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T梁外又同质量通病 _ 一 、 防治措旋 秦英斌,李永辉 (中文一公局海威公司,北京】01119) 摘要:结合上海A J5公路工程的施5-实践,阐述预制T粱施工中常见的外观质量通病,分析其成因并提出预防措施和修 补方法.可供_T-程人员参考 关键词:T梁:外观质量:防治 中图分类号:U44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4786(2010)1l一0010—04 D0I:10.3869(i.issn.1002—4786.2010.11.002 Common Diseases of Presentation Ouality of T-beam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Q1N Ying—bin,LI Yong—hui (Haiwei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l,td.of FHEC of CCCC,Beijing 101 1 19,China) }10 1 Abstract:Combini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Shanghai A 1 5 Highway,the common dis— eases of presentation quality of prefabricated T—beam appearing in construction are expatiated on,the causes are analyzed,meanwhile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treatment methods are put forward,which can be consulted by peers. Key words:T—beam;presentation quality;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1 工程概况 A15公路西起浙江上海市 附着式振捣器 合振捣棒振捣。 预制台座采用砖砌圬工台座,角 板附近、腹板变厚处、马蹄上口 斜面易存在孔洞; 界,接浙江省申嘉湖高速公路, 东至浦东国际机场南进场路,全 长83.512km。本标段长约1.54km, 钢包边钢板,台面宽度比预制梁 底&5mm,并预留拉杆孔。施]一 前, 程人员认真分析了T梁预 c)马蹄根部、侧模拼缝、堵 头模板两侧处易跑浆,产生“烂 边”、“烂根”现象; 是闵浦大桥浦东段引桥接线T 程,上、下双层结构,上层为高 速公路八车道,下层为地方道路 六车道。桥梁上部结构为预应力 制常见外观缺陷的原因,在施工现场进行总结分析,逐步完善, 使T梁的外观质量得到了有效控 制。 d)梁腹表面有明显层印; e)梁腹板表面有水纹; f)板表面、翼板下表面有 “白斑”和“黑斑”,砼表面“花 砼T梁,梁长30in一45m不等,其 中上层每跨为18片,下层每跨为 12片,共918片。 T梁采用C50混凝土,模板 2 预应力T梁常见质量问题 预应力 I梁常见的质量问题有: a)T梁腹侧表面、端头封锚 面有蜂窝、麻面现象,马蹄上口脸”,颜色不一; g)模板拼缝处有“错台”, 严重时有“跑模”现象: h)T梁张拉起拱后,两头马 外加工定型钢模。拌和站集中拌 和砼,罐车运输,龙门吊打灰, 斜面气泡较多; b)梁端头第二道横隔板下耳 蹄底部缺棱掉角: i)桥面连续预埋钢板下的砼 |孵翻 iP啵 STANDARDIZATION i HA ̄OF 2 No:232 ̄ 不密实: i)T梁翼板顶面收缩裂缝较 多。 