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与设计・ 大众文艺 谈写生与当代山水画创作的关系 孙文博 熊显林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重庆401331) 摘要:艺术来源于生活,写生的目的就是要深入生活,走进大 二、历代画家对写生与创作关系的认识 写生是“外师造化”的过程,它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才 自然。先领悟大自然之妙,才能物我合一。清石涛提出的“搜尽奇峰 打草稿”;只有身及自然山川才能得自然之神,传自然之韵,把握自 会有所结果,为我们所用。从我们的所见、所知到所感、所想。 然并将其升华为艺术创造力。创作不是凭空而来的,创作与写生是相 通过对自然的真实感受以及对生活的体验,用写生的方式记录生 辅相成的,创作又是在写生的基础上的,面对自然我们要怎样的去分 活中有意味的形式,为以后的创作收集素材;素材是绘画创作的 析处理,要有怎样的创新意识,用怎样的手法来表现。只有发现了前 基础,只有收集了大量丰富的素材资料,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才 人未发现的东西才有创造,才能有别于前人,只有亲身感受自然,才 能有所选择并创作出好的作品。 能形象的,具体的深入认识客观世界。才能产生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 对于“师造化”一词的由来,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 的新的内容,根据这新的内容,才能得到新的形式。领悟大自然的真 是这样记载的:“初毕庶子宏擅名于代,一见惊叹之,异其唯用 谛,在大自然中捕捉绘画的灵感,体验自然是创作的灵魂,创作是 秃毫,或以手摸绢素,因问躁所受璨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写生的艺术体现。我们要把握时代特征,给中国山水画注入新的生机 和内涵。 。“师造化”的含义其实要比单纯的写生宽泛的多, 《老子》 二十五章中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 关键词:当代山水画;写生;创作;意义 的“道法自然”指的就是“道”以“自然”为法则,“自然”即 是宇宙万物的普遍规律。 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源远流长,作为中国本土绘画艺术的主 在宋代以前,可供画家们临摹的范本比较少,因此画家们大 要画种之一,在中国几千年文化积淀中发生,发展,成熟。经历 多是在熟悉了一定的笔墨技巧之后即“师法自然”。“范宽居山 了~干多年的衍变历程。在当代中国山水画想走上更高的领域就 林间,常危坐数日,纵目四顾,以求其趣。画山水始师李成,又 必须要走进大自然,与大自然对话,在大自然中寻求新的突破。 师荆浩。山顶好作密林,水际突兀大石,既乃叹日‘与其师人, 写生不仅可以积累素材获得美好的山水画形象和意境,锤炼自己 不若师诸造化。 乃舍旧习,b居终南,太华,遍观其胜,落笔 的表现语言,探索富于个性的绘画形式,寻找内容和形式的最佳 雄伟老硬,真得山骨,而与关李并驰方驾。” 结合点,还可以拓展画家的知识面,培养新的艺术感觉力和创造 南宋李澄叟《画山水诀》中有“画山水者,须要遍历广观, 力。李可染曾说要通过写生掌握自然规律,要发现前人未发现的 然后方知着笔去处”;明董其昌在《画诀》中也讲道:“看得 东西,从对象中挖掘新的表现方法,从丰富到单纯,酝酿意境和 熟,自然传神。传神者必以形。形与心手相凑而相忘,神之所托 意匠经营,自然美和笔墨的统一。 一也。清石涛《画语录》亦有“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 用于神,而藏于人”:清龚贤云: “书画,与造化同根,阴阳同 、对当代山水画现状的总体认识 20世纪中期,中国山水画迎来了新的时代,要经历重重考 候……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I之势。”这些都足以说明游历、 验。时代下的新山水画,在旧文化的改革中脱颖而出,表现新的 观赏、写生对于山水画家的重要性。在中国艺术史上,荆浩、董 生活,反映新的适应大众的审美需求,承担了空前的社会责任。 提出“笔墨当随时代”的理论之后,又一次提出笔墨与时代之间 的关系,他认为“时代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新中国成立以 源、石涛、李可染、陆俨少、黄宾虹、傅抱石等无数大家的艺术 三、写生与当代山水画创作的关系和意义 新山水画为传统山水画找到了新的表达方式。傅抱石便是即石涛 成就即是佐证。 从自然之象到意中之象,进而创作出山水画作品,这是山水 后,涌现出了一批以陆俨少、李可染、石鲁、傅抱石、赵望云等 画家凭借客观自然的情感感受,进行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的深化 为代表的优秀画家,他们一边承袭传统、一边走向生活,走遍了 与飞跃。一个山水画家,首先得重视对传统山水画的学习,学习 祖国的大江南北,从大自然的源泉中吸收了丰富的艺术营养,谱 临摹古人的技法与技巧,山水法,云水画法,了解各家各派,学 写出了一幅幅洋溢着新时代风貌的壮丽篇章。 习传统,继承传统,在熟练的掌握基础上打下山水画创作的坚实 进入本世纪后期,中国山水画面临着各种思潮给予的严峻考 基础。写生是学习传统和山水画创作中最佳纽带。只有在写生中 验,所幸中国山水画并没有受西方影响而改为风景画。现代人认 才能将所学的传统技法在生活中加以实践,并且提高升华。只有 同了中国山水画,这无疑是捍卫了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地位、艺术 在写生中,我们才能学以致用,在自然的基础上加以改造,活学 精神。那些跨世纪的画家并没有放弃历史责任,他们依然带着这 活用,自然山川云树的多样化,复杂性,朝暮的变化,四季的迁 具有悠久传统的艺术来突破新的时空。传统的山水画中艺术精神 移,山水中人文因素更增加了山水文化的内涵,写生是将传统所 的完善与充实,艺术形式的全面性与多样性,已使新的创造成为 学的突破,在变化多端的自然中搜集创作素材。深入生活,走出 历史的极限,所以现代画家们更多是在技法层面上寻找突破以作 生活,并且在写生过程中更加深入了解自然规律,解决自然与创 发展。 作的关系。