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气象 32卷I期 机房的防雷防静电检测 杨缤曦 (嘉兴市气象局,浙江嘉兴314050) 摘要:机房的防雷防静电检测是我们防雷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机房的结构设置不尽相同,设备的配置 也各有差异,所以我们在对机房防雷防静电检测中应分别情况尽量做到完整和准确,全面地检测机房的各 项标准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才能使设备避免由于雷电与静电所带来的危害。如何开展系统全面的检测在 此提出一些个人的想法。 关键词:机房;安全;防雷检测 0 引 言 机房的检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检测的全 面性是主要方面,由于机房设备多和线路布置 装有SPD,特别是天馈系统的天馈线输入端;当 采用光缆引入时,其金属的加强筋、防潮层等的 接地是否良好;电源线路与信号线路在进入机 房前应采用埋地敷设,屏蔽层或金属钢管应两 的复杂性以及隐蔽性,往往在检测过程中,会遗 漏一些项目,达不到完整检测的目的,因此,检 测应该从全面性来考虑,从防雷电波的入侵、防 端接地,这是降低雷电波侵入的最有效的方法 之一。当线路采用架空进入时应该对架空线路 穿金属管并且金属管两端接地以防止雷电感 应,达到防雷目的。 1.3 SPD相关项目的检测 雷电(静电)感应、等电位接地方面来检测。 1 防雷电波入侵的检测 防雷电波入侵主要是从两方面来考虑,其 一SPD的检测包含有两种方法:其一是观察 法,其二为仪器测量。 1.3.1观察法的内容 是从电源线路上侵入的防雷检测,其二是从 信号线路上侵入的防雷检测。 1.1电源线路上的防雷电检测 首先是检查电源配电箱采用的接地形式, 根据有关规范规定,应该使用TN—S接地方式, 如果是其它的接地方式也要改成TN—S或TN —外观检查SPD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即SPD的 , ,/n,Imax, 等参数,通信 SPD的工作频率、插入损耗、响应时间、电压驻 波比、特性阻抗、传输速率等应满足系统要求。 观察SPD的状态指示是否正常;有无后备 保护器;接线是否接触不良或松动,从而增加接 触电阻引起发热或燃烧。检查SPD型号;查看 SPD有无备案。 1.3.2仪器测量内容 C—S接地方式。其次SPD是我们常用的保 护措施,不但要检查电源箱安装的SPD防雷保 护,还需要检查UPS前端的SPD,采用的是一级 保护还是多级保护,其安装的位置是否正确。 最次是测量“零地电压”,也就是中性线与PE线 应用防雷元件测试仪检测SPD的漏电流 与起动电压;漏电流 应不大于产品标称的最 之间的电位差,一般此电位差应小于2V;当“零 地电压”高于电子设备的允许电压值时,将会引 起硬件故障、烧毁设备或引发控制信号的误动 作,从而影响设备的通信质量。 1.2信号线路上的防雷检测 大值,无标称值时不大于20 (注:是0.75 下测得 );起动电压UlmA不小于1.86UO(Uo为 工作电压);绝缘电阻I>50 Ml2/500 V;必要时可 测试SPD的残压。 检查进入机房内的所有信号线路上是否安 收稿日期:2009-06-10 测量SPD两端接线的长度是否超出0.5 m (即从相线接到SPD和从SPD接到地线两端接 线的总长度),如果超出0.5 m,最好采用凯文接 32卷1期 浙江气象 47 线法消除引线产生的雷电感应高电压。 如果采用多级SPD保护,则相邻SPD之间 的线路长度不应小于5 ITI。应用测温仪测量 SPD的表面温度,SPD表面温度不应超过说明书 的最高温度(一般85℃)。SPD的接地线径要达 于16一 的铜质导线敷设,在工程中一般采用 截面积35嗍2的铜质导线敷设。 2.1.2 M型接地形式的检测 M型(网形结构、多点接地)等电位联结形 式适用于易受干扰的频率大于300 kHz(也可低 到规范规定的要求(表1)。 表1 电源浪涌保护器(SPD)连接导线最小截面积 注:组合 SPD参照相应保护级别的截面积选择 天馈线路浪涌保护器SPD的接地端应采用 截面积不小于6 的铜芯导线;信号线路浪 涌保护器SPD接地端宜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5 nm12的铜芯导线与设备机房内局部等电位接地 端子板连接,接地线应平直。SPD接地端的接 地电阻不应大于10 Q。 2 机房内等电位连接的防雷检测 2.1接地连接形式的检测 机房内设备等电位连接形式可采用s型或 M型及SM混合型。检查并确定符合以下要求。 2.1.1 S型接地形式的检测 s型(星形结构、单点接地)等电位联结形式 适用于易受干扰的频率在0~30 kHz(也可高至 300 kHz)的电子信息设备的信号接地,因此,机 房面积小(建筑面积100 rnm2以下)或设备少的 机房或设备要求不是很高的机房一般采用s型 连接形式,即设备的接地线分别从接地排中直 接引出,作单点连接,不产生回路,接地排就是 规范所说的接地基准点(ERP),宜使用截面积不 小于50 mill2的铜排。 除等电位连接点ERP外,所有的信息系统 金属组件和接地线,均应与共用接地系统的各 部件之间有足够的绝缘(大于l0 kV,1.2/50 /xs);机房内所有设施的电缆管线屏蔽层,必须 经接地排(ERP)进入机房。 引入接地排的接地干线,应采用截面积大 至30 kHz)的电子信息设备的信号接地,因此, 对于大型机房都采用M型的等电位连接形式接 地,其要求如下:机房底部的等电位联结网格应 采用截面积不小于25 m2的铜带或裸铜线,并 应在防静电活动地板下构成边长为0.6—3 1TI 的矩形网格(一般采用600 mm×600 mm网格, 视具体情况确定);网格与建筑的总等电位可用 不小于16 rnIn2多股铜导线多点连接;进入机房 的所有金属管线首先与网格连接后进人机房。 对于机房内既有低频信号又有高频信号的设备 接地,可采用SM混合型等电位联结形式,这样可 以同时满足高频和低频信号设备接地的要求。 3 静电地板的防雷检查 机房地面应有静电泄放和接地措施,防静 电地板或地面的表面电阻或体积电阻应为2.5 ×104~1.0×10 Q;敷设静电地板的高度在250 ~400 IBm之间,且应具有防火、环保、耐污耐磨 性能。静电接地的连接线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和化学稳定性,宜采用焊接或压接,当采用导电 胶与接地导体粘接时,其接触面积不宜小于20 cm 。静电地板可通过1 Mr2电阻接地。 4结 语 机房的防雷检测应从总体和综合的防雷角 度考虑,不论机房的大小与设备的多少,都应按 检测程序做到全面周到地进行检测,才能防止 漏测;所测的内容才能准确而全面,这是我们防 雷检测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机械工业部.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 [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2] 四川省建设厅.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04[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50462—2008[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4j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 —2oo8[s3.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