3 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修补 方法 剂的性质,在初凝前振捣,放置 时间过长的未初凝砼可拉回拌和 站按设计水灰比加水加水泥重新 拌和; b)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砼 坍落度过小: c)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 不实或漏振; C)T梁马蹄以下主要依靠附 d)砼搅拌与振捣不足,使砼 3.1 麻面 着式振捣器振捣,腹板上部、翼 不均匀,和易性差,造成局部砂 麻面是指混凝土表面局部缺 板砼主要依靠插入式振捣器振 浆过少,混凝土离析。 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 捣,尽量避免在浇筑上部砼时启 3.2.2 预防措施 露筋现象,其直径通常在15mm 动附着式振捣器,导致下部即将 对于蜂窝。可以采取以下预 以下 结硬的砼表面出现麻面: 防措施: 3.1.1 原因分析 d)浇筑砼时,无论哪种模 8)浇筑前检查模板拼缝.并 产生麻面的原因主要有: 板,均需洒水湿润,但不得积 洒水湿润,浇筑过程中有专人检 a)砼入模后振捣质量差、次 水.浇筑前检查模板拼缝.封堵 查模板质量情况,严格控制每次 振或漏振,轻为麻面。重为蜂 可能漏浆的缝: 振捣时间: 窝: e)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用 b)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时.拉 b)马蹄上口斜面排气困难, 脱模剂涂刷均匀。 回拌和站加水和水泥重新拌制: 锚固截面锚下钢筋密集,受抽拔 3.1.3 修补方法 c)振捣工具的性能必须与砼 管位限制振捣困难,混凝土振捣 对表面麻点,通常不作处 的工作度相适应:浇灌应分层下 不足.气泡未完全排出,部分气 理.如需处理.方法如下: 料,分层厚度不得超过规范规 泡残留在混凝土与模板之间; 8)用稀草酸溶液将该处脱模 定;防止漏振,尤其要加强模板 c)新拌混凝土浇筑入模后, 剂油点或污点用毛刷洗净,于修 边角和结合部位的振捣: 停留时间过长.振捣时已有部分 补前用水湿透: d)砼拌制时间应足够.严格 凝固: b)修补用的水泥品种必须与 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 d)浇筑前没有在模板上洒水 原砼一致,砂子为细砂.粒径最 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和均 湿润.或湿润不足.砼的水分被 大不宜超过lmm: 匀,坍落度适合。 模板吸去或模板拼缝漏浆,靠近 c)水泥砂浆的配合比为1:2 3.2_3 修补方法 拼缝的构件表面浆少; 或1:2.5,由于数量不多,可用人 小蜂窝按麻面修补,大蜂窝 e)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附 工在小桶中拌匀,随拌随用.必 修补方法如下: 有水泥浆渣等杂物。 要时掺拌自水泥调色: a)将蜂窝软弱部分凿去,用 3.1.2 预防措施 d)按照漆工刮腻子的方法. 高压水及钢丝刷将结合面清洗干 对于麻面,可以采取以下预 将砂浆用刮刀大力压人麻点.随 净: 防措施: 即刮平: b)修补用的水泥品种必须与 a)振捣遵循快插慢拔原则, e)修补完成后,用麻袋保湿 原砼一致,砂子用中粗砂: 振动棒从插入到拔出的时间以控 养护 c)水泥砂浆的配比为1:2~1: 制在2Os为宜,插入下层5cm~ 3.2 蜂窝 3,并搅拌均匀。有防水要求时. lOcm,振捣至砼表面平坦泛浆、 蜂窝是指混凝土局部疏松. 在水泥浆中掺入水泥用量为1%~ 不冒气泡、不显著下沉为止;马 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 3%的防水剂,起到促凝和提高 蹄上口斜面宜作为砼分层控制的 空隙,形成的蜂窝状孔洞。 防水性能的目的: 高度,以利排气;插振捣棒确有 3.2.1 原因分析 d)用抹子将砂浆压入蜂窝 困难时,采用附着式振捣器或人 产生蜂窝的原因有: 内,刮平,在棱角部位用靠尺将 工插捣的方法振实: 8)模板漏浆.加上振捣过 棱角取直: b)新拌砼必须按水泥或外加 度.跑浆严重: e)修补完成后,保湿养护。 