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门类:法学
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培养方案
(二级学科代码:030501)
一、学科概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之一,该学科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探究现实的社会问题、认识问题和科学发展问题。
二、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实现研究
2.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
3.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三、培养目标及学习年限
本专业硕士生致力于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能够胜任高等学校、研究部门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教学、科研、宣传和政策研究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习年限为二年。
四、业务要求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敬业爱岗,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积极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2、熟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主要著作;了解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必然性及其历史进程;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清楚中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动态;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研究和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3、学习刻苦,治学严谨,勤于思考,勇于创新。
4、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一定的写作能力。
五、学分
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修满32学分,其中:德育1学分,课堂教学30学分,调研实习1学分。课堂教学中包括必修课18学分,选修课要求至少修满12学分。
六、学位
本学科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学位论文的评审、答辩和学位申请与授予等工作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中央财经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的有关规定进行。
七、课程设置
详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附专业阅读书目)。
附表: 201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硕士
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
学院(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实现研究 2.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
3.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学分合计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合计
开课学期及学期学分
开课单位
备注
一
二
三
四
必修
公共基础课
4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2
英语
36
2
2
外国语学院
学科基础课
6
3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36
2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4
马克思主义原理与方法论
36
2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5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36
2
2
政府管理学院
专业必修课
8
6
专业英语
36
2
2
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
2
2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8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36
2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9
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
36
2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选修
公共选修课
1
-
8
10
计算机应用
36
2
2
信息学院
至多选修
3
门
11
国学经典研究
36
2
2
文化与传媒学院
12
逻辑学
18
1
1
文化与传媒学院
13
心理健康教育专题
18
1
1
社会发展学院
14
二外日语
36
2
2
外国语学院
15
二外法语
36
2
2
外国语学院
16
统计回归分析理论及其应用
54
3
3
应用数学学院
17
体育(篮球、排球等)
36
1
1
体育教学部
18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2选1
19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8
1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选修课
4
-
12
20
中国国情研究
36
2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21
政治学理论与实践
36
2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22
中国文化史研究
36
2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23
哲学通论
36
2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24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36
2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25
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
36
2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备注: 德育教育、调研实习、学位论文、补修课等内容详见《中央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执行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
专 业 阅 读 书 目
课程名称
研究方向
阅读书目(注明作者、出版社及版本)
心得
笔记
篇数
备注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类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选集》(1-4),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毛泽东选集》(1-4),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邓小平文选》(1-3),人民出版社1993-1994年版。
5、《江泽民文选》(1-3),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中央编译局、教育部社政司:《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教育部社政司:《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8年版
1
非经典
著作类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版。
2、孙伯鍨、张一兵主编:《走进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英]戴维·麦克莱伦著,王珍译:《卡尔·马克思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英]戴维·麦克莱伦著,李智译:《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龚育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讲座》,学习出版社2005年版。
6、王霁:《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万斌:《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9、衣俊卿等著:《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0、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西方马克思主义卷)》(上、下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西方马克思主义文选》,中共中央党校编,1990年版。
12、刘放桐等著:《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现当代走向》,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3、杨耕:《为马克思辩护》,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4、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