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和根本要求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答了“为谁发展”、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以及“靠谁发展”的基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不断升华。执政理念是我党执政规律的反映,它决定着执政能力、执政使命和执政结果。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升华。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改革发展实践的行动指南。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着眼点,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又好又快发,它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认识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人为本是它最核心的内容,这与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本质上是一致的,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要求本质上是一致的。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
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要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要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2、 联系实际,如何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
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理论只有和实践相结合,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有了正确理论的指导,实践才能少走弯路,才能有正确的方向。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在学生中开展党的基本路线内容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
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加强对学生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使高 学生更加充分认清我国当前的国情,认清我国所处的国内外形势,认清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自觉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去。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前提下,构建和谐校园。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构建和谐高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或说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惟有如此,才能协调好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高校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着重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把思想建设摆在党的建设首位。这就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学生党员,提高学生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着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