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桥梁跨路施工技术作为交通运输领域中核心环节之一,因存在施工工艺、地质条件、施工要素等问题,须构建桥梁跨路工程的安全管理体系,旨在提升桥梁工程项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故此,本文以桥梁跨路施工项目为入手点,侧重于分析桥梁跨路施工技术的重难点,并提出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方案,以此为国内外其他桥梁跨路工程建设提供思路。
关键词:桥梁跨路工程;施工技术;安全管理 前言:
现阶段,国内的大桥类型较多,其建设依据一方面与地形条件、地质条件有关;另一方面须兼顾建设结构美观性。鉴于此,拉斜桥和连续梁桥作为兼顾以上建设条件的完美型桥梁,拥有较好的跨越能力和施工便捷性。本文将通过对拉斜桥和连续梁桥为基础,简要分析桥梁跨路中存在的施工技术,同时提出切实可行的安全质量管理方案。
一、桥梁跨路施工技术重难点及应对策略 1.1不等跨连续施工技术
桥梁在建设阶段,存在部分节段为不等跨节段,且每节段的混凝土方量相差较大。基于以上现状,在正常施工阶段则按照增加大里程不等跨节段配重的优化模式,将长度不相同的大小里程节段,科学实现跨度不相同但是力矩相同的目的,以此完成不等跨桥梁节段的施工。在桥梁跨路施工之前,须通过有限元的计算方式,将每一个不等跨施工以及成桥后的基本工况做出针对性的建模设计,其目的在于实现合理的配重状态。与此同时,借助有限元建模计算,可保证施工节段的预拱度基本符合施工工况。此外,在整个桥梁跨路不等跨连续施工技术环节中,须建立应力监测方案,保障配重与浇筑的动态平衡,并优化预拱度系数。
1.2挂篮悬浇施工技术
[1]
桥梁跨路施工中的挂篮通常选择为梯形挂篮,且涵盖各种机构环节,如主桁系统等,具体的梯形挂篮设计图见图1所示。其中主桁系统中的杆件材质选用28#C槽钢,吊杆位置的杆件材质则采用32精轧螺纹钢筋。在以上确定挂篮结构的施工设计之后,须进行后续操作。一是,挂篮移动的设计环节,松动内外滑梁位置处的吊轮组,以松动的机理保持上下滑梁之间的距离在8厘米左右,安装好主桁悬臂平杆和吊杆,并增加主桁下平杆方位的保险锚点;二是,孔道压浆的设计环节,侧重于水泥浆的设计要素,要添加适当的膨胀剂来保证在管道中的紧实感。此环节中需注意,在执行压浆技术时,要保证预应力管道的清洁性,并使用空压机处理干净;三是,悬臂灌注与挂篮拆除环节,在浇筑时须采用人工的方式作出摊平处理,并科学使用振捣棒以此保证振捣的紧密性,之后在完成以上施工流程后,须按照设计顺序,依次拆除挂篮结构,此处将不做过多的赘述。
[2]
图1梯形挂篮设计图
1.3信息化模型施工技术
建筑物信息化模型,即BIM技术,该技术作为一项先进的模型化技术,侧重于桥梁跨路施工技术的动画模拟,同时模拟桥梁位置空间的碰撞问题,以此保障安全施工质量。将建筑物信息化管理应用于桥梁跨路施工技术中,通过建立二次开发项目,构建一体化过程控制平台,可以提高桥梁项目重难点模型的动态化管控,并规范和细化施工技术的各个环节,确保精细化管理的正常开展。例如,在信息化模型平台中添加斜拉桥的施工要素,模拟施工现场的种种环节,包括不等跨施工环节、挂篮悬浇施工环节等,以此确定最佳的施工计划。此外,利用三维信息化模型技术,将桥梁施工设计图纸进一步深化,并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快速沟通与共享,明确第一责任人、设计人可按照修改方案尽快重新制定设
计方案,加快了桥梁施工各方的协作效率。故此,在桥梁跨路施工环节中,全程运用信息化模型技术,实时对比图纸设计方案,提高了安全施工质量的可控性。
二、桥梁跨路施工的安全管理方案 2.1悬臂箱梁的施工扰度质量控制
在桥梁悬臂箱梁的施工挠度质量控制环节中,须合理标定悬臂关注的立模标高,其中标定的核心内容在于预拱度系数。根据施工方组建的观测小组,观察不同施工阶段混凝土浇筑以及预应力扰度的动态变化,并在每一个节段的施工环节中,按照观测小组给出的观测数据构建挠度曲线的绘制,可明确后续节段施工的科学优化。
2.2箱梁节段施工质量监测
高程监测点的设置作为质量管理的组成部分之一,侧重于在每个箱梁节段位置的对称设计,旨在确保施工环节中存在的扭转变形情况。同时,质量监测使用S1精密水准仪,并使用辅助测量设备读取测量数据,须尽量避免因气候因素造成的测量数据差异。
2.3高温强风干燥环境施工质量管理
自然环境的存在,如高温条件、强风条件等会造成施工质量的不可控问题。鉴于此,在出现强风天气时,须使用土工布做好混凝土的保温养护工作,同时保证横向两侧位置处维持10厘米左右的长度,方便按压重物。此外,强风天气下须由专业的气象学专家监测风力和风向;在出现高温天气时,因为强烈干燥的空气会加剧混凝土水分失去的状态,致使混凝土的初凝环节中出现龟裂的现状。故此,不建议在高温环境中灌注混凝土。
2.4整体施工安全管理质量体系
因斜拉桥的桥梁跨路施工工艺繁琐,施工难度要素大,且安全风险较高,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质量体系。一是,控制设计图纸的基本源头。此环节可将安全风险问题扼杀在摇篮,故此对于一些风险较大的设计方案,要多方设计机构、评
[4]
[3]
估机构进行方案对比,并在BIM技术平台中动态模拟,同时引入多方专家的研究考证,从设计源头控制施工质量安全;二是,优化桥梁跨路各种因素关系。在工程项目建设中,项目的建设质量、建设进度是基本要点,须根据BIM技术平台关联斜拉桥的各项施工资料数据,得出动态模型设计,以此获得最佳的施工效益。
三、总结
路桥施工是基础设施项目,在确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路桥施工管理中加强技术应用和质量控制,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提升社会中人员和物资的流动效率,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桥梁跨路施工技术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将关乎整个交通道路项目的质量,同样桥梁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是安全施工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桥梁施工技术,即不等跨连续施工技术、挂篮悬浇施工技术和建筑物信息化模型施工技术的重难点分析,并针对其细节做出质量安全控制对策,以此确保桥梁跨路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同时公路桥梁跨路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为建设单位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声誉和市场竞争力,继而提高企业效率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力,冯永.跨高速公路特大桥连续梁施工安全管理[J].工程技术研究,2020,005(007):P.174-175.
[2]马文丽.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技术与安全管控[J].科学与财富,2020,000(008):201.
[3]王明亮.高速公路桥梁高墩施工技术探析[J].建筑工程与管理,2020,002(003):P.75-76.
[4]付善林.浅析道路桥梁安全施工技术要点与管理措施[J].砖瓦世界,2020,000(004):217.
[3]张光.施工技术在某路桥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四川建材,2009(1):11~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