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30日,政教处的安排下,我和本班的学生干部经过精心策划举办了一场励志型的主题班会——《爱的味道》。这是一节学生、老师、家长,三方参与的班会课,针对的是有些学生不能体谅理解父母的苦心,甚至叛逆的的现象。课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可以说,结果既在我的预料之中,又超出了我事先的设想,使我自身也深受启发。
为了确保学生活动的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的成果,本节课重点设计了一些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上课前,主持人播放《时间都去哪儿了》这首歌来导入一组亲子图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场景。然后又由主持人向全班叙述两个感人的“血色母爱”的故事,使孩子能从心灵深处感悟到母爱的伟大,并且让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之后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入手,自己也谈谈和母亲之间有哪些感人的故事,做到了课程资源的生活化。学生将平时不起眼的一些小事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不少学生因感动而落泪。因为邀请了两位学生的母亲到场参加班会,我在其中设置了学生和母亲之间的情感交流,也让母亲认识到自己在平时情感表达的不足,更感受到孩子也长大懂事了。第二个环节,是学生和到场参加班会的母亲之间的互动活动,通过学生现场亲手制作一道简单的凉拌菜,并且亲手喂给自己的母亲吃,让学生在活动中不但能体会到母亲平时的辛苦,也能对自己平时的一些叛逆行为有所感触。在活动的最后让母子、母女互诉亲情,体验“爱的味道”,既突出了班会的主题---“爱的味道”,同时也使班会气氛达到了最高潮。第三个环节,是学生全体起立朗诵《慈母颂》,本着以情动人的目的,这个环节材料的选取做到了紧贴母爱的话题。第四个环节,由一首《烛光里的妈妈》再次导入一组母子亲情的图片,学生此时对母亲已经有了深刻体会,感受到了母爱,在认识到了母爱伟大的同时,还要学会去回报自己的妈妈,因此设计了一组在实际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的图片,为本次的主题班会划上圆满的句号。
由于是学生主持班会,在会前一定要指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尽量帮学生主持人考虑到班会中突发的一些情况,以及应对办法。爱无处不在,我们的爱心教育也时刻不能停止,教会孩子如何做人远比只教会孩子如何读书学习重要。这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孩子们于忙碌的学习生活中,充分体会到了母亲的艰辛付出,认识到了母亲的关爱无处不在,仿佛春雨润物,细细无声。正因如此,更应该懂得感恩,学会感恩。不足之处是:1、对于“感恩社会”方面没有进行深入地挖掘延伸,只局限于对父母的感恩。2、没能现场请家长代表发言,谈谈作为母亲,对这节课的感受,对孩子的期许,如果能加强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相信这节课的最后能更出彩。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我深受启发,促使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