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Photoshop图层样式详解

Photoshop图层样式详解

来源:吉趣旅游网
Photoshop图层样式详解 第1页 共14页

Photoshop图层样式详解

从Photoshop6.0中开始新增的图层样式效果非常丰富,以前需要用很多步骤制作的效果在这里设置几个参数就可以轻松完成,很快成为大家制作图片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图层样式的种类和设置很多,现将其图层样式面板的设置及效果做了系统整理,以便按需查阅。

⊙ 斜面和浮雕

斜面和浮雕(Bevel and Emboss)可以说是Photoshop层样式中最复杂的,其中包括内斜面、外斜面、浮雕、枕形浮雕和描边浮雕,虽然每一项中包涵的设置选项都是一样的,但是制作出来的效果却大相径庭。

1

Photoshop图层样式详解 第2页 共14页

一、斜面和浮雕的类型

斜面和浮雕的样式包括内斜面、外斜面、浮雕、枕形浮雕和描边浮雕。虽然它们的选项都是一样的,但是制作出来的效果却大相径庭。 内斜面

首先来看内斜角,添加了内斜角的层会好像同时多出一个高光层(在其上方)和一个投影层(在其下方),显然这就比只增加一个虚拟层的样式要复杂了。投影层的混合模式为“正片叠底”(Multiply),高光层的混合模式为“屏幕”(Screen),两者的透明度都是75%。虽然这些默认设置和几种层样式都一样,但是两个层配合起来,效果就多了很多变化。

为了看清楚这两个“虚拟“的层究竟是怎么回事,先将图片的背景设置为黑色,然后为圆所在的层添加“内斜角”样式,再将该层的填充不透明度设置为0。这样就将层上方“虚拟”的高光层分离出来了,如下图:

2

Photoshop图层样式详解 第3页 共14页

类似的,再将图片的背景色设置为白色,然后为圆所在的层添加“内斜角”样式,再将该层的填充不透明度设置为0。这样就将层下方“虚拟”的投影层分离出来了,如下图:

这两个“虚拟“的层配合起来构成“内斜角“效果,类似于来自左上方的光源照射一个截面形为梯形的高台形成的效果。

外斜面

被赋予了外斜面样式的层也会多出两个“虚拟”的层,一个在上,一个在下,分别是高光层和阴影层,混合模式分别是正片叠底(Multiply)和屏幕(Screen),

3

Photoshop图层样式详解 第4页 共14页

这些和内斜面都是完全一样的,下面将不再赘述。

我们可以使用和前面完全一样的方法分别将“虚拟”的高光层和阴影分离出来,如下图:

高光层

投影层

浮雕

前面介绍的斜面效果添加的“虚拟”层都是一上一下的,而浮雕效果添

4

Photoshop图层样式详解 第5页 共14页

加的两个“虚拟”层则都在层的上方,因此我们不需要调整背景颜色和层的填充不透明度就可以同时看到高光层和阴影层。这两个“虚拟”层的混合模式以及透明度仍然和斜面效果的一样。

枕形浮雕

枕形浮雕相当复杂,添加了枕形浮雕样式的层会一下子多出四个“虚拟”层,两个在上,两个在下。上下各含有一个高光层和一个阴影层。因此枕形浮雕是内斜面和外斜面的混合体。比如:

在这个例子中,图层首先被赋予一个内斜面样式,形成一个突起的高台效果,然后又被赋予一个外斜面样式,整个高台又陷入一个“坑”当中,最终形成了如图所示的效果。

5

Photoshop图层样式详解 第6页 共14页

二、调整参数详解

样式(Style)

样式包括:外斜面、内斜面、浮雕、枕形浮雕和描边浮雕。 方法(Technique)

这个选项可以设置三个值,包括平滑(Soft)、雕刻柔和(Chisel Soft)、雕刻清晰(Chisel Hard)。其中“平滑”是默认值,选中这个值可以对斜角的边缘进行模糊,从而制作出边缘光滑的高台效果,如下图。

如果选择“雕刻清晰“,效果是这样的:

6

Photoshop图层样式详解 第7页 共14页

“雕刻柔和”是一个折中的值:

