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与欣赏・
试论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的变化
秦文苑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3
[摘 要] 马克思与恩格斯在一生中从事了大量的报刊活动,也正是这些丰富的报刊活动实践最终形成了无产阶级的新闻理论思想。本文以时间为轴,从他们各个时期报刊思想的变化去理解与诠释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思想变化。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报刊活动;新闻思想;变化[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07)01-0061-03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思想、新闻思想、宣传思想、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党报理论的奠基人。他们的这些思想是他们所处时代和他们所代表的现代工人阶级智慧,以及他们个人的才智、眼光和预见力协调一致的结晶。他们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卓越的巨匠和大师。他们的一生,是同办报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据统计,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亲自创办并主编的报刊有4种,协助创办并参与编辑的报刊有5种,指导编辑方针的报刊有10种,先后为之撰稿的报刊达200多家,他们在长达半个世纪所写的1600余篇(部)文章和著述中,有80%以上是在报刊上首先发表出来的,他们在发出的4000余封信件中,有不少是谈及报刊工作的。
他们的身前并没有留下新闻学方面的专著,但是在他们的报刊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大量理论著作和书信中,关于新闻工作的论述以及他们丰富的新闻实践活动经验,为无产阶级新闻理论奠定了基础。本文将以时间为轴,从马克思、恩格斯各个时期报刊思想的变化角度理解与诠释他们的新闻思想。
(1837-1843)一、青年时期的“人民报刊思想”
一特征而使用不同罢了,而这一阶段主要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在《莱茵报》的报刊活动时期。
(第1842年5月,马克思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
一篇论文)中,首先使用了“自由的出版物”这个概念。他认为“报刊必须具备人民性,并要表达一定的人民精神,这样才是自由出版物的独特性质”。而受检查的出版物最大的罪恶是“伪善”,其造成的恶果就是使政府和人民的道德败坏。在第179号《科伦日报》社论中,马克思第一次正式使用“自由报刊”这个概念,并在《摩赛尔记者的辩护》中对自由报刊的产生、地位和作用做了系统的详尽论述。在《<莱比锡总汇报>的查封》中,马克思又使用了“人民报刊”这个概念,他说:“方兴未艾的年轻的人民报刊是真正的报刊,这种报刊是有声的,人民日常思想和情感的表达者”。由此可见,“自由出版物”、“自由报刊”、“人民报刊”都是马克思理想中的“真正的报刊”,即真实地表达人民精神的报刊。正是在反对书报检查制度、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中,马克思恩格斯形成了他们早期的报刊思想,即“人民报刊思想”。根据他们早期的新闻工作论著,“人民报刊思想”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关于报刊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类理性的观点来看待出版物,他们认为出版物是“目前精神的最自由的
在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论著中,“自由的出版物”、“自由报刊”、“人民报刊”这几个概念的内涵是完全一致的,都是指反对封建统治的民主性质报刊,只是在不同场合下,强调报刊某
3来稿日期:2007-1-18
作者简介:秦文苑,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研究生。
61
表现”,是“人类精神的特权”,是普遍存在的,对每个人都很公平、并且是很容易取得的“国家精神”。强调只有报刊才能化私人利益为普遍利益,使具体现象变为祖国注意和同情的对象。
其二,关于报刊的性质。他们认为,人民报刊应该是人民的代言人,是人民思想、感情的表达者,是人民精神的应用喉舌和它的公开表露,它是为全体人民服务的。这样人民报刊
其三,关于报刊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民报刊是协调和仲裁作用。作为“第三个因素”必须具备三种意识:超脱意识、平等意识以及舆论意识。只有具备这三点,人民报刊才能沟通准确,调节合理以及仲裁公平。而且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不是从属关系,而是权利平等的关系。
其四,关于报刊的使命。作为人民精神公开表露的人民报刊,应该是“人民用来观察自己的一面精神上的镜子”,人民只有通过这面“镜子”才能真实的了解自己。所以,人民报刊是人类精神的特权,是自我认识的镜子,是自我教育的教科书。
其五,关于报刊的工作原则。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报刊具有自己的内在规律,只有承认这种规律,尊重这种规律从事工作,报刊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同时消除报刊内部和外部的枷锁,这样才能使报刊的内在规律不丧失,行使充分的出版自由,如:废除书报检查制度以及制定出版法来保护出版自由等。
