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是决定高考英语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做题前,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题干和选项,并对答案内容作出合理预测;答题时,切忌跟着感觉走,最好按照题目序号来做,不会的或存在疑问的,要做好标记,要善于发现,找到题目的题眼所在,规范答题,书写工整;答题完毕时,要认真检查,查漏补缺,纠正错误。总之,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学生们不要加大练习量。在这个时候,学生要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方式,最重要的是以平常心去面对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年来,中国数据中心建设步伐加快,动力强劲,扩张模式多样。数据中心空间扩张主要为点状生长、邻近扩张和聚集增长三种模式。下图示意数据中心空间扩张的三种主要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数据中心空间扩张模式甲、乙、丙依次为( ) A 邻近扩张、聚集增长、点状生长 C. 点状生长、邻近扩张、聚集增长
B. 点状生长、聚集增长、邻近扩张 D. 邻近扩张、点状生长、聚集增长
2. 2016年以来,全球数据中心扩张放缓,但中国增长动力强劲,其增长动力主要来自( ) A. 国家大力引导 C. 交通条件日益改善
B. 数字经济迅猛发展 D. 网络设施日臻完善
3. 近年来,北京市一些大型数据中心向邻近的廊坊市扩散、主要是考虑廊坊市有( ) A. 凉爽的气候条件 C. 良好的协作关系
B. 成本较低的土地供给 D. 优质的运营保障条件
南方丝绸之路四川段在千余年的演变过程中,重塑了沿线地区村镇聚落的空间体系,形成了不同空间结构类型,下图示意四种古村镇空间结构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图示古镇早期的主要功能是( ) A. 军事防卫
B. 观光旅游
C. 商贸交流
D. 传递文书
5. 乙所示的古村镇结构体系发育较为成熟,主要表现为( ) ①有多个古镇 ②古镇间联系紧密 ③村落数量较多 ④呈网络化结构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绿电”是指在电力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的绿色电力,主要来自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德国在2022年创下了绿电使用纪录,绿电占比已达到48%,几乎覆盖了德国一半的电力消费;下图为德国2022年某月19日06:00-21:45绿电生产结构和电力消费图,这日天气晴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该日,德国绿电生产以( )
A. 风电、光伏发电为主 B. 风电、生物质能发电为主 C. 水电、光伏发电为主 D. 水电、生物质能发电为主 7. 德国持续、大力推广绿电,可提高应对国际能源市场冲击A. 减少碳排放 8. 该日所在月份最可能A. 1月
B. 减小电网波动 ( ) B. 3月
C. 5月
D. 7
能力、主要表现在( )
D. 减少能源进口
C. 降低能源需求
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盐分易在地表析出结晶并与土壤颗粒聚合形成“盐结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盐结皮”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当地( ) A. 降水稀少
B. 地表径流少
C. 蒸发强烈
D. 地下水位低
10. 研究表明,“盐结皮”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少,其主要原因是( ) A. 大气削弱作用强
B. 地面辐射强
C. 大气逆辐射弱
D. 地表反射率高
11. “盐结皮”的形成( ) A. 导致土壤酸化加剧
B. 利于土壤湿度保持
C. 导致土壤风蚀加强
D. 利于土壤肥力提高
台特玛湖位于塔里木河的末端,20世纪后期处于干涸状态,2000-2020年向塔里木河下游实施了多次流域内生态输水,总量达84.45亿m3,入台特玛湖水量约11.7亿m3,湖区水域面积逐渐恢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台特玛湖水域面积逐渐恢复有利于( )
