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独立学院《国际贸易单证实务》 项目实践教学改革思考 王摘磊(南京大学金陵学院210000) 要:基于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目标,笔者在《国际贸易单证实务》的教学中借鉴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项目教学法,进行整 体设计和具体项目设计,将外贸业务履行过程导向的教学理念融入课程改革,并结合外贸实训软件实现岗位体验,强化学生的国际单证标准化 意识,增强业务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关键词:国际贸易单证实务项目实践教学 多角色岗位体验 中图分类号:C42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让),透彻讲授各类单证相关知识理论,行注重切入UN/CEFACT系 列国际标准以及跟单信用证下国际惯例UCP600和国际标准银行实务 ISBP681的具体要求。同时引导学生分析项目,确定阶段性任务。通 独立学院依托母校优质的教学资源,办学定位于培养应用型本科 教育层次人才。对国际贸易专业而言,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熟悉国际贸 易理论政策和国际商务标准、更需具备进出口业务操作能力和素养, 以适应新的外贸形势下企业岗位对人才的现实需求。《国际贸易单证 过跟学项目,学生掌握了外贸单证的概念、作用、国际制作标准,也 对外贸业务流程有了感性认识。 2.测试项目 实务》是我院国际贸易专业国际商务方向的主干课程,主要介绍外贸 业务流程中涉及的商业单据、金融单据、文件证书等缮制、审核及流 转,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操作性。 测试项目需要配合跟学项目,并结合跟学项目穿插进行。每结束 跟学项目中某类单证知识学习之后,即指导学生进行此类单证在测试 项目中的单项操练。项目实施日的是应用强化理论要点,查漏补缺, 体现出“做中学”。项目结果除了小组检查之外,还需要教师进行针 目前,关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研讨和推广多是集中在高职院校, 『nf独立学院的国贸相关专业虽然都已开设此课程,但是囿于本科教育 的培养目标,对该课程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高。许多高职类院校的课 对性的教学示范与点评,使教学目的更加明确。 3.自主项目 程改革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即围绕一个项目展开实训,重在培养 学生职业能力,却也存在一定问题:首先,对单据的国际标准的解读 自主项目是基于我院外贸实训软件平台,要求学生采取小组工作 和角色分配的形式独立完成,提交项目成果。此阶段是实践教学的重 不够充分,导致学生对这一标准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外贸实践中屡屡 发生由于外贸单证制作标准缺乏从而导致高额交易成本。第二,忽视 了各国际贸易单据之间的联系和在不同部门间的流转,即忽略了对外 贸业务知识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也无法从实训中获得业务过程体 要环节,以国际贸易流程为主线,围绕国际贸易单证员岗位展开独立 的整套单据的缮制、审单、流转、归档等工作,充分提升单证综合处 理能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二)阶段性任务设置 课程教学内容是以现实外贸业务流程为序,在测试项目和独立完 验,冈而 能发现问题,也无从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教学内 容 本都是围绕信用证这一支付方式展开,而忽视电汇方式或者与其 他结算力‘式结合的情况下各单证的制作、审核及相关标准。 冈此,为_『十富学 的国际商务知识,培养有价值的职业能力, 结合独证学院的培养定位和学生特点,笔者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借鉴了 成项目下,要求学生自主研读、分析项目并确定阶段性目标任务,并 使学生获得业务过程体验感。如果采用信用证这种结算方式,阶段性 任务主要包括:信用证分析与审核、发票和装箱单、货物托运单、报 项口实践教学模式井予以一定的改革创新。 二、项目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检单、报关单、投保单和保险单、装运通知、汇票的缮制及结汇单据 的审核。如果采用电汇的结算方式,还涉及境外汇款申请书、电汇底 单等。 项目实践教学法适合于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以培养学生 的职业能力为El标,实现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的有机结合,同时 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比如细节把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信息 处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因此项目的选择必须注重真实性、系统 性、实用性、典型性。 (一)项目安排 1.跟学项目 (三)多角色岗位体验 为了更好地将国际贸易单证工作纳入整个外贸过程,在项目教学 安排的第三阶段——自主项目的安排和具体实施中需借助本专业实验 室外贸业务模拟实训软件,并以任务为导向,进行多角色岗位下的单 证操作实践。 利用实训软件进行单据缮制和传送,将外贸业务各履行环节有机 跟学项目的重点在“做中学”,由师生共同完成。教师首先要介 衔接,这样就能使学生获得外贸业务中岗位实战的动态体验感。具体 安排是,三人一小组,每人在网上模拟广交会上选取不同的商品、买 绍项日主要的交易信息(需要涉及多种结算方式,而不仅限于信用 通过解决问题,看似简单的一个工作步骤就会应用到相关的很多种知 识和工作技巧,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知识点就在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中被 学员所掌握。 团队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李蕾蕾,魏静.“浅析项目教学法在应用型本科《基础会 计》课程中的应用”,商业会计,2012年24期. 综 所述,在成人高校会计教学中,项目教学的引入可以规范基 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按照项目教学的步骤设计会计教学课程, 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会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 也促使学生相互了解,相互帮忙,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培养良好的 [2]张晓霞.“浅谈项目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运用”,太原城市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324 现代企业教育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 2013年・l1月・ 学术・理论 现代衾荨 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高职课程 质量多元化评价体系研究 张松慧(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摘湖北武汉430205) 要:在对高职课程质量评价的内涵及其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课程质量评价的特点,构建了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高职 CIPP评价模式课程质量评价 课程质量多元化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能够在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起监控和导向忙T玎。