“人民报刊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期成为马克思马克思提出人民报刊思想是希望通过报刊的呼吁,得到全社会的重视与关心,这对统治者及其长期以来习以为常的对劳苦大众的清冽、侮辱,是前所未有的批判,也理所当然必将成为以后无产阶级革命报刊思想的源泉之一。但这一时期的人民报刊思想明显包含着唯心主义成分,这还只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给予自己当时的哲学信仰所提出的一种报刊理想,基本上属于民主报刊思想的范畴,尽管它已经达到前人未有的高度。
(1843-1863)二、壮年时期的“无产阶级报刊思想”1842年4月,普鲁士政府查封了《莱茵报》,也使马克思
上的一系列文章,则是“无产阶级报刊思想”发展与详尽阐述的见证。
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要致力于办报实践,没有像在《莱茵报》时期那样,集中地论述过新闻出版和报刊问题,虽然这一时期出现过“党刊\"、“党报\"的论述,但由于还处在建党的探索阶段,“共产主义者同盟”还只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雏形,于是马克思恩格斯本时期的报刊活动也都是无产阶级革命报争中,马克思恩格斯形成了他们的“无产阶级报刊思想”。因是对于报纸使命、职责、任务、作用的论述,都是和“促使民主革命彻底的完成,最后转变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这一总目标相联系的。
在报刊的任务方面,马克思认为“目前报刊的首要任务就是破坏现存政治制度的一切基础”,并在报纸被勒令停刊时再次强调了这一点。而早期《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只是对书报检查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以及争取出版自由,但并未否定封建统治,甚至还希望制定一个合理的出版法,来实现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并以此来解决社会问题。但在《德国年鉴》中则提出要把批判和政治的批判结合起来,和实际斗争结合起来。提出“破坏现存政治制度的一切基础”,这也正是这种思想的必然发展。
对于报刊的监督职能,马克思特别强调报刊具有代表社会、代表人民,对政府、政府官员进行揭露和监督的职能,这是马克思一贯思想。早在《莱茵报》时期,他写的《摩赛尔记者的辩护》就认为“报刊有责任解释一般情况”,5年后,马克思马克思认为,报刊的揭露和监督实际上是一种手段。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前,革命报刊对统治者的揭露和监督,目的是“破坏现存制度的一切基础”,提高人民的觉悟,夺取革命的胜利。而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报刊依然要发挥它的监督、揭露作用,但其目的则是巩固革命的胜利,为建设新制度服务,和前者有原则的区别。
综合来说,“无产阶级报刊思想”属于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范畴,也就是说“无产阶级报刊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唯物史观的创立和以无产阶级为主题的“人民”观的形成,我们就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报刊观念发生的变化。从出版物是“人类理性”的表现者→出版物是“人民精神”的英勇喉舌→人民对自由报刊的需要是他们的贫苦状况所必然产生的→报刊的义务是为它周围左右的“被压迫者辩护”→报刊必须在各个具体的场合强调“无产阶级”性质,从这个报刊使命观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无产阶级报刊思想”与“人民报刊思想”的内在联系和原则区别。
(1863-1895)三、中老年时期的“党报思想”
1864年9月28日,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在伦敦成
才能取得人民的信赖,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和旺盛的战斗力。刊活动。在这种办报实践中,在批判魏特林、克利盖等人的斗社会的“第三个因素”,在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间起沟通、此,这一时期的报刊思想,无论是对反动出版法案的批判,还
主义者之前的报刊思想,又是马克思主义报刊思想的起点。办《新莱茵报》依然坚持强调这一点,只是相对以前更完善。
认清了反动的书报检查制度和整个专制制度的本质面目。马克思说,“这一切都使我感到厌倦,《莱茵报》被查封了,我可以大刀阔斧地创办完全自由的报刊了”。之后马克思创办了《德法年鉴》作为其宣传自己思想的主要阵地,而它上面的文章也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过去的一个时期的基础上,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克服了唯心主义转到唯物主义立场,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为共产主义者。期间,转变时期的报刊活动主要是马克思恩格斯积极支持的《德法年鉴》、恩格斯支持的《北极星报》以及马克思积极改造的《前进报》。而之后发表在创办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的非正式机关报《德意志-布
立,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的报刊活动也揭开了新的一页。这
鲁塞尔报》以及被誉为“无产阶级最好的机关报”《新莱茵报》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报刊活动主要是指导“国际”的机关报
62
