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念】
1.化学与其他所有自然科学一样,都是在社会的大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不但与其他科学有密切联系,同时也与社会的人文环境息息相关,所以课堂教学中很多方面需要将化学知识与社会联系在一起。在尊重人文背景的前提下,吸取对化学课堂教学有用的“元素”,达到丰富化学教学方式的目的。
2.本节课理论性较强,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一定难度,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老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虽说最终学生能记住结论,但无法全面完成“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育品德”的三维目标。鉴于此,本人拟定的教学设计是充分利用实验和多媒体设备,启发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去探究硝酸的性质。同时从生活事例切入,并联系化工生产实际,便于学生理解,突出化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内容】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苏教版) 专题4 第2单元:生成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1.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是在元素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之后学习的最后一族元素化合物,是元素化学知识网一根重要经线,通过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学习应用实验、物质结构理论分析、研究、解决元素化合物。 2.硝酸是氮的重要化合物,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含氧酸。
【教材分析】
1、本课教学内容的教学要求是:了解硝酸的性质和用途,知道含氮化合物对社会生产的积极作用和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对含氮化合物的性质实验的探究,让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乐趣。
2、本课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重点是运用专题二中有关氧化还原知识对硝酸的强氧化性进行分析。到本专题为止,基本完善了高中必修阶段无机物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构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网络。
3.本课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教材中硝酸这一节内容是位于《氮的氧化物产生及转化》和《氮肥的生产和
使用》后,学生在学习此节内容前对于氮的化合物有了初步的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和酸性在初中也已有所涉及,本节是在这两方面基础上继续学习硝酸的性质。
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从实验入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铜与浓硝酸以及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不同现象,强化学生对硝酸氧化性的认识及其反应产物的认识,同时也解释了初中学习实验室制氢气不选用硝酸的问题。并且从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的升降变化和电子得失情况,来简单分析硝酸与金属的反应原理,初步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并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另外,教材中还介绍了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工业制备硝酸的方法,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沸点、挥发性);掌握硝酸的热不稳定性,写出其分解反应的方程式;类比浓的硫酸的强氧化性,掌握浓、稀硝酸的氧化性,能够正确书写反应方程式。了解硝酸保存的注意事项;了解硝酸的用途和工业制取硝酸的反应原理。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探究硝酸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及实验创新能力,让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工业制备硝酸的流程和我国硝酸工业的情况,让学生对化学为提高人类生活作出贡献献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养成学生合作学习的好习惯,加强其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
1.本课的学习内容系高中必修阶段无机物的最后一块内容,学生已对无机物的知识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所以对硝酸的氧化性实验探究会比较成功,根据现象分析结果比较正确到位;
2.本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浓硝酸和稀硝酸的强氧化性的区别和对应还原产物的不同产生一定的理解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比较的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两者实验现象的差异,让学生认识浓、稀硝酸性质的差异和还原产物的不同。
3.在此块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会依赖所学的氧化还原知识进行分析,必要时候联系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通过探究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硝酸与金属的反应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学生对与硝酸的酸性,在初中时已有所了解。并且课本上对于硝酸制备的图解相当清楚和直观,再加上已掌握的氮的化合物的知识,理解硝酸的相关反应机理并不是很难。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主动参与,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将充分体现。
【教学重点】
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解决措施:通过设疑探究、分组设计探究实验、小组讨论、反应原理动画模拟等措施。。
【教学难点】
硝酸的强氧化性
解决措施:通过设疑激起讨论分组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动画模拟反应过程等措施。。
【教学模式】
实验探究法、观察法、分析法、类比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投影 课件