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质量评价是课程研究和课程改革必不可少的环节,对课程进 动中的熏要作用;美国大学对课程的理解是“广义的课程”,将学生 在学校中所学的显性知识与隐形知识均视为课程,而课堂只是作为课 程学习的一种基本途径。 行持续的评价不仅可以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还可以为高职院校进一 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而目前的课程质量评价大都仍沿用传 统学科性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不能科学合理地评价课程质量。如何建 立符合当前高职教学规律的、科学规范的课程评价体系,以在整个课 程实施过程中起监控和导向作用,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1.高职院校课程质量评价的内涵 1.2课程教学评价的目的 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评价表关注焦点大多集中于教师的教学态 度、教学内容、教学的课堂组织、教学方法等,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 考核教师的教学水平,以改进教师的教学质量。美国大学的教学质量 评价表对教师着重考察教学态度,包括对教学的兴趣、对学生的热 爱、对所教课程的热爱等,把态度置于知识、技能之上;对学生则关 目前,国内高校的课程质量评价一般以课堂教学评价的方式进 行,倾向于教师个人教学水平的评估。研究发现,国内高校与国外高 校对“课程“的理解、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均存在差异性。 1.1“课程”和“课堂”的不同理解 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价值感和成就感;同时,注重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以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和谐,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 “课程”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内容依据,“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 的基本组织形式。国内和国外大学(尤以美国大学为例)教学质量评 价对“课程”和“课堂”有不同的理解。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评价 表把“课程”纳入“课堂”教学中,评价表标题大多为“课堂教学 质量评价表”,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没计上也倾向于课堂教学评价;而 美国大学的教学质量评价表则把“课堂”纳入“课程”学习中,教 学质量评价表标题大多为“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表”(Course and Profes. 促进教师和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情感发展。 不同的评价目的,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的课程评价体现 了“教师为本”的价值取向,美国的课程评价则体现了“教师一学生 为本”的价值取向。 1.3课程评价的内涵 现代大学的“课程”应是广义的课程,体现教学对学科的教学目 的、任务及内容的规定。我们应转变观念,由“课堂”评价向“课 sor Evaluation),将课程的符个环节纳入到评价表的指标体系中 。 中国大学对课程的理解是“狭义的课程”,指学校课程表所列的 程”评价推进,从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过程和课程实施效果对课程发 展的全过程进行评价,为职业教育课程改进作出决策。 2.高职院校课程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 教学科目,而课堂是传播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途径,强调课堂在教学活 卖双方,通过平台和网络自主获取必要的业务背景资料,构建自己的 文训项目,并担任自己项目的出口方角色,将进口方和第三方(除了 买卖双方之外的所有其他当事人、如银行、货代公司、船公司、商检 局、海关等)分配给组内其余两人。如此,每位学生都有三个岗位角 色:自己主导项目的出口方、第二位同学主导项目的进口方、第三位 同学主导项目的第三方。要求大家掌握自建项目的业务进度,完成必 要的制单、审单和流转过程,达成各阶段性任务并提交任务成果。 同贸易术语和结算方式下单证制作的准确性、完整性,商务英语应用 等角度来评价单证业务能力,二是从成员在小组中的协调沟通能力、 计算机应用能力、敬业态度等方面来考察其职业素养,各占比60%、 40%,项目成果的得分来自两方面:一是基于以上两个层面,由各组 成员之间进行互评或者检查确定得分,另外是来自任课教师的综合评 判,两项占总分的比重分别为40%、60%。期末卷面考核不仅考察学 生对制单和审单标准的掌握,也侧重实训操作,要求学生在分析基本 交易背景的基础上缮制整套外贸单证。 参考文献: 这种项目实践安排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表现在: 一,由于外贸业务本身有涉及面广,各环节循序渐进且有机结合,所 以能够使学生获得很强的业务过程体验,加强了学生的沟通协调能 力,也提升了学习积极性。二,一份单据在不同学生之间流转就必然 [1]魏格坤.直面单证标准化壁垒的影响及化解恩路[J],对外 经贸实务,2011(9):57—59. 会被监督与评价,因此学生就更注重单证的具体制作标准,锻炼了学 生依据UCP600、ISBP681等国际惯例和标准进行审单的能力,也使得 后期的互评考核更为客观。最后,这种方式使学生对各部门的制单职 责和协同配合有了深刻的认识,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信息分析、处 理能力。 [2]崔颖.项目教学法在《外贸单证》课程中的应用[J],宁 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2):21—24. [3]陈平.独立学院进出口业务实训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室 研究与探索,2010(12):142—144. [4]胡炜.浅析国际贸易单证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和建议 [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5):117—118. 『5]广银芳.从FORM E产地证被拒付谈外贸单证的风险防范 [J],对外经贸实务,2010(3):64—66. 三、考核标准的转变 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单证实务》项目实践教学改革模式,推动配 套的考核改革,专业考核分为项目实践成果考核、期末卷面考核两部 分,各占比60%、40%。项目实践成果考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不 现代企业教育M0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