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第Ⅰ卷(共30分)
1.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8分) (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5)苏轼《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里“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6)《长沙过贾谊宅》中渲染出一幅萧条冷落、荒寒孤寂的日暮秋景图的诗句是: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C )(2分) A.政通人和 通情达理 ..B.百废具兴 兴致盎然 ..C.醉翁之意不在酒 诗情画意 ..D.佳木秀而繁阴 眉清目秀 ..
【解析】A项,顺利/懂得;B项,兴办/兴趣;C项,意趣,情趣;D项,茂盛/清秀,不俗气。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2分) A.多会于此/至于负者歌于途 B.然则北通巫峡/满目萧然 ....
1
畅优新课堂 九年级 上册 语文 部编版
C.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 D.不以物喜/醒能述以文....者
【解析】A项,都是介词,在;B项,如此/……的样子;C项,有时/或许;D项,因为/介词,用。
4.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C )(2分) A.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C.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D.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解析】A项,“具”同“俱”;B项,“属”同“嘱”;D项,“羞”同“馐”,“直”同“值”。
5.下列加点的词语活用形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D )(2分)
A.先天下之忧而忧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C.然则北通巫峡 D.是金陵人,客此 ..
【解析】A项,名词作状语,在……之前;B项,名词作状语,像鸟儿张开的翅膀;C项,名词作状语,向北;D项,名词活用作动词,客居。
6.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C )(2分)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
畅优新课堂 九年级 上册 语文 部编版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解析】表示时间的两个名词“先”“后”与后面内容之间各应有一个短暂停顿;“天下之忧”“天下之乐”是两个固定短语,与后面的“而忧”“而乐”在朗读节奏上也应有停顿。 7.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B )(2分)
A.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B.风霜高洁,水落石出。
C.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D.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解析】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B项不符合此要求。
8.下列对《醉翁亭记》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滁人游”的欢悦情景侧面反映了太守治下的政治清明;写“滁人游”,衬托了“太守醉”。
B.“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一句的意思是:一个面容苍老、满头白发的老人醉倒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C.“醉能同其乐”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D.“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这两句话的意思为:太守说的谁?就是庐陵欧阳修。
3
畅优新课堂 九年级 上册 语文 部编版
【解析】D项句意翻译有误,这句话的意思应为:“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呀。”这里的“谓”意思不是“说”,而是“为,是”。
9.(2019·岳阳改编)综合性学习。(8分)
学校在岳阳楼前举行“弘扬岳阳精神”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岳阳楼有一副名联,由“万家忧乐到心头”(甲),“四面湖山归眼底”(乙)构成,请根据对联的格律要求判断,其下联是 ( 甲 )
(填“甲”或“乙”即可)。(2分)
(2)同学们纷纷发表感言,请判断下面各句感言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4分)
①两千年来,汨罗江努力平息巨浪,好让屈子孤魂慢慢靠岸。
拟人
②只有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境界,才能弘扬好“忧乐精神”。 引用 (3)以下是学生会宣传部长邀请平江起义纪念馆负责人的通话记录,其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D )(2分)