以及帮助德国党的机关报等,也正是在这些报刊活动中,尤其在指导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报刊实践中以及内部交流中,形成《社会民主党人报》、《人民国家报》、《前进报》等。“党报思想”是随着工人政党的发展逐步形成的,当时“党报思想”大概经历两个变化:从领导人的报纸转变到全党的报纸;逐步形成党内自由交换意见的惯例,并形成传统。而“党报思想”主要包括党报的性质、形式、使命、工作原则等。
在党性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党报是党诞生、发展的标志,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武器,是进行党内斗争的阵地。关于党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根据长时间的实践活动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创办两种形式的党报的理论。一种为政治性机关报,用来论证、阐发和捍卫党的主张,来宣传、教育、组织工人群众,来指导、指挥、推进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另一种是在特殊情况下创办的“一个形式上独立的党的刊物”,是指:一方面形式独立,一方面在实质上是属于党的。关于党的使命,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首要任务是阐发党的政治主张以及宣传党的政治纲领,同时用科学的革命理论武装党的干部、广大党员和教育工人群众,以及监督党的领导人,批评他们的缺点错误等。对于无产阶级党报工作原则,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组织上必须接受党组织的监督,政治上必须同党站在同一立场上,即使是“形式上独立的党报”也不例外,经济上掌握自主权以及必须实施言论自由与批评自由等。
相对早期的“人民报刊思想”以及“无产阶级报刊思想”,“党报思想”是以前报刊思想的深化以及发展。随着革命的深入以及政党的壮大,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报刊的性质、形式以及任务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不再拘泥于“人类理性的表现者”、“破坏现存制度”等,而是转到如何建立新的制度上来。对于无产阶级的报刊也有了更准确的认识与定位,是马
克思恩格斯建党理论与建党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党报活动经验的结晶。而这也为以后的无产阶级报刊思想的奠定打下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它是德国建党和德国无产阶级运动这个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这也决定了它在某方面的时代局限性。
总之,从马克思恩格斯“人民报刊思想”到“党报思想”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看出无产阶级新闻思想在形成过程中的变化发展过程,当然这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一致的。这也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时,既要充分地肯定它的普遍指导意义,坚持其中揭示了无产阶级新闻工作的一般规律原则,又要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清一些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针对某些具体问题提出来的,与我们今天新闻工作实际不符的观点,千万不可教条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是我们学习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的指导思想。
了比较完整的党报思想体系。报刊包括:《蜂房报》、《先驱》、了坚实的基础。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党报思想”是特定
参考文献:
[1] 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
社,2003.[2] 吴廷俊.马列新闻活动与新闻思想史[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
出版社,1992.
[3] 夏鼎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报刊理论与实践[M].北京:复旦大
学出版社,1991.
[4] 吴飞.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思想经典文本导读[M].杭州:浙江
大学出版社,2005.
[5] 郑保卫.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05.
OnchangesoftheNewsThoughtofMarxandEngles
QINGWen-yuan
(SchoolofJournalism&Communication,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WuhanHubei430074,China)
Abstract:MarxandEngelsengaedinlargeamountofnewspaperandperiodicalactivitiesintheirlifetime.Anditwasjusttheseactivitiesthatformedproletariannewsthought.ThisarticlebasedontimeandinterpretthechangesofdifferentperiodsinthenewsthoughtofMarxandEngels.
KeyWords:Marx,Engels,Newspaperandperiodicalactivities,Thoughtofjournalism,Change
6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