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季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班级情况分析
二(3)班的学生71人,男生相对调皮了一些。但大多数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认真听讲,及时完成作业。检查和订正作业的习惯也逐渐养成。个别后进生也能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学习任务,数学方面冒尖的孩子较少,后进生比较多。 三、教材分析
1、数与代数领域
认数方面:千以内数的认识,对千以内数的认识,有助于数感的培养。 运算方面:有余数的除法、三位数的加减法、两位数乘一位数、两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结合表内乘除法有利于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也为学习笔算除法打好基础。在两位数加减和认识千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三位数的加减。具备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基础。已经学会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有解决简单两步实际问题的生活经验。 2、空间与图形领域
确定位置(确定物体的方位、简单的路线图):通过对物体方位和简单路线的判断和表述,发展空间观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可以发展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测量方面:认识分米和毫米。这是在学生认识了米和厘米、初步形成了长度的观念的基础上安排的。感受长度量的实际意义并加强测量的实践性。
图形的认识方面:认识角和直角。这是在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认识角和直角是进一步学习图形特征的基础。 3、统计与概率领域
数据统计方面:简单的统计表、不同分类进行统计。在学生初步学会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基础上学习用简单的统计表表达数据。让学生体会可以根据不
1
-
同需要进行分类统计数据。 4、实践活动领域
实践活动安排有两种类型:
操作实践型:测定方向 问题研究型:你能跳多远?
主要考虑结合学习内容随机安排相应的实践活动内容。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与价值。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方面
(1)在把若干个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剩余”,理解余数的含义,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规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会列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探索三位数加、减笔算方法,掌握计算要领,并会估计得数大约是几百,会对加、减计算进行验算。
(3)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并掌握算法,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和不需要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会估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的范围。
(4)在测量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会恰当选用长度单位测量并表述物体的长度,会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2、数学思考方面
(1) 通过观察物体和观察生活环境丰富对图形和现实空间的认识,继续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
(2)为解决问题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继续发展推理能力,学习有条理地、清楚地讲述自己的思考。 3、解决问题方面
(1)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初步具有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积极地通过各种思维活动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解决问题往往有不同的方法。 4、情感与态度方面
经历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体验数学思考的合理性。从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内容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初步具有愿意接近数学的态度,学习数学的愿望,学好数学的信息。
2
-
五、教学重、难点
1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和万,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学会比较数的大小,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能比较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掌握全部乘法口诀,能熟练地计算表内乘除法。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厘米、毫米和质量单位克,掌握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学会简单的转化。直观认识直线和线段,会量线段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六、渗透教育
德育方面:
1、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教育学生爱祖国、爱集体。
2、珍惜时间做把握时间的小主人。
3、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法制方面:
1、教学克与千克时: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 2、教学分米和毫米的初步认识可结合课本内容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3、教学统计时结合可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相关的内容。
七、进度安排
时 间 周次 教 学 内 容 机课 动时 课时 备注 1 3
3.1-3.2 第1课时:(第一单元)认识有余2 3月1日 -
