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 明 医 学 院 教 案
教学部门:海源学院 教研室:医学检验教研室 教师姓名:杜灿
授课时间: 40分钟 课程名称 授课教师 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杜灿 年级 各年级 专业 理论课 汉语教学 护理、临床专业 职称 见习助教 课 型(大、小) 学时 40min 授课题目(章、节) 《生理学》Physiology (《生理学》第1版 第八章第一节 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生理学》 唐四元主编 第1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版 社、出版时间、版本)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 1、尿生成的过程以及影响因素; 2、肾单位的概念;3、肾脏的微观结构 熟悉: 1、肾脏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 2、肾脏的结构和特征; 了解: 1、球旁器的结构功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肾脏的结构和特征;2、尿生成的过程; 3、掌握肾小球和肾小管的作用。 难点:1、肾小球滤过过程;2、肾小管重吸收过程;3、肾单位如何生成尿液;4皮质肾单位和髓质肾单位区别。 教学方法: 1.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课堂中运用讲授式、启发式、提问式、举例式、多媒体教学(multimedia education)等教学法,配合板书、教材图等一系列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2.备学生:根据教学对象英语水平,适当配合使用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通过本节教学使同学掌握与发热相关的重点医学词汇。讲解应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针对部分同学缺乏学习兴趣,课堂中举例讲解临床案例,启发同学思考。 3. 备讲稿,教案,板书(lecture notes,lesson plan and board writing)。 多媒体及板书设计要点: 1.一级标题及自画解释性示意图采用板书,其他通过Powerpoint来进行演示讲解。 2. 突出概念性,重点分明。 3. 图文并茂,配合双语,方便学生理解。 4. 理论联系实际临床病例,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1
讲课内容 教学安排 第八章 尿液的生成与排出 1. 肾的结构特点 授课教师:杜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每天早上起来一定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尿尿。那么我们机体是如何生成尿液的呢? 介绍: 在今天的课程中,我们就是要来学习尿液的生成,从而来解决我们刚刚提出的着一些问题。整个泌尿系统包括了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重点是肾脏。在这一章内我们需要了解肾脏的结构特征,排泄在机体中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作用,熟悉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原理,以及什么叫做血浆清除率,要掌握尿的生成过程和影响因素,泌尿功能的调节和排尿反射。我们人体每一天都在摄入各种各样的物质,同时也需要依靠不断排泄来维持机体的一个相对平衡的环境。主要的排泄途径有四个,依靠呼吸系统排出CO2和一部分水分,一些色素,无机盐类由粪便排泄,还有通过我们的皮肤比如说出汗,排出水分和NaCl,而肾脏做为一个主要的排泄器官,所排出物质一个是种类多,一个是量大。肾脏的排泄主要形式就是尿的生成和排放,同时肾脏还有一些内分泌的功能,它能够分泌一些激素比如说肾素,比如说促红细胞生成素,还有维生素D3,肾脏上存在一切腺体所以还可以分泌前列腺素等一些成分。我们说肾脏作为主要的排泄器官,排泄功能依靠尿的生成和排泄,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尿的生成和排放有什么样的生理意义呢?第一个就是维持电解质的平衡,人体中有很多电解质离子,通过尿液调节使得电解质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还可以维持酸解平衡,水平衡都非常好理解,第四个是可以排出进入体内的异物和药物。比如说感冒了,在医院打了青霉素以后,所排出的尿液就有一股很明显的青霉素的味道。 