rRANsPoR r_ DA I疆zAT [) _【j囊 j c唾 ・'201 Oi f0 j: ; 曰 3.3 孑L 同 3-3.3 修补方法 C)拼缝两侧的振捣器起振时 孔洞是指砼表面超过保护层 厚度,混凝土结构内部存在着空 {LN的修补方法为: a)将修补部位的不密实砼及 突出的骨料颗粒凿 ,洞口上部 要保持同步,若不同步,模板拼 缝的漏浆会增多。 3.4.3 修补方法 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 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3_3.1 原因分析 产生:fLN的原因有: 向外上方倾斜,下部方正水平: b)用高压水及钢丝刷将基层 冲洗干净,修补前用湿麻袋或湿 棉纱头填满,保持湿润72h: 漏浆较少时按麻面进行修 复,漏浆严重时按蜂窝的处理办 法进行修复。 3.5 层印 a)内外模板距离狭窄,振捣 困难,骨料粒径过大,腹板钢筋 过密,造成砼下料时被钢筋和波 纹管卡住,下部形成孔洞: b)砼流动性差或砼出现离 析.粗骨料同时集中到一起.造 成砼浇筑不畅: c)未按浇筑顺序振捣,造成 漏振点.没有分层浇筑或分层过 c)修补用的水泥品种应与原 砼一致,为减少新旧砼之间的空 3.5.1 原因分析 产生层印的原因有: 隙,水灰比控制在0.5以内,并 掺水泥用量的1/10000的铝粉: d)孔洞周围先抹一层水泥素 浆.然后用比原砼强度高一级的 细石砼或补偿收缩砼填补,并分 a)砼浇筑顺序控制得不好. 浇筑下层砼时,上层砼等待时间 过长.砼出现明显的接茬痕迹: b)在砼拌制、运输、浇筑三 个环节中机械出现故障,停歇后 继续浇筑,而未按照施工缝的要 求进行检查处理; 层仔细捣实,以免新旧砼接触面 出现裂缝 3.4 “烂边”和“烂根” 厚,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 孔洞 C)分层浇筑时砼振捣过度. 造成石子下沉、水泥砂浆上浮, 浆多的地方颜色发青,石子多的 地方颜色发自,形成对比; 3.3.2 预防措施 对于孔洞.可以采取以下预 3.4.1 原因分析 “烂边”和“烂根”主要是由于 防措施: a)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 模饭拼缝 严密、接缝处止浆不 好.模板下底边与台座包边角钢 d)模板上脱模剂涂刷过多往 下流.拆模后在构件表面呈现若 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水平 分层浇筑马蹄部分,附着式振捣 器振捣。其他部位砼采用大料, 按上述方法浇筑,插入式振捣器 或橡胶带结合不紧密,振捣时砼 表面失浆造成的。漏浆较少时边 角出现“毛边”,漏浆严重时出现 砼蜂窝、麻面。另外,附着式振 断若续的假“分层”。 3.5.2 预防措施 对于层印,可以采取以下预 振捣: b)对构件角点和结合部要重 捣器布置过密、过低、太靠近拼 缝.也是造成T梁“烂边”和“烂 根”的一个原因 防措施: a)预制梁浇筑顺序一般是从 模板一端开始水平分层浇筑,当 梁较高(超过2.5m)时,采用马 蹄、腹板、翼板同时浇筑,从模 板~头开始,先浇筑一段马蹄. 返回再浇筑腹板段、翼板,再向 前浇马蹄,再回头浇筑腹板、翼 点检查,特别注意振捣,不能用 机械振捣时,可改用人T插捣, 3.4.2 预防措施 对于“烂边”和“烂根”.可以 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插捣应反复数次.以确保砼不出 现孔隙: c)砼配合比中掺加高效减水 剂,确保砼流动性满足1二作要 求,并在砼运输、浇筑的各个环 ,71)接缝处贴橡胶海绵条,预 制台座包边角钢表面粘贴橡胶海 绵.以防止模板振捣时底边脱开 台座,每次合模前发现海绵条烂 掉的要重新粘贴: 板,如此反复,保持浇筑斜面不 断推进: b)停歇后继续浇筑砼,虽未 节采取措施保证砼不离析; d)振捣应密实,不允许出现 漏振点,吊斗应按布料厚度,走 动卸料,避免吊斗直接一次卸料 过多; e)严防杂物…现在拌制好的 砼当中。 b)在保证马蹄振捣的情况 下.将最先每两道横隔板之间的 附着式振捣器适当减少到1个. 