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一章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来源:吉趣旅游网
第一章 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1.以下为CK升高的原因,但应除外 A.心肌炎 B.剧烈运动 C.脑损伤 D.心肌梗死 E.肺炎 答案:E

解析:肺炎不影响心肌、骨骼肌和脑组织,一般不会引起CK升高。 2.属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造影表现为

A.右冠状动脉管腔显著扩张,血管远端造影剂进入右心室 B.管腔不规则,半圆形充盈缺损或轻度偏心性狭窄

C.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时开口狭窄70%,非选择性造影时狭窄消失 D.左前降支有一小分支扭曲,最后进入肺动脉

E.心室收缩期左前降支狭窄75%,舒张期狭窄消失 答案:B

解析:选项A是右冠状动脉一右心室瘦,选项C是导管刺激引起冠状动脉痉挛,选项D是左冠状动脉一肺动脉播,选项E是心肌桥。

3.冠状动脉新鲜血栓的主要造影征象不包括

A.管胜是边缘不规则的狭窄——完全梗阻,呈梯状

B.梗阻近心揣管腔中可见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充盈缺损,又称轮廓征 C.管腔内血栓被造影剂染色,而呈造影剂滞留征

D.完全梗阻的冠状动脉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导丝,或注人造影剂后梗阻的管腔有部分开放 E.可见侧支循环 答案:E

解析:侧支循环一般出现在慢性冠状动脉闭塞病变中。

4为了证实冠状动脉痉挛,有时需做麦角新碱激发试验,向冠状动脉注入麦角新碱之前,应准备的药物是 A.美托洛尔 B.尼卡地平 C.硝酸甘油 D.缬沙坦 E.呋塞米 答案:C

解析:向冠状动脉注入麦角新碱诱发痉挛后,需使用硝酸甘油解除痉挛。由于发生冠状动脉痉挛可能引起严重后果,所以要事先备好硝酸甘油,以便随时使用。

5.只有当冠状动脉狭窄(直径)到一定程度时,邻近的冠状动脉与狭窄的冠状动脉之间才有侧支循环形成,其狭窄程度应大于 A.25 % B.50 % C.75% D.90% E.100% 答案:C

解析:只有当冠状动脉有两%以上的狭窄(直径)时,邻近的冠状动脉与狭窄的冠状动脉之间才有侧支循环形成。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性不仅取决于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也告侧支循环的存在与否及其数量的多少有关。

6.所谓的3支冠状动脉病变是指

A.左前降支、对角支、钝缘支发生病变 B.右冠脉、左前降支、中间支发生病变 C.左回旋支、中间支、对角支发生病变

D.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发生病变 E.左主干、左前降支、在回旋支发生病变 答案:D

解析:所谓的3支冠状动脉病变是指左前降支、在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均发生病变,左主干病变等同于左前降文和在回旋文两文病变。

7.右冠状动脉和左回旋支闭塞均可出现下壁心肌梗死,以下可提示右冠状动脉闭塞的心电图表现是 A.Ⅱ导联ST段抬高大于Ⅲ导联 B.Ⅲ导联ST段抬高大于aVF导联 C.aVF导联ST段抬高大于Ⅱ导联 D.Ⅲ导联 ST段抬高大于Ⅱ导联 E.Ⅱ导联 ST段抬高大于 aVF导联 答案:D

解析:见导联 ST段抬高大于 Ⅱ导联,高度提示右冠状动脉闭塞。 8.冠状动脉左主干急性闭塞时,特征性的心电图表现是 A.V1~V6导联ST段抬高 B.aVL导联 ST段抬高

C.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

D.aVR导联ST段抬高伴Ⅰ、Ⅱ、V4~V6导联ST段压低 E.V1~V3导联ST段抬高 答案.D

解析:主主干急性闭塞时,特征性的心电图表现为aVR导联ST段抬高伟Ⅰ、Ⅱ、V4~H6导联ST段压低。

9.心电图前壁和下壁导联都出现ST段抬高时,最可能的原因是 A.左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闭塞 B.左前降支和左回族支闭塞 C.左主干闭塞

D.右冠状动脉近端闭塞 E.绕过心尖的左前降支闭塞 答案:E

解析:一般两文冠状动脉同时发生急性闭塞的可能性极小。少数患者友前降文远端可以绕过心尖,因此前除支闭塞时可以引起。心电图前壁和下壁导联ST段都抬高。 10.假性室壁瘤是指

A.仅有收缩期局部膨出 B.空壁破裂在心包形成血肿

C.收缩期和舒张期左心室局部膨出 D收缩期局部肌小梁消失 E.主要累及右心室 答案:B

11.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常用部位中,用得较少的部位是 A.胸骨左缘区 B.心尖区 C.剑下区

D.胸骨上凹 E.胸骨右缘区 答案:E

解析:一般当心脏位置异常,如镜向右位心时可用到胸骨右缘区。而使用率最高的部位是胸骨左缘区和以尖区。

12.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可清楚显示下列心脏内部结构,但应险处 A.左心室腔大小 B.主动脉内径情况 C.左心房的大小 D.二尖瓣结构情况 E.三尖瓣隔瓣回声情况 答案:E

13.观察主动脉右冠瓣及无冠瓣结构时,常用的检查切面是 A.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 B.心尖区四腔切面 C.心底短轴切面 D.A和B E.A和C 答案:E

解析:观察主动脉右冠瓣及无冠瓣的常用切面有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和心底大血管短轴切面。 14.每搏排出量的正常值范围约为

A.40~70ml B.50~80ml C.60~90ml D.80~110ml E.90~120ml 答案:C

15.左室射血分数(EF)的正常范围为 A.≥30% B.≥45% C.≥50% D.≥60% E.≥70% 答案:C

解析:射血分数是指每搏排出量占心室 舒张末期容积(EDV)的百分比,一般≥50%属于正常范围。 16.有关左心室射血分数(EF)的描述,错误的是 A.射血分数用来反映左心室的泵血功能 B.EF=SV/EDV

