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药理现状研究

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药理现状研究

来源:吉趣旅游网
2019 年 6月 A 第 7 卷第 16 期Jun. A 2019 Vol. 7 No. 16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Electronic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19

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药理现状研究

唐练亭

(临沂市中医医院药学部,山东 临沂 276002)

【摘要】二甲双胍作为近年来在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口服降糖药物,其对于患者血糖的控制具有较好治疗效果,且近年来随着此类药物在糖尿病并发症及癌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不断应用后发现,其不仅具有较好的血糖控制效果,对于糖尿病并发症同样具有较为明显的预防治疗作用。因此,本文将对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及糖尿病并发症预防治疗中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相关研究及文献进行概述,为二甲双胍在临床治疗中药物作用的充分发挥提供参考。

【关键词】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6.19.02

糖尿病作为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发病率及常见性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可根据患者发病年龄,发病症状及治疗药物分为1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两类,但前者在临床治疗中仅可通过胰岛素注射进行治疗,口服降糖药物则多用于2型糖尿病。而二甲双胍作为目前临床疗效获得广泛认可的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其凭借稳定的降糖效果及较低的治疗花费,在临床中的应用较为广泛。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已有研究表明其对于糖尿病并发症及合并症均具有较好治疗效果[1]。对此,本文将针对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中的药理作用机制等方面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者合并后可在高血脂及血管内皮损伤影响下,导致患者心血管动脉内出现栓塞现象,加剧高血压症状,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增加患者风险指数,故应在有效降糖的同时,对患者血压及血脂进行有效控制治疗。而二甲双胍的应用,则可在有效控制患者血糖的同时,对其血压及血脂均起到一定治疗、控制作用,且其主要药理作用机制如下:

(1)糖尿病患者发病后体内的IR指数及血游离脂肪酸含量,较发病前会出现明显上升,且2型糖尿病患者多由于肥胖所引发,故患者中存在较高比例的脂肪肝患者,导致其体内脂肪细胞不断分泌血游离脂肪酸,加剧对患者机体胰岛素分泌机能及机体胰岛素敏感性的损伤,进而对心脑血管动脉造成损伤,产生高血脂症状。而二甲双胍的应用在可通过对患者各时段血糖的降低,减少血游离脂肪酸的分泌,并可对患者干细胞对三酰甘油及胆固醇分泌水平的抑制,进而起到降血脂的作用。

(2)通过二甲双胍口服治疗后,对患者血糖及血脂水平的有效控制,故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情况,并可有效减少血管内栓塞及游离性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从而有效维护血管内血流阻力及血流量维持在较为正常的水平,进而起到降低患者血压的作用,从而有效降低患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3]。

2.2 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肿瘤患病风险的降低所具有的作用及机制

糖尿病患者可在高血糖作用下对各类组织器官所产生的炎症反应长期影响下诱发肝癌、结肠癌及胰腺癌等恶性肿瘤疾病,对患者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而有研究指出二甲双胍临床治疗中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癌症发病率的降低及已发生癌症患者肿瘤进展的控制均具有较好的作用,且主要通过以下药理机制,实现上述治疗作用:二甲双胍类药物在进入人体后可通过对患者体内AMP依赖的蛋白激酶作用的激活,从而起到抑制癌细胞分离增殖的作用。AMP依赖的蛋白激酶作为细胞核中的进行能量代谢时的主要作用物质,可有效维持细胞正常代谢水平,有效维持细胞活性,而AMP依赖的蛋白激酶活性对于癌细胞而言,则可通过对癌细胞的代谢水平的抑制,将癌细胞活性周期进行限制,起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并可对癌细胞的合成增殖作用起到一定抑制作用,有效降低癌细胞增殖分裂水平,起到控制患者癌症进展的作用。与此同时,二甲双胍在进入人体后,对于P53基因活性均具有明显提升作

(下转第21页)

1 二甲顺双胍对2型糖尿病治疗药理机制分析

有研究表明,体内脂肪占比过大是造成糖尿病发病的一项主要诱因,且在同质量人群中,体脂率越高者其自身对胰岛素的抵抗作用则越明显,故造成其自身胰岛素分泌机能逐渐被弱化,致使患者体内血糖难以得到有效代谢、分解,导致患者发病。而二甲双胍在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减脂效果,对于体脂率较高糖尿病患者而言则可通过对脂肪的有效减少,起到减重,提升胰岛素分泌机能的作用,从而实现对患者的有效治疗。

且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二甲双胍在临床治疗中的降糖效果相较于磺脲类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口服类药物所具有的降糖效果更为显著,其主要通过二甲双胍进入人体后,通过对患者肝细胞中胰岛素抑制腺苷酸环化酶合成作用的刺激,提升患者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而对肠道内对葡萄糖物质的二次吸收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并配合对人体内糖原异生作用的抑制,从而实现对患者血液中血糖的综合性降低,起到临床治疗效果。与此同时,二甲双胍的应用对于人体胆固醇类物质的合成作用同样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在降低血糖的同时,对患者高血脂症状起到一定辅助治疗作用[2]。

