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评助单元备课设计
学校_志远小学 年级 三 主备人__蒋玫玫__ 审核人 张瑶瑶 备课时间2020.2
单元 第六单元 一.单元内容分析: 主题 多彩童年 本单元围绕“多彩童年”这一主题,编排了《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我不能失信》4篇课文。《童年的水墨画》以诗歌的形式,呈现了乡村儿童生活的多姿多彩、自由自在;《剃头大师》折射出童年生活的纯真与有趣;《肥皂泡》写出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和美好的憧憬;《我不能失信》讲述了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呈现了多姿多彩的儿童生活,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 二. 学习内容分析 1.识字与写字: (1)认识“染、笠、碎、浪、溅、爽、耀、庆、廊、若、娇、”等29个生字,会写“墨、染、竿、碎、浪、葫、爽、针、蘑、菇、若、娇、扯、仰、串、越、婴、希”等35个一类字,做到书写规范、字体美观。会写“水墨画、垂柳、钓竿、扑腾、扇动、戏耍、浪花、葫芦、大师、表弟、胆小、肥皂泡”等43内容 简析 个词语,其中易混字有歉(与“谦”字混淆),注意区分“仰”和“迎、柳”,“染”注意不要写成三点水旁的左右结构,“鬼”是独体字,先写“白”字,并注意白的撇画不要写成刀字头。多音字:和 (注意辨音) (2)正确读写语文园地中识字加油站中8个与海岛港口有关的词语,并能够准确辨析。 2.阅读: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本单元的精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等方法来理解难懂的句子,略读课文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这些方法,“交流平台”对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进行了梳理、总结,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认识。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通过本次习作,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人,发现身边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习作:本次习作的话题是“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要求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注意特点鲜明的人,学会通过观察交往等多种方法了解人物的特点,收
集人物典型的事例和相关材料。借助生动鲜活的具体事例,学习本单元课文中运用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描写突出人物鲜明特点的方法,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通过这次习作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4.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安排能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总结理解难懂的句子的办法,是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的梳理总结。识字加油站学习一组与海盗、港口有关的词语,认识6个形声字,并能根据词语想象画面。词句段运用引导学生认识汉语一词多义的现象,并能仿照例子,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日积月累中朗读和背诵4句关于“改过”的名言。 三、关系构建: 本单元语文第一个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位“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童年的水墨画》中有的诗句需要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比如,理解“人影给溪水染绿了”一句,可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体会:《溪边》第一行诗把“溪水”比作“镜子”,说明这里的溪水是很静、很平的,所以才能当镜子。《剃头大师》中理解难懂的句子,既要联系上下文,还要联系生活经验。比如,课文第五自然段写道:“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要理解这句话,最好联系平时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不少人理发时都会有这样的经历,被推剪夹住头发很疼。碎头发掉在脖子里,落进衣服里,令人难受不堪,真的跟受刑一样。《肥皂泡》中文中的“轻清透明”“玲珑娇软”“脆薄”“光丽”等词语,是作者独特的表达。这些词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都没有收录,教学时,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及生活经验加以理解、感悟。 四、资源挖掘: 1、引导学生通过自我体会、询问他人童年、阅读课外读物等多种方式体会多彩的童年生活。 2、同步阅读:《童年》高尔基;推荐阅读《回忆我的童年》《童年的小河》《悠悠的马车》《童年里的火笼》《我渴望回到童年》
课标 分析
