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调查区概况与调查思路 1、调查背景及社会价值 2、调查范围及现状 3、调查思路及进程
二、谭家坝—大沙坝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1、区位条件及用地范围 2、现状人口及现状用地分析 3、现状土地使用情况 4、现状基础设施 5、现状道路交通情况 6、用地开发建设评价 7、建设动态 8、现状分析总结
三、谭家坝—大沙坝规划发展方向与用地布局 1、用地布局 2、城市空间设计引导
大沙坝片区三面临水,四面环山,拥有良好的山水景观资源。然而长期以来,片区均作为一个三类工业的聚集区和农村居民点为主要功能的城市边缘区,其发展建设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新一轮的《恩施市城市总规规划(2011-2030)》修编将打造“民族风情城、生态旅游城、交通枢纽城、区域中心城”作为城市建设目标,并将大沙坝片区纳入城市主要功能区之一,既对片区的功能定位和交通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又给片区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 一、区位及用地范围
区位: 片区位于中心城区南侧,沪渝高速自片区东南侧穿过,老209、209国道贯穿南北,但片区位于现状城郊结合区,与主城联系较为薄弱。
用地范围:片区东南与沪渝高速为界,西至四道河,北临清江,总用地面积549.12公顷。 二、现状人口
片区现状人口约5500人,以农村居住人口为主。 三、现状用地分析
1、现状地形分析
高程分析:片区中部高、两侧低, 地形起伏较大 。最高点为位于中部,高程约为700米,最底处为清江河河谷地带,高程约为340米;片区西北侧较为平坦,高程在410-430米之间。
坡度分析:片区坡向多变,坡度主要在15-40度之间。沿清江河、209国道两侧地形坡度较大,坡度超过50度,其余地区坡度多在25度至50度之间,这些地区需通过一定工程技术手段改造后方可开发建设。
2、建筑质量分析
区内现多为2-3层砖混结构的农民自建房,另分布有部分工业建筑,依据现状建筑质量,结构和居住环境等进行综合评价,将现状建筑
分为三类:
一类建筑以框架混凝土结构为主,现状综合质量和环境较好、在规划区内具有良好的保留价值。
二类建筑以砖混结构为主,建设年代较早、综合质量和环境状况一般、远期应逐步改造。
三类建筑以砖、木、土结构为主,无配套的市政设施,规划进行逐步拆迁。
表3-1现状建筑质量统计表 类别 一类建筑 二类建筑 三类建筑 总计 建筑总面积(万㎡) 2.48 40.02 3.06 45.56 比例(%) 5.44 87.84 6.72 100 四、现状土地使用情况
片区内建设用地主要为分散零乱的村民聚集用地、部分工业用地和少量公共设施用地。村民聚集用地主要集中于老209两侧,工业用地主要集中于片区西北侧,以三类工业为主。 1、居住用地
片区内现状居住用地分为二类居住用地、三类居住用地和教育设施用地,总用地面积44.56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8.12%。
二类居住用地面积1.16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0.21%,主要分布在巴公溪路两侧。三类居住用地总面积为41.29公顷,占总用地的7.52%,主要为村民聚集区。片区现状居住配套的教育设施用地总面积为0.42公顷,占总用地的0.08%;主要为谭家坝小学等用地。 2、公共设施用地
现状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0.18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0.03%,主要为巴公溪卫生院等用地。
3、市政设施用地
现状市政设施用地面积0.63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0.12%。主要为片区北侧的加油站、垃圾中转站用地。 4、对外交通用地
现状对外交通用地面积0.73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0.13%。主要为沪蓉西高速公路恩施西收费站管理所用地。 5、工业用地
现状工业用地面积20.27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3.69%。 其中二类工业用地面积4.64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0.84%,主要为皇龙牧业、卓亿科技等用地,三类工业用地15.63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2.85%。主要为锦华纸业、州恒泰水泥等用地。 6、道路广场用地 7、水域及其他用地
片区内水域及其他用地面积447.89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81.57%。
表2-3 现状用地平衡表 序1 2 3 4 5 6 7 8 9 1代R C U T M S D 用地性质 居住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 工业用地 道路交通设施用地 特殊用地 用地面积(公顷) 44.56 0.18 0.63 0.73 20.27 29.43 5.43 101.23 447.89 549.12 比例8.12 0.03 0.12 0.13 3.69 5.37 0.97 18.481.5100 城市建设用地 水域及其它用地 规划总用地 五、现状基础设施