深度(Depth)

“深度”必须和“大小”配合使用,“大小”一定的情况下,用“深度”可以调整高台的截面梯形斜边的光滑程度。比如在“大小”值一定的情况下,不同的“深度”值产生的效果。首先将“深度”设置的小一些:

再将“深度”设置为最大(1000%):

方向(Direction)

7

Photoshop图层样式详解 第8页 共14页

方向的设置值只有“上”和“下”两种,其效果和设置“角度”是一样的。在制作按钮的时候,“上\"和“下”可以分别对应按钮的正常状态和按下状态,比较使用角度进行设置更方便也更准确。

大小(Size)

大小用来设置高台的高度,必须和“深度”配合使用。

柔化(Soften)

柔化一般用来对整个效果进行进一步的模糊,使对象的表面更加柔和,减少棱角感。

阴影

三、等高线和纹理

8

Photoshop图层样式详解 第9页 共14页

⊙ 光泽

光泽(Satin)有时也译作“绸缎”,用来在层的上方添加一个光泽效果,选项虽然不多,但很难准确把握,微小的设置差别都会使效果产生很大的变化。 另外光泽效果还和图层的轮廓相关,即使参数设置完全一样,不同内容的层添加光泽样式之后产生的效果完全不同。

⊙ 颜色叠加

最简单的样式,相当于为层着色。

9

Photoshop图层样式详解 第10页 共14页

⊙ 渐变叠加

“渐变叠加”样式多出来的选项包括:渐变(Gradient)、样式(Style)、缩放(Scale)。

⊙ 图案叠加

“图案叠加”样式的设置方法和前面在\"斜面与浮雕\"中介绍的\"纹理\"完全一样。

10

Photoshop图层样式详解 第11页 共14页

⊙ 描边

描边样式直观简单,就是用指定颜色沿着层中非透明部分的边缘描边,很常用,主要选项包括:大小(Size)、位置(Position)、填充类型(Fill Type)。

⊙ 混合选项

层样式对话框左侧列出的选项最上方就是是“混合选项:默认”,如果你修改了右侧的选项,其标题将会变成“混合选项:自定义”。

11

Photoshop图层样式详解 第12页 共14页

包括选项:混合模式、不透明度、填充不透明度、只混合、挖空、混

合剪切图层、 混合颜色带、混合图层内部效果等。

⊙ 投影

添加投影(Dropshadow)效果后,层的下方会出现一个轮廓和层的内容相同的“影子”,这个影子有一定的偏移量,默认情况下会向右下角偏移。阴影的默认混合模式是正片叠底(Multiply),不透明度75%。

大小、等高线、杂色、图层挖空阴影等。

选项包括:混合模式、颜色设置、不透明度、角度、距离、扩展、

⊙ 内阴影

内阴影的很多选项和投影是一样的,这里只作简单的介绍。前面的投影效果可以理解为一个光源照射平面对象的效果,而”内阴影”则可以理解为光源照射球体的效果。

12

Photoshop图层样式详解 第13页 共14页

选项包括:混合模式、颜色设置、不透明度、角度、距离、 阻塞、大小、等高线等。

⊙ 外发光

添加了\"外侧发光\"效果的层好像下面多出了一个层,这个假想层的填充范围比上面的略大,却省混合模式为“屏幕”(Screen),默认透明度为75%,从而产生层的外侧边缘“发光”的效果。

13

Photoshop图层样式详解 第14页 共14页

由于默认混合模式是“屏幕”,因此如果背景层被设置为白色,那么不论你如何调整外侧发光的设置,效果都无法显示出来。要想在白色背景上看到外侧发光效果,必须将混合模式设置为“屏幕”以外的其他值。 结构:混合模式、不透明度、杂色 图案:方法、扩展、大小

品质:等高线、范围、抖动、渐变和颜色

⊙ 内发光

我们可以将内发光效果想象为一个内侧边缘安装有照明设备的隧道的截面,也可以理解为一个玻璃棒的横断面,这个玻璃棒外围有一圈光源。

结构:混合模式、不透明度、杂色、颜色 图案:方法、源、阻塞、大小 品质:等高线、范围、抖动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