C.EF静息状态下不小于50% D.EF=SV/CO

E.左室射血分数可受心脏后负荷的影响,但它仍是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可靠指标 答案:D

解析:射血分数是指每搏量(SV)占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的百分比,而不是指每搏量(SV)占心排出量(CO)的百分比。静息状态下,正常人EF位应≥50%。 17.符合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M型超声心动图特征的是

A.二尖瓣前叶EF斜率减慢,呈“城墙样”改变,二尖瓣前后叶呈镜像运动

B.二尖瓣前叶EF斜率减慢,呈“城墙样”改变,二尖瓣前后叶呈同向运动 C.二尖瓣前后叶呈双峰镜像

D.二尖瓣前叶CD段向后移位,呈“吊床样”改变 E.以上均不对 答案:B

解析: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时,二尖瓣前后叶增厚、粘连、钙化,导致舒张期时二尖瓣瓣口缩小,开放受限,因此M型表现为前叶舒张期充盈速度(EF斜率)减慢,呈“城墙样”改变。生理上二尖瓣前叶大,后叶小,发生粘连时,后叶随着前叶运动,表现为同向运动。 18.关于二尖瓣狭窄二维超声心动图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二尖瓣前后叶增厚、回声增强 B.瓣膜交界处粘连、融合,瓣膜变形 C.瓣膜活动幅度减低,瓣口变小

D.二尖瓣前叶于收缩期呈气球样向左心室突出 E.严重病变瓣股可呈不规则的团块或条索状 答案:D

解析:二尖瓣前叶于舒张期呈气球样向左心室突出,是所谓“圆顶状”改变。 19.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反流束宽度与左心室流出道宽度的比值应为 A.5%~10% B.10%~15% C.15%~20% D.20%~25% E.25%~46% 答案:E

解析:主动脉辩反流,反流本的近端宽度与左心室流出道宽度的比值<25%为轻度反流,25%~46%为中度反流,47%~64%为中重度反流,≥65%为重度及流。

20.主动脉辩关闭不全的反流与二尖瓣血流同为舒张期流向左心室的血流,区别两者的最佳超声技术为 A.M型 B.二维超声 C.脉冲多普勒 D.连续多普勒 E.彩色多普勒 答案:E

解析: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观察到两者的起源不同,前者起源于主动脉瓣,后者起源于二尖瓣,而且前者颜色一般比后者鲜亮。

21.关于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所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主动脉瓣收缩中期部分关闭 B.室间隔明显增厚

C.左心室后壁增厚,但增厚程度小于室间隔 D.心室壁是弥漫性向心诠肥厚

E.室间隔厚度与左心室后壁厚度比值大于1.3 答案:D

22.以下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室间隔厚度>13mm

B.左心室后壁厚度与空间隔厚度比值>l.3 C.最常发生在空间隔上中部,亦可累及心尖部 D.合并梗阻时可有 SAM现象

E.左心宝顺应性减低 答案:B

解析:室间隔增厚,且空间隔厚度与在空后壁厚度之比>1.3,为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标准之一。合并梗阻时可有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向前运动(SAM)现象。 23.以下不是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表现的是 A.主动脉瓣提前关闭

B.二上播前叶收缩期向前运动 C.室间隔增厚

D.常见三尖瓣反流 E.左心室流出道狭窄

答案:D

24.扩张型心肌病病理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不包括

A.进行性加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各种心律失常 B.左心室射血分数(EF)重度减低

C.心肌收缩无力,心排量减少,心贮血量增多 D.室壁变薄且运动普遍减低

E.两侧心定扩大,通常以右心扩大为主 答案:E

25.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的主要根据是 A.心室肌呈不均匀性增厚 B.心室肌呈普遍性收缩降低 C.心室肌收缩幅度普遍性增大 D.左心室腔内径增大

E.左心室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答案:E

26.SAM现象见于

A.心肌梗死,乳头肌断裂 B.扩张型心肌病 C.肥厚型心肌病

D.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E.风湿性心脏病,H尖瓣狭窄 答案:C

解析: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梗阻时可有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向前运动(SAM)现象。 27.左心房增大最早出现的X线征象是 A.轻度肺淤血 B.左心房耳部突出

C.左前斜位左主支气管抬高 D.心脏右缘出现双房影 E.服钡见食管局限性压迹 答案:E

解析:选项A~D属于后期表现。 28.缩窄性心包炎的特征性X线征象是 A.心影近似三角形

B.两心缘僵直,分界不清,伴胸膜炎改变 C.心搏减弱、消失 D.上腔静脉扩张

E.小包壳状钙化 答案:E

解析:缩窄性。心包炎的X线征象是:必影边缘不规则、变直,心包增厚部位搏动减弱,还可见心包钙化。

29.关于心影星“主动脉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表现为肺动脉段凹陷及心尖左下移 B.严重者可呈靴形心 C.常见于房间隔缺损

D.通常反映左心负荷增加 E.可见于心肌病 答案:C

解析:主动脉型心影通常反映左心负荷增加或以其为主的心腔变化。常见于主动脉瓣疾患、高血压、冠心病或心肌病等。

30.与肺源性心脏病不符的X线征象是 A.肺气肿 B.右心室增大 C.左心室增大

D.右前斜位见肺动脉圆锥明显突出 E.右下肺动脉直径>15mm 答案:C

解析:肺源性心脏病时左心室大小一般正常,肺源性心脏病晚期时才增大。 31.显示肺血减少X线征象的疾患是 A.房间隔缺损

B.风湿性心脏病H尖瓣狭窄 C.动脉导管未闭 D.高血压性心脏病

E.法洛四联症 答案:E

解析:选项 A、B、C、D可引起肺血增多。 32.下列是心包积液常见的X线征象,但应除外 A.心脏普大型,呈烧瓶样或球状 B.心缘搏动增强 C.上腔静脉扩张

D.主动脉搏动正常或减弱 E.主动脉影缩短 答案:B

解析:心包积液对,心缘搏动减弱。

33.X线胸片显示肺血减少及肺动脉段平直凹陷,最可能的疾病是 A.房间隔缺损 B.动脉导管未闭 C.肺动脉瓣狭窄 D.高位室间隔缺损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解析:肺动脉瓣狭窄可引起两侧肺血减少,肺动脉段平直、凹陷,有凸出者为肺动脉瓣狭窄后扩张所致。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闻、高住室间隔缺损可引起肺血增多。