1、给水
西北侧由二水厂供水,沿连珠大桥现敷设有DN200的给水管,剩余地区由谭家坝水厂引水,在蔡家垭最高出修建蓄水池引水至各家各户,现状管网较少。
2、排水
片区内无污水排放管道,村镇居民生活污水通过散排进入河沟,雨水通过自然沟片现状道理广场用地29.43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5.37%。渠排除,无污水处理设施。
3、电力
现状10KV用电由110KV官坡变电站提供;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电力线路也均为架空敷设方式,且可靠性较差,对片区景观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4、燃气
区内无完善天然气管网,目前主要生活燃料为煤和液化石油气。 5、消防
现状无消防站设施,待建官坡消防站与片区临近,可考虑利用。 6、环境卫生
现有垃圾中转站1处,位于片区北侧。 六、现状道路交通情况
1、现状道路
现状道路主要为过境道路和通村支路,城市主次干道系统尚未形成。
过境道路:209国道、老209、恩咸公路、沪渝高速。 支路:局部的通村小路,且多为尽端道路,通畅性较差。 2、存在问题 (1)道路系统不完善
除209国道、老209等过境道路外,均为通村小路,缺乏城市主次干道,道路系统不完善。
(2)过境交通穿越片区
209国道、沪渝高速等过境交通穿越片区,既不利于片区交通组
织,又与居民生活通行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3)道路等级过低,路况欠佳。
现状道路普便存在路幅宽度不足,转弯半径过小的问题,部分支路现状多为碎石路和机耕路,路况较差,无法满足建设发展需要。 七、用地开发建设评价
根据现状用地建设情况,将规划区按保留用地、可建设用地、不可建设用地、改造用地和道路用地五个层次划分。
保留用地:主要指现状新建、现状在建及综合环境质量较好的用地。用地面积18.57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3.38%,主要为高速公路管理所等用地。
可建设用地:主要指现状没有建设,地质条件良好,地形坡度平缓的用地,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城市开发建设的选择用地。用地面积131.86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24.01%。
不可建设用地:不可建设用地指地形坡度大,地质条件较差,不适合进行建设的用地。用地面积309.66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56.39%。主要为山体。
改造用地:主要指现状建筑破旧,综合环境质量差,必须重新建设以形成较好整体环境的用地。主要为低层建筑相对集中建筑陈旧,适宜居住的地块,用地面积69.07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12.59%。
道路用地:主要指城市规划道路红线范围内用地,用地面积19.96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3.63%。 八、建设动态
规划区内已建用地64.64公顷,主要为现状已完成建设区域;已批未建用地14.2公顷,为南侧的加油站用地、连珠塔水泥厂、还建小区等用地;已通过项目选址用地3.6公顷;为六角亭卫生服务中心选址用地;已建道路面积22.65公顷。
表3-3 建设动态统计表 建设动态 已建用地 已批未建用地 项目名称 恩施市连珠塔水泥厂 面积(ha) 64.64 14.2 六角亭还建小区 谭家坝加油站 赵家坝加油站 头道水宗地 以选址项目 已建道路 合计 九、现状分析结论 1、优势
(1)交通发展突显区位优势
大沙坝长期以来一直为通往宣恩、来凤、鹤峰、咸丰和湖南龙山、桑植等县市的必经之路,现状沪渝高速和规划的银北高速公路均在区内设有出入通道,片区作为恩施南大门的区位优势越发突出。 (2)山水人文景观资源丰富
规划区三面临水、四面依山,且与连珠塔、武圣宫等文物景点隔江相望,历来都是作为恩施州内婚纱摄影的室外主要场景之一,良好自然生态与浓郁的人文景观极大的丰富了环境景观资源。 (3)城市建设带来发展契机
长期以来的发展滞后使得居民对片区改造的需求日益强烈,新一轮总规骨架路网的规划又给片区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片区的整体开发已具备了充分的条件。 2、劣势
(1)地形复杂使得建设难度较大
片区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形复杂,坡向多变,只在沟谷地带有少量的用地较为平坦,用地建设的难度大。 (2)发展滞后导致配套设施欠缺
长期的发展滞后不但导致道路及市政设施的建设不足,也使得幼
六角亭卫生服务中心 3.6 22.65 105.09 儿园、中小学、市场等各类配套设施配套极为缺乏,无法满足片区发展需要。
(3) 控制不足致使环境品质低下
由于长期以来缺乏有效建设控制,区内居民自建房分布零散且品质低下;现状给排水、垃圾收集等系统等不完善和不规范既给区内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又对城市安全和环境品质造成不良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