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河北省金融服务业创新经营与监管问题研究

河北省金融服务业创新经营与监管问题研究

来源:吉趣旅游网
财政与金融生产力研究》No.11.2010河北省金融服务业创新经营与监管问题研究

王换娥,孙

静,田华杰

(河北金融学院,河北保定071051)

【摘要】文章把金融服务业创新经营与监管作为切入点,结合河北省实际,对河北省做好金融服务业的创新经营

与监管,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金融服务业;创新经营;创新监管【中图分类号】F832.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768(2010)11-0081-02金融服务业作为一个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是第三产业

中的主导行业,金融业体系包括:银行、商业银行、性银行、信用合作社、信托投资业、证券经纪与交易,证卷投资、证卷分析咨询、保险业以及金融租赁、邮政储蓄、典当等其他非银行金融活动等,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血脉,是各种社会资源的货

随着河北币形式进行优化配置的重要领域。自改革开放以来,

省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服务业取得了长足进步,金融资产总量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金融业已成为增长较快的产业之一,尤其是近几年,河北省经济市场化和金融化的进一步发展,市场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约束程度越来越强,金融业在经济运行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强。

1.金融服务业创新经营极大丰富了金融市场交易,使金融工具更加多样化和灵活化。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花旗银行推出第一张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至今,美国、加拿大、西欧、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开发出系列化、复合化的金融工具,如NOW账户、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自动转账账户、股票指数等。这

期限、支付些金融工具以高度流动性为基本特征,在合同性质、

要求、市场化能力、收益、规避风险等方面各具特点,在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的条件下,丰富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壮大了金融市场规模,金融市场的活跃和发展又推动着金融业务的进一步创新,使金融工具的品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2.金融服务业创新经营促进了金融业的蓬勃发展。从金融业务看,由于金融业务创新的主要推动力来自市场需求,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刺激了人们对金融活动的参加,也满足着人们日益提高的对金触资产的不同需求。在这种动力的推动下,为数众多的筹资者和投资者进入金融市场,选择不同的金融工具从事金融交易,既扩大了金融业务规模,又激发了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工具的内在冲动的积极性。

3.金融服务业创新经营使金融业的竞争更加激烈,金融中介经营活动的自由度大大加强这种竞争性具有充分的相互替代作用。一方面促进金融机构在资产收益性、流动性、风险性基础上不断创新金融工具,以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也促使金融机构不断运用现代技术和先进通讯技术,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完善服务功能,提高竞争能力。在激烈竞争过程中,形成一种优胜劣汰的状况,从而促进银行健全运行机制,改善经营管理,促进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

4.金融服务业创新经营促进了银行表外业务的拓展。表外业务与证券化、国际化、自由化被并称为当今国际金融业发展的四大特点,它是西方国家银行进行金融创新、扩大业务领域、减少业务的产物。如买入外汇买权、卖出外汇买权、远期利率协议、应收应付利率互换、卖出买入证券买权、放款承诺、包销承诺等,银行资产负债表以外的项目都是由金融工具的创新演变出来的。表外业务的发展,一方面促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手段更加灵活多样,服务对象更加广泛,获取的收益大幅度提

一、河北省金融服务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金融业在全国金融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大环境下,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体系

全省金融产业活动单位等逐年日趋完善。经济普查资料显示,

增加,在全国所占比重大幅上升。二是融机构所有制结构多元化。近几年,为了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河北省金融业加快

集体、股份、私营等多种所有制共同了改革步伐,进入了国有、

竞争发展的新阶段。三是金融业规模不断扩大,业务总量增长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中金融业实较快,全省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银行业和现增加值比重增大。四是金融业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保险业构成了我省金融业的主体。从增加值、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指标来看,两大行业的经济总量均占全省金融业总量的九成以上。而证券业和其他金融活动单位仍处于发展或萌芽阶段,总量和规模较小,对金融业的发展起有益的补充作用。五是金融业从业人员素质较高。金融业是知识密集性行业,从业人员素质相对性较高,河北省金融从业人员当中高学历和高职称人员大大高于其他行业。但是,河北省金融服务业发展中也存在着金融业总体规模水平不高、金融服务业内部结构发展不均衡、市场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不利于我省金融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金融服务业创新经营与监管的重要意义

