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北京市石景山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初三期末语文试卷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初三期末语文试卷

来源:吉趣旅游网
石景山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初三期末试卷

语 文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考生须知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7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适应初三的学习生活,班级以“目标指引方向,行动成就梦想”为主题开展活动。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回顾过程,总结方法,完成主题展板。请你参与展板文案的审核工作。

第一部分 导语

目标是在行动前,我们预期所要达到的某种结果。它是一种招唤、一种吸引,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方向,让我们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目标的设定,既要.源自内心需求,也要符合自身情况,就像古人所说的“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

人生应当是场有目的的航行,航线纵然千变万化,但只要始终朝着既定的方向行进,哪怕.穿过再多的风浪,也会抵达梦想的彼岸。

1.同学们对文段加点字词的书写和读音有异议,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招唤”应写为“召唤” B.“潜”应读为“qián” C.“源自”应写为“原自” D.“既”应读为“jì”

2.“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出自《左传》,意思为“根据自己的德行和能力,来处世和做事”。有同学认为,需要在这句引文后面补写一句话,让表意更明确。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心怀梦想,就能实现目标 B.目标恰当,才能发挥潜能 C.无惧挑战,就能实现目标 D.目标坚定,才能发挥潜能

第二部分 目标规划表

针对目标难以坚持的情况,同学们展开了充分讨论,发现在以往的目标设定中,存在三个普遍问题:目标不明确 ① 目标超出个人能力 ② 目标来源于外部期待。因此,建议同学们制定 ③ 目标规划表 ④ ,结合自身情况,多角度考量,确定个人目标。例如,可以根据特长,设定发展目标;可以根据不足,设定挑战目标;可以根据爱好,设定兴趣目标。

初三语文试卷 第1页(共10页)

3.同学们对①②③④处的标点使用说法不一,你认为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 , ② , ③《 ④ 》 B.① 、 ② 、 ③“ ④ ” C.① 、 ② 、 ③《 ④ 》 D.① , ② , ③“ ④ ”

第三部分 每日微行动

实现目标,需要行动。量力而行,才能持之以恒。为了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可以每天完成一个力所能及的微行动。微行动相对简单,能够缓解畏难情绪,更有利于坚持。为此,我们实验了“每日微行动打卡”,效果良好,同学们也快来尝试一下吧!

4.检查文段,你认为应该把“实验”改为“试验”。请结合《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向大家说明修改原因。(2分)

第四部分 成长记录册

同学们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记录行动点滴。随心所欲的内容与别出心裁的排版相辅相成,........妙趣横生的图画与画龙点睛的文字相得益彰,展现了每个人的目标选择和成长体验。在有........意思又有意义的记录中,在有总结又有展望的文字里,同学与最好的自己不期而遇。 5.你检查后,下列成语在文段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随心所欲 B.别出心裁 C.画龙点睛 D.相得益彰

第五部分 结语

从设定目标到形成规划,从开展行动到记录成长,同学们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目标前进。在活动中,我们不仅找到了行动的路径,还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无论目标多么遥远,只要走好每一步,终有一天,当我们抬起头,就会发现目标已近在咫尺。 6.你发现画线的句子存在问题,请对这个句子作出修改。(2分)

7.对各部分标题应该采用哪种书体,同学们展开了讨论。请你结合任意一部分的内容,.....说出自己的想法。(2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 (一)默写。(共4分)

8.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分)

9.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湖心亭看雪》)(1分)

10.为了展现“不惧艰辛,勇毅前行”的青春风采,需要摘引两句相关的古诗文作为励

志座右铭,你想选用“ , ”。(本试卷中出现的句子除外。每句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2分)

初三语文试卷 第2页(共10页)

(二)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11-12题。(共5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1.本诗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流露了诗人内心 ① 的情绪。颔联用

了两个典故,写出诗人目睹 ② 的情景时内心的唏嘘怅惘。(2分)

12.本诗颈联饱含哲理,堪称千古佳句。结合下面链接材料,说说此联的妙处。(3分)

【链接材料】

唐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刘禹锡被罢免官职,与刚离任的白居易在扬州相遇。酒席上,白居易作《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二十八即刘禹锡),其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意思是说同僚们仕途得意,而你独自一人在荒凉之地蹉跎年华,借此为刘禹锡鸣不平。刘禹锡有感而发,写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以答谢白居易的情谊。

(三)阅读《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的节选文段,完成13-15题。(共8分) 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甲】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记(节选)

欧阳修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乙】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初三语文试卷 第3页(共10页)

1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去国怀乡 国泰民安 精忠报国 为国为民 ....B.春和景明 触景生情 良辰美景 好景不长 ....C.晦明变化 窗明几净 清风明月 柳暗花明 ....D.觥筹交错 将错就错 阴差阳错 错综复杂 ....

