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教学智慧的彰显

论教学智慧的彰显

来源:吉趣旅游网
2011年6月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Jun.201l 第27卷第6期 Journal of Changchun Education Institute Vo1.27 No.6 论教学智慧的彰显 成晓利,张金芝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山东日照276826) 摘要:在当下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学智慧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内在需要和素质展现。教学智慧的展示集中体现在教学的内容、过 程、方法等环节中。教学离不开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三个重要环节。三者环环相扣,相得益彰,教学才会生动展开。 关键词:教学智慧;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实践活动 .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6531(2011)06—0069—02 课程改革在对教师教学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为教师教学 以智慧驾驭自己的知识、情感、能力等主观因素赋予教学文本个 智慧的释放带来了广阔的自由空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 人意义的过程,由于主观因素的不同从根本上决定了教师、学生 跃”,教学智慧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内在需要和素质展现。拥有教 对于教学文本内容的理解、阐释、批判、综合和超越带有个性化 学智慧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感受到自主的价值,才能体验创 的色彩。因此,可以说,对教学文本的解读超越了机械重复的 造的快乐,才能领略生命的本真价值。当下课堂教学实践,不乏 “授受行为”,成为教师的一种创造性教学,教师通过自身的教学 充满着智慧追求并辛勤地创造着灵动的教学空间的智慧型教师, 智慧引导学生在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经验和 课堂成为他们教学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 时代发展去挖掘和追求文本的延伸义、拓展义,引导学生的创造 教师对教学智慧的追求有着内在的执着与渴望,在教学中积 性解读。 极探索教学智慧的展示,这种展示集中体现在教学的内容、过 面对文本日益多元化、综合化的趋势,局限于一种固定而僵 程、方法等环节中。教学离不开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 硬的解读已远远不够,教师要拓展视野,了解相关知识,全面而 三个重要环节,三者环环相扣,相得益彰,教学才会生动展开。 准确的理解文本,挖掘文本的本义。而学生对文本意义的把握需 教师作为教学的承担者,在把握教学内容的内在特点和规律的基 要教师给予正确的价值引领、及时有效地实现。这些都是非 础上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地、创造性的进行教学活动是对教师教 常微妙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淀丰富的教学智慧。当 学智慧的挑战与诉求。 然,创造性的解读文本不是随意更改文本,更不是任意妄为地加 一、教学内容:文本的创造性解读 以理解,它必须在尊重文本,深入理解文本的逻辑、意义等的基 文本的意义通过个体的理解和应用显示出来,而文本也只有 础上进行。创造是教学的最高追求,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学生学 在理解中才真正转化为个体的知识。因为文本具有阐释不尽的意 会了不断求知、发现、探索和创造,教师也获得了激情、灵感和 义,每一代人对文本的理解和阐释都是一种创造,都是对内容及 智慧。 其意义的丰富。知识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汇入人类的客观精 二、教学过程:预设与生成的相得益彰 神,以文本的形式作为物质载体不断地为人所理解、所怀疑,它 传统的教学行为方式主要围绕预设的教学过程来进行,即按 的意义是不固定的。由于人类历史的无限性,知识在历史中永远 照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依据教材的逻辑,分解、设计明确的教 包含着意义和价值的开放性。个体只有在自我批判与反省中才会 学方案或程序,教学过程即是预定计划或方案的简单再现。事实 不断地超越知识赋予文本的无限丰富的意义。 上,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按预定轨道进 教学文本作为教师教学活动开展的物质载体自然是开放的而 行,而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教 非闭锁的,从而在教学知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保持着必要 师要根据课堂的变化对事先规划的教学方案动态性地加以调整、 的张力,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活动提供着可能性条件。新课程赋 充实,体现教学过程的开放性特点,让课堂打开无限的多种可能 予了教师使用教材、超越教材的权利,为教师创造性教学提供了 空间。预设是必要的,它是生成的前提和基础,但人文性资源的 广阔的空间。用时髦的话讲就是,新课程的教学过程只是“用教 开发是不可能完全预设的,真实的教学情境总是丰富多样的,它 材教,而无需教教材”,教师、学生可以在教学文本的自由空间 蕴含了无限的可能性与创造性。任凭事先如何周密设计,教师总 中进行理智的思考解读。对教学内容再思考“使教师和学生不再 会碰到许多新的不能预设的教学问题,教师若是对这些问题束手 将教学内容看成是一条条孤零零的知识陈述,而是将其看成是生 无策或处理不当,课堂教学就会陷入困境或僵局,甚至还会导致 产、选择和组织这些知识的人的一系列理性思考活动的结果。教 师生产生对抗。 “在教学当中,常常是那些不稳定的、不连续 师和学生进入这个理解个别知识陈述,就必须理解产生它的理性 的、变化不定的时刻需要某种无法计划的机智的行动。这些不稳 思考活动的真实过程。”nl理解他人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学生 定的时刻并不是教学中的偶然事件,它们从本质_LE教学的一个 作者简介:成晓利,女,山东日照人,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张金芝,女,山东高密人,日 照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讲师。 69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 有机的组成部分。” 富有教学智慧的教师面对偶然性问题和意 感到被贬低被迫屈从于他们自己的标准。”科因此,当教学被归 外的状况,总能灵感闪现,奇思妙策在瞬间激活,机动灵活地实 结为一种技术活动时,教师难免要忍受削足适履的痛苦。面对丰 施临场应变。教学活动本质上是创造性的。教师可以计划静态的 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教师的教学智慧泯灭于他人的教学方法以及 东西,控制调节它,但对动态的教学过程的计划则远非程序运行 由那种方法所规定的标准之中。 般那样简单易操作。