已有知识经验:三年级学生已学习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为“理解难懂的句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已有生活经验:本单元多彩童年与学生联系紧密,学生们对自己的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体会较深。 已有策略经验:学生能根据多种方式理解句子和词语,有自己的观察方法,并学情 分析 有了一定量的童话阅读积累。 学习困难障碍: 1. 理解难懂句子与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有相似之处,但有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句子关系到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只有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体会到句子含着的意思。 2. 描写人物不能进行详细描写,语言比较琐碎,不能抓住重点。学生写作时常常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不能注意留心周围的人物的特点。
具体突破措施: 1.不同学生认为的“难懂的句子”可能不完全相同,教师既要关注到课文理解难点上的共性,也要注意到理解上的个体差异性,并注意利用这种差异性,让学生互相答疑解惑,把语文要素落到实处。 2.课上加强书写指导,课下提高要求,加强检查、反馈、评价力度。“练字”“练心”“写字”“写人”,真正付诸行动写起来,练起来,端正学生态度,把每一次写字都当作扎实练习书写的过程。 3.结合多种识字方法,让学生分辨易混字形。 4.趣味引领拓展阅读与比较阅读。基于学情并与学校特色课程相结合,引 导学生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拓展阅读与比较阅读,培养学生每日阅读习惯,保证每天的阅读量; 5.对于写作困难的学生,注意培养其写作兴趣,降低写的难度。同时,通过展示优秀范文,加强习作方法指导。 6.针对单元目标,精心设计作业内容,课后作业分为巩固性、拓展性、综合性三种类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1、识字写字: ①对学习汉字有浓厚兴趣,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认识22个生字,会写34个生字。 ②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初步的识字能力。 ③能使用硬笔正确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不断提高写字质量。 2、阅读理解: 单元 目标 ①朗读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②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观察体会等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③学习用心理活动、连续动词等写作方法。 3、习作训练:《身边熟悉的那些有特点的人》 ①能抓住身边一个熟悉的人的特点。 ②通过一两件事表现这个人的特点,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把事情写具体生动。 ③为习作取一个新颖有趣的题目。
1、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2、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总结理解难懂句子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3、写一个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 4、能给习作去一个表现人物特点的题目。 现实 问题 孩子在介绍身边熟悉的人时往往抓不住人物的特点。 班级里要为大家做一本“人物传情境创设 记”,现面向全班同学征集稿件。需 要每位同学认真观察一位同学,并为 他写一篇“人物小传”,你要怎么才能把这个人物写得传神,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在写哪位同学,还要写得有趣,让别人有想看的欲望呢? 你打算? 驱动性任务 任务分解 完成闭环 1.拓展阅读语文主题学习《多彩的童年》,感受童年丰富的生活场景,感悟生动的人物形象,摘抄记录描写人物的生动语句。 单元语文要素 闭环式单元作业设计 语文要素在单1.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2.尝试描写身边的人,写出他的特点 要素分解 1.《童年的水墨画》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品味元内的童年生活的三个分解及场景 作业任务设计 2《剃头大师》品1.拓展阅读语文主题学习《多彩的童年》,从文味“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感受老剃头师傅和“我”剃头过程的不同,感悟鲜活的人物形象 中找出描写人物特点的的句子,细细品味,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并进行摘抄;2.留心观察:对你的守护对象进行“跟踪式”的观察,将你观察到的特点以及优点等所得以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
3.《肥皂泡》抓住吹肥皂泡的过程,品味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描写 1.拓展阅读语文主题学习《多彩的童年》,画出文中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句子,并摘抄记录下来多读2遍,仔细体会 2.留心观察:对你的守护对象继续进行“跟踪式”的观察,以他的“动作”“神态”“语言”为重点将你的新的观察所得进行补充记录,丰富人物形象。发挥想象,写一个童年生活的有趣场景或片段 4.《我不能失信》1.拓展阅读语文主题学习《多彩的童年》,找出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学习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描写人物言行的句段,画下来,多读几遍,体会人物的可贵品质。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写 2.