14.下列对文段中【甲】【乙】两处画线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甲】句写出了迁客骚人临风开怀的洒脱与欢愉。 B.【甲】句与上一段的心境,形成一悲一喜的对照。 C.【乙】句流露出作者与民同乐、以文记乐的志趣。 D.【乙】句表明作者极力推崇独善其身的生活方式。

15.根据上面节选文段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4分)

材料一

自余为僇人①,居是州②,恒惴栗。其隟③也,则施施④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材料二

某到贬所半年,凡百粗遣⑤,更不能细说,大略只似灵隐、天竺⑥和尚退院⑦后,却住一个小村院子,折足铛⑧中,罨⑨糙米饭便口吃,便过一生也得。

(选自苏轼《与参寥子书》⑩)

注:①僇人:同“戮人”,罪人。作者当时被贬为永州司马,故自称僇人。②是州:这个州,指永

州。③隟:空闲时间。④施施:慢步缓行的样子。⑤凡百粗遣:一切事物都勉强打发。⑥灵隐、天竺:杭州著名寺院。⑦退院:大和尚退职。⑧折足铛:瘸腿锅。⑨罨:捞。⑩这是苏轼被贬惠州后,写给杭州友人参寥的一封信。

同样身处贬谪境遇,柳宗元难以释怀,常常流露出“ ① ”这样的不安与恐惧,与欧阳修“乐其乐”的 ② 的心境不同;苏轼随遇而安,认为贬谪生活犹如“ ③ ”,与范仲淹“ ④ ”的志向不同。 三、名著阅读(5分)

16.明末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认为《水浒传》是一部旷世奇书,对该书进行了细

致独到的评点,其中有这样一个观点: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与人物性格应该融为一体。请你结合这一观点,从读过的经典名著中举出一例,加以分析。(100字左右)

初三语文试卷 第4页(共10页)

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19题。(共7分)

材料一

近几年,短视频热潮逐渐兴起,不仅成为一种潮流,更成为一种趋势。短视频是指在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用户在碎片化时间下观看的视频形式,播放时长一般从几秒至几分钟不等。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单纯的文字加图片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短视频以其独特的优势异军突起,让用户无需太多时间就可以获取大量的资讯和多元化的体验。同时,短视频制作成本不高,主角可以是明星网红,也可以是普通百姓,只要敢于上传,就不乏观众观看,为每个人提供了自我展示的平台。目前,短视频的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已经成为了人们观察和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2022年8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的《2021短视频行业发展分析报告》中显示,2021年国内短视频用户达到9.34亿,再创新高,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增至125分钟,超过半数的人每天都会刷短视频。

材料二

短视频传播能力非常强,在科普知识方面具有先天优势。相较于传统的图文形式,短视频可以把知识点浓缩,以更加形象的方式传递给观众,生动有趣,互动性强,一改知识艰深枯燥的面貌,拉近了大众与知识之间的距离。随着短视频蓬勃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热爱分享的科普达人。中学物理老师李永乐入驻短视频平台,长期分享物理、数学等方面的知识,凭借有趣、独特的讲课风格迅速走红。他已制作逾400个科普短视频,拥有超过1000万粉丝,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超过2000万次。说:“我感到自己的价值被互联网最大限度地放大了。”中学化学老师向波通过生活化的选题、趣味性的讲述、专业化的内容传递“万物皆化学”的理念,深受学生和网友喜爱。“原本自己一堂课只能影响教室里的四五十名学生,但现在我是网络上600多万粉丝的老师。”他坦言,“是学生帮我拍的第一个短视频启发了我,用好传播工具,能够消弭知识传播的时空壁垒,点燃更多人对于化学的热情。”短视频正在成为青少年互动体验式学习的新渠道,为青少年提供了人文历史、自然科学、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等方面的优质内容,满足了青少年探索世界的兴趣和需求。

