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陈事处中学 教案 年级 七年级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科目 生物 课题 课型 复习 时间 主备人 许桂贞 备课教师 集备组长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知道人类起源于古代的森林古猿,能说出人类起源的过程。 2、通过资料分析及探究活动,找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证据,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类起源于古代的森林古猿,能说出人类起源的过程 说出人类起源的过程 引入新课: “我是从哪里来的?”“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请阅读课本1---5页回答以下问题: 1、感受郭沫若老先生在《女神》中对地球的赞美,思考:人从生物圈中获取 、 、 。 2、19世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 ,仔细比较了 与 的相似处之后,提出人类与 有着共同的祖先?? 。 3、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分布在 、 、 等地区?它们的过着 生活。 4、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森林古猿的一支逐渐进化成为人类呢? 精讲点拨 (一)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 请同学们观察教材第2页插图并结合课前查找的有关类人猿资料,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比较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及不同之处,完成下列问题: 1、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2、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 。 3、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在于 、 、 三方面不同。现在,人类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数量日益减少,为什么? 。 4、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证据是 。 (二)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4、5页,各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分析总结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的证据。(每组选一人阐述本组观点,其他组成员补充。) 1、设想当时森林古猿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2、环境的改变如何迫使森林古猿下地生活? 3、森林古猿下地生活中又遇到了哪些问题? 总结:森林古猿-------→直立人------→现代人 1、现代能再进化成人吗?请结合有关知识回答。 2、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知识,谈谈环境影响生物、生物能适应环境还能改变环境。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所有其他生物,为什么? 3、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猿同根,人类应怎样对待珍稀、濒危的现存猿类呢? 4、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20世纪7年代之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古人类起源于亚洲,因为中国等亚洲国家发现了大量古人类化石,如“北京猿人”化石等。1974年,科学家在非洲发现了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露西”,其后又在这一地域发掘出了大量200万年?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而其他地区一直没有发现这么多古老的人类化石。由此,1987年国际学术界形成了比较普遍的看法,即人类的始祖在非洲,亚洲的直立人上从非洲迁移过来的。 近年来,随着新的化石证据的发现,以及对古人类和现代人群基因的比较研究,对人类的起源又有不少争议。有人对非洲起源说提出争议,不少人仍然赞同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观点。 根据上面的短文,你能判断下列陈述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 (1)古人类“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 (2)“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 (3)其他地区没有发现200万年?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4)其他地区没有200万年?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5)亚洲的直立人上从非洲迁移过来的。 交流展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反馈练习: 1、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 A.大象 B.金丝猴 C.黑猩猩 D.阿拉伯狒狒 2、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类人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类人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类人猿的胚胎在5个月前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 ) A.人是由类人猿进化来 B.人和类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C.类人猿比人高等 D.现代的类人猿也能进化成人 3、促使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最重要的外界因素是( ) A.生活环境的改变 B.降雨量的加大 C.气温的变化 D.身体结构的变化 课堂总结: 学生回顾本节的教学过程,与教师一起总结出进化过程。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