在中国山水画中,十分强调抒发画家性灵的能动性, 1 1 5 大众文艺 ・美术与设计・ 纳西东巴画传承的思考 易立平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丽江 674100) 摘要:纳西东巴画结合本土文化吸收藏汉文化,以文字和图案 河中,经过统治阶级以及民间的交往,虽然受到了汉文化中的道 相结合形成了一门独具特色的绘画,他在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都 教和藏传佛教的影响,但其表现方式仍以自身的思想、文化和技 有其独特的形式,经过东巴画家的努力,使他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绘画 法为主。 艺术。作为当代人,我认为我们应处理好东巴画继承与传承的关系, 让这优秀的民族遗产散发出新的光彩。 随着社会的发展,东巴画的社会功能已发生了一些变化,其 功能已从主要的宗教功能转变社会功能。我认为,在当文化多元 化和独特化的当代,东巴画的传承与发展已迫在眉睫。对于东巴 画的发展,我认为首先要了解东巴画创作的基本元素,创新是站 关键词:东巴画;特色;传承;思考 东巴画是独特的文字与图像相结合的民族艺术,图像即是文 在一定的基础上的,而非独创,面对东巴画创新问题,只有沿着 字、文字亦是图像,图像与文字水乳交融,其表现方式可意会不 东巴画创作的艺术规律才能顺利向前发展。东巴画家如果对自己 可言传,心领神会,心照不宣,言不尽意,意在言外,言有竞而 民族传统文化没有深入彻底的认识,那将永远不知道如何去面对 意无穷,不赖东巴文字之形则不能达意。 纳西族是我国古羌族的后裔,是从中国的西部迁徙到丽江, 最后定居丽江的民族。先辈们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受到了自然 当今东巴画的创新问题,当然也不可能在艺术界以及东巴画发展 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下面,我对东巴画代表作品的的造型、色彩等入手对东巴 的、人为的磨难,从而创造出了一套祭祀自然、敌人和已故亡灵 画的创作思路做一个分析,找一些规律,并结合当代东巴画的现 的宗教祭祀方式,这套祭祀方式用独有的象形文字记录下来,图 状,对东巴画的传承做一个思考。 文并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巴艺术。丽江地处滇西地区,与藏 族、白族地区接壤,是一个包容、文化多元的地区。在历史的长 一、东巴画分析 1.东巴画的造型 抒情性是山水画的主要内涵,在写生过程中更能统一,互动,发 过写生,我们才能在生活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自然,了解自 挥画家的性灵。 然,认知自然之中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石一树,在写生中表 山水画家只有把目光投向无限的客观自然世界,在自然造化 现自己的山川I云水,用个人情感志向,意趣吸吮自然,消化自 中吸吮营养精华,搜寻表达自己主观情思的感性符号,以自然作 然,解决我们的个性化,使我们的山水画创作走向风格、有品 为山水画艺术创作的出发点,才能达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位、有思想内涵的更高境界。的境界。向自然造化吮吸生命和艺术创作的精华,那就需要我们 深入生活,进行多方位的写生。 四、结语 在绘画艺术的创作中,勇敢地去探索新路,以形成自己的绘 创作的源泉源于生活,不深入生活,不去观察自然,不去写 画语言和风格。要探下身子去求法探骊,不能溺于成法中无以自 生,不在生活中收集素材,不在生活中锤炼自己,那末对自然的 拔,也不能在屋子里闭门造车。我们要走进大自然,一大自然为 千变万化就一无所知,无从创作。山水画大师李可染先生的写生 师,只有身及自然山川才能得到自然之神,传自然之韵,才能发 非常严谨,陆俨少先生山水画中很有个人风格的山水画法,都是 现前人未发现的东西,才有创造,才能有别于前人,只有亲身感 在生活经历中,在写生中观察,研究,创作而成的。 当代山水画的创作是个艰苦复杂而的过程,它是画家思想、 受自然,才能形象的,具体的深入认识客观世界,丰富和提高形 象思维。才能产生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新的内容,根据这新 文化、认知、主观情感、审美去向以及笔墨技法的表现过程,在 的内容,才能得到新的形式。所以写生在山水画创作当中是具有 山水画创作中,构图、笔墨、技法是创作的外在表现,画家的主 重要意义的。观情感才是创作内容的核心,作品的生命、神采、品格精神,意 境决定于画家的情感、修养、阅历、文化构筑等因素。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一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1 画从于心,必发于内,故山水画有一种内在美,内在的美 [2]P辅圣,汤哲明.二十世纪山水画研究文集【M].一上海:上海书画出 在于创作者的心、在于志、在于意,它是蕴籍的、含蓄的、无形 [6 的。因此山水画中要有个性,有个人的风格,不能干篇一律。今 版社.2006.3】宗白华.美学散步【MI『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8 人的画同于古人,你的画同于他人,一看画就似曾相识,这用因 [素是缺乏个性化的表现,我们得说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情感, 【4]卢禹舜.中国山水画经典『M】『一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1 5】陈浩.水墨都市绘画研究[D】『一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7.8 每个人都不同,他的阅历,生活方式,内心世界,认知观点都不 【6】葛路.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MI.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 同,都有个性化,我们的山说画作品更应该如此,要有鲜明的风 【格,自己的语言符号,要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创作观念。只有通 1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