的确,相较于传统阅读,短视频更容易让人感受到乐趣,刷一刷,只需几十秒或几分钟,就能感受世界之大无奇不有,鲜活的、独特的、精彩的、有趣的……丰富的内容不断刺激神经中枢,让人得到不一样的快感。但是很多短视频,看似精彩,但是就学习而言,还是不能替代读书。比如,看视频的时候,如果觉得这一段是无效信息,就想去快进,可是一旦快进,又容易错过有用的内容。如果某段话特别有价值,想要圈画重点,却无法在视频上完成。这些都会对学习效率造成影响。此外,视频里面有很多声音、画面、色彩的渲染,这些辅助信息固然更加形象,让信息接收不那么枯燥,但同时,这些辅助信息又往往带有浓重的主观色彩,会干扰人的判断,错把情绪当成意见,把偏见当成道理,把故事当成。

初三语文试卷 第5页(共10页)

材料三

如果问现在年轻人最喜欢的消遣是什么,估计很多人会回答:刷短视频。几乎每一个刷过短视频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本来以为一条短视频15秒,只想刷一小会儿放松下,无奈一条接一条,一刷就是一晚上。有网友精辟总结道:“某音15秒,人间两小时。”

为什么我们容易对短视频上瘾?这背后是怎样的机制在控制着我们的行为? 和长视频不同,短视频能一下子就抓住人的注意力。为了用15秒钟抓人眼球,爆火的短视频必须把夸张的笑点、奇特的画面、的神曲都集中到一起。就像嗑瓜子,一旦嗑了第一颗,就会接着嗑第二颗、第三颗……完全停不下来,不知不觉嗑完一整包。短视频不知不觉就能刷几个小时,和嗑瓜子一样都是典型的即时满足行为。另外,之所以一刷就停不下来,还和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有关。短视频的算法推荐机制,会推荐观众喜欢的东西,以此让观众接连不断地刷下去。这样的机制决定了不是你选择它,而是它选择你。

因此,有没有生活目标,是能否合理使用短视频的关键。每天刷短视频时间过久的人,通常缺乏清晰的人生目标。这样的人自控力较差,很容易沉湎于各种诱惑之中。而那些有明确目标的人,则会把短视频当作搜索工具,通过短视频快速获取所需知识,而不是被短视频所操控。我们要让短视频为我们所用,而不是让我们为短视频所用,变成贡献流量的工具人。

近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等单位联合发布了《2022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报告中的数据让很多家长松了口气:自2021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出台“史上最严”的防沉迷以来,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75%的未成年人每周游戏时长在3小时以内。但是,令人头疼的问题接踵而来,统计数据显示, 。因此,引导青少年对短视频“扬其长,用其利”,帮助青少年在虚拟和现实中找到平衡,成为了新的课题。

图1 我国未成年人在“游戏受限”后的网络使用行为占比图

初三语文试卷 第6页(共10页)

17.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关于“短视频”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

A.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短视频获取信息。 B.短视频过分营造视听冲击,会影响观众对信息的有效接收。 C.短视频的快速发展,使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情况得到改善。 18.根据材料三中图1的信息,在材料三的横线处补写一句话。(2分)

19.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短视频能够迅速占领市场主要有三个原因: ① ,

② , ③ 。(3分)

(二)阅读《二十年后》,完成20-22题。(共8分)

二十年后 欧·亨利

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正沿街走着。一阵冷嗖嗖的风向他迎面吹来。已近夜间十点,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了。

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他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

“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 “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这是二十年前定下的一个约会。你听了觉得稀奇,是吗?好吧,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大约二十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

“那餐馆五年前就被拆除了。”接上去说。

男子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着火柴的光亮,发现这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

“二十年前的今天晚上,”男子继续说,“我和吉米·维尔斯在这儿的餐馆共进晚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们俩都是在纽约这个城市里长大的。从孩提时候起,我们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当时,我正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去西部发财。那天夜晚临分手的时候,我们俩约定: 二十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不论我们发生什么情况,也不论我们在什么地方,我们俩将来到这里再次相会。”

“这听起来倒挺有意思,”说,“你们分手后,你就没收到过他的信吗?” “哦,收到过他的信。有一段时间我们曾相互通信。”那男子说,“可是一两年之后,我们就失去了联系。你知道,西部是个很大的地方。而我又总是不断地东奔西跑。可我相信,吉米只要还活着,就一定会来这儿和我相会。他是我最信得过的朋友。”

说完,男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小巧玲珑的金表。表上的宝石在黑暗中闪闪发光。 “九点五十七分了。”他说,“我们上一次是十点整在这儿的餐馆门前分手的。” “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问道。

“当然啦! 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赶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实在不容易啊! 这些年

初三语文试卷 第7页(共10页)

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

又是一阵冷嗖嗖的风穿街而过。接着,一片沉寂。他们俩谁也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准备离开这里。

“我得走了,”他对那个男子说,“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假若他不准时赶来,你会离开这儿吗?”