①促进自然植被修复 ②发展淡水养殖 ③抑制湖水周边沙化 ④增加流域面积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3. 输入塔里木河下游总水量大,但入台特玛湖水量较小,其主要原因是沿途( ) A. 农业用水多
B. 蒸腾强烈
C. 生活用水多
D. 下渗较多
图1为我国长白山南坡海拔2050m处苔原带的某样地剖面。研究发现,该剖面包含火山爆发前土壤层、火山爆发后土壤层、火山灰层和母质层。图2为该剖面③层中的孢粉组成。孢粉是植物孢子和花粉的总称,通常用地层中的孢粉作为识别过去植被的证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1中①②③依次为( )
A. 火山爆发后土壤层,火山灰层,火山爆发前土壤层 B. 火山爆发前土壤层,火山灰层,火山爆发后土壤层 C 火山爆发后土壤层,火山爆发前土壤层,火山灰层 D. 火山灰层,火山爆发前土壤层,火山爆发后土壤层
15. 火山灰层中有大量一千多年前的树木残体,据此可推测( ) A. 树木残体来自于常绿阔叶树种 C. 火山爆发前林线高于现代林线
B. 树木残体来自于常绿硬叶树种 D. 火山爆发前冬季积雪期更长
16. 根据剖面③层中孢粉组成可知,在该层代表的时期内,当地植被演替方向为( ) A. 从蕨类为主向草本为主 C. 从蕨类为主向木本为主
B. 从草本为主向木本为主 D. 从木本为主向蕨类为主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省洋县(见图)地处汉江地区,是南水北调和引汉济渭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建有汉中朱鹤路和陕西长青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68.6%,2021年全县空气优良天数达348天。2003年之前洋县未能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2003年洋县提出“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依托生态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有机产业,将“绿色能量”转化为“经济增量”。经过近20年的发展,洋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1)从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角度,分析洋县2003年前未能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原因。 (2)说明汉中朱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域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意义。
(3)为促进“绿色能量”转化为“经济增量”请你为洋县设计两类生态产品,并说明理由。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钱塘江流域是我国东部早期人类活动最重要的区域之一,人类遗址众多,从新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到晚期,钱塘江入海口海平面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下表为钱塘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数量分布情况统计。 不同坡度遗址数量(处) 时期 早14 期 中4 期 晚30 11 2 6 20 10 8 4 7 0 2 0 1 2 3 0 0 0 0 1 4 3 11 2 1 ≤3° 3°~7° 7°~15° >15° ≤1km 1~2 km 2~5km 5~7km >7km 离河流不同距离遗址数量(处) 期 (1)简述早、中期钱塘江流域遗址分布的坡度总体特点,并分析可能原因。 (2)分析早期钱塘江流域先民选择居所的位置与河流距离的关系。
(3)与早、中期相比、晚期遗址数量和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指出其变化并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崖州湾(见图)位于海南省三亚市、是高山角与角头鼻之间的一段海湾。研究发现,崖洲湾海底表层沉积物砂粒及粉粒含量较高,黏粒含量较低。
(1)分析崖州湾海域沉积物物质来源和动力条件。
