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从翻译选材_翻译方法和译文评价看社会文化对翻译的制约

从翻译选材_翻译方法和译文评价看社会文化对翻译的制约

来源:吉趣旅游网
第31卷宜春学院学报Vol󰀁31

󰀁󰀁󰀁󰀁󰀁󰀁󰀁󰀁󰀁󰀁󰀁󰀁󰀁󰀁󰀁󰀁󰀁󰀁󰀁󰀁󰀁󰀁󰀁󰀁󰀁󰀁󰀁󰀁󰀁󰀁󰀁󰀁

2009年12月JournalofYichunCollegeDec󰀁2009

从翻译选材、翻译方法和译文评价

看社会文化对翻译的制约

张晓丽

(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摘󰀁要:文化研究的兴起使翻译研究跳出了语言层面的研究,逐步转向涉及社会历史、文化、政治、权力等因素的描述性研究,置身在了广阔的跨文化研究的背景下。翻译不再认为是单纯的语言间的转换,它的各个环节都受到社会历史文化的制约,从选材、译者、出版机构到读者,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摆脱文化因素的影响。本文从翻译的选材、翻译方法和评价标准三大关键点着手证明翻译是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深受其制约。

关键词:翻译选材;翻译方法;评价标准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自七十年代以来,翻译研究开始了从语言内部到语言外部的转向。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看到翻译研究的重点正在逐步摆脱语言学的束缚,从文本内向文本外转变。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对人类历史以及当代社会的重新审视、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深入发展,为翻译界提供了从语言外研究翻译现象、探讨翻译理论的新思想方式[1]。研究者们将翻译放到一个宏大的文化语境中去审视。他们一方面认识到翻译研究作为一门学科的性质,另一方面又看到了翻译研究这门学科的多学科性质,注意到它不仅与语言学、而且还与文艺学、哲学甚至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文化层面研究翻译的代表学者有詹姆斯󰀁霍尔姆斯(JamesSHolmes)、埃文-佐哈尔(ItamarE󰀁ven-Zohar)、吉迪恩󰀁图里(GideonToury)、勒菲弗尔(Andre󰀁Lefevere)、苏珊󰀁巴斯奈特(SusanBassnet)、朗贝尔(Jose󰀁Lambert)等。虽然对翻译有各自不同的描述和诠释,但是从文化层面研究翻译的共同主张、观点和方把他们连在了一起,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揭示了翻译活动作为社会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完全脱离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我们看到翻译的各个要素都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从翻译的目的、译者和译本的选择、翻译策略到评判译文的标准等等都深受社会文化的制约。本文试图从翻译的主要环节即选材、翻译方法和评价标准入手分析社会文化是如何对翻译产生影响的。

一、翻译选材

在脱离了语言层面的翻译研究中,一些学者将翻译活动中权力的不平等纳入翻译研究,如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就是将研究中心从文本形式转移到文化政治批评上来。后殖民主义研究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翻译的各个环节都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有力制约。在选材方面描写东方神秘、

1671-380X(2009)S1-0110-02

落后的作品往往符合英美等强势文化中对古老神秘的东方的想象,有较大市场,因此这类作品也较多地得到译者的垂青。沈从文的󰀁边城󰀁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美国学者琼斯(AndrewJones)分析英美读者如何影响着中国现代文学的翻译走向时,指出小说所描写的闭塞落后的湖南西部农村正是由于符合英美社会对遥远的中国的想像,因此英语译本很早就面世了,并一度备受欢迎。

影响翻译取材的因素不仅仅有译入语文化成见、审美习惯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而且很大程度上被政治方面社会环境所左右。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西方(主要是欧美)现代文学被认为是的,在思想上是颓废的,在艺术上是形式主义的,因而在根本上是反现实主义的文学[2],因此像穆旦等翻译家不能背离当时的意识形态要求,翻译选材只能局限在许可的范围内。即使是翻译欧美的文学作品,只有那些具有󰀁进步的、的、积极的󰀁意义的作品才能进入选择的范围[3]。如雪莱、拜伦、济慈、布莱克等人的诗歌。由此我们看到选择什么样的作品进行翻译除了译者的个人喜好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什么样的作品受译入语读者欢迎、什么样的作品被提倡或禁止翻译,而这些因素无疑受制于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

二、翻译策略和方法

任何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都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着翻译的整个环节。译者的实践目的、价值取向、选择原作和翻译策略无法超越译语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所构成的权力话语[3]。选定了翻译的对象,译者会决定采取何种方法进行翻译。译者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对原文的忠实。对译者来说,翻译的动机不同,那么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也会不同,而译者的翻译动机又是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下的产物。󰀁圣经󰀁的翻译正说明了这一点。相同的原作产生了风格各异甚至迥然不同的译文。提到󰀁圣经󰀁翻译,路德的译本

󰀁收稿日期:2009-12-07

作者简介:张晓丽(1985-),女,河北石家庄人,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翻译研究。

󰀁110󰀁2009年󰀁󰀁󰀁󰀁󰀁󰀁󰀁󰀁张晓丽:从翻译选材、翻译方法和译文评价看社会文化对翻译的制约󰀁󰀁󰀁󰀁󰀁󰀁󰀁󰀁第31卷在教的历史演变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路德采用通俗、朴实的德语进行翻译,以便让普通人能够读懂󰀁圣经󰀁,使他们能够直接与上帝对话。而这一看似个人的翻译动机却是以宗教改革为社会历史背景的,他所译的󰀁圣经󰀁是依照未经后世篡改的希伯来文和希腊原文,为人民提供了对抗黑暗的天主教会的思想武器。