【教学过程结构】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假设你是现场的指挥,从生活事例导课, 激发【多媒体展示】《福州硝酸泄你会如何进行现场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漏 一小时成功救险》新闻报道,救险? 认真阅读、观察图片,思考。 分组讨论 欲望,同时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硝酸相关知识对于生活生产的重要性。 【多媒体展示】打开硝酸试剂瓶,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闻其气味,并观察试剂瓶口是否思考硝酸的物理性质。有白雾出现。取适量硝酸滴加到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在实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盛有5mLH2O水的试管中,振荡,际操作中感悟:实验是化动手操作验证硝酸物观察现象。 学学科的基础。 理性质的实验,自己归学生动手做实验,教师在学生中纳硝酸的物理性质 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多媒体展示】观察硝酸泄露的学生观察思考后得出,图片,推测其中的红棕色气体可红棕色气体是NO2,是能是什么物质?这种物质是如何硝酸分解产生的。这体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产生的?体现了硝酸的什么性现了硝酸的不稳定性。 质?应该如何保存硝酸? 【多媒体展示】硝酸分解有NO2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根据物质价态变化,总结化学生成,那产物中还会有什么物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反应进程中化合价的升质?你是如何推断出来的(可从代表回答 降变化,并以此回顾氧化化合价升降的角度来分析) 还原的知识。 【多媒体展示】硝酸除了不稳定的性质,是否还有其它的特性?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培养学生分析、观察能从刚才的新闻报道中还能推断出看出硝酸能腐蚀金属 力; 硝酸具有什么性质? 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教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动手实验】学生每2人分成一师到学生中间巡回指能。 组,组织学生探究硝酸与金属的导。 反应。 【多媒体展示】 (1)浓硝酸与铜的反应现象?稀硝酸与铜的反应现象? (2)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何种气体?为什么?稀硝酸呢? (3)除了气体生成外,还有什么物质生成? (4)浓硝酸与稀硝酸相比,谁的氧化性更强? (5)写出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阅读课本】 指导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明确硝酸的物理学生阅读课本,教师进性质和化学性质。重点理解硝酸行必要的答疑。 的两大特性——不稳定性及强氧化性。 【多媒体展示】 学生思考后,积极回1、若不慎将浓硝酸弄到皮肤上,设计与生活实际联系密答。其余学生补充,教应该怎么处理? 切的问题,拓宽学生思师最后指导总结。 维,培养学生利用所掌握 指导学生回顾课本知识点,巩固重要知识点的学习。 学生描述实验现象:铜溶解、溶液变蓝色、有气泡产生、气体为红棕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色、集气瓶收集到的是联系相关联的知识点。在无色气体。 层层推进的阶梯式问题用水稀释后,硝酸变为情境,使学生从实验现象稀硝酸,继续反应,产中思考归纳出答案,并形生无色气体。 学生独立思考后同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 成系统化的认识。 2、假设你是硝酸厂的老板,如果硝酸泄露,你该怎么办? 课件:工业制法 ①4NH3+5O2 催化剂 △ 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讨论, 选几位代表发言。 2、方程式 1、形成酸雨 对臭氧层破坏 形成光化学烟雾 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形成与自然友好相处,促进对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认识 4NO+6H2O ②2NO+O2===2NO2 ③3NO2+H2O===2HNO3+NO↑ 小结 课件
巩固练习 巩固 落实 【巩固练习】
1.填空 事实 性质 化学方程式 稀硝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久置的浓硝酸呈黄色 热的浓硝酸使红热的碳燃烧 2.单质跟浓HNO3 混合出现的情况依次为:①反应生成相应的硝酸盐②反应生成最高价氧化物③单质呈钝态④不发生反应 符合上述情况的单质是: ( ) A.Cu P Zn Au B.Ag C Al Pt C.Fe C Zn Hg D.C S Fe Au
3.将铜粉放入稀H2SO4中,加热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下列一种物质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该物质是: ( ) A. AlCl3 B. Na2SO4 C. KNO3 D. FeSO4
4.为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镀层,可选用的试剂是( )
A. 稀硝酸 B 浓硝酸 C 浓硫酸 D 浓盐酸
5.某金属单质个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生成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市( )
A NO2 B NO C N2O D N2
6.下列化学反应中,硝酸只表现了氧化性的是 ( ) A.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B.CuO+2 HNO3 (稀)=Cu(NO3) 2 +H2O C.C+4HNO3 (浓)=CO2+4 NO2↑+2H2O D.3Ag+4 HNO3 (稀)=3 Ag NO3 +NO↑ +2H2O
7.用以下三种途径来制取相等质量的硝酸铜①铜跟浓硝酸反应②铜跟稀硝酸反应;③铜先跟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跟硝酸反应。以下正确的是( )
A.三种途径所消耗的铜的物质的量相等 B.三种途径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相等
C.所消耗的铜的物质的量是:途径③>途径①>途径② D.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途径①>途径②>途径③ 8.硝酸在反应中的动态变化: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回答下列问题:
(1)开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现象为 (2)若铜有剩余,则临近结束时的反应方程式为 (3)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25%的硫酸,现象为 原因是
9.若将12.8gCu跟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铜消耗完时,共产生5.6L(STP)气体。则所消耗的HNO3物质的量为多少?所得气体的平均式量为多少?
【课后拓展活动】
1. 学生联系已经学习的三大强酸:硫酸、盐酸、硝酸的相关知识,对其性质进行归纳与比较。
2. 学生列举生活、生产中硝酸的化合物及其实际应用。
指导学生通过课后自主学习以及学习小组合作,完成活动,并用PPT课件等形式汇报其成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