超出施工缝停歇时间,亦应参照 施工缝的要求进行检查,情况严 重时严格按照施T规范的规定处 理好施 缝; 并将振捣器位置调高.避免振捣 器太靠近模板底边、拼缝; c)浇灌时应分层下料,振捣 rANDA .RDIZATION!i HALF OF N l 0No;232) 上层时振捣棒插入下层砼5cm~ 3.6.3 修补方法 干硬性水泥砂浆.自下而上按照 10cin,避免砼发生离析: 用砂纸或砂轮磨掉即可.亦 抹灰T的操作方法大力将砂浆压 d)涂脱模剂时以模板现油光 可不作处理。 人结合面,反复搓动、抹平,修 为准,采用质量品质较好的机油 3.7 错台、跑模 补用的水泥应与原砼品质一致。 涂刷均匀。 3.7.1 原冈分析 砂子用中粗砂.必要时掺拌白水 3.5.3 修补方法 产生错台、跑模的原因有: 泥.保证砼颜色一致: 对油脂引起的假分层现象, a)支模时模板垂直度控制不 d)为使砂浆与砼表面结合良 用砂纸打磨后即可现 砼本色: 好。相邻两块模板本身嵌缝: 好.抹光后的砂浆表面应覆盖塑 对其他原因造成的砼分层.当不 b)相邻两块模板对拉螺杆松 料薄膜,并用支撑模板顶紧加 影响结构使用时,一般不作处 紧程度不一.模板受振后胀开程 压。 理;需处理时,用黑白水泥调制 度不一; 3.8 切角 的接近砼颜色的浆体粉刷或喷 C)砼侧压力比较大,拉杆滑 切角指T梁张拉起拱后,梁 涂。当有软弱夹层影响砼结构的 丝、螺母丝扣有损伤,振捣过程 端头马蹄底边砼发生斜截面破坏 整体性时.按照施工缝进行处 中出现螺母脱丝。 后掉角 理,方法如下: 3.7.2 预防措施 3.8.1 原因分析 a)如夹层较小、缝隙不大, 对于错台、跑模,可以采取 T粱张拉起拱后,支撑方式 可先将杂物清除,用水清洗干 以下预防措施: 发生变化,由张托前的面支撑改 净,在潮湿、无积水的状态下, a)定期修整模板,确保模板 为线支撑,易发生斜截面剪切破 用l:2~1:3的水泥砂浆强力填塞密 底边和拼缝处平整度满足规范要 坏 实: 求,可每预制50片T梁即检修加 3.8.2 预防措施 b)如夹层较大,将该部位砼 强模板一次: 把T梁底座楔形块前钢模板 及夹层凿除,视其性质按蜂窝或 b)设专人紧固模板。手劲保 调低1CII1,上面垫一块宽10cm、 孔洞进行处理。 持对拉螺杆松紧一致: 厚lcm的胶合板,这样张拉时支 3.6 水纹 C)装模时叮嘱操作工人检查 撑线随胶合板滑移.就不易发生 3.6.1 原因分析 拉杆的T作情况,杜绝使用坏丝 斜截面剪切破坏的情况了 产生水纹的原因有: 的拉杆螺母和已变形拉杆.砼侧 3.83 修补方法 a)砼l叶j现泌水现象,在砼振 压力比较大时.拉杆上使用双螺 打掉碎裂的砼切角,立封端 捣后,贴壁 现水纹: 母.振捣强烈时在螺母底下加垫 模板和封端砼一起浇筑。 b)浇筑完马蹄后,浇筑腹板 减振弹簧垫片,防止拉杆崩丝而 3.9 裂纹 时误开附着式振捣器.上部浆体 出现跑模,亦可用精轧螺纹钢当 T梁裂缝主要由变形引起. 顺模板表面流到下层,拆模后出 对拉杆使用。 称为非结构裂缝,指变形得不到 现若断若续的“眼泪”: 3.7.3 修补方法 满足,在构件内部产生自应力. c)附着式振捣器振动力太 错台、跑模的修补方法如 当该A应力超过混凝土允许应力 大,模板轻微松动.模板与砼表 下: 时,引起混凝土开裂,多出现在 面因吸附力形成水纹。 a)将错台高出部分、跑模部 T梁顶面和翼板底面。 3.6.2 预防措施 分用铁钎凿除,露出碎石,使新 3.9.1 原因分析 对于水纹,可以采取以下预 茬表面比构件表面略低.稍微凹 产生裂纹的原因有: 防措施: 陷。呈弧形: a)混凝土浇筑后处于塑性阶 a)调整附着式振动器位置及 b)用水将新茬面冲洗十净, 段,砼早期养护不到位,表面水 每次开启时的位置与台数: 洒水使砼结合面充分湿润: 分损失过快,造成内外收缩不均 b)拉紧模板对拉杆,可以采 c)在基层处理完后,先抹一 匀而引起表面砼开裂: 用双螺帽加强 层水泥素浆打底,然后用l:2的 b)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裂 T ̄ANSPORT lzA1I《)! 