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实践是综合检验和系统培养、训练学生综合能力的最后教学环节。为加强对该教学环节的组织实施与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一、毕业实践的内容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征和教学改革的要求,高职学生的毕业实践除了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外,还应根据专业性质和今后的工作要求到对口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以适应高职学生毕业时达到或基本达到能顶岗的要求。所以毕业实践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和实习。
二、毕业实践的要求
(一)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规范 1、组织与分工 (1)系部任务与职责
按教学计划的规定, 组织教师做好毕业设计(论文) 的选题、 毕业实习的选点、指导教师的委派、拟订毕业设计(论文)的实施计划等各项准备工作,并及时报送教务处;组织编写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与指导书, 并及时报送教务处;具体组织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和毕业答辩的实施,密切注意对进度、质量等情况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成立系部答辩委员会和专业答辩小组;负责本系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的经费预算、管理及决算。
(2)教务处任务和职责
负责制订学校毕业设计(论文)的有关规章制度,并负责检查落实;收集、汇总全校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任务书、指导书、实施计划及答辩委员会、答辩小组名单;组织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经验交流, 检查计划实施情况,组织教学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提供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表格, 协调毕业设计 (论文)用房。
2、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文件的内容规范 (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任务书应包括题目、设计任务、设计所需的数据及资料和完成时间;毕业论文任务书应包括题目、课题依据有关资料及完成时间。
(2)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应包括设计或研究范围、要求、方法步骤、完成设计(论文)所需文字、图纸额度、进度安排以及参考文献(包括最新科技成果及学术动态)。
(3)毕业设计(论文)实施计划
分专业制订毕业设计(论文)实施计划。实施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整个专业的设计(论文)题目一览表,每个学生的选题以及从事毕业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设计(论文)的单位;每个课题的校内外指导教师名单;系部答辩委员会及答辩小组组成情况及成员名单;成绩评定办法;具体进度及日程安排。
3、毕业设计(论文)几个主要环节的要求 (1)选题
题目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力求有利于巩固、深化和应用所学知识;应尽量覆盖专业主干课程,有利于学生获得综合性的训练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
题目的难度、份量要适当,应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基本完成为度。遇到工作量大、需要几个同学合做的题目,必须分工明确、份量相当,使每个同学既对整个课题有全面的了解,又都有自己独立完成的任务。
题目应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真刀实枪”选自社会经济建设的实际或科研、实验室建设的课题。且60%以上的学生毕业设计题目(或参数)不雷同。
选择题目要坚持“应用性”的原则。每届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既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又要及时更新,以适应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题目由指导教师选拟,也可由学生根据社会调查自拟,但均需经系部审定报教务处备案,于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两个月发给学生。
(2)毕业实习或社会调查
毕业实习或社会调查应有明确的计划。计划包括目的与要求、内容与任务、实习(调查)单位及时间安排等。
学生在毕业实习或社会调查阶段应围绕设计(论文)题目,收集有关资料和数据,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确定设计(论文)方案及主要参数。通过毕业实习或社会调查,为毕业设计(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3)毕业答辩及成绩评定
毕业答辩组织领导。各系部要成立答辩委员会和答辩小组。答辩委员会的任务是组织领导答辩工作,统一评分标准,审定设计(论文)成绩。答辩委员会由系部主管教学负责人担任主任,委员3~5人,主要由高、中级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应邀请校外(企业)专家参加,以促进我院教学质量的提高。答辩小组的任务是答辩前认真审阅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对毕业设计(论文)合格的学生进行答辩,并提出综合成绩及评语,提交答辩委员会审定通过。答辩小组成员一般为3~5人(包括指导教师)。
毕业答辩的方式。按课题的内容特点和参加答辩学生人数的多少,可采用小组答辩,也可采用大组答辩。人数较多的专业,可选少数有代表性的课题先进行大组示范答辩,再分小组答辩。
毕业答辩的步骤:
①学生介绍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学生应在答辩前写出书面提纲,内容包括:课题名称和任务,采用的原始资料和参考文献,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和本人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价(成绩与存在问题)。学生的介绍应力求做到:语言准确、简练,时间不超过20分钟。
②答辩委员会质询。质询的内容应是与课题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方法及鉴别独立工作能力的各种问题。可采用集中回答或一问一答等方式。质询时间以30分钟为宜。
③成绩评定。学生退场后,由答辩小组(小组答辩)或答辩委员会(大组示范答辩)根据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书面材料和答辩情况、独立工作能力、毕业实习(社会调查)的思想政治表现和刻苦程度等进行综合评定。评定方法可采用答辩小组(答辩委员会)集体讨论;也可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无记名分项打分,然后取平均值作为综合成绩。集体讨论时,指导教师应首先介绍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期间(含毕业实习或社会调查)的思想政治表现、学习态度、遵守纪律等情况。答辩小组在对学生作出毕业设计(论文)综合成绩的同时,还需写出评语,一并报答辩委员会审批。评语内容应包括: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的思想政治表现、学习态度和工作量;毕业设计(论文)的特点和优缺点;基本理论和技能的掌握、运用程度;各种能力的强弱等。
(4)毕业答辩成绩评定标准。毕业设计(论文)综合成绩采用优秀、良好、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记分制。成绩具体评定时应考虑设计(论文)的质量、答辩情况、独立工作能力、毕业实习(社会调查)情况、政治表现、学习态度等综合因素。
各系可根据各专业的特点,结合具体情况制订成绩评定标准,并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前报教务处备案,同时向学生公布。评定成绩必须坚持标准,从严要求。评“优秀”的毕业设计(论文)一般不超过学生人数的20%。成绩应在答辩结束后两天内向学生公布,并报教务处。
