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选择搭设双排脚手外架,然后在外架外部搭设爬梯,以方便施工人员的上下通行。爬梯、外架与楼面之间,间隙较大,还常常伴随着高度差,人员通行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本文结合脚手架的搭设规范、安全绿色文明施工规范以及实际情况,探讨爬梯与楼面之间的安全通道搭设方案。
关键词:房建施工 爬梯 外架 安全通道 引言
现代大多数的房屋,分为上下部,上部为塔楼,下部为裙楼。裙楼施工时,一般采用双排脚手外架,为了保证外架的整体性,爬梯通常设置在外架外部,如此,爬梯与楼面的水平距离较大。爬梯每一跑的高度为1.5m,外架每一步的高度为1.8m,楼层的层高可变性较高,因此,爬梯与外架之间、外架与楼面之间的垂直高度较大。人员通行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需要搭设安全通道。 1爬梯、外架与楼面的间距 1.1水平距离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爬梯与外架、外架与楼面之间的距离取为0.1m,外架横向距离取为0.9m。 1.2垂直距离
爬梯每一跑的高度为1.5m,外架每步高度为1.8m,每一步中间有纵向水平栏杆,即外架相邻水平杆高度为0.9m。爬梯与外架之间垂直距离最大为0.3m,外架与楼面的垂直距离最大为0.9m。 2安全通道搭设方案 2.1爬梯与外架之间
爬梯与外架的水平距离最大为0.1m,垂直距离最大为0.3m,间隙较小,采用安全平网将爬梯与外架之间的空隙全部封闭。安全平网的系绳应与网体、爬梯、外架牢固连接,相邻两系绳间距不应大于75cm,系绳长度不小于80cm。 2.2外架两排立杆之间
采用钢脚手板进行铺设,其纵向与外架纵向水平杆一致,横向进行满铺。钢脚手板两端放在外架横向水平杆上,超过水平杆的自由端至少0.2m,并用14#铁丝将钢脚手板与外架横向水平杆固定,每块钢脚手板每端固定最少2次。 2.3外架与楼面之间
当外架内排纵向水平杆与楼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大于0.3m时,间隙较小,采用安全平网将外架与楼面之间的空隙全部封闭。
当垂直距离大于0.3m时,采用钢管、扣件和木板搭设楼梯。沿着通行方向,搭设2根斜杆,作为梯梁,楼梯坡度不宜大于45°。梯步高度不超过0.3m,每一个梯步由斜杆之间前后两根横向水平杆搭接而成,水平杆上面搭设木板作为踩踏板,木板宽度不宜小于0.2m,木板中间订一条木条作防滑条。木板与水平杆之间用14#铁丝固定,每块木板每端固定最少1次,交叉固定。 3安全保障措施 3.1材质
安全平网应采用锦纶、维伦、涤纶或其他材料制成,安全平网上的所有节点应固定,所有绳索应由不小于3股单绳制成。安全平网的网目形状应为菱形或方形,其网目边长不应大于8cm。
钢脚手板的材质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Q235级钢。钢脚手板表面应有冲孔,冲孔带翻边,以便防滑,单块脚手板的的质量不宜大于 30kg。
搭设楼梯的钢管采用与外架相同的脚手钢管,脚手钢管应采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Q235普通钢管。
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采用其他材料制作的扣件,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 木板采用12mm厚的酚醛建筑模板(又称红模板)即可。 3.2护栏
从爬梯到外架,再到楼面,整个通道用钢管搭设护栏,护栏高度应为1.0~1.2m,设置两道横杆,第一道横杆与地面的距离应为0.5~0.6m。外架内外排的
位置,各设置一道立杆,楼梯与楼面交接处设置一道立杆。横杆搭设在立杆里面。 护栏应采用与外架相同的脚手钢管,并应采用扣件进行连接。 3.3自由端长度
整个安全通道,搭设钢管时,钢管自由端长度不应低于0.1m,以防滑脱。 3.4预埋
当外架与楼面之间的垂直高度超过0.3m,需要搭设楼梯时,在楼板浇筑之前,斜杆直接伸到楼面底部,在模板与斜杆之间垫上标准混凝土垫块。浇筑时,直接将斜杆浇筑到楼板里面,作为预埋件。 4绿色文明施工 4.1刷漆
护栏所有的横杆、立杆均涂刷红白油漆,红白油漆间隔为30~40cm。 4.2密目网
整个通道内侧,在护栏上面挂密目网,要求密目网密度≥2000目/100cm²。 4.3灯带
沿护栏上部横杆上表面,两侧护栏均设置一条白色灯带。 结语
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采用爬梯方便施工人员的上下通行,当采用爬梯时,爬梯、外架以及楼面之间的水平、垂直间隙较大,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本文结合相关规范、绿色文明施工及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经济实惠、绿色文明的安全通道搭设方案,以确保施工人员的通行安全。 参考文献:
[1]JGJ13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GB5725,安全网[S].北京: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9.
[3]GB15831,钢管脚手架扣件[S].北京: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6. [4]DJBT-064,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图集(二)[S].重庆: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