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
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A. 血液运输,突触传递 B. 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C. 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 D. 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答案】D
【解析】哺乳动物卵巢分泌的雌激素通过血液循环或体液运输作用于乳腺细胞,精子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结合,进入卵细胞内完成受精作用,是直接接触,所以D正确,A、B、C错误。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色法进行检测 B. 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 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2+
D. 斐林试剂是含有Cu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答案】B
【解析】细胞膜的完整性,可以选择性吸收物质,而台盼蓝染色剂是细胞不需要的有机物,若细胞膜完整,则无法进入,而破坏后则可以进入,A正确;氨基酸不含有肽键,而双缩脲试剂用来检测蛋白质中的肽键,B错误符合题意;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
2+
体,通过用醋酸洋红或龙胆紫溶液或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C正确;斐林试剂含有Cu的碱性溶液,可被还原性葡萄糖在水浴加热下还原成砖红色,D正确。
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 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 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D. 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答案】C
【解析】从图示可知,用CTK处理比正常叶片中(用蒸馏水处理)叶绿素含量下降慢,说明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A正确;而用CTK+ABA处理组比CTK中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快,说明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B正确;NADPH是光反应产生,通过光合色素吸收光能使水光解产生,ABA组叶绿体中N叶绿素含量下降快于CTK组,光反应慢,形成NADPH速率慢,C错误符合题意;ABA处理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组下降快,说明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D正确。
试卷第1页,总6页
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答案】C
【解析】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而后再注射少量表现为呼吸困难等症状,说明是过敏反应,而不胰岛素作用的结果,A错误;呼吸中枢位于脑干中,而不是神经递质的作用,B错误,发生过敏反应,说明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C正确;呼吸抑制剂是作用于细胞呼吸,而不是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D错误。
5.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答案】D
【解析】通常对于有利的种群加以利用,种群数量应在K/2~K之间加以利用,使其种群数量降低到K/2,这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而从图可知,在丙和丁之间种群增长速率最大,为K/2,甲、乙、丙数量没有达到 K/2,丁超过K/2,,所以应在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A、B、C错误,D正确。
6.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Rr
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X
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
r
C.雌、雄亲本产生含X配子的比例相同
r
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的极体。 【答案】B
【解析】长翅与长翅交配,后代出现残翅,则长翅均为杂合子(Bb),子一代中白眼表现型为1/4,而子一代雄性中出现1/8为白眼残翅,则雄性中残翅果蝇占1/2,所以亲
Rr
本雌性为红眼长翅的双杂合子,亲本基因型BbXX, A正确;F1中出现长翅雄果蝇的
Rrr
概率为为3/4×1/2=3/8,B错误符合题意;亲本基因型BbXX,雄果蝇BbXY,则各含
rrrr
有一个X基因,产生含X配子的比例相同,C正确;白眼残翅雌蝇的基因型bXbX为rrr
bbXX,为纯合子,配子的基因型即卵细胞和极体均为bX,D正确。
试卷第2页,总6页
7.(10分)
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两种类型,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
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简要写出(1)实验思路,(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要求: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 【答案】(1)思路
甲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尿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病监测其放射性。
乙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病监测其放射性。 (2)结果及结论
若甲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乙组无,即为RNA病毒;反之为DNA病毒。 【解析】(1)由于DNA和RNA元素组成相同,但其有各自的特有碱基,DNA特有碱基为T,RNA特有碱基为U,分别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碱基T、U培养宿主细胞,使宿主细胞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碱基T和U,再利用病毒侵染宿主细胞,看子代病毒是否含有碱基T或U。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碱基T、31P的碱基U培养宿主细胞,使其宿主细胞含有23P的碱基T。再用病毒去侵染含32P碱基T的宿主细胞,看子代病毒是否含有碱基T,为A组;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碱基U、31P的碱基T培养宿主细胞,使其宿主细胞含有23P的碱基U。再用病毒去侵染含32P碱基U的宿主细胞,看子代病毒是否含有碱基U,为B组。
(2)若A驵子代病毒具有放射性,B组不出现放射性,则说明其遗传物质是DNA,反之A组不含有放射性,B组含有放射性,则其遗传物质是RNA。 8.(9分)植物的CO2补偿点是指由于CO2的限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CO2浓度,已知甲种植物的CO2补偿点大于乙种植物的,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正常生长的甲、乙两种植物放置在同一密闭小室中,适宜条件下照光培养,培养后发现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都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甲种植物净光合速率为0时,乙种植物净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0”“等于0”“小于0”)。
(2)若将甲种植物密闭在无O2、但其他条件适宜的小室中,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植物的有氧呼吸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大于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使密闭小室中CO2浓度降低,光合速率也随之降低 大于0
(2)甲种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释放的O2使密闭小室中O2增加,而O2与有机物分解产生的NADH发生作用形成水是有氧呼吸的一个环节,所以当O2增多时,有氧呼吸会增加 【解析】(1)从题干信息可知,适宜条件下照光培养,由于进行光合作用,且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使密闭小室内的CO2浓度下降,使两植物光合速率下降,甲种植物的CO2补偿点大于乙种植物的CO2补偿点,所以甲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CO2浓度大于乙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CO2浓度,当甲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CO2浓度还没有达到仍高于乙植物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CO2浓度,所以甲种植物净光合速率为0时,乙种植物净光合速率。
(2)甲种植物密闭在无氧环境中,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当有二氧化碳时,甲植物在照光条件下可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出氧气,可用于甲植物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释放二氧化碳,从而使光合作用加快,产生更多的氧气,使有氧呼吸加快。 9.(8分)
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为晶体渗透压。回答下列
试卷第3页,总6页
