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基因的表达
第一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1、 基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_中,而蛋白质的合成是在____________中进行的。
2、 RNA是____________的简称,其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与RNA不同的是,组成RNA的五碳糖是__________而不是___________,RNA的碱基组成中没有______而有______。RNA一般是_________,而且比DNA短。RNA有三种,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阶段。
4、 转录是在_________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模板,合成_______的过程。
5、 转录的过程:①解旋:在________的作用下,DNA双链解开,DNA双链的____________得以暴露;②配对:游离的_____________与DNA模板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两者以________结合;③连接:新结合的____________连接到正在合成的_________分子上;④脱离:合成的_______从DNA链上释放。而后,DNA双链恢复。(课本第63页图解)
6、 翻译是指在________中,以________为模板,以______________为原料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7、 翻译的实质是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翻译为____________________。
8、 密码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码子共______种,其中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终止子,因此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______种。
9、 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决定,因此,两者的关系为:一种密码子决定一种氨基酸,而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几种密码子决定,这一现象称作密码子的__________性。
10、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体都共用一套密码子,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
11、tRNA有______种,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而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几种tRNA转运。
12、tRNA的结构像__________,其一端是携带__________的部位,另一端有___________。每个tRNA上的这三个碱基可以与mRNA上的__________互补配对,因而叫____________。
13、mRNA进入细胞质中,就与____________结合起来,形成合成蛋白质的“生产线”。核糖体可以沿着________移动。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会形成_____个tRNA的结合位点。
14、翻译的过程:①进位:mRNA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两个携带氨基酸的tRNA,按照
_____________原则,分别进入位点1和位点2。②脱水缩合:位点1和位点2上相应的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位点1上的氨基酸转移到占据位点2的tRNA上。③移位:核糖体沿着________移动,读取下一个_______。
原占据位点1的tRNA离开核糖体,占据位点2的tRNA进入位点1,一个新的携带氨基酸的tRNA进入位点2,继续肽链的合成。上述过程严mRNA链不断进行,直至读取到mRNA上的____________。
15、一个mRNA分子可以相继结合多个__________,同时进行多条________的合成。因此,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中心法则揭示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期内容包括:①DNA的复制:即遗传信息从DNA流向_______;②转录和翻译:即遗传信息从DNA流向______,进而流向_________;③RNA的复制:即遗传信息从RNA流向_______;④逆转录:即遗传信息从RNA流向________(此过程需_________酶)。
2、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有两条途径:①基因通过控制______的合成来控制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例:豌豆种子的形状、白化病病因)
②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例:囊状纤维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病)。
3、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4、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__________关系。
5、性状的形成往往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