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人际关系交往中存在问题及解决研究
作者:毛青松
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13期
摘 要: 在后现代主义时代,后现代主义破坏人们公认的思维方式、经验方式和审美惯性。后现代性所倡导的平等原则,边缘化立场,对差异、个性的尊重,对权威的否定等特征明显地影响到大学新生的人际关系。因此,大学新生人际关系日趋多元化,并且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大学新生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能促进大学新生的发展,克服其认识的偏差。本文分析大学新生人际关系交往中存在的困境,并提出解决措施,旨在促进大学新生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关键词: 大学新生 人际关系 问题 原因 措施
人们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只有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才能使人们更好地发展自己。人们处于人际交往之中,处理人际关系是必须的事情。然而,由于大学新生社会经验少[1],导致大学新生出现人际交往处理不当的问题,产生了心理疾病和人际交往障碍,严重影响了学业和自身的发展。因此,大学新生有必要认识大学人际交往关系的内容、交往障碍的表现及原因。 一、大学新生人际交往关系的内容及重要意义 (一)大学新生人际交往关系的内容
大学新生人际交往关系是指大学新生在校园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相互关系。大学新生的人际关系的内容主要包括三类关系:第一,大学的师生关系和大学同学关系。这是大学新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基础。第二,大学寝室舍友的关系。寝室生活是大学生活的开始,良好的舍友关系有利于互相关心和帮助。第三,大学新生与学校各级机构的关系等。大学新生与班级集体同学、各个社团里的同学和学校相关机构里的老师等的交往。 (二)大学新生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的重要意义
1.大学新生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是大学新生发展的必要条件。大学新生正处于最重要的积累知识和学习技能、认识社会的发展时期,这些学习过程都是在大学新生与同学、老师之间的交流中进行,如果大学新生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则有助于他们情感的培养,并能减少单调和空虚[2]。
2.大学新生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有助于大学新生的社会化进程。大学新生的思想和行为要想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标准,就必须通过集体活动来与别人接触,如此才能形成与集体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求相一致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因此,掌握交往技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促进大学新生的社会化进程[3]。
二、大学新生人际交往关系存在的问题
大学新生在人际交往和沟通等方面的表现水平低。由于自身心理的不成熟,大学新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障碍。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即“第一,知音难觅,内心压抑;第二,难以融入集体,被边缘化而感到孤单;第三,人际交往困难,时常出现矛盾和摩擦[4]”。这些问题可分为人际关系的环境适应不良和内在自我适应不良两大类。 (一)人际交往关系的环境适应不良
大学新生入学后,人际交往环境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大学新生的人际关系主要体现在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上;大学新生来自不同地域,在性格、行为方式、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大学新生之间会经历一段磨合期,并由此出现由于摩擦而导致人际交往的障碍[5]。 (二)内在自我适应不良
大学新生要调节内在自我的适应问题。大学新生在入学后,失去了以往的领先优势,产生了落后于其他同学的紧张感。与此同时,一些同学崭露头角,很受师生的呵护。一些同学对这种变化产生了心理落差,就会难以适应[5]。
三、大学新生人际交往关系障碍原因的分析
大学新生的人际关系面临着复杂、多元价值的观念,使得大学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大学新生人际关系交往障碍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社会的不良风气的影响
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为大学新生的人际关系带来负面影响。社会上流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观念加重了大学新生择友时的功利心态。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膨胀导致部分大学新生在人际交往中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好逸恶劳;崇拜强者和鄙视弱者。[2]大学新生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为无所适从。在社会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渗透着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交往行为增多。大学新生在遇到价值观念冲突时,难以灵活、有效地实现自我调适。[6] (二)大学新生个人的原因
1.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偏差。大学新生多数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来认识事物,很少换位思考。这样导致了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的障碍。一些大学新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卑心理,影响了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空间。还有的大学新生只看到对方的不足之处,没有观察到对方的优点,往往会奚落同学,带来人际交往的紧张。
2.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大学新生在人际交往中,如果语言表达不当往往会引起误会,对交际活动产生负面影响。一些大学新生不善于倾听,从而难以达到谈话双方的沟通,阻碍良好人际交往关系的形成。
四、大学新生改善人际交往关系的措施
科学的人际交往方式应在人际交往中充分考虑对方的不同性格、特点和价值观念等各种因素,运用科学的交往方式,达到人们的沟通和理解。 (一)完善自身素质
1.完善个性品质和提升个人修养。大学新生应完善个性品质,如“真诚、友善、礼貌、善良、大方等个性品质”[4]。大学新生个人修养,包括道德品质方面的修养和文化知识方面的修养。如:培养多种兴趣,培养包容的胸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7]
2.培养正确的人际关系的价值心理。大学同学之间应是一种友善和互助的关系。而同学之间的竞争应该是基于公平、良性的向上动力。要对自己和别人有客观、全面的了解,既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又要看到自身的不足。 (二)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
大学新生必须具备相关的交往技巧,如在说话的时候,应使用恰当的语言、语气以及语调,同时使用身体语言,如恰当的手势。大学新生与人交流的时候,不仅要自己表达想法,同时还要倾听对方的意愿,采取换位思考。在交往中出现意见不同的时候,应求同存异,不能固执己见。[8] (三)高校应加强对大学新生人际交往关系的指导
高校应切实加强大学新生交往能力的指导,使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健康发展。要为学生开设人际交往学等方面知识的选修课和讲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新生良好的心态,以构建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9]培养大学新生的集体意识,淡化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大学新生通过参加集体活动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大学应实行人性化管理,做到以学生为本,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想法。 五、结语
本文阐述了大学新生人际关系的内容,指出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对大学新生的重要意义,剖析了大学新生人际交往关系障碍的表现,并分为环境适应不良和内在自我适应不良两类。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结出大学新生人际交往关系障碍的主要原因,即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提出构建大学新生良好人际交往关系的措施,为大学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发展自我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克俭,傅祖浩,程世海,戴庆国.高校开设《人际关系学》课程是适应社会的需要.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3):6.
[2]袁楠,黄晓武.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探究.网络财富,2009,(10):16-17. [3]唐小青.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对策分析.科教文汇,2009,(4):44. [4]邝红妹.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问题探析.中国电力教育,2008,(124):176-177. [5]马慧,徐静英.浅谈大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0(1):143-144.
[6]刘娜,王秀阁.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7):19-21. [7]马彦君.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适应.天中学刊,1997,12(3):106.
[8]贺兴利.以立体思维优化大学生人际关系探析.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22(3):119. [9]陈学雷.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教育探索,2009,(5):1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