34.胸骨左线第2肋间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胸片示主动脉弓及肺动脉段突出,肺血增率。可能性最大的疾病是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肺动脉瓣狭窄 D.动脉导管末闭 E.法洛四联症 答案:D

解析:房间隔缺损为胸督主线第2~3肋间闻及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2心音亢进、固定分裂;室间隔缺损为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全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狭窄为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收缩期杂音;法洛四联症为胸骨左缘第2~4肋间闻及较响亮的收缩期杂音伴肺动脉第2心音减弱或消失。 35.正常后前位X线胸片,心腰对应的解剖部位为 A.左心耳 B.上腔静脉 C.左心室

D.肺动脉段与左肺动脉 E.以上均不是 答案:D

36.以下可引起食管受压后移的是 A.左心房增大 B.右心房增大 C.左心室增大 D.右心室增大 E.以上均不是 答案:A 37.“肺门舞蹈征”常见于 A.室间隔缺损 B.房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法洛四联症 E.肺动脉狭窄 答案:B

解析:房间隔缺损时,在心房内血液分流进入右。心房,右。心房同时接受体循环回流及左心房分流的血液,使肺循环血量明显增多,在透视观察时肺门血管影明显增粗,搏动强烈,即“肺门舞蹈征”。 38.可使X线胸片左心缘呈现4个弓的情况是 A.肺动脉增粗 B.左心耳突出 C.左心室增大

D.右心室增大 E.以上均不是 答案:B

39.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X线胸片显示的典型心脏形态是 A.普大型 B.H尖瓣型 C.主动脉型

D.二尖瓣普大型

E.主动脉普大型 答案:C

解析:主动脉型心影的主要特征是肺动脉段凹陷及心尖在下移,严重者可呈靴形心。通常反映左心负荷增加或以其为主的心腔变化,常见于主动脉瓣疾患、高血压、冠心病或心肌病等。 4o.关于二尖瓣型心影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表现为肺动脉段凸出及心尖上翅 B.心影呈梨形

C.常见于二尖瓣疾病

D.通常反映左心负荷增加

E.房间隔缺损患者的心影可呈“二尖瓣型” 答案:D

解析:二尖瓣型心影的主要特征是肺动脉段凸出及心尖上翘,心影呈梨形。通常反映右心负荷增加或以其为主的心腔变化,常见于二失瓣疾病、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和肺源性心脏病等。 41.首次通过法显像,右心房显影后,左心房和左心室立即显影是由于存在 A.右心房至左心房分流 B.左心房至右心房分流 C.三尖瓣反流 D.肺动脉瓣反流 E.主动脉瓣反流 答案:A

42.关于心肌灌注运动负荷显像,其敏感性可达到 A.20%~40% B.40%~60% C.60%~80% D.85%~90% E.90%~98% 答案:D

解析:心肌灌注显像目前已成为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运动负荷显像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可达到85%~90%。

43.正常的冠状动脉在运动负荷时,其血流量较静息时增加 A.1~2倍 B.3~4倍 C.5~7倍 D.7~9倍 E.以上均不对 答案:B 解析:如果给患者一定量的运动负荷,正常的冠状动脉为适应心肌氧耗的增加,其血流量亦相应增加,可达3~4倍,而有狭窄的冠状动脉其血流量不能相应增加,形成局部放射性稀疏或缺损区,而患者静息显像可见放射性充填,这是运动负荷显像诊断心肌缺血的原理。 44.以下为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范围,但应除外 A.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

B.心肌梗死的诊断、存活心肌的判断

C.冠心病血运重建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与疗效的评估 D.心肌病和心肌炎的诊断 E.心脏传导阻滞的诊断与定位 答案:E

解析:心肌灌注显像的主要临床应用范围为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心肌梗死的诊断与存活心肌的判断、室壁瘤的诊断、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与疗效判断、心肌炎和心肌病的诊断等。心肌灌注显像不能诊断心脏传导阻滞。

45.关于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价值的论述,正确的是 A.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心肌炎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B.心肌运动负荷显像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低于静息显像 C.诊断“室壁瘤”的金标准是心肌灌注显像

D.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可用于心肌梗死存活心肌的判断 E.心肌灌注显像不能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答案:D

解析: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可用于心肌梗死存活心肌的判断。心肌运动负荷显像检查对于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静息显像。心肌灌注显像对判断冠心病的相对 风险是有帮助的。诊断室壁瘤的“金标准”仍然是X钱左心室造影。心肌灌注显像对心肌炎的诊断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心肌壁内放射性分布不均匀。

46.采用18F标记脱氧葡萄糖(FDG)心肌显像方法判断存活心肌与坏死心肌的原理是 A.存活心肌摄取↑,坏死心肌不提取 B.存活心肌摄取↓,坏死心肌不摄取 C.存活心肌摄取↑,坏死心肌摄取↑ D.存活心肌不摄取,坏死心肌预取↑ E.存活心肌摄取↓,坏死心肌摄取↓ 答案:A

解析:在葡萄糖负荷条件下,运量的葡萄糖支持可刺激机休分泌适量胰岛素,增强在活心肌对18F标记脱氧葡萄糖(FDG)的摄取,因而存活心肌与坏死心肌对比度增加,存活心肌放射性浓聚,而坏死心肌无明显放射性分布。

