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电力线路常见故障处理方法研究

电力线路常见故障处理方法研究

来源:吉趣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电力线路常见故障处理方法研究

作者:于飞

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33期

摘要: 电力线路故障查找与处理是一项技术性与经验性都比较强的工作。本文主要是针对电力线路在现场出现的实际问题,以具体案例来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具有一定的实效性。 关键词: 电力电缆;线头查找;漏电;经验分析

中图分类号:TM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3-0066-02 1 线路两端各线头对应情况的处理

电工作业时,有时需要判断两端线头的对应情况,如图1。如果线路有颜色则比较好办;如果没有颜色,则比较难办,很多年轻电工遇着这种情况觉得束手无策。这里介绍判断方法如下:①用足够长的单根电线和万用表。接成如图2线路;②万用表档位打到电阻档;③万用表的一个表笔和连线连在一起(这里和A端的线头连在一起)。④用万用表的另一个表笔逐个碰B端线头,当表的指示值为零时,A端用连线连的线头和B端被表笔碰的那个线头,是同一根线。

这种方法虽稍麻烦,但实际中很实用,类似的情况 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2 QC83-80磁力起动器2~5线问题的处理

这是个老话题。这种开关,目前配加JDB使用,但2~5线问题仍没有彻底解决。 如图3是原来的接线图。这种电路的缺点是远方控制必须切断2~5线的连线。不然,“远方”,“就地”能够同时控制;当远方的司机停机检修时,“就地”处如有人按下起动按纽,远方的机器开起来,可能会酿成大祸。有很多实例。

但是,人脑有忘事的缺点,往往是接完远方控制线路,试运转之后忘了断开2~5线,留下祸根。图4可以完全克服这个缺点。这个电路的特点是,以5点为中心,S与“2”相连是“就地”控制;与“1”相连是“远方”控制。如果不连“5” “1”,则无法远方操作,电工试运转后必然想起连“5” “1”,要连“5” “1”,必须断开“5” “2”线,这样可避免两地同时控制。这里的5—2点为原来开关的5—2点,S为原来的2~5连线。实际接线方法是,在原来配电盘2~5线附近,合适的位置多钻一个造“1”点的圆孔,按照改装后的线路连接即可。这里也可设转换开关,实际接线图略。

3 千米铠装信号线漏电,80V电伤人的经过及教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午夜,调度来电非常急促地说:“……信号线怎么带高压,伤人了,快下去看看吧”。信号线带高压……伤人了,觉得八成是伤的不轻。到立井井口准备下井时,井口已经是人山人海了,说是伤者马上要上来。立井是一上一下两个罐笼,笔者急着下去处理事故,伤者急着上来,正好是一下一上。

在煤矿,纯粹的立井是不存在的。一般,立井井下都有斜井与之配合使用。斜井可在立井井底的上方或下方,斜井用于运输煤和材料。为了运输方便,绞车房内和各个停车点都设有电铃,在煤矿把打铃叫做打点。为了打点方便,沿绞车道设有很多打点开关,并且开关的打点把子用很长的铁丝栓起来,铁丝的末端固定在绞车道的墙壁上,这样,沿绞车道都有这样的铁线,就可以很方便地随机打点。各停车点的电铃和打点开关,是用信号电缆线连起来,并提供127V电压,以上所有设备都在绞车道的一侧,打点铁丝和信号线铠装皮极容易搭在一起。笔者一边走一边分析,信号线无论如何也不能带高压;就算是碰上高压线,也因为有漏电保护,会马上停电的,所以电伤的不大可能是高压。到现场后,先用试电笔测试,铠装皮的确是带电,但根据感觉不可能是高压电,若是高压电,给人的电感是不一样的……这一切说明,信号线本身漏电了。

笔者沿电线往上走,边走边想,千米信号线到底哪里漏电,简直是大海捞针。无奈,拨断铠装皮,用试电笔试两侧(这是电工常用的找漏电方法),漏电点在上方。不受伤的电缆线是不能漏电的,一定是在某一点受伤处漏电。笔者一边往上走,一边观察电缆是否受伤,走到“水帘洞”(井下集中落水处)处发现,电缆有被碰挤的伤痕,在该处拨断铠装皮,似乎有针那么大的眼,继续拨开铠装皮下的铅皮,把“针眼”与外界完全绝缘,再用试电笔测试,果然在该点漏电。笔者处理完准备升井时听说,触电人已经死亡,上级准备下来调查。来的是煤矿安检人员,到事发现场用万用表测试电人的打点线和水沟之间的电压,才是80V,这说明80V电也能电死人。经调查,事发经过如下:

漏电原因:几年前,矿车在“水帘洞”处掉过道,估计是碰挤过该信号电缆,并且挤破了铅皮。只挤破铅皮,当时并没有马上漏电,但经过几年的水汽腐蚀,该点的油浸绝缘逐渐被破坏,最后形成具有一定电压的漏电点。

触电经过:事故的时间点是16点到24点之间的21点左右。当时井下两名工人因提前完成了任务,要提前升井。要升井,一般沿绞车道走到立井井底乘罐笼。他们走到水帘洞处时被电者走左侧首先发现了电铃打点线带电,并且告诉随后的工友说:“这边有电,别过来了”,听这话,随后的工友说:“你也过来吧,别电着”,话音未落,被电者在那里抓着打点线喊叫打滚。随后的工友当过电工,看着这种情景,以为是碰了高压线,没敢盲从,奔四处找来木棒打下,打下时工友已没有了喊声,停止了呼吸。

事故的教训:①根据使用年限和电缆的实际情况,该信号电缆早应该更换,当时机电班早已向上级作了有关更换电缆的报告,但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②人人不应走绞车道,非常危险,上下班要坐人车或走其他的安全通道。③电缆铠装皮和打点线之间应绝对隔离。④井下工人所穿靴子不能漏水,据了解,很多工人认为在井下穿好点、坏点的靴子都无所谓,即使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了新靴子也没及时换上,或因其他原因,有的可能漏水,所以,断定该工人穿的可能是漏水的靴子。笔者在查找漏电点时,因没注意,也碰过漏电铠装皮和打点线,并没有感觉有什么电,当笔者特意用很大的力抓紧铠装皮和打点线时才感觉有点电,笔者穿的是好靴子。

以上是笔者按照各种案例分析、处理过程而进行说明故障处理方法的,为使读者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文章也采用比较通俗的语言,目的也是为了使读者能掌握第一手资料。如今随着电力电缆在电网供电中的普遍采用,电缆的数量也在迅速地增长,电缆的故障也随之增多,虽然现在研制出了多种检查故障的先进仪器,但是对于一线从事电缆故障查修工作的人员来讲,必须具备随时随地检查和排除故障的能力,平时也不能时刻都带着那些仪器太不方便,所以本文尽量采用的都是电工常用的工具,在实际检修工作中都比较方便实用。其实,无论采取什么办法,只要能快速准确地查找到故障点的精确位置,缩短故障的修复时间,那就是好办法。最后,想说明一点就是本文中介绍的一些测试经验与体会,都是笔者个人在实际操作中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愿与各位同行沟通交流,同时也希望本文能给那些需要长期工作在一线的年轻电缆故障查修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景恩.矿井供电[M].煤炭工业出版社. [2]刘万顺.电力系统故障分析[M].中国电力出版社.

[3]朱启林.电力电缆故障测试方法与分析[M].机械工业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