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碎石石屑地基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碎石石屑地基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来源:吉趣旅游网
碎石石屑地基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Q/TJJG1—03—02-2003) 9.1 适用范围及涉及的强制性条文

9.1。1 本工艺适用于一般工业及民用建筑处理3.0m以内软弱,适水性强的粘性土地基中的碎石地基,地基处理及地面垫层(夯实和碾压法)。

9.1.2 本项工艺所涉及的国家工程建设标准中主要的强制性条文:

(1) 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应在每层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铺填上层。(JGJ79—2002)

(2) 对碎石地基竣工后的结果(地基强度或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以上工程,每100㎡应至少有1点,3000㎡以上工程,每300㎡至少有1点。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GB50202—2002)

(3) 作业中,严禁任何人上下机械,传递物件,以及在铲斗内、拖把或机架上坐立。(JGJ33-2001 5。5.6)

(4) 夯实机作业时,应一人扶夯,一人传递电缆线,且必须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鞋。递线人员应跟随夯机后或两侧调顺电缆线,电缆线不得扭结或缠绕,且不得张拉过紧,应保持有3-4m的余量. (JGJ33—2001 5.11。4)

9.2 施 工 准 备

9。2。1 主要材料及主要机具

9.2。1。1 主要材料:宜选用质地坚硬的碎(卵)石、石屑(粒径小于2mm的部分不应超过总重的45%)或掺和中砂、粗砂、其它工业废料的天然或人工级配碎石或石屑。含泥量不宜大于5%,不得含有植物残体,垃圾等杂物,粒径一般不大于50mm,最大粒径不大于垫层厚度的2/3,其含量应在50%以内,其级配应使垫层的空隙率最小.

9。2.1.2 主要机具:平板振捣器,蛙夯,6~10t压路机或振动压实机械、铁锹、胶管、喷壶、铁筛、手推胶轮车、木夯、小线或细铅丝. 9。2。2 作业条件

9.2.2。1 对石料进行检验,人工级配的配合比例应符合设计要求。

9。2.2。2 对基坑(槽)和基底土质,对标高轴线尺寸,及有无孔穴、橡皮土、积水等情况进行检验,应在未做地基处理前办完验槽隐蔽验收手续.

9.2.2.3 在边坡及适当位置设置控制铺填厚度的水平标高桩,或在固定建筑物墙上,槽和沟的边坡上弹上水平标高线或钉上水平标高木橛,基坑内标桩网为5m×5m。

9.2.2。4 在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面的工程施工时,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基坑(槽)保持无水状态。

9.3 工 艺 流 程 与 操 作 工 艺

9.3。1 工艺流程:

检验碎石质量、级配→分层铺筑碎石→洒水→分层夯实或碾压→找平验收 9.3.2 操作 艺

9。3.2。1 清理基底表面杂物、淤泥、浮土、检查两边坡度是否适宜原有地基进行平整,需要降水的基槽做好降排水工作保持槽底干燥,对垫层物料的级配作检验,确保其质量应达到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

9.3。2.2 分层铺筑、压实碎石垫层

(1) 垫层底面宜铺设在同一标高上,当厚度不同时,在搭接处土面应挖成踏步或斜坡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施工,分段施工时,接头处应做成斜坡,各分层的搭接位置应错开0。5-1.0m距离,并充分压(夯)实.

(2) 碎石垫层施工时应控制最优含水量,并分层铺筑分层捣实,基坑内预先安好5m×5m网络标桩控制每层铺设厚度。捣实方法可视具体条件选用振实,夯实或压实等方法,常用的有平振法,夯实法和碾压法,各种方法的施工要点,每层铺设厚度以及控制含水量见表9.3。2。2,根据气候条件可适当洒水保持最佳含水量。

碎石垫层铺设厚度及施工最优含水量 表9。3。2。2 捣实 每层铺设厚度 施工时最优 施工要点 方法 (mm) 含水量% 1、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往复次数以简易测定密度合格为准 平振法 200~250 15~20 2、振动器移动时,每行应搭接1/3以防振动面积不搭接 1、用木夯或机械夯 夯实法 150~200 8~12 2、木夯重40kg,落距400~500mm 3、一夯压半夯全面夯实,不少于3遍 6~10t压路机往复碾压,碾压次数以达到要求密实度为准,一般为6~8遍,用碾压法 150~350 8~12 振动压实机械,振动3~5min轮距搭接不小于50cm。每层碾压次数为6~8遍。 缘和转角处应用人工或蛙夯补夯密实。 适用于大面积碎石垫层,不宜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碎石垫层。边 含泥量过大的碎石不宜使用 备注 (3) 捣实碎石垫层时,应注意不要破坏基坑底面和侧面土的强度。对结构性强的基底土,在垫层最下一层宜先铺设150~200mm厚松砂,只用木夯仔细夯实,不得使用振捣器,以免破坏基底土的结构,