李馆长,您好!A我们学校准备举行弘扬“岳阳精神”的主题活动,B平江革命先辈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的革命精神光照千秋,C想邀请您来现场为我们讲一讲平江起义中涌现的革命故事,D请您珍惜机会,务必参加。
4
畅优新课堂 九年级 上册 语文 部编版
第Ⅱ卷(共9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10—11题。(5分)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0.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D )(2分) A.本诗是韩愈写给自己的侄孙韩湘的,诗题中“左迁”一词是“降职、贬官”之意。
B.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无罪远谪的愤慨。
C.“家何在”“马不前”,表明作者感到回朝廷无望和前途渺茫。
D.“肯将衰朽惜残年”传递出作者由于年老而不得不屈服的悲愤之情。
【解析】“肯将衰朽惜残年”显示出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
11.请自选角度赏析“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3分)
“朝奏”而“夕贬”,可见获罪之快;“九重天”,可知
5
畅优新课堂 九年级 上册 语文 部编版
君心难测;“路八千”可谓行程遥远。透露出作者忠而遭贬的愤怨,也含蓄表达了他刚直不阿、坚持真理的倔强性格。 (二)(2019·云南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2—15题。(12分)
湖心亭看雪 张 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1)大雪三日 雪:下雪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竭力,尽力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我撑着一艘小船,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赏雪。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6
畅优新课堂 九年级 上册 语文 部编版 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14.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的表现手法及作用。(3分)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示例:使用白描手法,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简练单纯的文字,寥寥几笔,不加烘托渲染地勾勒出一幅素洁淡雅、万籁无声的西湖雪景图,也写出人景相融的美妙意境。
15.选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结合内容简要分析。(3分)
作者在天寒地冻、西湖人迹罕至的情况下仍独往湖心亭看雪,表现出他痴迷山水、不随流俗的生活情趣。 (三)(2019·枣庄)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回答16—19题。(12分)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7
畅优新课堂 九年级 上册 语文 部编版
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皆公乐哉?乃公寄意于此也。
(节选自曾巩《醒心亭记》)
【注释】①涯:岸边。②欧阳公:即欧阳修。③构:搭建。④直:当,临。⑤洒然:洒脱的样子,形容毫无拘束。⑥吾君:指皇帝。⑦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文是作者应其师欧阳修之托而写的。 1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1)伛偻提携 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2)泉香而酒洌 洌:清 .
⑦
⑥
⑤③
④
①
②
8
畅优新课堂 九年级 上册 语文 部编版
(3)则必即丰乐以饮 即:就,靠近,到 .(4)一山之隅 隅:角落 .
17.下列各组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B )(2分) A.临溪而渔 则必即醒心而望 ..
B.行者休于树 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 ..C.以见夫群山之相环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D.醒能述以文者 以刀劈狼首(《狼》) ..
【解析】A项中两个“而”都是“表顺承关系”; C项中两个“之”都是“助词,无实义”;D项中两个“以”都是“介词,用”。B项中两个“于”分别是“介词,在”“介词,对,对于”。
18.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容颜苍老,头发雪白,醉倒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醉了。 (2)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善于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了。 19.【甲】文的“太守之乐”与【乙】文中的“公之乐”分别指什么?(2分)
【甲】文“太守之乐”指与民同乐,乐民所乐;【乙】文“公之乐”指国家安定,百姓丰衣足食。
【乙】参考译文:在滁州的西南方,一条泉水的旁边,欧阳
9
畅优新课堂 九年级 上册 语文 部编版