留心观察:对你的守护对象继续进行“跟踪式”的观察,以他的“动作”“神态”“语言”为重点,发现人物的可贵品质,丰富人物形象。 5.习作:抓住人物的特点,尝试通过对你的守护对象继续进行“跟踪式”的观察以及你在观察中的发现,总结人物的特点,抓住描写身边的人。 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描写并完成习作。或者选其他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习作、讲评完成,闭环任务也相应完成。 课时 内容 1 目标达成 《童年的水墨画》1. 认识“、碎、浪、溅、爽”6个生字,学会写“染、第一课时 墨、碎、竿、腾、拨、浪、葫、爽、蘑、菇”10个生字。写好碎的“十”字部分、爽的笔顺。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背诵《溪单元课时安排 边》。 2 《童年的水墨画》1.复习巩固本课易错字:腾、碎、拨、墨、蘑 第二课时 2.运用联系上下文,借助插图、发挥想象的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3.在理解诗句的基础,能够说出溪边、江上、林中呈现的画面,感受到童年生活的快乐。
3 《剃头大师》第一1.通过自主识字、小组合作等方式认识“剃、执、课时 否、骂、仇、惯、刑、替、厘、摸”10个生字,会写“表、胆、鬼、理、骂、夺、仇、差、付、倍、虽、件”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能说出老剃头师傅和“我”剃头过程的不同。 4 《剃头大师》第二1.复习巩固本课易错字:鬼、骂、夺、仇、胆 课时 2.运用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词句。 3.感受文中语言的幽默风趣,体会两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并能说出文章以“剃头大师”为题的理由。 4.体会文中孩子的天真、自由和快乐,感受童年的美好。 5 《肥皂泡》第一课1、正确认读“廊、和、若、娇、薄、颤、巍、巅、时 婴”8个生字,正确书写“皂、廊、碗、若、透、娇、扯、仰、串、越、婴、希”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和”。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儿时的作者是怎样玩“吹肥皂泡”的游戏的。 6 《肥皂泡》第二课1、复习巩固本课易错字:廊、碗、娇、仰、婴、时 希,以及多音字“和”。 2.通过借助查阅、联系实际生活等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3.能发挥想象说出肥皂泡还有哪些去处,从中体会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童年游戏的乐趣。 7 我不能失信 1. 认识“耀、庆、盼、叠、道”等5个生字。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人物的对话,抓住人物的言行,来体会人物的鲜明特点。 3.通过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难懂的句子,进一步体会并学习人物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8
并收集人物典习作《身边那些有1.通过留心观察选择特点鲜明的人, 特点的人》第一课型的事例和相关材料。 2.通过借助生动鲜活的具体事例,运用外貌、动作、时 神态、语言等人物描写方法,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3.通过习作训练培养说真话表真情的表达习惯,激发写作的兴趣,培养写作的自信心。 9 习作《身边那些有1.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完成习作练习。 特点的人》第二课2.习作完成后,同桌互评,班级展示,看看是否写时 出了人物的鲜明特点,并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 3.通过习作训练激发写作的兴趣,培养写作的自信心,使学生愿意将自己的习作与他人分享,体会习作的快乐。 10 语文园地六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总结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 2.学习一组与海岛、港口有关的词语,认识6个生字,并能发挥想象,根据词语想象画面。 3.认识汉语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 4.能仿照例子,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11 复习课 1. 通过自读自写、小组合作、检查听写等方式,学生能正确书写词句,正确辩音 2.通过闯关学习、迁移运用等方法,学生能回顾本单元的重点知识,背诵课文必背段落和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 3.通过大胆想象、句子练习,学生能运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一个事物的鲜明特点和进行熟练的句子练习。 12 测试 结合各类题目,对本单元的字、词、句等各方面的知识进行巩固练习。通过精选练习题检测,巩固本单元知识点。 1. 通过试卷的讲评,能检查出自己不理解或没掌13 试卷讲评课 握的知识点。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分析试卷中的典型错题,寻找错误的原因。 2.针对错题进行拓展练习,提高解决分析问题的能
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规范答题,保证卷面整洁,掌握答题技巧。 4.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养成答卷时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5.通过梳理易错处,查漏补缺,升华认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