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习型大学:当代大学发展的新路向

学习型大学:当代大学发展的新路向

来源:吉趣旅游网
2010年 《和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Ju1.2010第29卷第六期 总第68期 学习型大学:当代大学发展的新路向 方晓维 (中山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275) L捅 璺.1近年来,国外对学习型大学的研究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深入。 基础的资源的整合能力,大学所要争夺的最核心的资源就是知识, 丽我黟在她鞭城的理论研究则相对滞后于当前大学建设的实践。本文首先阐述学 因为大学的全部活动就是知识生产、知识传授、知识转化的结合。 习型大学理念提i=}l的背襞及其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学习型大学的内涵及其特 而这一切只有将学习置于战略实施的核心地位,才能使大学生存和 征}稚后。从组第J管理、知识管理和信息技术应用等多维视角提出建设学习型大 发展具有广阔空间。因此,现代大学通过“学习型大学 的创建, 学的镶略 改善大学在知识传播、知识仓0新和服务于社会等方面的功能,十分 紧迫。 L关键1司j学习型大学:大学发展:路向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习型大学的内涵与特征 自l992年Chds Duke出版《学习型大学——走向一种新的范式》 (一)学习型大学的内涵。国内学者对学习型大学这一领域的 以来,学习型大学概念的提出至今已近2O年的历史。当前,学习型 研究基本以彼得・圣吉的学习性组织为理论基础。对此,学者吴遵 大学的研究日趋成为学界和大众关注的话题,学者们从教育学、心 民等在其著作中认为“圣吉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理论立足于振兴企业、 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角度进行了研究。美国、英国、德国和日 发展企业,因而功利性是其明显的价值取向;而学习型社会的最终 本等国家对学习型大学的研究已从理念建构阶段进入实践阶段。例 目标是建立充满余暇时间和自由空间的社会,在那样一种社会中, 如,l999年由O’Banion教授等人发起了美国62所社区学院为成员 人们的学习并不以职业或经济上的获益为目的,而是人们自发的 的学习型大学项目联盟(Learning College Proje ̄),该项目联盟已开 以自愿为标志而形成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因而学习型社会和 展了多年的学习型大学研讨与经验推广。在我国,国内也有孟繁华 学习型组织是基于不同对象而产生的两种功能和目标不同的理论, 等学者提出“学习型学校”的概念,多以“学习型组织”为理论基 把两者混为一谈,只能说是理论误导者张冠李戴的炒作。” 础,主要从学校组织管理角度研究学习型大学。但是,人们对“学 国外学者对学习型大学的内涵的阐释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加全面 习型大学 理念的本质、功能和运行机制还缺乏深刻认识。一个最 的理解学习型大学这一概念。他们认为“学习型大学”的理论基础 直接的疑问是,学校就是学习的场所,它天然就是学习型团体、学 不仅包括“学习性组织”,还包括“知识管理理论”、“社会学习理论 、 习型组织或者学习型社区,还有必要把它作为自己追求和建设的目 “教育技术学”等。如O’Banion(1997)提出了学习型大学(1eaming 标吗?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认识学习型大学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和 college)的概念,他认为“学习型大学是将学习放在第一位,并为 历史意义。 学习者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提供有意义的教育体验 首先,学习型大学理念顺应了2l世纪教育观念革新的潮流 这种组织模式基于教育经验的设计是为学习者服务,并以服务于组 学习型大学这一理念的提出,适应了当代教育理念的变更:教 织及其员工为前提假设的 。O'Banion指出,为了促进转变为学习 育由学校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学校教育重心由知识向学习的转移。 型大学,有两个问题必须得到回答:一是如何帮助我们的学生,二 这种转变主要来自经济、社会的快速变迁和发展以及教育目的和职 是我们如何知道这样有效地能帮助学生呢?第一个问题的目的是为 能的变化与更新。学习型大学摒弃传统的以学生被动受教育的大学 了强调大学里面的任何事物都必须促进学习。第二个问题是为了提 管理与建设模式,强调学生由被动的受教育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 醒领导者所有的服务或项目都必须真正地促进学生学习。 大学由开展教育的场所转变为创设学习情境和经验的社区。在终身 (二)学习型大学的特征。尽管不同学者对学习型大学特征的 教育思潮下,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大学在引领新知识 表述各异,但有些共同的关键词是值得注意的,比如:“学习第一”、 的生产、培养创新型人才,并以生产的新知识和创新人才服务社会 “学生第一”、“自主”、“创新”、“团队学习”、“终身学习 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和“知识共享”等。 其次,建设学习型大学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1.Terry O’Banion认为,学习型大学相比较大学以往“个体学习、 党的十六人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 被动学习”为主的模式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每一个学习者在团队 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适应了当代世界各国建设学习 学习中有实质的改变:第二,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习者完全参与; 型社会的潮流。社会是由各种大大小小的组织组合而成的,要把我 第三,学习这为自己的选择承担主要责任:第四,创建并提供尽可 们的社会建成学习型社会,就意味着要努力把大大小小的各种组织 能多的选择;第五,由学习者需要来确定辅导者的角色;第六,改 都建成学习型组织。将大学建设成“学习型大学”是对这种形势的 进和扩展学习的成功经验将被记录在案;第七,鼓励所有员工确定 种呼应,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当中,学习 他们在促进学习中的角色。”学习型大学强调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学生 型大学建设不仅是学习型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对整个社会的 和学生的学习上。