尿的生成过程主要是有三个过程:滤过,重吸收,分泌这一些内容,我们会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详细讲。 一、肾脏的结构: 肾脏主要的功能通过产生尿液,排除机体新城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如尿素、尿酸等)以及多余的水分,从而带到调节体液中代谢物的浓度,维持电解质的平衡,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输尿管为输送尿液至膀胱的管道,膀胱为暂时储存尿液的器官。我们来回顾一下解剖中关于肾脏的知识。正常人体是有一对肾脏,左右各一个,蚕豆形,很多时候我们也把蚕豆形叫 1分钟 3分钟 1分钟 2
做肾形,一般情况右肾比左肾小,为什么呢?因为右肾的上部是什么器官?肝!。新鲜肾为鲜红色,质地柔软,表面光滑。我们看一下肾的结构,冠状切面上,肉看可见,肾的浅层的肾皮质。深部的肾髓质,组成肾髓质的肾椎体。肾椎体尖端的肾乳头,肾椎体和肾椎体之间,漏斗状的囊状结构是肾盂,汇合成肾盂的膜管状空腔肾大盏,一个肾大盏由2~3个肾小盏合成。肾脏产尿通过神椎体,由肾乳头的乳头空排出,肾小盏接住,导向肾大盏,在导向肾盂,输尿管,最后到膀胱储存。 二、肾脏的显微结构: 肾脏的显微结构,肾实质主要由肾单位和集合管两部分,肾单位放大以后,我们可以看到端膨大的部分是肾小体和连接集合管的肾小管。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包裹肾小球的肾小囊,肾小管又包括远端小管,近端小管和细段。 三、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 肾小体就是起始端膨大的部位包括肾小球和包裹肾小球的肾小囊,放大以后,肾小球是一团毛细血管网,它是先有入球小动脉发出5~8个分支相互蟠曲在一起组成一个血管团,在远端又合成一只为出球小动脉。 这一团毛细血管上有孔,将血管中的东西滤过出来,外面的肾小囊将滤过的液体接纳起来,滤过的原理有点像咖啡,大家有喝过咖啡没有,比较出名的卡布奇诺,蓝山咖啡,就是咖啡豆磨成粉,水流受压以后经过滤纸,最后流入壶中的就是咖啡。在这里我们的肾小球就是相当于滤纸的功能。是因为入球动脉的压力大于出球动脉的压力,通过这个压力差把血管里面的内容物排出到肾小囊,毛细管的孔的大小滤出的物质都是一些小分子物质,比如说感染肾小球肾炎的病人,会导致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改变,这个时候红细胞,白细胞还有蛋白质都有可能漏到肾小囊中,有红细胞的时候,就会产生血尿,临床上一般是用+来表示红细胞多少的程度,一般情况三个+,我们肉眼就可以看到明显的红色。 肾小球的另一端是尿极,因为从这里滤出来的液体我们叫做原尿。和我们排出来的终尿是有区别的,一个正常成年人通过肾小球滤过得到的原尿量是多少呢?24h,180L 左右,而我们正常成年人的血量才7~8L,是我们血量的20~25倍,所以说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是非常强大的。如果因为肾小球肾炎的滤过功能降低,这个时候呢血液中的水分就会增多,这个病人的表现就是什么?水肿。 连接肾小体的就是肾小管,肾小管又被分为3段,近端小管,髓袢细段,呈U形,远端小管。我们看图片,肾小体出来就是近端小管,在近端小管中弯曲状的一段时近曲小管,下来就是降支粗段,下面较细的部分,呈U形,管壁最薄,有单层扁平细胞构成,为髓袢细段,分为降支 3分钟 2分钟 1分钟 3分钟 2分钟 1分钟 3
和升支段。接着就是远端小管的升支粗段和远曲小管,最后连接集合管,集合管是形成尿液的最终场所。 肾小管在我们机体里面主要作用就是重吸收。我们刚才说过肾小球一天滤出的原尿有180L,180L 是什么概念呢?就是我们的罐装水一桶是18L,就是10桶,但是我们人体一天的尿量有那么多吗?没有!成人尿量大致是1500~2000mL,这样一个范围,所以说原尿的绝大部分都会被重吸收回去。其中近曲小管主要对钠离子,钾离子,小分子的蛋白质还有水分这些东西都有重吸收的作用,远端小管主要是吸收和分泌的功能,具体的在后面章节会讲到。肾小管主要的功能就是重吸收包括大量的水分和少量的蛋白质。在临床上,如果说肾小管的重吸收出现的了障碍,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了了,作用于肾小管,使得肾小管重吸收的量减少,这个时候就是临床上有一种叫尿崩症。这样的病人就需要多喝水,因为他排尿多,由于肾小球过滤的时候有一些小分子的蛋白质被滤到原尿中,肾小管不能重吸收这些蛋白,还使得微量的蛋白不能吸收,造成血浆蛋白降低等等一些问题。现在我们借这张图来复习一下肾脏的结构功能,位于肾脏浅层的肾皮质,组成肾髓质的肾椎体,肾椎体之间的皮质部分为肾柱,一对肾脏约有170-240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的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滤过血液形成原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尿中的各种成分进行重吸收,形成终尿通过肾椎体顶部的肾乳头导入肾小盏,汇合于肾大盏,再由输尿管导至膀胱储存。