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经济学基础》模拟试卷三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D )。 [A]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 如何生产 [C] 为谁生产
[D] 以上问题均正确
[D] 不确定
2、当边际产量为( C )时,总产量达到最大。 [A] 正值 [B] 负值 [C] 零 3、通常情况下,家电产品面临的市场属于( D )。 [A] 完全竞争市场 [C] 垄断竞争市场 长。 [A] 快
[B] 完全垄断市场 [D] 寡头垄断市场
4、通常,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由于价格膨胀而( A )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
[B] 慢
[C] 相等
[D] 不确定
5、当经济出现严重通货膨胀时,可实行( A )。 [A] 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 [C] 扩张性货币政策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6、以下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是( ABCD )。 [A] 国内生产总值 [B] 国民收入 [C] 经济增长 [D] 通货膨胀
7、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为前提的,其基本假设包括(ACD )。 [A] 市场出清
[B] 不完全信息
[C] 完全信息 [D] 完全理性 8、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包括( ABC )。 [A] 生产的难易程度 [B] 调整生产要素时间的长短
[B] 扩张性财政政策
[D] 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
[C] 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 [D] 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9、厂商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但这种目标的实现,一般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ABD )。 [A] 在不考虑价值形态因素的情况下,如何在生产要素有限的情况下,实现产量最大化 [B] 在考虑价值形态因素的情况下,即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实现利润最大化 [C] 追求最好的产品质量 [D] 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
10、以下属于显性成本的是( ABCD )。 [A] 工资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1、均衡是西方经济学从化学中借用的概念。( F )
12、摩擦性失业是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T ) 13、对于任何一个消费者来讲,两条无差异曲线是有可能相交的。( F ) 14、正常利润是一个厂商继续留在原行业从事生产经营的最低报酬。( T ) 15、从一个社会范围内考察,通常假定自然资源的供给时缺乏弹性的。( T )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6、生产可能性曲线 :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
[B] 原料
[C] 燃料
[D] 运费
17、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the 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规律之一。是指在其他投入固定不变时,连续地增加某一种投入,所新增的产出最终会减少的规律。该规律另一种等价的说法是:超过某一水平之后边际投入的边际产出下降。
18、摩擦性失业 : 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是指因季节性或技术性原因而引起的失业,即由于经济在调整过程中,或者由于资源配置比例失调等原因,使一些人需要在不同的工作中转移,使一些人等待转业而产生的失业现象。
19、法定准备金率 :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规定一个最低限度的准备金为法定准备金,法定准备金占银行全部存款的比率。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0、简述生产要素市场的特点。
生产要素市场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利用的各种经济资源的统称,一般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信息等。市场经济要求生产要素商品化,以商品的形式在市场上通过市场交易实现流动和配置,从而形成各种生产要素市场 21、作图说明厂商在产量一定条件下如何实现成本最低。 22、简述GNP与GDP的区别与联系。
GDP :国民生产总值 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GNP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只要是本国(或地区)居民,无论是否在本国境内(或地区内)居住,其生产和经营活动新创造的增加值都应该计算在内。比方说,我国的居民通过劳务输出在境外所获得的收入就应该计算在GNP中。 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最终成果。GDP是按国土原则核算的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比方说,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创造的增加值就应该计算在GDP中。 GNP与GDP的关系是:GNP等于GDP加上本国投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再减去外国投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
23、什么是基尼系数?对于我国基尼系数偏大的现状,能够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简单说 就是衡量社会财富分配 是否公平的一个指标 标准是0.3以内 超过就有问题 数字越大说明该地 贫富悬殊越大 轻的社会衰退 重的动荡 哥命
采取的措施 表面看是从税制 福利上 实质上还是要从制度上改革 才是源头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4、简述失业的不良影响及其治理手段。
失业不仅对家庭有影响而且对社会的稳定也有一定影响.治理措施:政府进行干预,或自身技能的提高.或企业进行改造,扩大规模吸收劳动力.大学期间你可以出去实地去实践.
或听专门的关于就业讲座,或访问有关专专家.看看资料.请采纳.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题15分,共1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5、一个小流氓打破了商店的玻璃后逃跑了,店主无奈之后花1000元换了新玻璃。玻璃店的老板得到了1000元的收入,假设他将其中的80%即800元用于买衣服,服装店老板得到800元的收入。再假设服装店老板用这笔收入的80%买食品,食品店老板获得640元的收入,他又把其中的80%用于支出……
如此下去,在经过不同行业老板的收入与支出行为之后,全社会的国民收入能增加多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决定其作用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打碎了21个
如果全部运到,没有损坏,为1000*1=1000元 每打碎一个,相差4+1=5元
所以打碎了:(1000-895)/(4+1)=21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