1;+;hALF Nov -2ol I3_= 潦 城市区域交通检测器优化布局 模型 姜 蕊 (北乐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北尔100044) 摘要:智能交通系统(ITS)是公认的缓解城市拥堵的有效手段之一,交通检测器为ITS提供交通基础数据支持。在城市路 网中合理布设交通检测器是保证交通数据准确、有效的前提。以交通检测器效用最大和布设检测器费用最少为目标,构建交 通检测器优化布局模型.并通过算例加以说明,为此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关键词:智能交通系统;交通检测器;优化布局:多目标模型 中图分类号:U491.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786(2010)11一OOl4—04 DOI:10.3869 ̄.issn.1002—4786.2010.11.038 Optimal Layout Model 0f Trafic Detector ifn Urban Area JIANG Rui (School of Trafifc and Transportation,Beijing Jiaotong Un ersity,Beijing 1 00044,China) Abstract: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effective means of redu— cing urban congestion.Tramc detector supplies ITS with traffic basic data.Arranging the layout of traffic detector in urban road network reasonably is the premise for exactness and validity of traffic data.Based on the maximum utility and the minimum cost of optimal layout of traffic detector,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optimal layout of trafic detectfor is set up.At last,an instance is present— ed to explain the computation process of this mode1.It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the research subject. Key word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trafic detfector;optimal layout;multi-objective mod— I 缝,结构随着温度变化受到约束 防措施: a)控制好混凝土的浇筑时间 和浇筑时的温度,安排在早、晚 或温度低的时候进行混凝土浇 入纯水泥浆.嵌实后再覆盖养 护,或对裂缝进行清洗,干燥后 时,在混凝土内部产牛应力,当 此应力超过混凝土抗裂强度时, 涂刷两遍环氧胶泥或加贴环氧玻 璃布进行表面封闭。对于较深或 混凝土便开裂,即会产牛温度裂 缝: 筑,浇筑完后及时养护,翼板顶 面用湿麻袋覆盖,避免曝晒; b)振捣密实而不离析,对板 贯穿的裂缝,应用环氧树脂灌浆 后表面再加刷环氧树脂胶泥封闭。 3.10 花面 C)过度振捣造成混合料离 析,表面水泥含量大,收缩量也 增大: 面进行二次抹压,以减少收缩 量: 3.10.1 原因分析 产生花面的原因有: d)拆模过早或养护期内受扰 动等因素有可能引起砼裂纹的产 生。 c)根据外界温度控制好拆模 时间。 a)砼浇筑时.模板会因投料 和振捣器激振,溅上许多水泥浆 或在翼板模板上残留有未清理干 3.9.2 预防措施 3.9-3 修补方法 对于细微的裂缝可向裂缝灌 对于裂缝,可以采取以下预 净的水泥浆,拆模后在砼表面留  ̄RANSPOnT STANDNRDIZATION i HALF OF N0v._20lo(No.232); l 引言 总费用最小模型为: 近年来.