47.关于心肌灌注显像与葡萄糖代谢显像结合评价存活心肌的论述,错误的是 A.灌注和代谢均正常,是心肌存活的表现

B.灌注和代谢均缺失,即灌注/代谢匹配,表示心肌有一定的活力 C.灌注异常,代谢存在,即灌注/代谢不匹配,是心肌存活的表现 D.灌注和代谢均缺失,即灌注/代谢匹配,表示心肌梗死或疲痕化 E.PET葡萄糖代谢显像检测存活心肌较SPECT显像方法更为准确可靠 答案:B

解析:心肌灌注和代谢均缺失,即灌注/代谢匹配,则表示心肌无活力,是心肌组织完全梗死或派痕化的表现。

48.与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T相比,肌钙蛋白Ⅰ的优点是 A.反映肾脏的损伤 B.反映大脑的损伤

C.不受肌肉损伤的影响 D.不受肝脏损伤的影响 E.不受溶血的影响 答案:C

49.引起LDH升高的原因不包括 A.心肌梗死 B.肌肉损伤 C.肝炎 D.溶血 E.肾脏损伤

答案:E

50.心肌损伤时,升高时间较晚且持续时间最长的心肌标志物是

A.CK B.CKMB C.LDH D.AST E.cTnⅠ 答案:C

51.关于扩张型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征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各房室普遍增大或以左心室增大为主 B.室壁变薄且运动普遍减低 C.左心室射血分数量度减低 D.二尖瓣开放幅度明显增大 E.左心室流出道显著增大 答案:D

解析: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二尖瓣开放幅度明显减小。 52.关于二尖瓣狭窄的超声心动图征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胸骨旁H尖瓣水平左室短轴位显示二尖瓣前后叶增厚,瓣口面积缩小 B.M型超声心动图二尖瓣前叶舒张期充盈速度明显减慢,呈城墙样改变 C.左心室内径增大

D.合并心房颤动时,左心房或左心耳内可出现血栓 E.重度二尖瓣狭窄或晚期可出现肺动脉高压 答案:C

解析:单纯二尖瓣狭窄时,一般左心室内径正常,左心房增大。 53.重度主动脉狭窄时,用面积法测得的主动脉瓣口面积是 A.>l.5cm2 B.1.0~1.5cm2 C.0.75~1cm2 D.<0.75cm2 E.<0.5cm2 答案:D

54.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的指标是 A.E峰值速度升高 B.A峰值速度减低 C.E/A>l D.E/A<l E.E/A=1 答案:D

55.关于肥厚到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征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室间隔厚度>13mm,室间隔厚度与左心室厚度之比>1.3 B.合并梗阻时有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SAM)现象 C.左心室流出道血流速度可高达 4m/s以上 D.左心皇室腔扩大,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 E.左心室顺应性减低,左心房增大 答案:D

解析: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室腔缩小,左心室射血分数增高,但左心室的顺应性减低,左心房

增大。

56.关于左心房增大的X线征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向后表现为食管的压迫移位

B.向上表现为主动脉窗的缩小和左主支气管向上压迫移位 C.向右表现为双心房影

D.向左表现为左心缘呈现3个弓

E.高电压片或体层片显示气管叉角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大 答案:D

解析:左心房增大时,向左表现为左心耳部的膨凸,左心缘呈现4个引 57.关于右心房增大的X线征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右心缘向右扩展,圆隆,最凸点位置高 B.左前斜位心前缘右心房段膨凸,延长 C.心脏横径增大 D.上腔静脉影增宽

E.右前斜位心后缀向后下膨凸,压迫食管 答案:E

解析:右心房增大时,右前斜位心后缘向后下膨凸,不压迫食管。 58.关于右心室增大的X线征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肺动脉膨凸

B.心尖上翘、圆凸、心脏横径及隔面延长

C.左前斜位见室间为后移,左心室向后上移位,可与脊柱重叠 D.心脏后下透亮三角区消失 E.心脏呈二尖瓣型 答案:D

解析:心脏后下透亮三角区消失为在心室增大的X线征象。

59.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有下列情况且临床诊断有困难时,可考虑选用核素显像检查进行辅助诊断,但不包括

A.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阻滞

B.在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基础上,再发急性心肌梗死

C.患者就诊时间太晚,已失去典型心电图演变的图形,酶学检查的高峰时间已过 D.老年人无痛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及酶学检查均不典型 E.需要精确了解心肌梗死的部位和范围,以判断患者的预后 答案:A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阻滞时,一般不影响心电图对心肌梗死的诊断。但当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来支阻滞时,依靠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常有困难,采用核素显像检查对判断是否发生心肌梗死可能有帮助。

60.下列冠状动脉造影征象常提示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但应除外 A.冠状动脉管腔不规则,半圆形“充盈”缺损或轻度偏心性狭窄 B.不同程度狭窄以及完全阻塞 C.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或动脉瘤

D.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溃疡,在“充盈”缺损的基础上形成“龛影” E.收缩期局部冠状动脉管腔变狭窄,舒张期恢复正常 答案:E

解析:收缩期局部冠状动脉管腔变狭窄,舒张期恢复正常为心肌桥的表现。 61.国内菜用的冠心病的诊断粽难是:冠状动脉或其主要分支狭窄(管径法)≥ A.25%

B.50% C.70% D.75 % E.90% 答案:B

62.左心室造影诊断室壁瘤的主要根据是 A.弥漫性室壁运动减弱 B.局部室壁运动严重减弱 C.局部室壁天运动

D.局部室壁出现矛盾运动 E.射血分数<30% 答案:D

63.功能性室壁瘤是指

A.室壁破裂而在心包形成局部血肿 B.仅有收缩期局部膨出

C.局部室壁运动严重减弱 D.肌小梁消失

E.收缩期和舒张期局部膨出 答案:B

解析:如果仅有收缩期局部膨出则称为功能性室壁瘤。 64.有关冠状动脉痉挛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冠状动脉痉挛可引起ST段抬高或压低

