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新闻宣传工作
作者:苏莉娜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4年第08期
当前,企业新闻宣传工作肩负宣传企业的方针,反映人民群众心声的双重职能。如何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让其更好地为企业和员工服务呢?我认为,企业内宣人员只有敢于吃苦、加强学习、强化责任、锐意创新,才能采编出高质量的新闻,从而更好地为油田生产加油助威。
一、勤奋努力,吃苦耐劳,不断夯实宣传工作的根基
勤奋是通往成功的金钥匙。宣传工作十分艰苦,一些老宣传报道员经常把捕捉新闻比喻为“捕鱼”。捕鱼者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精神,不怕河水刺骨、蚊虫叮咬,才能捉到“鲜鱼”、“大鱼”。而新闻工作,白天奔波采访,晚上加班加点赶稿子、制定第二天采访计划。只有吃得了辛苦,耐得住寂寞,才能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这就要新闻工作者做到“四勤”,即:腿勤、手勤、眼勤、口勤。
腿勤,就是要经常深入生产一线,勤跑作业现场。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往往来自深入基层的采访。坐在办公室里通过电话、网络等遥采,是无法写出真实、客观、深刻的报道的。只有深入新闻发生地,通过与采访对象实际接触直接获取,才能写出真实鲜活的、带有“露珠”的新闻,及时报道出形象化、立体化、生动化的最具价值的新闻。
手勤,在采访时要善于记录下采访对象或新闻事件的关键点,及时加以整理,迅速形成通讯报道。常常有人出现如下情况:与采访对象相谈甚欢,却疏于记录,过后只能凭印象写出大概。所以,要养成记录的良好习惯,只有及时记录下采访对象当时的话语,才能更真切、更原本地反映出事物本质。
眼勤,只要善于观察,生产、生活中处处都有可报道点。作为企业宣传人员,要多加观察,处处留心,寻找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有时,在与人不经意的交谈或外出途中,就会发现一些成功经验、科学方法或存在的低标准、病、坏作风、不作为现象。有了这些新闻线索,就不愁没有新闻可抓。通过深入报道,便能进一步弘扬先进、曝光不足,反映企情、传递民生,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上水平、上台阶。
口勤,良好的沟通和引导能力是必备的基本职业素养。企业内宣人员要学会真正意义上的采访。当新闻事件发生后,到达现场前,就应在脑中思考清楚想要采访的报道点。这样既能有效利用时间,又使采访具有明确目标。面对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的采访对象,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导、启发他们说出有价值的线索,如何将新闻的六要素采访清楚,都要求企业内宣人员主动沟通、深入采访。有时,通过交谈,还能挖掘出更具闪光点及价值性的报道点,增加报道的分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爱岗敬业,加强学习,不断提升宣传工作的水平
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宣传好党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方面的举措和方针,使其深入人心,落到企业实处。要想提升宣传工作的整体水平,让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就要求企业内宣人员热爱工作岗位,加强业务学习,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进取意识。没有敬业的态度,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新闻报道要求时效性,敬业的精神更是不可或缺。只有以敬业精神作支撑,才能第一时间采写回高质量的新闻稿件。
以敬业精神为基础,企业内宣人员还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业务能力。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二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三是加强生产过程学习;四是加强多学科学习。企业内宣人员要涉猎不同学科,广泛阅读书籍,汲取丰富营养。哲学可以使人用辩证的思维分析、看待问题,历史可以使人知兴替、明荣辱,文学可以使人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只有具备渊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才能写出具有深刻内涵和深度意义的报道。 三、强化责任,锐意创新,不断谋求宣传工作新突破
企业给予我们衣食富足的保障,作为企业的内宣人员,有责任、也有义务为企业的发展倾注心血、贡献力量。员工的忠诚和责任可以创造出极大的财富,对于企业而言,尤为可贵。正因为有了无数个细小力量,企业才有了长足发展的不竭动力。
责任和义务是干好宣传工作的前提。只有坚定信念,坚守责任,加大对企业生产、经营、科研、管理、党建等方面内容的宣传报道力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企业的中心任务、重点工作、决策部署深入人心,才能进一步弘扬士气,鼓舞人心,不断提高企业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正确的导向,切实把广大干部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各项工作部署上来。
要想谋求企业宣传工作的新突破,创新意识必不可少。企业内宣人员不仅要苦练基本功,更要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思路。对于油田生产、科研攻关等专业性较强的内容,要不断加强报道的通俗性和趣味性,让受众更直观、立体地了解感知。
做好企业新闻宣传工作是加快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出色的新闻宣传工作,可以通过形象、细微的事件,帮助广大干部员工更好地理解企业的方针。同时,通过反馈员工意见,也更有助于企业的发展,使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工作思路更加清晰。企业内宣人员要不断强化勤奋根基、牢固敬业本源、务求责任信念,做到重点突出,基调鲜明,把握得当,导向正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才能将员工群众的干劲凝聚到加快发展的大局上来,从而营造良好的氛围,为企业的良好发展助力!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文化活动中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