在合目的性与合规律相统一的前提下,如何 “一般来说,教师主体所拟定的每一种运筹方案、模式都是 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对教师的教学智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具体的。但另一方面,由于这种运筹毕竟属于开端性策略,难免 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释放个人的教学智慧。教学过程充满 有诸多教学因素尚难考虑到,故往往偏重于方的探索。方法 了各种偶发性,科学而艺术地把握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需要 反映着观念。越是现代化的教学越具有科学而严密的智慧方法选 高超的教学智慧。 择和艺术的、审美的方法选择。”H实际上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 从下面这则案例中可以对教师教学智慧的生发窥见一斑,正 进行创新和调适的可能空间是比较大的。通常人们所说的“教学 是教师的教学智慧促成了教学过程中预设与生成的相得益彰。教 有法而无定法”并不是放弃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追求,而是教师在 师准备教“在I16和I17之间可以写一个分数”的教学内容时, 面对复杂的教学情境中如何做到内容、过程、方法的协调一致。. 认识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考虑了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 此时,教学智慧体现为知识的传授与认知指导上的方略。被实践 情况,预想到学生可能想到的三种解法即通分扩大法、直接扩大 选择的教学方法与原则,如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从 法、折中扩大法。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密切配合达到了预期的目 做中学等等可以称得上是教学智慧的结晶。但随着时代的演变和 标,完成了三种解法的训练。随着教学过程的进行,学生出现了 社会的发展,已有的教学方法、原则在不同的背景中自然会被赋 意外的解法,即分子分母相加的办法。这是始料不及的,教师及 予新的价值与意义。作为一线教师,要紧的不是忙着用这种教法 时有效的课堂,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原来这种想法是在 去否定那种教法,也不是去证明各种教法的优劣差别和适应范 第三种解法的启发下想到的,然后教师让大家一起验证这种解法 围,更不是稀里糊涂地照搬一种教学方法到自己的课堂上,不加 的可行性。 任何改变就用,而是应集各家教法之长,结合自己的特点,结合 从案例的整个过程来看,教师有备而来,顺势而导,促成了 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探索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方法。 真正的“生成”。这种“预设”越充分,生成就越有可能,越有 我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打破了固有的讲读、 效果。案例中正是教师对三种解法的充分预设给学生带来了启发 分段、总结中心思想和艺术特点的格局,他的课堂教学特色在于 促成了第四种解法的出现。预设是对生成的丰富、拓展、延伸、 形成了一套教学法体系。这套教学法的形成是他多年来教学智慧 超越,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教学中 的结晶。他引导学生认识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树立 充分的预设从而获得精彩的生成需要教师要从思想上真正顾及学 学习的自我责任意识。魏书生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归纳出六步教 生多方面成长,顾及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 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通过长时间 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才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 的实践摸索与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被广泛推广应用。 因为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都能在备课时预测的。教学过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有了更多的自主权,教师要 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地是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 摆脱既定方法原则的羁绊,彰显自身的教学智慧。在具体的教学 教师当时处理状态的方式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一个教 情境中,需要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根据学生的特点与教学情境 师尽管教同一门课,面对同一批学生,但他(她)在每节课上所处 的特性来寻求适合自身的教学方法。事实上,方法的灵活选择、 的具体情况和经历的过程并不相同,每一次都是唯一的、不可重 创造性运用甚至是新型教学方法的再创造都能够充分展示一位教 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教师的创造才能正是在处理这些鲜活 师的教学智慧。因为在教学活动现场,教学实践总会突破教学理 的情境中得到发挥和提升,这些鲜活的情境和随即生成的问题向 论设置的框架,并按照自己的要求,确立起新的应对情景,需要 教师的教学智慧与教学能力提出了的挑战。 灵活多变的方法策略。 三、教学方法:个性特色的挥洒 参考文献: 20世纪以来,科学管理方法伴随着工业的迅速崛起而 【1】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口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0. 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教学领域内为追求效率与优化的教学效 [2】(加)马克斯・范梅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果,人们开始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与实验。在科学与效率的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91. 前提之下,生动的课堂教学却忽视了教师个体的价值体验与独特 [3】(美)帕克・帕尔默,吴国珍,余巍等译.教学勇气—一漫步教师心 性。诚如国外研究者所发出的感慨,“如果教学不可局限于技术 灵[iv1].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 层面,我就不用因要把我作为教师的独特天赋才干硬塞进强求一 [4l赵建军.教学智慧的内涵界说Ⅱ】.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致的方法框框中而痛苦,不用遭受遵循别人开出的,强求一致的 版),1999,(4). 标准的痛苦。真的,当今教育中处处感受到这种痛苦。当我们把 【责任编辑:姚旺】 某种认定的方法技术捧上天的时候,就使得采用不同教学的教师 7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