B.冠状动脉控挛可发生在其文冠状动脉血管的多个节段上 C.冠状动脉痉挛可同时发生于多文冠状动脉

D.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胸痛通常采用β受体阻滞剂可使之缓解 E.乙酸胆碱可诱发出节段性冠状动脉痉挛 答案:D

解析: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胸痛通常采用钙措抗剂可使之缓解。 65.急性心肌梗死时,升高时间较早而恢复较慢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是 A.CK-MB B.LDH

C.肌钙蛋白(cTn) D.AST E.CK 答案:C

66.急性心肌梗死时,升高时间最早而最先恢复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是 A.肌钙蛋白(cTn) B.肌红蛋白(wty。) C.CKMB D.LDH E.AST 答案:B

67.二尖瓣中度狭窄时的瓣口面积为 A.0.5~1.0cm2 B.2.0~2.5cm2 C.1.0~1.5cm2

D.<0.5cm2 E.1.5~2.0cm2 答案:c 解析:正常人二失辩瓣四面积一般为4~6cm2。二尖瓣的瓣口面积<1.0cm2为重度狭窄,1.0~1.5cm2为中度狭窄,1.5~2.0cm2为轻度狭窄。 68.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最常用的指标是 A.心脏指数 B.心排出量 C.射血分数 D.E/A比值 E.每搏量 答案:0

解析: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最常用的指标是射血分数(EF),E/A比值<l通常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

69.二尖瓣重度反流是指反流束面积与左心房面积的比值 A.<10% B.<20% C.20%~40% D.>40% E.>50% 答案:D

解析:二尖瓣关闭不全时,通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反流束面积与左。心房面积的比值可评估二尖瓣的反流程度:<20%为轻度及流,20%~40%为中度反流,>40%为重度反流。 70.左心室增大可呈现以下X线征象,但除外 A.左心缘延长

B.心尖向左下移位 C.心影呈靴形 D.肺动脉段膨凸

E.心脏后下透亮三角区消失 答案:D

解析:肺动脉段膨凸为右心室特别是右心室流出道增大的间接征象。 71.X线检查可显示肺血增多的疾病是 A.肺动脉狭窄 B.房间隔缺损 C.法洛四联症 D.三失瓣狭窄 E.肺动脉闭锁 答案:B

解析:房间隔缺损产生安向右分流,可使肺循环血流量增加。 72.以下为肺血地多的X线征象,但除外 A.肺野内肺血管增多 B.肺动脉段膨凸 C.肺门舞蹈征

D.肺门血管增粗、扭曲

E.肺野透亮度增高,血管纹理纤细 答案:E

解析:肺野透亮度增高,血管纹理稀少、纤细是肺血减少的X线征象。 73.目前认为评价心肌存活最准确的方法是 A.冠状动脉造影 B.心肌灌注显像

C.PET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 D.超声心动图

E.12导联同步心电回 答案:C

74.关于心肌桥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指冠状动脉的一部分行走于心外膜心肌下方

B.心室收缩时引起冠状动脉狭窄式闭塞,舒张时冠状动脉管径正常或接近正常 C.常见于左前降支 D.不会引起心肌梗死

E.可通过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来诊断 答案:D

解析:心肌桥的诊断要点为心室收缩压迫血管造成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舒张时冠状动脉管径正常或接近正常,常见于左前降支。心肌桥严重者,可引起心肌缺血,甚至可发生心肌梗死。既让心肌桥只能通辽冠状动脉造影求诊断,目前通过多排螺旋CT及血管内超声等手段亦可对心肌娇进行诊断。 75.TIMI分级四级是指 A.冠状动脉无血流 B.仅有少量血流通过 C.血流通村正常 D.血流通过缓慢

E.冠状动脉狭窄>75% 答案:C

解析:TIMI分级法主要用于评估冠状动脉血流情况,0极为无血流,I级为仅有少量血流通过,Ⅱ级为血流通过明显缓慢,见级为血流通过正常。 76.关于冠状动脉痉挛的描述,错误的是

A.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心绞痛又称Prinzmetal心绞痛 B.冠状动脉痉挛可发生在正常的冠状动脉节段上 C.冠状动脉痉挛可发生在有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 D.导管操作一般不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痉挛 E.麦角新碱激发试验可帮助诊断 答案:D

解析:导管操作本身很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以古冠状动脉多见。 77.可以影响到心肌供血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 A.10%~20% B.30%~50% C.50%~70% D.70%~90% E.>90% 答案:C

78.由主动脉起始部左侧发出的是 A.肺动脉 B.左前降支 C.左回旋支

D.右冠状动脉 E.左主干 答案:E ——

79.患者男性,58岁,5年前曾患前壁心肌梗死,无高血压病虫,超声心动图检查最可能的表现为 A.左心室前壁节段性运动异常 B.左心室壁弥漫性运动异常 C.主动脉瓣反流”

D.左心室下壁节段性运动异常 E.三尖瓣反流 答案:A

解析:患者为前壁心肌梗死,超声以前图应表现为左心室前壁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80.患者女性,65岁,突发胸痛伴呼吸困难6小时。心电图示Ⅱ、Ⅲ、aVF及V3R~V5R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冠状动脉造影最可能的结果是 A.左前降支近端闭塞 B.左回旋支闭塞 C.左主干闭塞

D.右冠状动脉近端闭塞

E.右冠状动脉和对角支同时闭塞 答案:D

解析:Ⅱ、Ⅲ、aVF及V3R~V5R导联为下壁及右心室导联,下壁和右心室同时发生心肌梗死常为右冠状动脉近端闭塞。

81.患者男性,57岁,4天前突发剧烈胸痛,持续30分钟,伴恶心、呕吐,一直未治疗。今因胸部不适、头晕就诊,查血压为80/60mmHg,心电图示V1~V3导联QRS波群呈QS型,T波深倒置,提示亚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此时心肌损伤标志物仍可能异常的是 A.CK-MB B.CK C.AST D.cTnⅠ E.Myo 省秦:D