(2)结合崖州湾地理环境特点,推断未来崖州湾海岸线变化趋势,并说明依据。 (3)请为崖州湾岸线资源开发利用方向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
地理答案
答案:1. D 2. B 3. B 答案:4. C 5. D 答案:6. A 7. D 8. B 答案:9. C 10. D 11. B 答案:12. A 13. D 答案:14. A 15. C 16. C
17.答案:(1)供给服务:有优质水源、森林资源,但经济规模有限,且未向外调水,未能发挥供应水源、森林资源的优势;文化服务:经济发展水平低,未能充分开发(康养、旅游等)生态产品提供文化服务;调节服务、支撑服务不能直接转化成经济收入。
(2)减少人类活动对朱鹤栖息环境的干预,保障朱鹤的生存;促进朱鹤栖息地森林的保护,更好发挥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小气候、净化空气等功能;促进水源地保护,维持优良水质,保障水源供应。 (3)产品1:生态旅游。理由:森林资源丰富,空气质量优良,具有一定的旅游开发禀赋;距离汉中、西安等客源市场较近;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和接待能力;旅游业对环境影响小,生态效益好,适合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开发。
产品2:农(林)产品深加工。理由:森林资源丰富,环境污染轻,适合发展林下绿色种植(养殖);垂直地带性显著,农(林)产品多样;距离汉中、西安等城市较近,具有绿色食品的市场需求;具备深加工的经济技术基础,深加工产品附加值高。
18. 答案:(1)总体特点:多分布在坡度较小的区域。原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农耕;对外联系方便、交通便利。
(2)多选择在与河流距离适中的位置(2—5km 最多),主要因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生产力水平低,防灾能力弱,距离河流太近的区域易受洪涝灾害威胁,距离河流太远的区域取水、灌溉困难。
(3)变化:遗址数量显著增加;向较高坡度和接近河流方向拓展。原因:海平面上升,说明气候暖湿,叠加生产力水平进步、环境人口容量上升,人口数量增长;较低坡度和距河流适中的位置开发趋于饱和;种植技术提升,向坡度更大区域垦荒;防洪能力提升,向临近河流方向拓展。
19. 答案:(1)物质来源:南山角、角头鼻两处岬角侵蚀而来的物质;宁远河向海输送的物质;外海搬运而来的物质;海岸风化、侵蚀的产物。
动力条件:从南山角、角头鼻两处岬角向崖州湾汇聚
沿岸流,两股相遇流速减慢,逐渐堆积;直面外海,
外海而来的海浪、风暴潮随深度变浅减弱堆积;河流入海之后在惯性影响下继续向前搬运、沉积。 (2)变化趋势:东西两侧(南山角、角头鼻附近)侵蚀后退,海岸线北移;中部陆地前进,海岸线南移。依
据:两处岬角形态突起,遭到海浪侵蚀较强;中部海湾凹陷,且两股海流汇流项托,海浪动力较弱;中部靠近宁远河入海口,河流带来的物质堆积,弥补海水侵蚀;中部有岛屿削弱海浪侵蚀。
(3)东西两侧(南山角、角头鼻附近)营建港口、开发探险旅游。中部(河口附近)营造海滨浴场,发展休闲旅游。理由:东西两侧等深线密集,海水较深,适合修筑港口;基岩海岸,形态陡峻、适合开发探险旅游。中部等深线稀疏,海水较浅,风浪较小,且多砂粒、粉粒,适合围绕沙滩开发海滨浴场休闲旅游。
高考质量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方面、各个维度,关键是要抓住重点、以点带面、全面突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备考策略务必精准
高三备考的不同阶段,目标和任务各不相同,就像打仗一样,攻克不同的山头有不同的打法,只有抓住要领,才能打赢主动仗。一是细化“作战地图”。从现在到一模考试前,主要任务是过课本、串教材,把基础知识再夯实,为专题复习奠定坚实基础。各学科组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新课标、《中国考试评价体系及说明》和近三年高考原题,把高考考点和试题变化点做成“作战地图”,平时考试、练习要对照“作战地图”进行选题,并在“作战地图”上一一标注,确保考点训练无死角、考点覆盖无遗漏。二是组织集体攻坚。发挥学科组集体备考的优势,学科组内任务分解、责任到人,每次考试变式训练的预测由组长把关。学科组坚持“一课一研”、“一考一研”,新老教师步调一致,节奏有序,充分发挥分工协作的集体教研智慧。三是找准学科增分点。认真研究本省、本市、本校近年来的高考数据,细化到每一个知识点的得失分情况,找准突破点和增分点,有目的进行专项训练和突破提升。英语的阅读理解和小作文、语文的古文分析和作文、理科的做题速度、文科的答题思路等,都要制定详细的训练方案和突破的方法策略,在实践中调整提升,打破制约瓶颈,找到质量提升的突破口。
