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旅游市场进入形象驱动阶段,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成为国内学者关注的热点。越来越多的游客借由网络传达心声,以游记、博文等形式将自身的旅游体验发表在旅游网站上,以供他人借鉴。这些网络文本真实表达了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认知与情感,给研究旅游的专家学者提供了详尽的数据库,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以热门旅游城市洛阳为例,通过整理分析网络中的游记文本,进而探讨游客对洛阳市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以期获得游客的积极感知要素与消极感知要素,改进传统的研究方法,弥补旅游地形象研究的不足,发现洛阳市旅游业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为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及旅游规划提供借鉴意义。针对研究主题,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首先,采用文献研究、个案研究法,在广泛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深入提炼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以旅游者和旅游形象塑造方为研究视角,以获取到的网络文本为数据来源,并对文本内容进行预处理。其次,阐述具体的研究设计,包括初级编码、构建分析类目并进行信度检验。再次,介绍洛阳市旅游发展概况并分析来洛游客的基本特征,通过ROST CM6.0软件,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就洛阳市游客感知形象与旅游官方投射形象进行深入的探讨。通过分析洛阳市游客的认知形象与情感形象,本文得出如下结论:①在认知形象分析类目中,旅游资源出现的频数最高,其中游客对人文旅游资源的感知最为深刻;游客对洛阳的整体印象还是以“历史”、“古都”为主。②游客对洛阳的情感评价以正面情感为主,且感情强烈;游客亦
表现出了少数负面情感,多集中在市内交通、住宿、游憩娱乐、基础设施上,但反应并不强烈。此外,本文通过分析旅游官方网站的资讯宣传文本,获取洛阳市官方投射形象,并深入分析旅游官方投射形象与游客感知形象之间的差异性,得出如下结论:①官方投射形象和游客感知形象在“龙门石窟”、“白云山”、“王城公园”等洛阳市知名景区景点和“历史”、“文化”、“古都”等洛阳城市印象上属“认同”现象;②在“丝绸之路”、“智慧旅游”等国家及引导的旅游和“鸡冠洞”、“重渡沟”、“龙峪湾”等非经典景区存在“错位”现象,应引起重视。根据上述结论,为提升游客对洛阳旅游的体验评价,吸引更多游客,本文提出如下建议:多元化推广宣传自然资源;深挖景观内涵,提升游客体验;完善城市旅游基础设施:修建仿唐民居和影视基地:保护景观文物,提升游客文明意识: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打造“丝绸之路”旅游品牌;提升游客对洛阳休闲之都的认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