解析:患者发病已4天,心电图示Vl~V3导联QRS波群星 QS型,T波倒置,为亚急性心肌梗死表现,心肌损伤标志物cTnⅠ升高后可持续 5~10天,cTnⅠ有可能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

82.患者男性,53岁,看奥运会女排比赛时,突发胸痛3小时不能缓解,急诊心电图示急性侧壁、后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最可能为 A.左主干 B.左前降支 C.左回旋支 D.右冠状动脉 E.肺动脉 答案:C

解析:左回旋支沿房室沟绕过心脏左缘,分出许多分支供血左心室侧壁、后壁和左心房。该患者同时发生侧壁和尼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最可能为友回旋支。

83.患者女性,56岁,因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就诊。二维超声心动图示左室长轴切面可见二尖瓣增厚,反光强,舒张期前叶呈气球样突向左心室,最可能的诊断是 A.二尖瓣相对狭窄

B.二尖瓣关闭不全 C.二尖瓣脱垂

D.二尖瓣位索部分断裂 E.二尖瓣狭窄 答案:E

解析:二尖瓣狭窄常导致右心衰竭,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下肢水肿。二尖瓣增厚,反光强,舒张期前叶呈气球样突向左心室是二尖瓣狭窄的二维超声心动图特征。

84.患者男性,32岁,超声心动图检查为主动脉瓣狭窄,其瓣四面积约0.8cm2,CW测其跨瓣血流速度为3.6m/s,其狭窄程度为 A.轻度 B.中度 C.重度

D.无法定量

E.必须测瓣口间距估计 答案:B

解析:主动脉瓣中度狭窄其瓣口面积为0.75~1.0cm2,血流速度为3.5~4.0m/s。

85.患者男性,45岁,近2年来心慌、憋气,进行性加重。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见心脏扩大,以左心室扩大明显,室间隔及左室后壁似乎变薄,但测值尚属正常范围,室壁运动普遍减低,心尖部可见附壁血栓光团,二失瓣轻度反流,最可能的诊断为 A.冠心病,室壁瘤形成 B.高血压性心脏病 C.扩张型心肌病 D.肥厚型心肌病 E.风湿性心脏病 答案:C

解析: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均为扩张型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尤其是左心室明显扩大,室壁运动普遍减低是其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

86.患者男性,40岁,活动时心慌、气短伴胸痛、晕厥2次。听诊在其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较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上显示:左心房稍大,室间隔厚度为28 smm,凸向左心室流出道,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有前向移动( SAM征),左心室流出道狭窄。二尖瓣轻度反流。其超声心动图的诊断应为

A.冠心病,乳头肌断裂 B.风湿性心脏病

C.肥厚型心肌病(梗阻性)

D.肥厚型心肌病问(非梗阻性) E.主动脉瓣狭窄 答案:C 解析:空间隔明显增厚五句之心室后重之比>l.3是诊断肥厚到心肌病的依据之一;若室间隔明显增厚,造成左心室流出道狭窄,则诊断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左心房增大,二类瓣反流均是其间接在家。 87.患者男性,用岁,乏力,气短,下肢水肿。超声心动图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其超声心动图表现应不包括

A.居室瓣开放幅度减低,表现为“大心腔,小开口” B.宣壁运动弥漫性减弱 C.二尖瓣、三尖瓣反流 D.主动脉瓣提前关闭

E.二尖瓣-室间隔间距(EPSS)增大

答案:D

解析:主动脉瓣提前关闭现象常发生于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由于左心室流出道狭窄,产生流出道压差,血流在左心室流出道受阻,主动脉瓣收缩中期提前关闭,收缩晚期再次开放。

88.患者女性,65岁,活动后疲劳、气短。心尖部闻及全收缩期吹风样来音。彩色多普勒显示收缩期左心房内以蓝色为主的花彩血流,反流束面积与左心房面积的比值为45%,超声心动图诊断为 A.二尖瓣反流,轻度 B.二尖瓣反流,中度 C.二尖瓣反流,重度 D.三尖瓣反流,轻度 E.三尖瓣反流,中-重度 答案:C

解析:心尖部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是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听诊特点。彩色多普勒亦提示该患者为二尖瓣反流。反流束面积与左心房面积的比值>40%,提示该患者二尖瓣反流为重度。 一

(1~3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50岁,间断性胸痛1个月,常于劳累时发作。胸痛发作时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水平型下移0.2mV,考虑为劳力型心绞痛。 1.心肌灌注显像(静态及负荷)的表现应为 A.下壁可逆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B.后壁可逆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C.下壁不可逆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D.例壁不可逆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E.前壁可逆性放射性缺损 答案:A

解析:劳力型心绞痛常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发生,该患者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水平型下移,心肌灌注显像应表现为下壁可逆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2.为明确诊断,该患者应行何种检查 A.动态心电图 B.冠状动脉造影 C.超声心动图 D.胸片 E.腹部超声 答案:B

3.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病变血管可能为 A.左主干 B.左前降支

C.右冠状动脉或左回旋支 D.左前降支或对角支 E.左主干或在前降文 答案:C

解析:心电图表现为Ⅱ、Ⅲ、aVF导联ST段水平型下移,病变血管一般为右冠状动脉或在回旋支。 (4~5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54岁,近半年活动后胸痛,常规心电图正常。 4.在运动试验中,最能提示患者有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指征是 A.Ⅱ、Ⅲ、aVF导联ST段水平型压低0.lmV

B.运动中出现收缩压进行性下降伴多个导联ST段下斜型压低0.2mV

C.运动中出现室性期前收缩

D.运动至 5分钟时出现 Ⅱ、Ⅲ、aVF导联ST段水平型压低0.lmV E.运动中出现R波增高 答案:B

解析:若运动中出现收缩压进行性下降伴多个导联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高度提示患者存在多文冠状动脉病变。