而在中国翻译历史上,严复翻译󰀁天演论󰀁时所采用的翻译策略更加典型地说明了社会历史环境对翻译过程的影响。19世纪末甲午战争失败、列强猖獗地对中国进行瓜分。严复试图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普遍进化论震撼国人,使中国人认识到国难当头、自强保种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因此他采用了三种特殊方法进行翻译:一是有选择、有取舍、有改造地摄取原作,向中国传播被他融合的达尔文、斯宾塞的进化论思想,还附带马尔萨斯、苏格拉底、亚当斯密、笛卡尔、哥白尼等许多人的学说。二是将原作的第一人称叙述改为第三人称,便于对原文的观点进行评述;并在原文之外加大量按语,发挥、强调自己的见解。三是当时人们对外来文化有抵触情绪,严复为了使读者接受西方思想,采用适合当时中国知识分子阅读习惯和理解能力的古雅文体,使译作音调铿锵、文采斐然,成为传诵一时的美文[4]。严复󰀁天演论󰀁对近现代中国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表明只有在符合特定历史社会条件下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才有可能被称为一部好的译作。

在翻译策略方面,删译和改译是在受到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时最为常见的翻译方法。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初被译入我国时,出于当时的历史、政治需要和意识形态的制约,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作品进行了大量的删节或取舍,其中删掉了保尔加入󰀁工人反对派󰀁以及与两个女友间的爱情故事等在当时有损保尔崇高形象的情节。改译、删译的例子不仅仅存在于中国对外国作品的引进当中,在汉语作品被译入外部文化时,改译、删译也屡见不鲜。美国翻译家EvanKing于20世纪40年代初翻译老舍的两部名作󰀁骆驼祥子󰀁和󰀁离婚󰀁时,将󰀁骆驼祥子󰀁的悲剧结尾改为大团圆结局、󰀁离婚󰀁则成了一部轻浮的小闹剧。这种翻译时对原文的改动是符合当时美国的社会文化环境的:二战尚未结束、工业机械化生产快速发展,美国民众急需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所以原著中的痛苦与矛盾被有意掩盖。

三、译作的评价

正如中西方各自的社会文化影响和制约了各自的翻译实践,它们也同样影响和制约了各自翻译理论和翻译思想的发展

[5]

翻译动机的产物,而文化因素又影响、支配着译者的翻译动机,这一点一如现代󰀁圣经󰀁翻译家凯思琳󰀁卡洛(KathleenCallow)所言:󰀁译者是实地劳作者,他们的手自然沾满了污泥。󰀁[1]既然译者的手󰀁沾满了污泥󰀁,那么评判一部译品好坏的标准自然不能仅仅依靠语言这一要素。因此不管是西方翻译理论中的󰀁对应󰀁、󰀁等值󰀁还是在中国长时间被奉为翻译界金科玉律或唯一指南的󰀁信达雅󰀁都不能简单地作为衡量一部译品的唯一标准。一部译品的好坏受到历史社会条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同一部译作的评价可能大相径庭。上文中所提到的路德的󰀁圣经󰀁的德文译本被其同时代的政治敌人诬陷为󰀁魔鬼之作󰀁,路德想让普通人读懂󰀁圣经󰀁的这一动机被教会视为危险之举,因为在教会看来,使普通人与上帝直接对话意味着不够资格的人来解释󰀁圣经󰀁。而另一个󰀁圣经󰀁翻译者布伯一心想要更多地传达原文(希伯来语)的表达特征,译作与路德的截然不同,却遭受了相似的待遇。布伯出于对犹太民族语言的热爱,力图使译文的语言形式与希伯来原文保持一致,以便传达希伯来原文那种优美的韵律和情调。他的这一做法触犯了当时纳粹所奉行的反犹,其󰀁圣经󰀁译作也因之受到无辜的批判。其实无论从翻译技巧还是译本的文学价值来看,路德和布伯德译本都堪称优秀之作,但两部作品问世后却均因当时的政治与宗教环境而受到批判,政治与宗教等社会历史因素对翻译标准的制约由此可见一斑。

四、结语

翻译研究自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研究者们逐渐认识到了翻译单纯的语言行为,它的各个环节各个要素都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本文从翻译的选材、翻译策略及译作的评价三个方面以事实证明了社会历史环境对翻译的强有力的影响。鉴于此,翻译问题在经历过从符号学、话语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角度的剖析之后转向社会历史、文化、政治、权力、性别以及意识形态等人文角度的研究有其合理性与必然性。参考文献:

[1]柯平张萍󰀁翻译󰀁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评󰀁翻译:

宗教、意识形态、政治󰀁[J]󰀁中国翻译,国比较文学,2001,(4)󰀁

[3]蒋骁华󰀁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阐发与新思考[J]󰀁

中国翻译,2003,(9)󰀁[4]张瑜󰀁权力话语制约下的翻译活动[J]󰀁外国

语学院学报,2001,(5)󰀁

[5]谭载喜󰀁中西翻译传统的社会文化烙印[J]󰀁中国翻

译,2000,

(2)󰀁

2000,

(2)󰀁

[2]张曼󰀁时代文学语境与穆旦译介择取的特点[J]󰀁中

。翻译从来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语言外因素在

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翻译的过程与结果。评价翻译的标准离不开文化与个人的因素,每一部译作都是译者

󰀁1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