公担任滁州太守的第二年,在那里修建了一座亭子叫“丰乐亭”,他自己写了一篇《丰乐亭记》,来说明丰乐亭名称的由来。之后又在距离丰乐亭东面几百步的地方,找到一处山势高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凉亭叫“醒心亭”,让我为它写一篇记。
只要欧阳公和州里的宾客一道游玩,就一定会到丰乐亭饮酒。(他)有时喝醉或劳累了,就一定会到醒心亭眺望四周,只见到那群山环绕,白云、山岚、水汽滋生、蔓延,一望无际的旷野,花草树木茂盛,山泉岩石秀丽,让他们眼睛所看到的都是清新之景,耳朵所听到的都是清新之音,从而他们的心也因惊奇而醒来,甚至想久待在这里而忘了回去。唉!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善于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了。
虽然如此,欧阳公这样做的快乐,我却能解释它。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罚;我们的人民在下生活充裕,没有怨恨。这才是欧阳修的快乐。而只呆在一座山的角落、一池泉水的旁边,难道是欧阳公的快乐吗?这其实是欧阳公用来在这里寄寓他的理想呀。
(四)(2019·金华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20—23题。(11分)
洗心亭记 刘禹锡
天下闻寺数十辈,而吉祥尤章章。蹲名山俯大江荆吴
①
10
畅优新课堂 九年级 上册 语文 部编版
云水交错如绣。始予以不到为恨,今方弭所恨而充所望焉。既周览赞叹,于竹石间最奇处得新亭。彤焉如巧人画鳌背上物,即之四顾,远迩细大,杂然陈乎前,引人目去,求瞬不得。
征其经始,曰僧义然,啸侣为工,即山求材。槃高孕虚,万景坌来。词人处之,思出常格;禅子处之,遇境而寂;忧人处之,百虑冰息。鸟思猿情,绕梁历榱。月来松闲,雕镂轩墀。石列笋虡,藤蟠蛟螭。修竹万竿,夏含凉飔。斯亭之实录云尔。
然上人举如意挹我曰:“既志之,盍名之以行乎远夫!”余始以是亭环视无不适,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故名洗心。长庆四年九月二十三日,刘某记。
(选自《刘禹锡集》)
【注释】①吉祥尤章章:吉祥寺尤为著名。②弭:消除。③槃(pán):回旋,弯曲。④坌(bèn):并,一起。⑤榱(cuī):椽子。⑥墀(chí):台阶。⑦虡(jù):柱子。⑧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 (2分)
A.始予以不到为恨 不应有恨(《水调歌头》) ..B.修竹万竿 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C.于竹石间最奇处得新亭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
⑧
⑥
⑦
⑤
④
③
②
11
畅优新课堂 九年级 上册 语文 部编版
记》)
D.余始以是亭环视无不适 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解析】A项,遗憾/怨恨;B项,长/修建;C项,寻到/领略;D项,环绕,围着。
2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蹲 名 山/俯 大 江/荆 吴 云 水/交 错 如 绣
22.是“月来松闲”中“闲”字的繁体篆书,“月色入户”是为 。请赏析“月来松闲”中“闲”的妙处。(3分)
示例:“月来松闲”令人联想到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古诗文中的“明月”“山松”常常营造出清朗的意境。作者用拟人手法,以松之“闲”表现景之清幽与人之清闲,“松闲”实则是作者自己内心的观照。
23.有同学认为,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有“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语,本文中又有“忧人处之,百虑冰息”之句,此亭可叫“息心亭”。请你比较“息心”“洗心”的内涵,说说刘禹锡为何将此亭命名为“洗心亭”。(3分)
示例:“忧人”“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指耽于尘世俗务、患得患失之人,或极力追求名利、处心积虑之人,“息心”指平息他们的世俗名利之心;“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四周之景令人心思变得恬淡、纯净,“洗心”指人们都可以在此洗去心灵上的尘埃,重获心灵的自由和活力;相比
12
畅优新课堂 九年级 上册 语文 部编版
较而言,“洗心”更契合刘禹锡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精神气质。 【参考译文】
天下著名的寺庙有数十等,而吉祥寺尤为著名。吉祥寺傲立名山,俯瞰长江,西为荆州山水,东南是吴地风光,山水交织,灿烂如锦绣。起初我以没到过这里为遗憾,今天来了才弥补了遗憾,满足了愿望。既而在山上四处游览观光,赞不绝口,在竹石之间最佳处寻到新亭,红彤彤的仿佛能工巧匠所画的鳌背上的神物。登亭四望,远近大小景物纷纷呈现在眼前,优美的风光目不暇接。
询问修建此亭的经过和始末,有的人说:有僧义然,发动僧侣一起动手,因势象形,就地取材,建亭于此。该亭盘曲高耸,气象万千,山中景象,尽收眼底。词人置身此地,意境常新;僧侣置身此地,随遇而安;忧郁的人置身此地,一切烦恼永远消失。飞鸟思归,猿猴依恋,在亭子的梁椽之间,鸟飞猿攀随处可见。明月照在松林及雕镂的窗户和台阶上。巨石上悬挂着钟磬的木架,藤蔓像蛟龙一样盘踞在高大的乔木上。有修竹万竿,夏季依然舒爽清凉。这就是这个亭子的真实记录。
然而,山上的僧人手持如意向我作揖行礼说:“既然写了篇文章记录它,何不再给它命个名字,让它传播得更远呢!”我凭借这个亭子环视了一下四周,认为没有不适宜的地方,
13
畅优新课堂 九年级 上册 语文 部编版
不仅赏心悦目又能让人心里清净,所以命名为“洗心”。唐穆宗长庆四年九月二十三日,刘禹锡记。 (五)写作(50分)
24.“仰望”的意思有二:一是“抬着头向上看”,一是“敬仰而有所期望”。根据你对这个词语的理解,请以“仰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