5.若该患者在运动试验中出现V1~V3导联ST段抬高,提示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为 A.左回旋支 B.右冠状动脉

C.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 D.左前降支

E.左前降支的对角支 答案:D

解析:运动中V1~V3导联出现阿段抬高,提示病变部位为左前降支。 (6~7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51岁,活动后胸闷3个月。3小时前休息时因突发胸骨后剧烈疼痛伴大汗,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而就诊,心电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6.此时可出现升高的心肌标记物是 A.CK B.AST C.LDH D.Myo E.cTnⅠ 答案:D

7.该患者2周后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99mTc-MIBI)检查,最可能的表现是 A.局限性放射性增高 B.节段性放射性缺损 C.心肌灌注显像正常 D.“花斑”样改变 E.弥漫性放射性缺损 答案:B

解析:前壁心肌梗死的心肌灌注显像应表现为在心室前壁节段性放射性缺损。 (8~9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40岁,近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其发作与劳累无关,含硝酸甘油脚痛可缓解。胸痛发作时可见V1~V4导联ST段抬高,数分钟后心电图恢复正常。 8.该患者的诊断应考虑为 A.变异型心绞痛 B.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C.前壁室壁瘤形成 D.早期复极综合征 E.心肌病 答案:A

9.该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左前降支近段85%狭窄,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最可能的表现为 A.前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B.后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C.下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D.后侧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E.无明显变化 答案:A

解析:左前降支狭窄主要表现为前壁心肌缺血,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多表现为前壁节段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10~13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45岁,发作性胸痛3年,常于活动时发作,休息后胸痛即可缓解,常规心电图示部分导联ST段轻度压低。血压为120/80mmHg。 10.对该患者最有诊断意义的检查是 A.心肌酶学检查 B.超声心动图 C.运动负荷试验 D.胸部X线检查 E.12导联同步心电图 答案:C

11.患者按责运动试验位置,运动前血压120/90mmHg。运动3分钟时出现胸痛,心电图示V2~V6导联ST段水平型下移0.05mV,测血压为100/85mmHg,此时应该 A.继续完成检查

B.立即停止检查,平卧观察 C.静脉注射多巴胺 D.减慢运动速度 E.补充血容量 答案:B

解析:运动中出现血压下降(收缩压下降>10mmHg)是终止运动试验的指征。 12.以下符合运动试验阳性标准的是

A.V2~V6导联出现ST段水平型压低0.lmV,持续 1分钟 B.VZ~V6导联出现ST段上斜型压低0.1mV,持续1分钟 C.运动中出现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D.达到目标心率时ST段压低0.05mV,运动终止后1分钟内恢复正常 E.部分导联出现T波倒置 答案:A

13.该患者90%的最大预期心率为 A.175次/分 B.157次/分 C.151次/分 D.145次/分 E.143次/分 答案:B 解析:90%最大预期心率(次极量心率)=90% ×(220一年龄)。该患者90%的最大预期心率为90%×(220-45)=157次/分。 (14~17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50岁,乏力,活动后有胸癌症状,硝酸甘油治疗无效。在胸骨左缘可闻及收缩中、晚期粗糙的吹风样杂音。X线示心影左缘明显突出,超声心动图提示室间隔明显增厚,回声增强,室间隔厚度与左心室后壁厚度之比(IVS/LVPW)>1.3,超声心动图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 14.肥厚型心肌病最常见的心肌肥厚部位是 A.左心室前壁

B.左心室侧壁 C.心尖部

D.室间隔上中部 E.室间隔下部 答案:D

15.以下关于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可有SAM现象

B.主动脉瓣收缩中期提前关闭 C.二尖瓣反流

D.左心室腔明显扩大 E.左心房增大 答案:D

16.梗阻性与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主要鉴别点是 A.前者室间隔厚度明显大于后者. B.前者左心房明显增大

C.前者左心室后壁厚度增厚,而后者正常

D.前者室间隔厚度与左心室后壁厚度之比(IVS/LVPW)>1.3后者 IVS/LVPW<1.3 E.前者有左心室流出道狭窄,后者无 答案:E

17.肥厚型心肌病可合并瓣口关闭不全并产生血液反流,最常见的为 A.主动脉瓣反流 B.肺动脉瓣反流 C.H尖瓣反流 D.三尖瓣反流 E.A+C 答案:0

解析: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室间隔增厚(最常发生在室间隔上中部),回声增粗、增强,与左心室后壁厚度比值>1.3;当合并梗阻时,有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向前运动(SAM现象)、二尖瓣度流、主动脉瓣收缩中期提前关闭;由于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左。心室收缩压明显升高,与左心室流出道之间产生收缩期压差,血流速度高达4m/s以上心肌肥厚导致心室腔缩小。 一

(1~3题共用备选答案) A.LDH B.CK C.AST D.cTn E.Myo

1.急性心肌梗死时,升高时间最早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是 答案:E

2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是 答案:D

3.服用他订类调脂药后出现肌肉疼痛,应检测的生化指标是 答案:B

(4~6题共用备选答案) A.2~3小时 B.3~6小时

C.6~8小时 D.8~10小时 E.12~14小时

4.急性心肌梗死时,LDH一般开始升高的时间是 答案:E

5.急性心肌梗死时,肌钙蛋白T一般开始升高的时间是 答案:B

6.急性心肌梗死时,肌红蛋白一般开始升高的时间是 答案:A

(7~9题共用备选答案) A.5~10天 B.10~14天 C.24~36小时 D.24~30小时 E.3~5天

7.急性心肌梗死时,CK-MB从升高到恢复正常的时间为 答案:C

8.急性心肌梗死时,肌钙蛋白I从升高到恢复正常的时间为 答案:A

9.急性心肌梗死时,肌红蛋白从升高到恢复正常的时间为 答案:D

(10~14题共用备选答案) A.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B.弥漫性室壁运动异常 C.心肌的局限性肥厚