(一)金融服务业创新经营的重要意义

【收稿日期】2010-04-23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厅2009年度软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河北省金融服务业创新经营与监管问题研究”(09457209D)【作者简介】王换娥(1976-),女,山西寿阳人,河北金融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金融法;孙静(1978-),女,河北保定人,河北金融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管理学;田华杰(1978-),男,河北保定人,河北金融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

輯輬

高;另一方面表外业务又蕴藏着巨大的潜在风险,这些潜在风险因交易的成倍增长而积累沉淀,随时都有可能带来强大压力,促使各国监管当局及时制定适当的措施,避免和减少表外业务所产生的负作用。

(二)金融服务业创新监管的重要意义

1.金融服务业创新监管有助于促使金融业监管在适度分工的基础上实现协调发展。实践证明,缺乏相互协调的分业监管会造成各金融子市场之间的相互割裂,各种经济资源无法在金融市场间有效流动,不利于金融业的发展。金融服务业创新监管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打破部门和职能上的隔绝,各监管部门在相互协调和配合中运作移除金融市场中的不合理障碍,促使经济资源按照市场规律在金融市场之间相互流动,促进金融产业的协调稳健发展。

2.金融服务业创新监管能够更有效地发挥金融业监管防范

金融危机的发生在很大风险化解危机的作用。国际经验表明,

程度上是金融监管不力,长期存在监管漏洞,而金融监管漏洞的形成往往又与各金融监管部门各自为战,缺乏协调有紧密的联系。金融服务业创新监管能够使当局之间建立稳定的协调机制,使监管信息共享,监管重大决策能够在各部门间充分协商,金融监管部门将会及时准确地对经济金融形势作出判断,采取有效和稳妥的措施对各种风险事件作出相应的处理。

3.金融服务业创新监管能够最大限度降低金融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与其他经济活动一样,金融监管涉及管理成本问题,对于金融业来说,监管成本不仅是监管当局在发挥监管职能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还包括金融业在发展过程中因受各种监管制约而损耗的收益。在协调不足的金融监管下,监管部门不但会在信息搜集整理和决策过程中做很多重复劳动,还会因为、规则不一致增加被监管机构的成本,使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受到影响。在金融服务业创新监管下,各监管主体之间通过建立各种行动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使监管决策过程统一化,使监管主体以较低的监管成本实现金融监管目标。

三、金融服务业创新经营与监管的对策与建议

(一)金融服务业创新经营的对策与建议金融业是宏观的重要杠杆,是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驱动器。因此,金融服务业创新经营就是要加快建立健全金融市场

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和期货市场,促体系,稳步发展货币市场、

进和提高金融业对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

1.金融服务业创新经营要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金融在宏观中的作用。首先要加快改革步伐,鼓励外资金融机构和国内民营银行进入河北省,促进金融机构实施金融服务创新,鼓励推出新型金融衍生产品,拓展服务领域和范围。努力形成商业银行、地方金融机构、性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竞相发展,融资渠道较为畅通的良好局面。其

商业化的服务领域,看次,要把金融服务业看作是高度市场化、

作是国民经济中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产业。因此,河北省在加速发展的同时,努力为金融业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重点关注宏观对我市经济运行的持续影响,加强对经济趋势性变化的分析研究,并通过形势分析会、货币信贷通报会等形式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指导工作。

2.金融服务业创新经营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能力,建立适应中小企业的融资。一是培育壮大证券市场,通过国内主板、创业板、海外上市、债券等多种通道,增加上市公司数量,推进优势企业融资。二是健全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提供与中小企业发展相匹配的金融服务。改进对中小