(4) 当地下水位较高或在饱和的软弱地基上铺设垫层时,应加强基坑内及外侧四周的排水工作,防止垫层泡水,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坑底500mm以下保持基坑边坡稳定。 (5) 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应在每层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铺填上层(JGJ79-2002)。

(6) 碎石铺设时应逐层测定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施工上层垫层。试验报告应注明材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果。 9.3。2。3 找平和验收

(1) 最后一层压(夯)完成后,表面应拉线找平,并且符合设计规定的标高.

(2) 对碎石地基竣工后的结果(地基强度或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以上工程,每100㎡应至少有1点,3000㎡以上工程,每300㎡至少有1点.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GB50202—2002)。

(3) 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可利用贯入仪,轻塑动力触探或标准贯入试验检验。

9.4 质 量 标 准

9.4。1 碎石的强度应均匀,粒径一般不大于50mm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垫层厚度的2/3。施工前应检查碎石质量,拌合均匀程度。

9。4.2 碎石垫层的密实度应符合设计及表4。2。1的要求。其压实系数一般应在0。94~0.97之间。

9。4。3 施工过程中必须检查分层厚度,分段施工时搭接部分的压实质量,加水量,压实遍数和压实系数.

9。4.4 碎石(石膏)地基质量验收标准见表9.4.4-1和表9.4.4—2。

碎石垫层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9。4.4—1 项次 1 2 项目 顶面标高 表面平整度 允许偏差(mm) 20 +15 检验方法 水平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砂及砂石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表9.4.4—2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项 序 检查项目 单位 1 主控项目 2 3 1 2 一般项目 3 地基承载力 配合比 压实系数 砂石料有机质含量 砂石料含泥量 石料粒径 % % ㎜ % ㎜ 数值 按规定方法 检查拌合时的体积比或重量比 现场实测 焙烧法 水洗法 筛分法 烘干法 水准仪 检验方法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5 ≤5 ≤100 ±2 ±50 4 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比较) 5 分层厚度(与设计要求比较) 9.5 成 品 保 护

9.5.1 铺设时应注意保护好现场的轴线桩,水准基点桩,并经常复测。

9.5.2 施工中应保证边坡稳定,防止塌方,完工后不得在影响垫层稳定的部位进行挖掘

工程。

9。5。3 做好垫层周围排水设施,防止施工期间垫层被水浸泡.

9。5.4 分层铺设应随即进行上部施工,否则应适当经常洒水润湿。

9.5。5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配备足够照明,防止铺筑厚度不准.

9。6 主 要 质 量 关 键 点 的 控 制

9。6.1 大面积下沉:每层碾压遍数不够,超厚铺设,含水量不准,应严格执行操作工艺要求.

9。6.2 局部下沉:边缘和转角处夯打不实级配不良,留接槎没按规定搭接和夯实,对边角处的夯打不足。

9.6.3 坚持分层检查质量,不合格部位应经处理后方可进行上层铺设。 9.6.4 冻结的砂石不得使用。

9。6。5 施工前应处理好基底土层,当地下水位过高时,应将地下水降到基层500mm以下。

9.7 安 全 与 环 保

9。7.1 施工中应使边坡有一定坡度,保持稳定,不得直接在坡顶用汽车卸料,以防失稳。 9.7.2 作业中,严禁任何人上下机械,传递物件,以及在铲斗内、拖把或机架上坐立(JGJ33-2001 5.5。6)。

9.7。3 夯实机作业时,应一人扶夯,一人传递电缆线,且必须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鞋。递线人员应跟随夯机后或两侧调顺电缆线,电缆线不得扭结或缠绕,且不得张拉过紧,应保持有3—4m的余量。所用电器均应有漏电保护装置,并应在使用前检测其合格后方可进行操作(JGJ33—2001 5。11.4).

9。7。4 采用现场存料时,碎石要采用洒水或覆盖的方法防止扬尘。

9。7。5 采用机械送料或捣实施工,在离居民区较近范围施工应有防噪音措施。 9.7。6 如果材料含泥量过大,不得采用干分离法,要用水冲法除泥,防止扬尘. 9.7。7 夜间施工时,要采用定向灯罩防止光污染。

9.8 质 量 记 录

9。8.1 地基触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9。8.2 原材料进场检(试)验报告(含抽样报告); 9。8.3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9。8.4 碎石干密度检验报告;

9。8。5 碎石(石硝)地基分项工程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9。8.6 地基底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