数的除法(教科书第1—2页例题及“想想做做”1-3题) 第2课时: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科书第3—4页例题及“想想做做”1—5题)。 第1课时:练习一(教科书第5页的1-4题)。 第2课时:练习一(教科书第6页的5-9题)。 第3课时:练习一(教科书第7页的10-15题) 正式上课 4 1 2 3.5-3.9 第4课时:(第二单元)认识整百数(教科书第8页例题及9-10页“想想做做”1—3题)。 第5课时:整百数加减整百数的口算(教科书第9页例题及10页“想想做做”4—7题)。 4
-
第1课时:认识几百几十(教科书第11页例题及12页“想想做做”1—4题)。 第2课时: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教科书第11页例题及13页“想想做做”5-9题) 3.12-3 3.16 1—7题)。 第4课时:练习二(教科书第17—18页1—9题)。 第5课时:比较数的大小(教科书第19—20页例题及“想想做做”1—5题)。)。 第1课时:练习三 (教科书第21—4 3.19-3.23 第2课时:复习(1)(教科书第23-5
1 第3课时:认识几百几十几(教科书第14—16页例题及“想想做做”4 4 22页1-9题)。 -
24页复习1-7题)。 第3课时:复习(2)(教科书第24-25页复习8-14题)。 第4课时:(第三单元)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科书第26-28页例题及“想想做做”1-6题)。 第5课时:简单的换算(教科书29-30页例题及“想想做做”1-6题)。 第1、2课时:第一次月考(考试的内容是教科书第一、二、三单元的内容) 第3课时:第一次月考的讲评 4 第4课时:(第四单元)不进位加法( 教科书第31—32页例题及“想想做做”1-4题)。 第5课时:求比一个数多(少)几6 1 3月31日 (星期 六)、4月1日 (星期 日)上班。 3 5 3.26-3.30 -
的数是多少(教科书第33—34页例题及“想想做做”1-4题)。 第6课时:练习四(教科书第35页1-5题)。 第7课时:进位加法(教科书36—37页例题及“想想做做”1-4题 4月2日至4日放2 第2课时:连加( 教科书第39—40页例题及“想想做做”1-3题)。 假调休,共3天,第一次月考 第1课时:练习五(教科书38页1-3.31-4.6 5题) 6 第1课时:加法估算( 教科书第40—41页例题及“想想做做”1-4题) 第2课时:练习六(教科书42页1-4.9-4.13 7 第3课时:复习(1):(教科书43页1-5题)。 第4课时:复习(2):(教科书445题)。 4 7
-
页6-10题) 第1课时:(第五单元)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教科书45—46页例题及“想想做做”1-3题)。 第2课时: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4.16-8 4.20 第3课时:测定方向(教科书50—51页的内容) 第4课时:(第六单元)不退位减(教科书第52-53页例题及“想想做做”1—4题)。 第1课时:退位减(教科书第-5.23-9 4.28 第2课时:练习七(1)(教科书第56页1—5题)。 8 4 (教科书47—49页例题及“想想做做”1-4题)。 4 4月28日(星期六)上班 页例题及“想想做做”1—5题)。 -
第3课时:练习七(2)(教科书第57页6—10题)。 第4课时:隔位退位减(教科书第58-59页例题及“想想做做”1—8题)。 第5课时:练习八(1)(教科书第60页1-3题)。 第1课时:练习八(2)(教科书第60-61页4-11题)。 第2课时:复习(1)(教科书第6210 5.2-5.4 页1-5题)。 第3课时:复习(2)(教科书第62-63页6-11题) 第1、2课时:第二次月考(考试的内容是教科书第四、五、六单元的11 5.7-5.11 内容) 第3课时:第二次月考的讲评。 3 1 4月29日至5月1日放假调休,共3天。第二次月考 1 4 9
-
第4课时:(第七单元)认识角(教科书第-66页例题及“想想做做”1—4题)。 第5课时:认识直角(教科书第66-68页例题及“想想做做”1—5题) 第1课时:(第八单元)整十数乘一位数 (教科书第69页例题及71页“想想做做”1、4题) 第2课时: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教科书第70页例题及71页12 5.14-.18 “想想做做”2、3、5题)。 第3课时:练习九:(教科书第72页1—5题)。 第4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问题(1)(教科书第73-74页例题及“想想做做”1—4题)。 第5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10 4 1 -
几倍的简单问题(2)(教科书第75-76页“想想做做”5—10题)。 第1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科书教材第77—78页例题及“想想做做”1—5题)。 第2课时:练习十(教科书79—80页的内容) 第3课时:不连续进位乘(1)(教科书 第81-82页例题及“想想做做”1-4题) 第4课时:不连续进位乘(2)(教科书第82-83页例题及“想想做做”1—3题) 第1课时:练习十一(1)(教科书14 5.28-6.1 第84页1-5题) 第2课时:练习十一(2)(教科书11 4 13 5.21-5.25 -
第85页6-10题) 第3课时:连续进位乘(1)(教科书第86-87页例题及“想想做做”1—5题)。 第4课时:连续进位乘(2)(教科书第87-88页例题及“想想做做”1—4题)。 第1课时:练习十二(1)(教科书页1-5题) 第2课时:练习十二(2)(教科书90页6-10题) 15 6.4-6.8 第3课时:复习(1)(教科书91—92页1-8题)。 第4课时:复习(2)(教科书92—93页9-14题)。 4 4 第三次月考 12
-
第1、2课时:第三次月考(考试的内容是教科书第七、八单元的内容) 第3课时:第三次月考的讲评 16 6.11-6.15 第4课时:(第九单元)分类统计(1)(教科书第94-95页例题及“想想做做”1—2题)。 第5课时:分类统计(2)(教科书第96-97页例题及“想想做做”1—2题)。 第1课时:“你能跳多远”( 教科书第98-99页)。 第2课时:复习千以内数的认识和6.18-6.21 千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教科书第100——101页期末复习第1—7题)。 第3课时:复习认识方向、分米和毫米、角和直角等(教科书第101——102页期末复习第8—12题)。 13 4 1 3 17 -
第1课时:复习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有余数除法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以及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科书第102——103页6.25-18 6.29 期末复习第13—19题)。 第2课时:复习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以及用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教科书第104页期末复习第20—24题)。 第3、4课时总复习。 19 7.2-7.6 期末测试 20 暑 假 4 6月22日至24日放假公休,共3天 期末测试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