学校管理当局针对学生的所有决策都必须支持和 学习化是一种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大学在推进社会学习化的过程中 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成长和成就的取得。在学习型大学中,评价政 扮演重要角色的可能性大大的高于小学与中学,这是由于大学集中 策是否有效的标准是这些项目和服务是否真正地符合学生的需要; 2.Metaxmtis从知识管理的视角考察学习型大学,认为其核心因 了高深知识生产、传播和运用的人、财、物等各种有利资源,加之 网络技术的推广,大学对人的成长的影响里可以渗透到全社会的每 素至少包括如下四项:第一, 大学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能将自身 个公民。 的知识传播、知识创新与市场环境和需求灵活结合起来 第二,能 最后,建设学习型大学是大学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 够持续地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支持学生参与高校所承担的重 大学生存发展的关键在于保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使大 大社会研究计划和项目,积极提倡问题为本的学习和项目为本的学 学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性能力。对于大学来说, 习。将其作为学生终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积极寻求在高 其竞争力的实质足知识,是知识价值发掘与应用的能力。从竞争主 校自身研究计划框架内的合作伙伴。如公司和其他学习化组织,旨 体上看,大学核心竞争力是一种比较优势,而且是一种独特的持续 在交换知识、经验和创新思想,并且力求将其传递给自己的学生。 的比较优势,是相对于其竞争对手而言的那种独特性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不断地强调知识的获取、存储、共享、检索及上述方式的改 能力的有机结合。集中体现在独具特色的基于学术带头人的学科建 善。 设,即具备高水平的教授和科研人员。从竞争对象来看,大学之间 3.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来看,学习型大学可概括为4个特征:“组 竞争足以知识为基础的资源的竞争。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对以知识为 织结构的扁平化;部门院系的无边界;创新能力强;知识和信息的 一一2010年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Ju1.2010第29卷第六期 总第68期 共享性。” 3.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构建学习网络 三、建设学习型大学的策略 在一个以学习为中心的组织中,现代信息技术和fi】9络平台的构 基于对学习型大学的提出的时代背景和意义、内涵与特征的认 建起着一个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开拓学校的资源,同 识,笔者从组织管理、知识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几个角度提 时也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好更快的服务。例如,在教师培训、进 出建设学习型大学的策略: 修和学习方面,学习型大学以网络资源为依托,在网上开展教研活 1.管理机制民主化,改变科层管理模式实行扁平化管理 动。教师之问可以共同探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和提升 大学是一种活的自组织,大学的改革和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科 教学经验。这使教师如饥似渴地学习看,引发教师思考,启迪教师 层管理的旧观念的束缚,在管理指导思想、管理决策等方面有所创 智慧,激发教育灵感。教师的学习心得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这样集 新。 思广益,优化组合,丰富教学设计,改进了教学工作。在集中网络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学习型大学应该坚持“以人 教研活动后教师仍可以继续对各种学习资源再进行深入的分析、研 为本,重在激励”的管理机制,以共同愿景去激发大学里一切人员 究和交流。总之,网络技术的应用将会使学习更普及于每一个人、 的学习意愿,每个人都不断超越自我,去成为最好的自己。管理机 每一个地方、每一个时间,改变以往教学科研活动的时空局限:丰 制的作用在与使大学里的每一个成员,自觉自主地为大学发展贡献 富的网上资源,将为教学科研开阔新的天地,最终建立起开放、交 自己的聪明才智,每个人(不管是学生、教师、行政人员、教辅人 互、动态的学习网络甲台,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达到知识生产、 员)都主动创造知识、应用知识、转化知识,每个人都成为自己领 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一体化。 域的专家。 四、结论 第二,分享领导地位,共同合作决策。学习型大学应该促进领 学习不仅是知识的传播与转移,更是知识创新与生产,学习型 导者角色的改变,使学校的管理从事务型管理转变为战略型管理。 大学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促成学生与教师的知识、技能、能力和人格 学校的领导应该具备思考和沟通的能力,建立起共同愿景,并且能 的发展与完善。在建设学习型大学的整个过程中,大学的组织结构 不断地反思个人的价值观以及调整个人的行为 领导者必须要有不 将最终发展为“学习共同体”的联合,知识流动特别顺畅;大学里 断学习的能力,学习外界的新知识,同时也要学习教职员工们在大 的每一个个体(包括学生、教师、其他教职员工以及大学周边的社 学变化中所产生的新观念。在学习型大学中 要强调组织中的横向 区的成员)将受益于社会化的学习机制,在其中不断获取物质、能 联系与沟通,强调领导者的授权。大学的领导者不再扮演监督和控 量与信息,锻炼新思维、创造新知识、取得新成果。 制的角色,而是转为支持、协调和激励的角色。学习型大学应让师 参考文献: 生参与学校管理、促进教职员工们自主管理、积极采纳他们的意见 [1]ElaineMartin ChangingAcademicWork:Devel0piIlgtheLearningUniversity 和建议.积极促进共同愿景的形成。广大教师们可以直接参与学校 IMI.The Society R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Open University Press,1999 的决策过程,整个大学内部都可以形成相互理解、相互学习、整理 [2]ChrisDuke.ManagigntheLearnignUniwrsiytlM1.SocietyforResearchinto 互助、协调合作的教职工群体。