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信贷服务,引导企业加快产业调整,提

升产业层次,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同时,建立多层次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金融部门应积极与贷款担保机构等中介服务组织合作,通过各种有效的担保方式,切实解决中小企贷款难的问题。

3.金融服务业创新经营要优化金融行业结构,促进保险业、证券业和其他金融业的发展。首先,研究金融各行业存在的共性和特性问题,制定金融各行业改革和发展的模式和路径,以利于保险业、证券业和其他金融业的成长和壮大。同时,协调好间接金融市场和直接金融的关系,努力拓宽融资渠道,更好地发挥信托、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融资功能。加大资金投放力度,缩小存贷差,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采取发行企业债券、上市等途径进行直接融资。因此,创造良好信用环境,积极争取引进外资银行和外资保险公司等外埠金融机构,大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应成为我省金融服务业在一定时期的主要工作之一。

4.金融服务业创新经营要加快培养金融专业人才。金融服务业是资本密集和知识密集型行业,知识结构优于其他行业,对从业人员的教育,技能要求较高,虽然河北省在培养金融专业人才上作出了相当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远远不能满足河北省金融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因此,重视人才,挖掘人

懂相关法律,能够熟练运用才,多渠道的培养一批懂国际金融、

外语和计算机操作的现代化金融管理人才,建立一个有利于培养、发现、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环境,已是河北省推进金融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金融服务业创新监管的对策与建议有效的金融监管是金融安全的重要保证。在当代金融创新的冲击下,金融管制向金融监管转型,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不断进行新的博弈。在博弈的过程中,监管方几乎总是处于被动反应的地位,无法起到主动监管的作用。因此,我省金融服务业应创新监管模式,变被动应对为主动监管。

1.金融服务业创新监管首先要做监管理念和的创新。一是监管理念创新。树立风险监管理念,改变长期以来对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严格管理,树立“凡法律没有禁止的,银行都可以做”的监管理念,不轻易否认具体金融创新行为,并结合实际

监控和引导,制止创新业务发展加强对创新业务过程的分析、

中的不规范行为,促进金融创新健康、规范发展。二是监管

以金融机构创新。要努力构建和完善以人民银行监管为主体,

“四位一内控为基础,以行业自律为制约,以社会监督为补充的

体”的银行监管体系,实现严格高效的全方位监管格局。金融创新的深入,以及国际金融界频繁发生的亏损倒闭事件,使各国的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的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越来越重视,完善金融机构内控制度,提高其自律水平,已成为国际监管制度的一个趋势。我省应结全自身实际,创新监管理念,完善监管体系,提高金融机构的自律水平,确保金融监管落到实处。

2.金融服务业创新监管要做监管方式和手段的创新。一是监管的方式创新。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面临其它各种风险,仅仅对信贷风险进行管理,难以实现有效监管的要求,对信贷风

利率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道德风险等各险、

种风险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已成为各国及国际监管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因此,省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要从合规性监管、信贷风险的监管过渡到全面性的风险监管。二是监管手段创新。河北省应充分应用电子化设备辅助管理,促进对商业银行日常监督、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的有机结合,实现对监管对象连续性、全面性监管,为有效监管服务。(下转第91页)

輰輬

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个体理性未必就会产生集体理性。因此需要建立利益平衡机制。利益平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在公司治理中平衡各方利益具有重大的作用,同时利益平衡机制也是一种强大的激励约束机制。因此,在公司治理的完善中,应将此机制建立和完善,从而使公司治理能够达到。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这种利益平衡机制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种利益平衡机制会随着公司的发展而进行调整,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动态的视角开看待利益平衡机制,当公司出现效益波动时,要随时进行利益平衡机制的调整,从而真正公司治理达到利益平衡的状态。

【参考文献】

[1][美]哈罗德·德姆塞茨.所有权、控制权与企业[M].段毅才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商务印书馆,2006.[2]周友苏.上市公司法律规制论[M].北京:

[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甘功仁,史树林.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李鸿昌.中国转轨期金融风险与对策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中国大学出版社,2006.[6]陶广峰.金融创新与制度创新[M].北京: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08中[7]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

国金融发展报告———迈向国际化资本市场的创新与发展[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8]陈晓峰.公司法人治理及中小股东权益保律风险防范[M].北京:

2007.中国检察出版社,

[9]李亮,王峰.论保险合同疑义利益解释原则[J].福建论坛,2009,(4).[10]任志安,杨正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探讨[J].合肥

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

(责任编辑:L校对:Z)

(上接第76页)作用机理过程,然后采用状态空间模型来反映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结论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太显著,三个市场中仅有信贷市场由于高储蓄拉动,促进了经济增长,在金融业中仍占主体地位;而股票市场由

资源逆配置;保险市场由于发展相对滞于融资利用效率低下、

后,规模相对较小,两者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还不显著;投资与GDP的比值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说明我国

金融系统的均衡化发展是其促进经济增长的的投资效益低下。

长期均衡状态的重要条件。因此,我国应加快金融改革,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现代资本市场体系,为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创造内生性环境,提高其效率,使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传导机制更加畅通,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振全,于震.中国金融发展、储蓄率与经济增长间的动态影响机制

[J].21世纪数量经济学,2008,(9):69-78.[2]韩廷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经验模型与分析[J].世界经济,2001,(6):-9.[3]曹啸,吴军.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和特征分

2002,(5):40-43.析[J].财贸经济,

[4]孟猛.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间的因果关系———对我国的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3,(1):72-74.[5]Hachicha,Nejib.BankingSectorControlsandFinancialDeepening:StructuralErrorCorrectionModelforTunisia[J].TheDevelopingE-2005,43:265-284.conomies,

[6]战明华.不同发展阶段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1):69-73.(责任编辑:Z校对:Q)

(上接第82页)

3.金融服务业创新监管要做到监管制度的创新。前瞻性是金融监管制度创新的主要特点。河北省金融监管措施要适应金融业未来发展和变化趋势就必须做到管理制度上的创

河北省金融监管部门在制新。为了防止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

定金融机构稳定性指标和有关措施时,要考虑未来金融市场创新,金融机构资产的可能变化等,此外,河北省还应建立金融监管的预警系统,加强对金融体系安全性的监测,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4.金融服务业创新监管要做到监管模式的创新。总体来讲,创新的监管模式应由侧重于外部监管模式向既重视内部监管,也重视外部监管模式转变。从世界范围来看,金融监管无外乎三种类型:一种是侧重于外部监管的美国模式,其特点是金融监管主体可以站在超然的地位监管金融活动,避免部门本位主义,协调部门的立场和目标。二是侧重于内部监管的英国模式。其特点是除按必要的国家立法行事以外,较少干预金融活动,对金融业的日常监管主要由金融行业协会等组织来进行。三是侧重于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相结合的德国模式。金融创新具有复杂性及危机隐蔽性强的特点。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创新

的弊端的反应往往较迟钝,而金融行业协会则反应灵敏,因此

内部监对金融创新的有效监管需要更多的依据赖于内部监管。

管是第一道“防火墙”,外部监管是第二道“安全网”。河北省应结合实际,实施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策略,确保金融监管发挥应有的作用。

总之,随着金融的日益深化,特别是金融创新和开放程度的加深,金融业服务业的发展在我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因此,适时调整金融业服务业经营和监管方式,以适应金融服务业的不断发展,是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徐婕.我国融资融券交易模式的制度选择分析[J].上海金融,2008,(3).

[2]吉利斯.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3]韩玲慧.金融创新的风险[DB/OL].中华财会网,www.e521.com.[4]刘新光.金融创新中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J].海南金融,2008,(6).

2005,[5]周永发.完善现代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城市金融,

(3).

(责任编辑:X校对:Z)

輯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