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12通信原理课程设计大纲(本部)

12通信原理课程设计大纲(本部)

来源:吉趣旅游网
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专业2012级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设计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巩固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

2.熟悉SystemView仿真环境并能在其环境下了解并掌握通信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

3.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内容包括(未注明情况下,每班同学按学号最后两位数要求选题): 1.基于SystemView的正交系统仿真与分析(电1班1、31号,电2班31号,通1班15号,通2班10号,通3班20号);

2.16QAM调制解调系统与解调系统的仿真(电1班2、32号,电2班30号,通1班16号,通2班11号,通3班21号);

3.最小频移键控(MSK)正交调制与相干解调系统的仿真(电1班3号,电2班1、29号,通1班17号,通2班12号,通3班22号);

4.巴克码识别器仿真(电1班4号,电2班28号、符健才,通1班18号,通1班18号,通2班13号,通3班23号);

5.多路载波通信系统仿真(电1班5号,电2班27号,电3班1号,通1班19、28号,通2班14,通3班24号);

6.2DPSK 调制解调系统仿真(电1班6号,电2班26号,电3班2号,通1班20号,通2班15、21号,通3班19、25号);

7.PCM 脉码调制/ 解调仿真(电1班7号,电2班25号,电3班3号,通1班21号,通2班16号,通3班26号);

8.超宽带脉冲信号产生仿真(电1班8号,电2班24号,电3班4号,通1班范运斌,通2班17号,通3班27号);

9.二进制差分编码解码(电1班9号,电2班23号,电3班5号,通1班23号,通2班18号,通3班28号);

10. AM 超外差收音机模型(电1班10号,电2班22号,电3班6号,通1班24号,通2班19号,通3班29号);

11.间接法调频(电1班12号,电2班21号,电3班7号,通1班25号,通2班20号,通3班30号);

12.声音通过FM系统传输的仿真(电1班12号,电2班20号,电3班8号,通1班26号,通2班22号,通3班31号);

13.验证奈奎斯特第一准则的仿真(电1班13号,电2班19号,电3班9号,通1班14号,通2班23号,通3班1号);

14.OOK的相干解调和非相干解调仿真(电1班14号,电2班18号,电3班10号,通1班29号,通2班24号,通3班2号);

15.2FSK的相干解调仿真(电1班15号,电2班17号,电3班11号,通1班30号,通2班25号,通3班3号);

16. 2DPSK调制与解调(电1班16号,电2班16号,电3班13号,通1班31号,通2班26号,通3班4号);

17. 2ASK与MASK调制性能比较的仿真(电1班17号,电2班15号,电3班14号,通1班32号,通2班27号,通5班号);

18.短波8AFSK调制与解调器的仿真(电1班18号,电2班14号,电3班16号,通1班1号,通2班28号,通3班6号);

19. QAM调制与解调的仿真(电1班19号,电2班13号,电3班17号,通1班2号,通2班29号,通3班7号);

20.MSK调制与解调的仿真(电1班20号,电2班12号,电3班18号,通1班3号,通2班30号,通3班8号);

21.增量调制仿真(电1班21号,电2班11号,电3班19号,通1班4号,通2班31号,通3班9号);

22.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电1班22号,电2班10号,电3班20号,通1班5号,通2班1号,通3班10号);

23.插入导频法载波同步原理仿真(电1班23号,电2班9号,电3班21号,通1班6号,通2班2号,通3班11号);

24. (7,4) 汉明码编、译码器的仿真(电1班24号,电2班8号,电3班22号,通1班7号,通2班3号,通3班12号);

25. Golay 码编译码器的仿真(电1班25号,电2班7号,电3班25号,通1班8号,通2班4号,通3班13号);

26. RS 编译码器的仿真(电1班26号,电2班6号,电3班26号,通1班9号,通2班5号,通3班14号);

27.卷积码的仿真(电1班27号,电2班5号,电3班27号,通1班10号,通2班6号,通3班15号);

28. Rummler 多径衰落信道模型的仿真(电1班28号,电2班4号,电3班28号,通1班11号,通2班7号,通3班16号);

29. BCH 编码器的BER测试仿真(电1班29号,电2班3号,电3班29号,通1班12号,通2班8号,通3班17号);

30. 2FSK的非相干解调仿真(电1班30号,电2班2号,电3班30号,通1班13号,通2班9号、周奎,通3班18号)。

要求: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在SystemView5.0仿真环境下,从各种功能库中选取、拖动可视化图符,组建系统,在信号源图符库、算子图符库、函数图符库、信号接收器图符库中选取满足需要的功能模块,将其图符拖到设计窗口,按设计的系统框图组建系统;设置、调整参数,实现系统模拟;设置观察窗口,分析模拟数据和波形。 三、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结束时,指导教师将在现场验收所做设计,要求学生写出课程设计报告(电子版和打印版),并附上程序清单。

1、现场验收

要求每个学生对自己所做的设计能正确说出其原理;各个模块的名称、作用及参数设置;提供观测点波形图,并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回答其它与设计有关的相关问题。

2、提交课程设计报告(打印版) 内容包括:

(1) 系统的基本原理框图以及每一个模块的作用;

(2) 系统仿真过程中,每一个用到的模块中主要参数的意义; (3) 仿真系统参数的设定和设定的依据;

(4) 仿真系统参数改变时,给仿真结果带来的影响(如高斯白噪声信道的信噪比增加,

则误码率减小);

(5) 仿真的结果(波形,误码率等),仿真波形结果可以通过拷贝粘贴至课程设计报告,原理图可通过位图拷至报告中(不要使用屏幕拷贝,而且背景一般选白色)。

(6)其它所有图(除SystemView仿真平台所输出的原理图和波形图外)需要在Word或Viso等画图工具中完成,所有的公式应用公式编辑器输入。

3、每个学生建立一个以自己学号+姓名的文件夹,文件夹内应包含课程设计(按模板要求)电子版及所做设计的源文件,学习委员负责把本班所有同学的设计电子文档及源程序收集打包后发至:wzqxt@sohu.com。

综合课程设计现场验收、设计报告、考勤等方面的成绩分为五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四、其它要求

1、课程设计时间安排

第19周星期一至星期五为课程设计时间,学生只要完成了设计任务,可以向老师提出提前验收申请,然后提交课程设计电子版和打印版。

2、参考资料

(1) 所提供的SystemView相关书籍及文章(参考资料目录中标了序号的则对应二项中的题目,其余则在《Systemview 动态系统分析及通信系统仿真设计》去查找);

(2)《通信原理》教材;

(3) 互联网上及其它方面的参考资料。 3、地点:高频与通信原理室(四教504)

4、12级电子、通信工程专业通信原理课程设计上机时间安排表(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

时间 17周星期一上午(6月29日) 17周星期一下午(6月29日) 17周星期二上午(6月30日) 17周星期二下午(6月30日) 17周星期三上午(7月1日) 17周星期三下午(7月1日) 17周星期四上午(7月2日) 17周星期四下午(7月2日) 17周星期五上午(7月3日) 17周星期五下午(7月3日)

时间 18周星期一上午(7月6日) 18周星期一下午(7月6日) 18周星期二上午(7月7日) 18周星期二下午(7月7日) 18周星期三上午(7月8日) 18周星期三下午(7月8日) 18周星期四上午(7月9日) 班级 通信1 通信2 通信3 通信1 通信2 通信3 指导老师 班级 电子1 电子2 电子3 电子1 电子2 电子3 验收、交报告 验收、交报告 指导老师 18周星期四下午(7月9日) 18周星期五上午(7月10日) 18周星期五下午(7月10日)

验收、交报告 验收、交报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