“不会的。我起码要再等他半个小时。如果吉米还活在人间,他到时候一定会来到这儿的。就说这些吧,再见,警官先生。”

“再见,先生。”一边说着,一边沿街走去。街上已经没有行人,空荡荡的。 男子又在这店铺的门前等了大约二十分钟的光景。这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径直走来。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领向上翻着,盖住了耳朵。

“你是鲍勃吗?”来人问道。

“你是吉米·维尔斯?”站在门口的男子大声地说,显然,他很激动。

来人握住了男子的双手。“不错,你是鲍勃。我早就确信我会在这儿见到你的!二十年是个不短的时间啊!你看,鲍勃,原来的那个饭馆已经不在啦。要是它没有被拆除,我们还能一块儿在这里共进晚餐,那该多好啊!鲍勃,你在西部的情况怎么样?”

“喔,我已经设法获得我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你的变化不小啊,吉米。我原来根本没有想到你会长这么高的个子。”

“哦,你走了以后,我是长高了一点儿。” “吉米,你在纽约混得不错吧?”

“一般吧。我在市的一个部门里上班,坐办公室的。来,鲍勃,咱们去转转,找个地方好好地叙叙往事。”

这条街的街角处有一家大商店。尽管时间已经不早了,商店里的灯还在亮着。来到亮处以后,这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看了看对方的脸。

突然间,那个从西部来的男子停住了脚步。

“你不是吉米·维尔斯。”他说,“二十年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它不足以使一个人变得容貌全非。”从他说话的声调中可以听出,他在怀疑对方。

“然而,二十年的时间有时候却可以使一个好人变成坏人。”高个子说,“你被捕了,鲍勃。芝加哥警方猜到你会来这里,于是他们通知我们说,他们想跟你‘聊聊’。好吧,在我们还没有去局之前,先给你看一张条子,是你的朋友写给你的。”

鲍勃接过便条。读着读着,他微微地颤抖起来。便条上写着: 鲍勃:

刚才我准时赶到了我们的约会地点。当你划着火柴点烟时,我发现你正是芝加哥警方通缉的人。不知怎么的,我不忍亲自逮捕你,只得找了个便衣来做这件事。

初三语文试卷 第8页(共10页)

20.在阅读《我的叔叔于勒》时,我们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梳理故事情节,形成了下面的

笔记。请选择任一角度,梳理本文的情节。(4分) ....【笔记】

角度 故事情节 开端: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陷入困境。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节) 发展:菲利普一家等待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 高潮:菲利普一家在船上发现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 结局:菲利普夫妇弃于勒而去。 原因→结果(逻辑) 期待→破灭(心理) 原因:菲利普一家生活艰辛,对于勒充满期待。 结果:菲利普一家发现,幻梦破灭,弃他而去。 期待:听说于勒发财,菲利普一家期待他归来解困。 破灭:菲利普一家发现于勒穷困潦倒,拒不相认。 悬念:于勒到底何时归来?在船上巧遇一个穷困潦倒的水悬念→结局(技巧) 手,与于勒相貌相似,他究竟是不是于勒? 结局:巧遇的就是破产的于勒,菲利普一家失望而归。 21.结尾处的反转,出乎读者意料。然而细心推敲,会发现作者在前面早已埋下伏笔。

请找出其中一处伏笔,结合文章简要说明。(2分)

22.有人认为这是一个令人慨叹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充满讽刺的故事。你认为这

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2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3-26题。(共9分)

①在为自己的人生确立目标时,第一目标应该是优秀,成功最多只是第二目标。现实的情况正相反,人们都太看重成功,不仅把它当成第一目标,甚至当成唯一目标,根本不把优秀当回事。可是,我敢断定,没有优秀支撑的成功一定是短浅的,非常外在的,甚至是虚假的成功。【甲】

②我说的优秀,是要让老天赋予你的各种禀赋得到很好的生长,德、情、智全面发展,拥有高贵的灵魂、丰富的心灵和自由的头脑,这样你就是一个真正优秀的人,同时你也就拥有了享受幸福人生的能力。

③为什么要把优秀放在第一位,把成功放在第二位呢?

