泽龙,《我国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GDP 的相关关系》
[6]姚远.中国货币供应、通货膨胀及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7(02). [7]刘金全,郑挺国.我国货币政策冲击对实际产出周期波动的非对称影响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 年第10 期
[8]章红.中国通货膨胀指标的度量及其变动成因[J].统计与决策,2007(5).
[9]丁军军,朱建平.我国货币供应、GDP 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发展变化关系[J].经济理论研究,2006(8).
[10]邹功达,孙坚强.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N].期货日报.2009-8-26(第008 版)
[11]李悦,朱桂宾.我国通货膨胀率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相关性的实证分析[J].学术理论与探索.2009(12)
3.2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学术动态
通货膨胀作为经济运行中一种复杂的经济现象和宏观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直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通货膨胀的出现会扭曲市场价格,降低资源配置效率,造成社会福利损失,导致实际产出增长率下降。众多学者为此对通货膨胀的成因、传导机制以及治理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近年来,国外学者的研究更是围绕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不确定性、持续性和通货膨胀目标制等问题展开研究,希望能对通货膨胀从宏观到微观机理层面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从而为各国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正确的依据。在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研究上,著名的学者有贝利,卢卡斯和雅瓦里。关于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关系,理论解释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分歧,实证研究方面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则因国家而异。在这方面主要存在以下4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较高的通货膨胀会增加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以弗里德曼(Friedman)[10]和鲍尔(Ball)[11]为代表。鲍尔对弗里德曼的观点进行了模型化,因此学术界一般也把较高的通货膨胀将导致较高的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论断称为弗里德曼—鲍尔假说。之后,很多学者通过实证检验支持了他们的观点。佩恩(Payne)通过格兰杰检验研究了通货膨胀与其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证实,通货膨胀率的提高增加了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此外,他还运用ARIMA-GARCH模型检验了萨尔瓦多官方美元化对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影响,发现官方美元化减少了通货膨胀的波动程度。[12]常光亮和何驰伟(Chang and He)则基于机制转换的ARCH模型研究了美国的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在通货膨胀率处于较高水平时,通货膨胀与不确定性呈现正向关联。而当通货膨胀率较低时,通货膨胀对产出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但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对增长的消极影响却很明显;在高通货膨胀率条件下,由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引起产出减少的程度是低通货膨胀水平下的两倍多。[13] 第二种观点由波格拉密和麦斯克斯(Pourgerami and Maskus)
提出。他们认为,随着通货膨胀水平的提高,ZF、个人等经济体会使用更多的资源来预测未来的通货膨胀,这就会减少预测误差,提高预测的精准性,从而会减少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14]之后,昂加尔和齐尔伯法布(Ungar and Zilberfarb)在模型中加入了季节虚拟变量进一步考察通货膨胀与其不确定性的关系,发现当投资的边际产品大于0时,通货膨胀水平的提高导致经济体增加投资进行预测,从而减小了预测误差,降低了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这就为第二种观点提供了支持。[15] 第三种观点以库克曼和梅尔泽(Cukeriman and Meltzer)为首,他们指出,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增加会促使通货膨胀水平上升。由于信息不对称,公众无法形成正确的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会导致通货膨胀率波动更加强烈,从而得出与弗里德曼—鲍尔假说相反的结论,即高度的通货膨胀不稳定性会由于不确定性环境中中央银行行为难以意料而最终促使通货膨胀率上升。中央银行具有追求保持低通货膨胀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政策制定者利用公众对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运用出乎意料的通货膨胀来刺激产出,这就使得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与通货膨胀之间形成了正向关系。[16] 第四种观点是由霍兰德(Holland)提出的。他认为通货膨胀与不确定性之间存在反馈效应,较高的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低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水平的上升增加了不确定性,政策制定者出于保持稳定的动机会采取措施降低通货膨胀水平来减少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17]在此基础上,佩恩(Payne)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了泰国通货膨胀与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通货膨胀水平的上升引致了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增加,而不确定性增加又使得通货膨胀水平下降,从而支持了第四种观点。
而在我国国内,许多学者通过对通货膨胀与货币量的实证分析来研究货币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他们并没有如西方学者一样在福利角度,社会成本上深层次的讨论这个问题。而是在研究除了货币量之外影响通货膨胀的其他具体因素,其主要有股市影响, 外汇储备的影响等。
4.研究的内容
本文通过对现在社会上出现的经济现象的观察,引述经济学上对于通货膨胀的经典理论来分析如今的经济现象。从而得出现金出现的新问题,在一个经济快速发展,拥有巨大外汇储备的国荣家里,如何解释通货膨胀的原因和控制策略。然后,再通过对具体数据的处理,得出结论发现问题。继而通过对其他方面的分析来找出问题的所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文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对过去著名的通货膨胀理论的回顾来从大致上了解通货膨胀问题研究的历程,找出经济现象中的新问题。
第二部分:通过对实际经济数据的处理,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数据。看其与以往理论的吻合度,找出新的影响通胀的因素。
第三部分:找出通货膨胀变动的本质,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一些合理的政策建议。
5.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
针对以上设想,将分阶段展开工:2015年3月12日前,提交外文翻译和开题报告。2015年4月12前,完成论文提纲。2012年4——5月,完成论文一稿,其间按指导老师意见进行修改。2015年6月1日前,定稿并打印、装订。
6.最终目标及完成时间
2015年3月12日前,完成外文翻译和开题报告
2015年4月12日前,完成论文第一稿 2015年5月4日前,完成论文修改稿 2015年6月1日前,完成论文定稿
7.现有条件及必须采取的措施
图书馆关于本本课题的参考书籍储存量较大且使用便利,网络资源也十分丰富,涉及到本课题的文献资料、政策制度均可以在相关网站上搜索到,便于了解本课题的发展现状,老师的指导也能及时帮助和提供正确的写作思路。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时刻关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新发展动态,适时收集最新资料,吸收最新观点,并对论文做出相应调整,最后形成此文。
8.协助单位及要解决的问题
8.1协助单位:主要有学校图书馆,学院阅览室以及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系。 8.2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但是与此同时,我国的居民贫富差距日益拉大,严重影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加剧了社会矛盾。通货膨胀作为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经济指标,我们必须对其变化进行研究 分析,以能制定有利于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