二、课堂教学务必高效。课堂是教育教学是主阵地。高三年级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重,更要切实发挥课堂40分钟的作用。一是上好微专题课。春节前后,一轮复习进入后期,学生不会的知识点逐步浮出水面。这些薄弱知识点如果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到二轮复习的效果。高三年级要围绕浮现出来的问题,上好微专题或
微微专题课,针对某一个点或几个点精讲、讲透,触类旁通。微专题课怎么上?可以针对学生不会的问题,每节课重点解决1-2个知识点,专题强调,专点训练,不贪多,顺一个点“追祖宗八代”,剖析透!微微专题,则更精、更准、更小、更有效,可以一节课只讲一道题,但是要把这一道题挖深、挖透,讲透一个会一类,做会一题能举一反三。二是上好试卷讲评课。试卷讲评课是高三的主打课型,必须切实收到实效。首先,要精确掌握考情。考试不过夜,打铁要趁热,每次考试以后,要对班级考试情况了如指掌,充分了解易错点、易考点,这样讲评时,才能有所侧重,才能有针对性地攻克重难点。其次,要规范讲评流程。针对错误率高或重点考察的试题,教师引导出方法思路;再由学生个人进行自评自纠,小组讨论展示,找出得分原因和失分原因,真正弄清楚解题思路。师生合作再对解题思路进行再归纳总结,写到纸上记录下来,强化验证结果。三是克服“漏斗思维”。所谓“漏斗思维”,就是:今天正在学,突然有事不继续了,明天已经忘记一大部分,后天想起来,继续学,但是忘记的一大部分似乎又需要重新开始,周而复始,积累数月,结果是仅仅只有一点点的内容,而且是在同一个地方循环往复。对于常错、常考的知识点,要经常复习,要不就如同漏斗一样慢慢溜掉。尤其是对于已经进行过的专题训练、变式训练,不能认为进行过一次、两次就万事大吉,要每隔2周进行“回头看”,把学生的易错题重新编辑,归类整理后附上分析讲解印发给学生,克服漏斗思维,反复夯实专题训练的知识点。
三、学生训练务必得法。教师的教学能力最终要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对高三学生而言,就是要通过训练转化为学生的答题能力。一是严格限时训练。限时训练就是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做完训练题目,既训练速度,又锻炼准确度。限时训练可短可长,可以是课前十分钟,可以是一节课,但必须坚决做到即练即评,长期坚持,通过教师评阅提升学生答题速度和效度,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适应高考临场答题要求。二是严格规范答题。要认真研究高考原题和高,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认真进行比对。要把学生在考试时的原生态答卷原汁原味地展示出来,再让学生自己对照答案进行打分、评价,找出与标准答案的差距,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制定答题标准模板,保证将来一分不丢。三是突出变式训练。对于临界生的典型错题或遗漏知识点,要进行变式训练,一题多变进行训练,把错题作为“母题”,至少进行一题五变以上,让学生写出每道题的解题思路,最后总结出此类变式的特点和解题入手点。教师必须要把变式训练当做作业认真批改,带领学生共同验证解题思路,形成答题的基本思路。四是落实“作业自助餐”。对学生要进行分类指导,不能一刀切,尤其是
对于清北临界生和一本临界生,学校应高度重视临界生转化工作。要把握好临界生的学科短板,制定好辅导、转化和提升的具体措施,要实行面批面改,落实“作业自助餐”。针对不同的高频错题,由教师分别设置变式训练题,也就是A错题出至少5道变式训练,印刷;B错题再出5道变式训练,印刷;C错题也出5道变式训练,印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错题,自主领取对应的变式训练题,通过针对性训练补齐学科或知识短板,提升整体备考效益。五是强化精神激励。高三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师生缺乏必要交流,学生容易出现心理焦虑、缺乏归属感等心理问题。为此,要对高三年级学生多鼓励,多表扬。大人总想听好听话,学生也是如此,越是鼓励越有劲,因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而改变一生命运的事例不胜枚举。教师要不吝赞美,从情绪上、从情感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