交通拥堵已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主要 min ∑ (2—2) 瓶颈,智能交通系统(ITS)是目前公认的缓解城市 ∈4 拥堵的有效方法之一。交通数据采集系统作为ITS 约束条件如下: 的子系统.其数据通过布设在路网节点之间的交通 ≤, (2-3) 检测器实时获得。交通检测器可采集道路某一断面 %∈4 1 或某一车道的交通流量、速度、占有率及旅行时问 , ≥1 (2-4) 等基本信息.其在路网中的布设位置直接影响所采 A 集信息的有效性、准确性以及交通数据采集系统的 X =0或1, … =0或1 (2—5) 实施和运行维护成本,为此有必要科学合理地确定 式中:卜检测器的效用: 道路网中交通检测器的布设策略,以尽量少的设备 ( 检测器布设所需总成本: ——覆盖整个道路网,使采集到的交通数据能够全面、 . 路段%的交通量波动系数; 准确地反映路网的交通流状态,为交通规划和管理 r ,——路段 的客观重要度; 提供有力的基础数据支持.为城市规划、建设、管 c——单个检测器的成本: 理和运营等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f——检测器设置数量的上限 2 交通检测器优化布局模型 约束条件式(2—3)表示设置检测器个数的约束. 2.1 模型的建立 设置的数量大于f会造成信息过剩,同时也会导致 假设路网G(/V,4),其中Ⅳ是节点集合, 是路 整体布设造价的增加,过多的检测器布设在经济上 段集合。%表示节点 与节点往往不被接受。约束条件式(2—4)表示每个路段的 .之间的路段,%∈A, i,J∈N,为避免重复计算,规定i<j。定义‰为0—1 交通流量至少要能被一个检测器检测出或推算出。 变量,如果在路 ̄a0- ̄配置检测器,则 =1,否则 约束条件式(2—5)表示该问题属于0—1整数规划。 =0。 2.2 模型参数的计算 . 表示路段 与路段 之间的相似度,‰ 的定义与 一样,而且 ~= 们在满足布局条件 2.2.1 交通量波动系数 下,检测器的布局方案应使效用最大,且布设检测 人们的出行方式、天气条件、周围环境、区域 器的费用最少,以此为目标,在整个路网中建立如 政策及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状况等各种因素协 下模型 同影响着城市交通流结构,不同路段交通流的时变 检测器效用最大模型为: 曲线也不尽相同,如:有些路段交通流结构单一。 全日交通量无明显波动,表现为稳定流;相反,有 l ̄lax r (2—1) 一些路段交通流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或随机性,受 下白斑点: 模板上;在浇下一层砼前将侧模 白斑一般情况下可不作处理.当 b)脱模剂涂抹不匀或模板未 板上溅落的水泥浆擦洗干净: 白斑处砼较松散时可按麻面的修 清理干净,局部油脂集中.拆模 b)拆模以后。用钢丝刷将模 补方法进行整修 后形成黑斑: 板上的灰渣清理干净,铁锈要用 参考文献 c)腹板表面有石子的地方水 细砂纸擦拭干净.清理完后,用 [1]JTJ 041—2000,公路桥涵施 分少、蒸发快、颜色浅。无石子 质量好的脱模剂均匀涂刷模板表 丁技术规范『S1. 的地方水泥浆较多、混凝土颜色 面.用量应少。现油光即可.如 [2]彭圣浩.建筑T程质量通病 较深,造成砼表面颜色不一致。 果脱模剂过多会往下流,造成砼 防治手册【M1.3版.北京:中国建 3.10.2 预防措施 局部颜色发乌.砼面颜色不一 筑T业出版社.2002. 对于花面.可以采取以下预 致。 作者简介:秦英斌(1985一),男,本科, 防措施: 3.1O.3 修补方法 助理工程师;李永辉(1978一),男,本 a)浇筑梁腹板时,用彩条布 用细砂纸将黑斑精心打瞎 科,工程师。 遮住翼板底模板,防止砼散落到 掉,即可现出砼本身的颜色。对 收稿日期:2010—06—31 r} ANsf.0RTl‘汀 NDARDIZAT“) i HAl clFll -,2 l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