4、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职责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的具体组织者和指导者。指导教师一般应由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教师或专业人员担任。学生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人数过多而校内指导力量不足时,可聘请校外具中
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有关人员进行指导,但必须经教务处同意,且各系必须指派本校教师负责联系,以经常了解和掌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展与质量情况。
指导教师的职责如下:
(1)全面指导学生进行毕业实习(社会调查)和毕业设计(论文),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表现
和工作进展情况;注重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创新;针对不同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差异,坚持因材施教,进行个别辅导(每周应有足够的辅导时间);引导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毕业设计(论文)中的具体问题。
(2)评阅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并拟写评语,参加学生毕业答辩及成绩评定。 (3)坚持教书育人。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全过程中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心体贴;具体负责学生的纪律、考勤、学风等登记工作;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生活情况;对学生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和违纪行为要进行批评教育,直至作出处理意见。
(二)实习的具体要求
1、实习的日常指导和管理工作原则上由所在实习单位负责,指导教师由实习单位选派素质高、技术好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担任。
2、实习的内容和基本要求,由实习指导教师和学生所在专业的教研室共同协商确定。
3、为使学生通过毕业实践,在实践能力上得到提高的同时,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也有所进步,学生在毕业实践阶段还应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任务。
4、学生所在系应选派专业教师定期到学生所在实习单位了解实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并听取指导教师和学生对实习工作的意见、建议,对存在的问题应与有关方面协商解决。
5、学生应作实习周记,最后要写实习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应较全面地反映出实习的内容,知识的应用,在思想和工作上取得的进步以及技术与能力上的提高等。在实习的过程中,收集毕业设计(论文)有关的资料,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构思和基本框架。
三、毕业实践的安排
1、时间安排:按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毕业实践安排在第五学期进行。 毕业实践时间为6周,包括做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时间、顶岗实习时间。 2、实习领导:实习期间,系部成立实习领导小组,成员由系领导和教研室主任及相关人员组成。
四、毕业实践的考核
学生毕业实践考核总成绩包括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和实习成绩两部分组成。成绩考核采用五级制(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
附:1、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要求
2、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过程记录表 3、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答辩成绩评定标准
4、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成绩记分表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二○○七年十月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
二手车发展现状
系 (部)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200 ~ 200 学年第 学期
指导教师评语 等级 签名
日期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毕 业 论 文
二手车发展现状
系 别 汽车工程系 专 业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班 级 3092 姓 名 杨小坤 学 号 1603093092
2011~ 2012学年第1学期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要求
一、毕业设计论文纸型及页边距
⑴ 毕业设计论文纸型
毕业设计论文一律用国际标准A4型纸(297mm×210mm)打印。页面分图文区与白边区两部分,所有的文字、图形、其他符号只能出现在图文区内。白边区的尺寸(页边距)为:天头(上)25 mm,地脚(下)25 mm,订口(左)30 mm,翻口(右)25 mm。
⑵ 论文页码添加在每页中间 ⑶ 签名
毕业设计论文凡涉及签名处,均需本人书写签名;教师评语也需钢笔书写。
二、论文首页格式
毕业论文题目用黑体二号字,其余用宋体四号字 。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明、恰当,一般不超过20个字。
三、中文摘要及其关键词(宋体小四号字,1.5倍行距)
论文第二页为500字左右的中文内容摘要,应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毕业论文摘要是毕业论文的缩影,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论文摘要应尽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少用公式字母,语言力求精炼、准确。
在本页的最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 ⑴ 摘 要(粗宋体居中四号字) (空一行)
⑵ 摘要内容(宋体小四号左对齐) (空一行)
⑶ 关键词:词1、词2
四、目录
图×-× 论文目录示例
论文各章节的二级目录,其中:
“一级标题”部分使用宋粗体四号字;1.5倍行距
“二级标题”部分采用宋体小四号字 ,内缩两个字符,1.5倍行距
五、引言(或序言)(宋体小四号字):
内容为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某方面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六、正文(毕业论文的主体)
⑴ 正文书写规范
正文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一级大标题用宋体四号字加粗,二级标题用宋体小四号字加粗,正文统一用宋体小四号字,行距为20磅。论文字数控制在1万字至2万字之间,原则上不突破3万字。
⑵ 正文序号规范
正文二级标题之后,标题序号从大到小的顺序为\"1.\"、\"⑴\" \"①\"„„;论文中的公式编号,用括弧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⑶ 正文插图和表规范
① 论文中需要的插图居中,按章顺序编号,图标题用宋体五号字,置于图下方。
② 若插图是屏幕截图,需适当缩放。
③ 表序号及表名用宋体五号字,置于表的上方, ⑷ 论文引注规范
毕业论文内容涉及到他人的观点、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的要注明出处(引注),涉及计算内容的数据要求准确。
七、参考文献
按毕业论文中所引用文献的顺序、列于文末。 ⑴ 文献出自期刊文章格式
[编号]. 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⑵ 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
[编号]. 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记录表
题 目 学生姓名 系 部 学 号 班 级 指导教师 顺序号 第 次 学生完成 毕业设计 内容情况 学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教师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教师指导 内容记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