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重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建设

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重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建设

来源:吉趣旅游网
2017年第27期(总第767期)文教赞: 国凹硷旺孤 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重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建设 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单西伯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 摘 要: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高校的综合性人文类课程。本文针对课程教学现状,论述了其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 用,并就如何实施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国文化概论 素质教育 文化素养 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在经历了多年的探索后,绝 大部分高校文化素质类课程相继开设,包括中国文化概论 课在内的人文科学受到了重视。1999年,中国文化概论就被 教育部确定为高等院校的主干必修课_1]。素质教育蓬勃开 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完善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了要有序推进中华优秀 高职院校更甚。近些年,高职院校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 性,提出素质与技能并重的办学理念,以中国文化概论在内 的人文科学进入课堂。当前很多高校陆续开设了礼仪规范、 应用文写作、中国文化概论等人文类课程,丰富了大学生的 人文知识。也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但是,仍 然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容量大而课时少。当前,一些 高校的课程设置上存在专业课程学时长、学分多.素养类课 程学时短、学分少的现象。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这门 课程只开设一个学期.课时数为14,单周上课。课时的压缩 传统文化教育,使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并要求 在各阶段教学要点和教学工作中做到学科课程全覆盖、教 学环节全覆盖、教育人群全覆盖,可以看出国家层面对中国 文化概论课程的重视。 2016年.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将 22所高职院校列入首批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名单,文化 及间断性的授课使得授课效果甚微。教师讲课倍感压力,需 要讲的内容往往只能点到为止,很多内容不得不忍痛舍弃, 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在高职院校建设中逐步达成共 识。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仍 面临一些问题.高校素质教育仍有待加强。宁夏职业技术学 院在素质教育的探索中开设了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文化 和礼仪等人文类课程,2015年起开设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 在师资紧张、时间紧迫等困难下,此门课程逐渐成熟起来, 教学之外还在学校范围内组织活动,如举行各类竞赛、成立 无法在2个课时内深入,讲授多而讨论体会少,学生参与度 低。也无法组织学生活动,学生不能参与、深入、连贯地学习 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就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课程设置便流 于形式。 第二,课程很重要但重视度不够。虽然国家层面强调课 程的重要性,但具体到各高校却做法不同。有的高校极力缩 减课时,有的以选修课形式,有的则以讲座形式授课,有的 甚至不开设此门课程。笔者2016年年初到广东的5所兄弟院 校考察.只有一个学校开设了此门课程,课程性质为公共选 修课。在宁夏开设此门课程的高职院校较少,有的高校将课 程性质改为公共选修课,有的高校只在个别文科类专业中 开设.理科类专业不开设……学校对人文素养类课程重视 程度与课程改革支持力度不够,“重专业轻基础”仍是高职 院校的普遍问题.于是大学生便致力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的学习.忙于各类等级考试,参加各种社团等活动,而对中 国学社团等,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形成良 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及课程开设现状 美国教育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知识和技 术.其他85%靠做人做事的能力和方法。”大学生要在激烈的 社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在做人做事方面有所建树。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蕴含着古人做人做事的智 慧结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 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 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在润 物细无声的传承中,逐渐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格、人文素养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并不高。 第三,目前一些高校采用“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注重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却忽视教学的 和职业素养。如果培养的大学生缺少人文素养、职业素养的 话,那么,我们培养的就是职业的工具而非社会人才。一直 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或重视传授专业知识,或重视培养学生 的技能,而对学生素质教育重视不够,尤以培育技能见长的 主体——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此不太适合人文类课程。中国 文化概论作为一门人文课程,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 动精神。注重挖掘大学生的智慧潜能,确立学生在教学活 动中的主体地位,并且教学方式上应灵活多样,使大学生 教学实践研究 住轻松、 的氛围中学习,使他们的人文知识内化为人 极端;求大同而存小异,使人们相处得和谐融洽。“天人合 文素质。 一”思想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 第四,在考评方式上,部分教师通过期末考试考核学生 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天人合一”思想对解决当前的生 学 效果,这种僵化的评价方式不但无法促进学生对传统 态环境危机具有重要意义。以“和”为内核的中国文化.构 文化的深入思考,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烦 tk,理。 造了特殊的民族心理,孕育了中华民族博大的胸怀和豁达 二、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开朗的性格。当今的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在他们身上, 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和价值所在.*总 或多或少地都有一些坏习惯,在待人接物中多考虑个人感 书记用六句话概括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 受,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传 和合、求大同。”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统文化强调“和为贵”,“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的道德崇尚. 《父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把 “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的生活态度,“无为无不为”的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人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 美追求都体现着中国人对和谐的文化精神的倡导,“贵和” 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并贯穿职业教育, 的和谐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完善身心人格,培养他们和谐、 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 宽容的人文品格。 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三、合理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建议 这表明同家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素质教育中的作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在大学生 用给予的高度重视。这门课程的开设“虽不能产生明显的实 素质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要使这门课程开设 际利益,但它的价值是无形的、间接的,它对学生良好道德 得更合理、更有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的培养、伦理行为的完善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一.课程定位。明确中国文化概论是高校文科专业 (一)培养大学生的高尚情怀和人文精神。 的基础必修课,将其列为文史类专业主干课程,理科各专 巾因文化概论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梳理了中国古 业列为重要选修课,对全校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真正 代义化的发展脉络.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 发挥中国文化概论教学的特色与优势,全面提高大学生的 知识,涉及文学、史学、哲学、宗教、伦理道德、教育、节日、礼 人文素养。 仪、科技、书法、绘画、建筑、饮食等多方面,同时上下求索的 第二,课程设置。将中国文化概论与相关学科组合起 精神追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 来,形成一个统一有序、结构合理的人文、科学课程体系,如 “先火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安得广厦千万 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礼仪、徽商文化、应用文写作、影视艺 间”的人义关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 术鉴赏、汉语修养与写作实践等结合起来向大学生开设。各 传统美德,先义后利的高尚价值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 门课程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各有侧重,且各有千秋,达 使命感,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而且对于振 到体系科学、互相渗透、互为补充、成效显著的目的。 奋民族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爱国 第三.教法选择。中国文化概论课的教学形式应灵活多 情怀。从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 样、不拘一格。采用多媒体教学,如讲书法绘画建筑艺术、玉 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文化等,在课件中放入图片或用实物模型进行教学,使知识 (二)培养大学生通古今之变和融会贯通的思维能力。 形象化、具体化;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举办专题系列讲座、国 通过系统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大学生对中国传统 学知识竞赛、诗词朗诵大赛等;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各种参 文化的巾庸尚和、天人合一、以人为本、重礼崇德、刚健有为、 观、考察、见习活动。 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及对中西文化的差异往往 素质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只有真正做到实处,才能培 会有更清晰的认识.获得更深刻的体会。只有了解传统历 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发展全面、人格健全的人才。因此,要 史,才能更好地理解现在,并指导未来的行动。在对历史文 充分重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发挥其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 化的认识中,坚持古为今用,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 的作用。 予以继承。深入剖析传统文化对当今中国的影响。通古今之 变,知社会之兴替,才能辨别良莠,更好地取舍、改造与更新 参考文献: 传统,从而推陈出新。 [1]徐立昕.“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 (三)培养大学生和谐、宽容的人文品格。 [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11). “和”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过十分 [2]许晓睛.高等医学院校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的思 重要的作用,它渗透在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之中, 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4(4). 成为中 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中国文 化概论课程与大学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和”作为中 本文. ̄2016/g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广播电视大学) 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使得中国人崇尚和谐.做事不走 科研发展基金资助的课题。项目编号:XJ20165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