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硝酸性质教学设计

硝酸性质教学设计

来源:吉趣旅游网
案例名称 科目 课时 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节 氮的循环 第四课时 硝酸的性质 化学 1课时 教学对象 高一学生 提供者 李琳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一的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中第二节氮的循环第四课时的内容。本课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重点是运用专题二中有关氧化还原知识对硝酸的强氧化性进行分析。教材中硝酸这一节内容是位于《氮的氧化物产生及转化》和《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后,学生在学习此节内容前对于氮的化合物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硝酸的性质。 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从实验入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铜与浓硝酸以及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不同现象,强化学生对硝酸氧化性的认识及其反应产物的认识,同时也解释了初中学习实验室制氢气不选用硝酸的问题。并且从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的升降变化和电子得失情况,来简单分析硝酸与金属的反应原理,初步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并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另外,教材中还介绍了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工业制备硝酸的方法,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二、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浓、稀硝酸的强氧化性,能够正确书写反应方程式; 3.了解硝酸的主要用途。 (二)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对比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硝酸的性质,培养学生实践、思考、运用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 2.通过介绍工业制备硝酸的流程和我国硝酸工业的情况,是学生认识到硝酸对国民经济所起的重大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本课的学习内容是高中无机物的重要内容,学生已对无机物的知识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所以对硝酸的氧化性实验探究会比较成功,根据现象分析结果比较正确到位; 2.本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浓硝酸和稀硝酸的强氧化性的区别和对应还原产物的不同产生一定的理解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比较的方法,通过观察比较两者实验现象的差异,让学生认识浓、稀硝酸性质的差异和还原产物的不同。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硝酸的化学性质 (2)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首先视频硝酸泄露的报道导入,并通过观察浓硝酸的色态来引出本节内容。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结合事故现场的图片及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学习硝酸的不稳定性,并讨论相关问题巩固硝酸不稳定性的知识。复习巩固硝酸的酸性,实验探究与问题讨论相结合突出重点——强氧化性。最后联系性质,推知硝酸用途,使学生认识到硝酸对国民经济所起的重大作用,从而使学生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实验探究法、观察法、分析法、类比法,来学习硝酸相关性质。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教过程 新课导入(3视频播放硝酸泄露学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 从视频中得出硝酸从生活事例导课,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分钟) 的新闻报道,认真阅读、的哪些性质 观察图片,思考。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同时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硝酸相关 打开硝酸试剂瓶,闻其气 味,并观察试剂瓶口是否有白雾出现。 观察硝酸泄露的图片,推学生观察思考后得出,红新课讲授测其中的红棕色气体可(33分钟) 能是什么物质这种物质 是如何产生的体现了硝酸的什么性质应该如何保存硝酸 硝酸分解有NO2生成,那硝酸不稳定产物中还会有什么物质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根据物质价态变化,学生思考、分组讨论、代总结化学反应进程中化合价的升降变化,并以此回顾氧化还原的知识。 是否还有其它的性质从物质分类可将硝酸归为酸。其具有酸的通性。 学生复习初中学习的酸的性质。 棕色气体是NO2,是硝酸分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解产生的。这体现了硝酸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不稳定性。 的能力 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 思考硝酸的物理性质,结理论联系实际,使学合视频总结硝酸物理性质。 生更易记住硝酸的物理 性质。 性(8分钟) 你是如何推断出来的(可表回答 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来分析) 硝酸酸性(3分钟) 硝酸的强氧硝酸除了不稳定的性质,化性(22分金属Cu能与盐酸反应吗 钟) 那金属Cu能与硝酸反应吗通过下面的实验进行验证。 【动手实验】实验探究硝酸与金属Cu的反应。 【多媒体展示】 (1)浓硝酸与铜的反应现象稀硝酸与铜的反应现象 (2)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何种气体为什么稀硝酸呢 (3)除了气体生成外,还有什么物质生成 (4)浓硝酸与稀硝酸相比,谁的氧化性更强 (5)写出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写出相关离子方程式。 常温下,浓硝酸可以使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培养学生分析、观察看出硝酸能腐蚀金属Cu 能力; 学生描述实验现象:铜溶引导学生进行发散解、溶液变蓝色、有气泡思维,联系相关联的产生、气体为红棕色、集知识点。在层层推进气瓶收集到的是无色气体。 的阶梯式问题情境,使学生从实验现象用水稀释后,硝酸变为稀中思考归纳出答案,硝酸,继续反应,产生无并形成系统化的认色气体。 学生独立思考后同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 识。 铁、铝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学生阅读课本,教师进行使学生对“钝化”的 钝化 化膜而钝化,保护内部的必要的答疑。 金属不再与酸反应,所以可以用铝制或铁制容器概念进行一定的了解。贯彻化学联系生活。 盛放浓硝酸。结合报道中用铁罐车运输硝酸。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所以浓硝酸在加热的条件下 能与非金属单质碳反应,使其被氧化为最高价的CO2,根据氧化还原条件写出反应方程式。 1.金属与硝酸反应,一般都不产生氢气,其中常温下铁、铝遇浓硝酸会钝化。 总结氧化还原规律(4分钟) 2.稀HNO3与浓HNO3 都有学生进一步掌握硝酸的区别硝酸与其他酸,强氧化性,浓度越大,氧强氧化性 化性越强。 3.稀HNO3 一般被还原成NO,浓HNO3 一般被还原成NO2 联系性质,推知硝酸用途,使学生认识到硝酸的用途: 制硝酸盐、 氮肥、炸药等 学生了解,增长知识 起的重大作用,从而使学生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硝酸对国民经济所突出硝酸的特殊性 学生思考并代表回答问氧化性进行进一步题。 的了解和掌握。 使学生对硝酸的强 培养学生环境保护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 境的影响 必要的答疑。 好相处,促进对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认识。 小结 课件 巩固练习 巩固 落实 学生阅读课本,教师进行意识,形成与自然友【巩固练习】

1.下列化学反应中,硝酸只表现了氧化性的是 ( ) A.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B.CuO+2 HNO3 (稀)=Cu(NO3) 2 +H2O C.C+4HNO3 (浓)=CO2+4 NO2↑+2H2O D.3Ag+4 HNO3 (稀)=3 Ag NO3 +NO↑ +2H2O

2.将铜粉放入稀H2SO4中,加热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下列一种物质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该物质是: ( ) A. AlCl3 B. Na2SO4 C. KNO3 D. FeSO4

3.某金属单质个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生成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市( ) A NO2 B NO C N2O D N2

4.单质跟浓HNO3 混合出现的情况依次为:①反应生成相应的硝酸盐②反应生成最高价氧化物③单质呈钝态④不发生反应 符合上述情况的单质是: ( )

P Zn Au C Al Pt C Zn Hg S Fe Au

板书:

硝酸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纯净的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熔沸点低、密度比水大 二、化学性质: 1.不稳定性

4HNO3 === 4NO2↑+O2↑+2H2O(受热或光照)

2.酸性

与指示剂作用

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与某些盐反应

与碱反应

3.强氧化性 a.与金属Cu反应

4HNO3(浓)+ Cu === Cu(NO3)2+2NO2↑+2H2O 8HNO3(稀)+ 3Cu === 3Cu(NO3)2+2NO↑+4H2O

硝酸既体现了酸性又体现了强氧化性 b.与非金属C反应

4HNO3(浓)+ C === CO2 ↑ +4NO2↑+2H2

4.用途

制硝酸盐、氮肥、炸药等

三、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 (1)光化学烟雾 (2)酸雨

(3)水体富营养化

作业布置:《导与学》硝酸练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