2 二甲双胍在糖尿病并发症防治中的药理作用概述

2.1 二甲双胍对高血压、高血脂控制所具有的作用及机制高血压、高血脂作为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疾病,可由于患者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在对患者血管内皮造成损伤影响下,诱发高血压;而高血脂的发生则由于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水平的降低,导致食物摄入量增加,大部分脂肪无法得到有效代谢,导致患者血脂水平不断升高,当三

2019 年 6月 A 第 7 卷第 16 期Jun. A 2019 Vol. 7 No. 16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Electronic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1

对患者预后的影响,降低再住院率和提高生活质量以及远期寿命。基于最大化保护右心室和肺动脉瓣功能理念的提出与普及,越来越多的心外科医生开始采用经心房/肺动脉路径矫治法洛四联症。

of perioperative factors on outcomes in children aged less than 18 months after repair of tetralogy of Fallot[J].The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2003,126(3):703-710.[4] Frigiola A,Redington A N,Cullen S,et al.Pulmonary regurgitation

is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right ventricular contractile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urgically repaired tetralogy of Fallot[J].Circulation,2004,110(11 Suppl 1):I153-I157.

[5] de Ruijter F T,Weenink I,Hitchcock F J,et al.Righ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and pulmonary valve replacement after correction of tetralogy of Fallot[J].Ann Thorac Surg,2002,73(6):1794-1800,1800.[6]

Lillehei C W,Cohen M,Warden H E,et al.Direct vision intracardiac surgical correction of the tetralogy of Fallot,pentalogy of Fallot,and pulmonary atresia defects;report of first ten cases[J].Ann Surg,1955,142(3):418-442.

[7] Yuan S,Mishaly D,Shinfeld A,et al.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reconstruction:valved conduit of choice and clinical outcomes[J].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Hagerstown, Md.),2008,9(4):327-337.

[8] Holst K A B,Dearani J A M,Burkhart H M M,et al.Risk Factors

and Early Outcomes of Multiple Reoperations in Adul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J].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2011, 92(1):122-130.[9]

van de Woestijne P C M,Mokhles M M M,de Jong P L M,et al.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Reconstruction With an Allograft Conduit in Patients After Tetralogy of Fallot Correction:Long-Term Follow-Up[J].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2011,92(1): 161-166.

[10] Kreymborg K G,Uchida S,Gellert P,et al.Identification of right

heart-enriched genes in a murine model of chronic outflow tract obstruction[J].Journal of Molecular and Cellular Cardiology,2010, 49(4):598-605.

4 总 结

虽然经心房/肺动脉路径根治法洛四联症,右室扩大、肺动脉瓣反流、室性心律失常等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明显低于传统右心室径路,但并不是所有的右室流出道梗阻都适合经右房/肺动脉径路矫治。因为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可位于从三尖瓣口水平上方至肺动脉瓣上的广泛区域,包括肺动脉瓣、肺动脉瓣下、漏斗部及漏斗部肌束肥厚,而且经右房/肺动脉路径手术,术野暴露显示困难,观察角度发生改变,难以辨认解剖标志,手术难度加大,因此,需掌握其适应症。而传统右心室切口可能更适合那些右室流出道发育不良,呈管性狭窄、肥厚肌束粗大、肺动脉瓣环发育差或合并肺动脉闭锁的患者,因为这类患者往往本身也需要加宽右室流出道和肺动脉。手术的最终目的是修补室缺,彻底疏通右室流出道梗阻,同时最大化保护前乳头肌、调解束、三尖瓣,最大化保护右室和肺动脉瓣功能。因此,无论采取何种路径,都应该严格的把握好适应证,从手术效果和对患者的远期预后考虑,选择最佳的手术路径。

参考文献

[1] Egbe A,Uppu S,Stroustrup A,et al.Incidences and

Sociodemographics of Specific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 Evaluation of Hospital Discharge Diagnoses[J].Pediatric Cardiology,2014,35(6):975-982.

[2] Chiu S N,Wang J K,Chen H C,et al.Long-term survival

and unnatural deaths of patients with repaired tetralogy of Fallot in an Asian cohort[J]. Circ Cardiovasc Qual Outcomes,2012,5(1):120-125.

[3] van Dongen E I,Glansdorp A G,Mildner R J,et al.The influence

本文编辑:赵小龙

(上接第19页)

用,故可通过外用药物治疗对患者癌细胞活性进行杀灭,实现对糖尿病合并癌症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4]。

参考文献

[1] [2] [3] [4]

王 珍,秦旭平.二甲双胍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8,46(03):326-328+332.

吴 飞.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处方药,2018,16(01):18-20.

王 茜.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药理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0):32-33.

鲍玉红.世界抗糖尿病经典药物二甲双胍的开发应用进展[J].黑龙江医药,2015,28(02):324-327.

3 展 望

二甲双胍作为临床中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主要药物类型,可在实现对患者血糖控制的同时,通过对患者体脂率的改善,实现血压、血脂的有效控制作用,有效降低患者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且可对糖尿病合并癌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辅助作用,故其在糖尿病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意义。

本文编辑:赵小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