另外,在办学过程中,学校还应该 Hihger Education&Open Umversiyt Press,2002. 广泛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大学的成员们都应该具备真正有效的 [3lChris Duke.The Learning Universiyt:Towards a New ParadigmIM1.Society 修炼方法,使自己的心智不断得到改善与提升,能坚定不移地为实 fofResearchinto Hj蛳Education&OpenUniversityPress.1992 现共同愿景而努力奋斗 [4|TerryO’Bunino.A LearningCollegeforthe 21stCentu ̄ylJI.AmericanAsso 2.学习机制社会化,改善知识创新、传播和转化的过程 ・ciation ofCommonityColleges:AmericanCouncilonEducationOryxPress.1997. 学习型大学引入知识管理的目的正是立足于提高大学这个组织 [SlMetaxiotis K.Psarras J.Apply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Higller 里所有成员的学习意愿和能力,改变组织现有的知识产生模式和产 FAucatiom:the Creation of a Learning organizatino[J].Journal ofInformation& 生过程,改善知识产出的结果。知识管理使大学及其所处环境中的 Knowledge Management,2003(4).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被动员起来,使内部的知识和外部的知识得以 [6]吴遵民等.现代终身学习理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P127. 探究、转化和整合,发展出组织的新知识,使内、外部的知识共享 [7]李德英。基于知识管理的组织学习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得以实现,建立起在组织中进行实验和学习的文化背景,不断地加 P13-PI5. 强知识过程的反思和评估,不断地促进知识的创新和转化。 [8]孙喜亭.教育原理(第2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学习型大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 [9]曹永菊.试论学习裂高校及其创建途径[J】.学习研究。2005(6),P55. 学习型大学创造一种合作的氛围,使师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合作。 [1O]米靖.论大学知识管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6).P51. Gableniek 1990年指出,团队学习的目的是在课程或课程作业中建 It1]丁玲,马忠云.论学习型高校建设[J].教育教学管理.2008(1).P38. 立联系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团结合作。另外,团队学习也会促进 【l2]曹永菊.试论学习型高校及其创建途径[J】.学习研究.2005(6),P55. 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在学习团队中的学生和教师都参加到学术 113][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嘲].郭进隆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 沙龙的讨论中,在跨学科的观点上广泛地阅读书籍以及以分组的形 [14】邹长城.王莉芬,刈慧玲.大学应创建成为“学习型高校 cJ】.高等教 式进行生动的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撰写文章来形成与发 育研究,2005(7). 展他们自己的思想。在团队学习中,深度会谈是一种重要方法。这 [】5]扬广晖,王艳.高等教育的新职能:“终身学习型大学”的建没构想[J]. 个方法是由美国物理学家鲍姆提出来的。鲍姆认为,深度会谈的目 辽宁教育研究,2006(12). 的在于使团队智慧超过个人智慧的总和,实现1+1>2的效应。在深 h6]区阳.建设学习型的大学意味着什么[J】.航标灯。2009(11). 度会谈中,大家以不同的观点探讨复杂的议题,每个人都摊出自己 [17]http://www.1eague.org/league/projects/lcp/[EB/OLI.2010-08・20. 心中的假设,并自由交换意见。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人人将深藏 [18]米靖.论大学知识管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6).P53. 内心的经验和想法相互告知。这些讨论对教职员工和学生来说是很 [19]吴遵民等.现代终身学习理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P127. 生动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在团队学习中,学生的效率很高。 [20]Terry O’Bunino・A Lcaming college for the 21st cenmrylM1.American 团队学习也并不局限于学生群体之间,一所大学里的教师们应该在 Council OnEducation andtheOryxPress,1997・PI9-20 制定教学目标、设计学生培养方案、评价学生成绩等方面进行团队 f2 1]Metaxiotis K.Psarras J-Apply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Higher 合作,相互交流教学和教研经验,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3。 Educatiom:the Creation of a Learning organizatinolJI.Journal of。】Information【& 大学通过不断完善的知识管理,可以改进个体和组织的学习过 Knowledge Management,2003(4),P353-P359. 程。创造出帮助自身知识得以改善的信息,不仅使大学中作为“实 [22]葛永菊.试论学习型高校及其刨建途径[J].学习研究。2005(6),P55. 践群体”的教职员工不断地创造出组织知识,而且使彼此共享知识, 作者简介:方晓维(1980-),男,广东揭阳人,中山大学教育科学研 确保大学中作为共同背景的系统性和结构性知识得以保持活力和不 究所2009级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方向:教育领导与管理。 断丰富,形成独特的集体智慧,从而使大学成为一种“智能组织 。 收稿日期:2010-08-07 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