这整个一个过程就是简单总结了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四、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 在这张图上我们看到这里,所表示的结构式皮质肾小体和髓旁肾小体,皮质肾小体所形成的这一个肾单位我们把它叫做皮质肾单位,髓旁肾小体形成的肾单位叫做髓质肾单位,这两种肾单位有什么不同呢?除了所处为位置不同,皮质肾单位位于外皮吃和中皮质层,髓质肾单位位于近髓质的皮质内层。皮质肾单位的入球小动脉比出球小动脉粗,髓襻短只达外髓质层,甚至不到髓质。肾小球体积小,含肾素多,对尿的生成起主要作用。为什么汉肾素多呢》我们一会会讲到。近髓肾单位:肾小球体积大,髓襻长深入到内髓质层或乳头部,出球小动脉不仅缠绕于近曲小管,而且还形成了U形直小血管深入髓质与髓襻伴行。近髓肾单位在尿的浓缩和稀释中起到重要作用。 我们刚才说皮质肾单位含有的肾素多,所以对于生成尿液有主要作用。那么为什么皮质肾单位所含的肾素比髓质肾单位多呢?这就要介绍在肾脏除了肾单位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球旁复合体,所谓球旁就是在肾小球的旁边有一些细胞。球旁复合体是肾素产生的主要部位,并且球旁器主要分布在皮只身到位,因而皮质肾单位含肾素较多,所以对尿的生成起主要作用。球旁器主要有三种细胞:球旁细胞,致密斑,球外系膜细胞。球旁细胞位于入球小动脉中模内的 5分钟 3分钟 3分钟 4
及上皮样细胞,椭圆形,内含分泌颗粒,分泌颗粒能够分泌肾素。致密斑位于圆球小关接近肾小体的血管极处靠近肾小体的一侧上皮细胞,高柱状,排列紧密抑制在小管壁上星辰一个椭圆形的隆起故称之为致密斑,对Na+敏感,可以感受小管液中离子含量的裱花,并将信息传递至球旁细胞,从而调节肾素的释放。球外系膜细胞指致密斑和出、入球小动脉之间的细胞,体积小,功能尚未明确,多数人认为可能与吞噬收缩功能和参与系膜的更新有关。我们之前说到皮质肾单位含有肾素多,对尿的生成有重要作用,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球旁器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单位,所以它含肾素多,对尿的生成重要作用我们下一节课会详细讲。 五、小结: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的课程,我们认识了肾脏的结构,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是肾单位,分为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有两部分,肾小球和肾小囊,在尿液生成中起滤过作用,血液从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球分成毛细血管网,经过孔径,滤液由肾小囊接住,原理像我们的咖啡机。肾小管有近端小管,髓袢细段,远端小管三部分主要是重吸收的作用。经过肾小球滤过的原尿中大量的水分以及微量的蛋白在肾小管部分得以重吸收。一旦肾小管不能重吸收会出现什么病症?尿崩症,尿崩症病人需要大量饮水补充水分。经过肾小管重吸收以后得到终尿,在由集合管汇集到肾椎体的乳头管,滴入肾盏由肾盂导向膀胱。皮质肾单位,含有肾素多对鸟的生成器主要作用,近髓肾单位对鸟的浓缩和稀释有重要作用。球旁器有三种细胞,球旁细胞可以分泌肾素,致密斑调节肾素释放,球外系膜细胞。 2分钟 References:参考书目 1、《生理学》教材 唐四元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出版 2、《西医学概论》教材 万文成主编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9年出版 3、《系统解剖学》教材 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7年出版 Key Words:关键词 注:主要包括具体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主要专业外语词汇,教学内容的补充等。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 肾脏的结构? 2、 尿液的生成? 3、 皮质肾单位和髓质肾单位的区别? 5
下次课预习要点 实施情况及分析 1.复习本节内容:肾小球肾小管的作用? 2.预习第二节《肾血液循环的特征》以及第三节《尿生成过程》 教研 室审 阅意 见:
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