D.二尖瓣曲线呈城墙样改变 E.左心室对称性肥厚

10.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为 答案:B

11.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为 答案:C

12.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为 答案:A

13.二尖瓣狭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为 答案:D

14.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为 答案:E

(15~16题共用备选答案) A.心脏宽径与胸廓横径之比 B.心脏长径与胸廓横径之比 C.心脏横径与胸廓横径之比 D.≥0.51 E.≥0.61 15.心胸比率是指 答案:C

解析:心脏横径与胸廓横径(通过右隔顶水平胸廓的内径)之比即为心胸比率。

16.心脏重度增大是指心胸比率 答案:E 解析:一般正常人心胸比率<0.50。如心胸比率为0.5l~0.55为心脏轻度增大,0.56~0.60为中度增大,≥0.61为重度增大。

(17~19题共用备选答案) A.二尖瓣狭窄

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扩张型心肌病 D.缩窄性心包炎 E.心脏肿瘤 17.靴形心影常见于 答案:B

18.梨形心影常见于 答案:A

19.普大型心影可见于 答案:C

(20~22题共用备选答案) A.收缩功能异常 B.残余存活心肌 C.心肌缺血 D.心肌梗死 E.舒张功能异常

20.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如果负荷和静态显像都有局部放射性缺损,提示该部位 答案:D

21.如果负荷显像出现局部稀疏或缺损,而静态显像正常,提示该部位 答案:C

22.核素心肌代谢显像主要用于评价 答案:B

(23~24题共用备选答案) A.<20% B.>40 % C.25%~46% D.47%~64% E.>65%

23.二尖瓣重度反流是指反流束面积与左心房面积的比值为 答案:B

2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为+++分级,是指主动脉瓣反流束的近端宽度与左心室流出道宽度的比值为 答案:D

(25~26题共用备选答案) A.首次通过法核素心室造影 B.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

C.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 D.99mTc焦磷酸盐法心肌显像

E.18F标记脱氧葡萄糖心肌代谢显像 25.测定右心室功能较可靠的方法是 答案:A

26.评估左、右心室的整体功能和局部功能的方法是 答案:B

(27~29题共用备选答案) A.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B.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 C.室壁瘤

D.急性心肌炎 E.急性心包炎

27.患者男性,47岁,有高血压和高血脂病史,突发心前区疼痛4小时,心电图示V1~V5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3~0. 6mV,应考虑为

答案:A

28.该患者入院后行溶栓术,但ST段抬高始终下降不明显,2周后心电图显示V1~V5导联ST段仍弓背向上拍高达0.2~0.5mV,此时应考虑为 答案:C

29.患者男性,20岁,感冒后突发胸痛,心电图显示全导联低电压,Ⅰ、Ⅱ、Ⅲ、aVF、V1~V6导联 ST段上抬0.1~0.2mV,应考虑为 答案:E

(30~32题共用备选答案) A.0.003g B.0.02g C.0.2g D.2.0g E.20g

30.CK可以检测的最小坏死心肌是 答案:C

31.CK-MB可以检测的最小坏死心肌是 答案:B

32.肌钙蛋白可以检测的最小坏死心肌是 答案:A

(33~35题共用各选答案)

A.塞房结的60%来源于右冠状动脉,40%来源于左回旋支 B.房室结的98%来源于右冠状动脉,2%来源于左回旋支 C.在室的后降支和后支均来源于左回旋支

D.左室的后降支来源于右冠状动脉,左室后支来源于左回旋支 E.左室的后降支和后立均来源于右冠状动脉 33.冠状动脉均衡型是指 答案:D

34.冠状动脉右优势型是指 答案:E

35.冠状动脉左优势型是指 答案:C

解析:根据后障支和左室后支的发出来源,心脏的血液分布可以分为右优势型、左优势型和均衡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右优势型,在造影图像上占86%。 (36~39题共用备选答案) A.舒张期局部肌小梁消失 B.仅有收缩期局部膨出

C.室壁破裂在心包形成血肿

D.收缩期和舒张期左心室局部膨出

E.冠状动脉一部分行走于心外膜心肌下方 36.假性室壁瘤是指 答案:C

37.真性室壁瘤是指 答案:D

38.功能性室壁瘤是指 答案:B 39.心肌桥是指 答案:E

(40~42题共用备选答案)

A.反流束面积与左心房面积的比值为45% B.及流束面积与左心房面积的比值为15% C.反流束面积与在心房面积的比值为30% D.主动脉瓣口面积为0.6cm2 E.主动脉瓣四面积为0.8cm2 40.二尖瓣轻度反流 答案:B

41.二尖瓣中度反流 答案:C

42.主动脉瓣中度狭窄 答案:E

解析:本题是记忆题。及流束面积与左心房面积的比值<20%为二尖瓣轻度反流,20%~40%为中度反流,>40%为重反反流。主动脉瓣口面积 >1.0cm2为主动脉瓣轻度狭窄,0.75~1.0cm2为中度狭窄,<0.75cm2为重度狭窄。

(43~46题共用备选答案) A.二尖瓣呈“城墙样”改变 B.SAM现象

C.二类瓣星“吊床样”做变 D.主动脉瓣开放呈鱼口状 E.主动脉瓣关闭呈田字形 43.二尖瓣脱垂患者表现为 答案:C

44.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可出现 答案:B

45.主动脉瓣H瓣化患者表现为 答案:D

46.二尖瓣狭窄患者表现为 答案:A

(47~50题共用备选答案) A.首次通过法核素心室造影 B.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 C.99mTc-PYP显像

D.18F-FDG心肌代谢显像

E.99mTc-tetrofosmin心肌显像

47.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主要采用 答案:C

48.先天性心脏病分流量的测定采用 答案:A

49.心肌梗死存活心肌的判断采用 答案:D

50.评估左、右心室局部功能采用 答案:B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