问题: (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_______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
(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__________,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_______。
(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________。 【答案】(1)血浆(2)增加 降低 (3)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解析】(1)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卖到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而晶体渗透压不变,从而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水分渗出形成组织液,引起组织液增多出现的组织水肿。
(2)正常人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而血浆渗透压不变,水以自由扩散或渗透形式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多,从而使血浆晶体和胶体的渗透压均下降。
(3)内环境是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体内细胞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维持细胞渗透压,给细胞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并及时将细胞代谢终产物运走。 10.(12分)
某种羊的性别决定为XY型,已知其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N/n)控制;黑毛和白毛由等位基因(M/m)控制,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回答下列问题: (1)公羊中基因型为NN或者Nn的表现为有角,nn无角;母羊中基因型为NN的表现为有角,nn或Nn无角。若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则理论上,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
(2)某同学为了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让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子二代中黑毛∶白毛=3∶1,我们认为根据这一实验数据,不能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需要补充数据,如统计子二代中白毛个体的性别比例,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M/m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3)一般来说,对于性别决定为XY型的动物群体而言,当一对等位基因(如A/a)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____种;当其位于X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____种; 当其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如图所示),基因型有____种。
【答案】(1)有角:无角=1:3 有角:无角=3: 1 (2)白毛个体全为雄性 白毛个体中雄性:雌性=1:1 (3)3 5 7 【解析】(1)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可知,通过列表可知Nn×Nn子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为: 子代基因型 1/4NN 2/4Nn 1/4nn 子代雄性表现型 子代雌性表现型
有角 有角
有角 无角
试卷第4页,总6页
无角 无角
(2)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子一代均表现为黑毛,子二代中黑毛∶白毛=3∶1,由于常染色体上遗传与伴X遗传结果后代表现型均为黑毛∶白毛=3∶1,若染色体上遗传,通常各种表现型中雌性:雄性均为1:1;若是伴X染色体上遗传,则MMmMmMMMMmMm
XX×XY,子一代XX和XY,子二代中1/4XX、1/4XX、1/4XY、1/4 XY。
AAAa
(3)位于常染色体上雌雄基因型相同为AA、Aa、aa,位于X染色体上雌性为XX、XX、aaAaAAAaaaAAaXX,雄性为XY、XY;位于X、Y同源区段上,雌性为XX、XX、XX,雄性为XY、XY、aAaa
XY、XY。
11.[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CO2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作为碳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出两点即可)。 (2)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填“尿素”“NH4NO3”或“尿素+NH4NO3”)作为氮源,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来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KH2PO4和Na2 HPO4,其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脲酶 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异养型生物,不能利用CO2来合成有机物 为细胞生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他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2)尿素 其他两组都含有NH4NO3,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和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利用NH4NO3,不能起到筛选作用
(3)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营养,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稳定 【解析】(1)细菌分解尿素是由于细菌体内合成脲酶的结果,尿素是有机物,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分解者,而不是生产者,只能生产者才能利用CO2作为碳源合成有机物。葡萄糖通常既作为碳源,也可作为能源,作为碳源可转变成其它有机物。
(2)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通常只能用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对于“NH4NO3”或“尿素+NH4NO3”均含有无机碳源。
(3)KH2PO4和Na2 HPO4为微生物培养可提供P元素和无机盐离子如钾离子和钠离子 12.[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真核生物基因中通常有内含子,而原核生物基因中没有,原核生物没有真核生物所具有的切除内含子对应的RNA序列的机制。已知在人体中基因A(有内含子)可以表达出某种特定蛋白(简称蛋白A)。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从人的基因组文库中获得了基因A,以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却未得到蛋白A,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家蚕作为表达基因A的载体,在噬菌体和昆虫病毒两种载体中,不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载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高效地获得蛋白A,可选用大肠杆菌作为受体,因为与家蚕相比,大肠杆菌具有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等优点。
(4)若要检测基因A是否翻译出蛋白A,可用的检测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蛋白A的基因”或“蛋白A的抗体”)。
(5)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可以说是基因工程的先导,如果说他们的工作为基因工程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启示,那么,这一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基因A有内含子,在大肠杆菌中,其初始转录产物中与内含子对应的RNA序列不能被切除,无法表达出蛋白A (2)噬菌体 噬菌体的宿主是细菌,而不是家蚕
(3)繁殖快、容易培养 (4)蛋白A的抗体
试卷第5页,总6页
(5)DNA可以从一种生物个体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个体 【解析】(1)基因A的编码区中有内含子和外显子,在真核生物细胞内把内含子转录来的RNA切除,而原核生物细胞内基因转录后不切除,转录后直接表达,所以翻译形成的蛋白质不是A蛋白。
(2)由于噬菌体是专性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无法侵染到真核生物家蚕细胞内,所以不能用噬菌体作为运载体。而家蚕属于昆虫,故可用昆虫病毒作为运载体。
(3)大肠杆菌作为受体菌具有繁殖周期短、易培养、物含量、产物易分离、不会造成基因污染等。
(4)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的通常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注入抗体看是否出现杂交带,若出现则表达。
(5)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做出了重要贡献,不仅证明了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还证明了DNA可以从一种生物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个体。
试卷第6页,总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