④首先,优秀是你自己可以把握的,成功却不然。我们说的成功,一般是指外在的成功,就是你在社会上是否得到承认,承认的程度有多高。这个意义上的成功,取决于许多外部因素,包括环境、人际关系、机遇等等,自己是很难把握的。一个人把自己不能支配的事情当作人生的主要目标,甚至唯一目标,也许最后什么也得不到。【乙】尽你所能地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把你身上的禀赋发展得好一些,这是你能够做主的,你把功夫下在这里就行了。至于优秀了怎么样,有没有时机让你的优秀得到展现,顺其自然就可以了,最多适当留心就可以了。这样来定位,你的心态就会非常好。把外在的成功看作副产品,在那上面没花多少力气,那么,这些名啊利啊,如果你得到了,当然很好,对于你是意外的收获,你比那些孜孜以求才得到的人快乐多了。如果没有得到呢,也没什么,反正你在那上面没花力气,种瓜得瓜,不种就没得,很公平嘛。

初三语文试卷 第9页(共10页)

⑤其次,一个真正优秀的人,哪怕他在社会的意义上并不成功,但其在自我实现的意义上仍然是成功的。【丙】一个不求优秀的人,一个心智平庸的人,如果他又把外在的成功看得很重,就只能靠庸俗的手段去获取名利。最后,他即使得到了一点所谓的成功,可是他的人生价值甚微,甚至是失败的。

⑥最后,我相信,在当今社会里,一个优秀的人迟早有机会获得成功,而且一旦得到,就是真正的成功,是社会承认、自己认可的成功,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取材于周国平的文章) 23.根据全文的论证思路,完成下面的结构图。(3分)

24.将下列三条论据,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比如有些伟大的艺术家,生前很不成功,死后被世人铭记。他们在默默无闻中度过了创造的一生,和一时走红的名利之徒相比,谁的人生更有价值、更成功?

②荀子说得好:“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你自己能支配的事情你要好好努力,由老天决定的事情你就不要去瞎想了。

③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真正的成功必定根源于优秀。

A.【甲】②【乙】①【丙】③ B.【甲】②【乙】③【丙】① C.【甲】③【乙】②【丙】① D.【甲】③【乙】①【丙】②

25.第④段画线句中,作者为什么将“外在的成功看作副产品”?说说你的理解。(2分) 26.读完这篇议论文,你应该对“什么是真正的成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这个角度

看《二十年后》中鲍勃和吉米的人生选择,你又产生了怎样的思考?(2分) 五、作文(40分)

27.有人说,成长就像短视频,一个高光时刻或是一次难忘经历,就会让人瞬间长大;也

有人说,成长应该是连续剧,走过一段又一段的旅程,我们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请以“成长就在那一刻”或“我的成长连续剧”为题目,结合自身经历,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的真实姓名。

初三语文试卷 第10页(共10页)



石景山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初三期末

语文试卷答题卡

准考证号 学校名称 姓名 注 意 事 项

考生须知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学校名称、姓名填写清楚,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 确认无误后粘贴在条形码框内。 2.本答题卡中的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3.修改选择题答案时,请用橡皮擦干净后重新填涂。 4.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未在对应的答题区域作答或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均不给分。 条形码粘贴区域 正确填涂示例 缺考标记: 监考老师代涂缺考标记 一、基础∙运用 1.2. 3.4. 5. 6. 7. 二、古诗文阅读 (一) 8. 9. 10. , (二) 11.① ② 12.

(三) 13.14. 15. ① ② ③ ④ 答 题 区 域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语文试卷答题卡 第1页(共4页)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三、名著阅读 16. 

四、现代文阅读 (一) 17.18. 19.① ② ③ (二) 20. 21. 22.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语文试卷答题卡 第2页(共4页)





(三)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23.① ② ③ 24.25. 26. 五、作文27. 空白处为修改区域 题 目 : 200 400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语文试卷答题卡 第3页(共4页)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空白处为修改区域 

600 800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语文试卷答题卡 第4页(共4页)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