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试卷一
一、填空题
1.《东西文化之分与城乡文化之别》作者 ,被誉为是 的代表,但文章的思想并不保守,而是具有明确的现代进化意识。
2.冯友兰先生曾经着有反映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历史的作品 ,193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以后又被译成英文和日文,在国外出版发行。
3.在《东西文化之分与城乡文化之别》一文中,作者把东西文化之分比喻成 。 4.《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文选自我国着名的史学作品 ,作者是 。 5.“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一句中,“略”字的意思是 。 6.《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文主张 向胡族文化学习,这和北魏孝文帝迁都汉化有异曲同工之效。 7.《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反映的是历史上一次成功的 ,但它所产生的民族融合的政治、文化影响却极其深远。 8.《东西文化之分与城乡文化之别》一文最大的艺术特点是采用了 和比较的方法进行立论。 二、判断题
1.在《东西文化之分与城乡文化之别》一文中,冯先生谈到中国人应该怎样办的问题,他提出了两种做法,一种是如印度的甘地一样,以印度的“精神”来抵制英国,另一种是中国也进行产业,使中国人从“乡下人”也变成“城里人”。显然,作者是赞同后者的。 2.要使中国自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转入以社会为本位的社会,要推进中国文化现代化,必须在中国实行工业化。
3.冯友兰先生是现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4.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方面,形成了富有思辨性的独特思想体系,是第一个把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进行比较研究的人,也是较早地把中国哲学介绍到西方的中国人之一。
5.赵武灵王为了国家的强大,进行胡服骑射改革的故事,故事主要围绕赵武灵王与重臣公子成之间的争论展开,主要通过两方面的言论表现赵武灵王注重实用、勇于改革的形象。 6.《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从战国初期开始,一直到五代末年,按年叙事,一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
7.胡服是胡人便于骑射的服装,推行胡服是为了学习胡人骑射的战斗技术,从而增强赵国的兵力。 8.“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揭开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由骑战时代转变为车战时代的重要一页,并且对中原地区民族融合、服饰制度的演变、思想文化的变革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9.“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文采取的对话体是古代历史散文经常采取的一种形式,常常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两个人,互相论辩,在正反两方面的叙述中,阐明事情的由来、利害以及各种不同势力的立场,从而达到突出人物形象、文章主题的作用。 10.“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这一历史故事涉及的是南北朝时期的一段历史。 三、赏析题
1.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
2.中国人的城里人底资格,保持了一二千年,不意到了清末,中国人遇见了一个空前的变局。中国人本来是城里人,到此时忽然成为乡下人了。
3.如专提倡所谓“东方底精神文明”,以抵制西方势力的侵入,那是绝对不能成功底。 4.中国之所以于现在世界中流为乡下的地位者,乃因中国未近代化或现代化,乃因中国未有某种文化。 四、问答题
1.冯友兰先生将“东西文化之分”用“城乡文化之别”来做比,你觉得这种取譬的方式对表达其思想观点有何作用?
2. 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你觉得会导致一种文化的必然对峙,还是一种文化的对话和融合?如果文化之间能够很好的形成对话和融合局面,你觉得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3.评价“胡服骑射”故事中的赵武灵王在当时所扮演的历史角色。并分析这一故事背后的历史启示是什么? 五、论述题: 材料一:
电影《刮痧》描写的是这样一则故事:中国人许大同来美八年,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在年度行业颁奖大会上,他激动地告诉大家:我爱美国,我的美国梦终于实现!但是随后降临的一件意外却使许大同梦中惊醒。
五岁的丹尼斯闹肚发烧,在家的爷爷因为看不懂药品上的英文说明,便用中国民间流传的刮痧疗法给丹尼斯治病,而这就成了丹尼斯一次意外事故后许大同虐待孩子的证据。法庭上,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证人和证词,使许大同百口莫辩。而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理论又无法解释通过口耳相传的经验中医学。面对控方律师对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规范的“全新解释”,许大同最后终于失去冷静和理智……法官当庭宣布剥夺许大同的监护权,不准他与儿子见面。
父子分离,夫妻分居,朋友决裂,工作丢失……接连不断的灾难恶梦般降临,一个原来美好幸福的家庭转眼间变得支离破碎,努力多年、以为已经实现了的美国梦,被这场从天而降的官司彻底粉碎。贫民区的破旧公寓里,偷偷相聚的大同夫妇借酒浇愁,抱头痛哭。圣诞之夜,许大同思家团圆盼子心切,只有铤而走险,装扮成“圣诞老人”,从公寓大厦楼外的水管向高高的十楼——自己家的窗户悄悄爬去,结果引来警车呼啸而至…… 材料二:
据新华社电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文化参赞柯亚沙最近透露,在中国使馆的配合下,英国一些有识之士正借助伦敦成功举办中国“狗年”春节庆祝活动的经验,计划在北京奥运会召开的2008年,在伦敦、曼彻斯特、纽卡斯尔、伯明翰、格拉斯哥等大中城市举办“中国文化年”活动。 柯亚沙说,“中国盛宴2008”是2008年将在英国举行的“中国文化年”活动内容之一。这个由文化界和商界共同发起的活动的名称有可能成为2008年“中国文化年”的主题。 “中国盛宴2008”的筹划者在活动意向书中说:在中国超过100万人口的90多个城市中,除了北京、上海、之外,英国人对其他城市了解并不多,通过举办文化年,他们想让更多的英国人了解日益强盛的中国。
根据以上两则材料谈谈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构建中西文化未来的可行性出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