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 学认“质,勘、岩、册、厚、印、痕、刨、煤、宝”等10个生字,并辨析多音字“藏”。
2、 会写“岩、册、厚”这3个生字。 3、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大意。
4、 了解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词。读好人物对话。初步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准备:词语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读题质疑
二、 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交流释疑 三、 随文识字 1、 学习“岩”
(1) 导入:岩石是书吗?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2) 出示大屏,学生齐读
(3) 出示字卡“岩”,看着这个字,你能猜出它的意思吗? (4) 出示姿态各异的山岩图。
(5) 看到一个字的字形,我们就能想到它的意思,这样的字就叫会意字。
比如:休,尖,从,森……
(6) 我们生活的有些地方傍着山岩,先辈们取地名时就用上了这个 “岩”
字。
(7) 出示大屏,学生读“观音岩,岩上村,铺子岩” 2、 学习“册”
(1) 叔叔说岩石就像一册厚厚的书,这是为什么?请看大屏,岩石和书
有什么相似之处?
(2) 一册书还能够怎么说?你们在哪里见到过这个字? (3) 让我们来看看古时候的一册书是怎样的?
(4) 出示竹简图,这就是两千多年前的书。那时候没有发明纸,人们把
字写在竹块上,再用线连起来,就叫竹简。看到竹简,你明白“册”为什么是这样写的吗?
(5) 两个竹块连在一起就是“册”。像这样看到字就想到事物的形状,
这样的字就叫象形字。你们还能说出几个象形字吗?
(6) 一幅画就成了一个字,一个字就是一幅画,咱们祖国的汉字是世界
上最奇妙的文字。 3、 学习“厚”
(1)、出示词卡“厚厚的”,抽生读。
(2)、它的反义词是什么?想一想,除了说厚厚的书,还能说厚厚的什么? 4、再读第一段话,句中巩固生字 5、指导书写“岩、册、厚” 范写,学生临写,展评,再写 6、学习“脚印,波痕,雨痕”
(1)、岩石是书,那岩石上有文字吗?
(2)、出示第二段话,齐读。你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3)、明白了这句话,我们再来读读这些词语 男女生轮读,老师读句,学生读词。 (4)、理解“痕”
雨点的脚印叫——雨痕,波浪的足迹叫——波痕,泪水流过后会留下——泪痕,伤口愈合后留下——伤痕,被刀砍之后留下——刀痕
去掉病字旁,你能给它换上什么部首变成新字? 7、学习“藏、宝”
(1)、读了岩石这本书,用处可大哩!到底是什么用处呢? (2)、出示第三段话,抽生读。
(3)、这段话中有个多音字“藏”,它有两个读音,表示事物名称时读zang,表示动作时读cang
(4)、引导学生给两个读音组词
(5)、出示“宝”,引导学生扩词,并理解到所扩的词都有宝贵的意思。 8、学习“地质 勘探”
(1) 出示前面三段话,这三段话是谁说的?他是干什么的? (2)、出示词卡,认读“地质勘探队员”,理解词义。 9、学习“刨”
(1)、课文主要写了川川和叔叔的对话,现在我们来分角色朗读。 (2)、老师读川川的话,学生读叔叔的话
(3)、川川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他问了哪些问题?请大家齐读川川的问话。
(4)、像这样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想把事情弄明白,就叫——刨根问底
(5)、出示“刨、刨根问底”,反复读 (6)、这个字有很多亲兄弟,还记得吗? 10、巩固生字教学
多形式集中认读本课时所学生字,生词。 四、 总结全文,再现生字词语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地质勘探队员叔叔的眼中,岩石就像一册
厚厚的书(完成板书),在这本书里,他们能看到(词卡)雨痕,波痕和矿物。读懂了这本书,就知道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就能找到更多的宝藏。 2、这节课,咱们通过初读,把长长的一篇课文读成了一句话。下节课,我们再翻开这 本最大的书,去探索其中的种种奥秘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