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45例远期疗效观察

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45例远期疗效观察

来源:吉趣旅游网
光明中医2014年6月第29卷第6期 CJGMCM June 2014.Vol 29.6 ・1213・ 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45例远期疗效观察 刘要武 摘要: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高血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 照组45例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10rag/次,2次/d,口服;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法治疗,方选血 府逐瘀汤加减,药用(当93、生地黄、牛膝、川芎、桃仁、红花、阿胶、白芍、柴胡、枳壳、桔梗、炙甘草)等,14d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 并于治疗结束后15d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治疗结束后15d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显 效23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2.22%,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远期疗 效较好。 关键词:眩晕;高血压;活血化瘀法;血府逐瘀汤;中医药疗法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4.06.046 文章编号:1003—8914(2014)-06—1213—02 高血压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随着社会 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 黄12g,芒硝3g(冲服);伴头痛、头晕者加石决明20g, 天麻12g;伴耳鸣、失眠者加蝉蜕15g,炒酸枣仁20g。 上述药物每日1剂,加水1200ml,煎煮取药液约 450ml,去滓,分3次温服。 两组均以14d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在治疗 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且可引起严重的 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等的主要危险因 素。中医学根据本病I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眩晕”、 “头痛”等范畴。西药降压药种类虽多,且降压快,但 长期服用副作用较大,多为终身服药,且停药后血压 容易反弹。中医药辨证治疗本病有一定优势,可减 少西药用量从而减少副作用。2010年12月一2012 结束后15d进行疗效评判。 1.4观察指标及方法 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 压值及临床表现。使用标准水银泵柱血压计,测量 治疗前后不同时间坐位血压3次,取平均值记录 结果。 年12月,笔者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45例,总 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处 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面)4-标准差(s)表示,组间 选择本科室住院及门诊高血压病人 1.1 临床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检验;等级 资料组间比较采用Ridit分析。P<0.05为差别有统 计学意义。 共计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 组,治疗组共计45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 龄平均33~71岁,高血压病史8个月一23年。对照 组45例,其中男25例,女性2O例,年龄平均31~74 岁,高血压病史7个月~2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 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6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 准》 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制定。 1.6.1 症状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症状完全消 失或显著减轻;有效:治疗后大部分症状消失或减轻; 1.2诊断标准 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及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 眩 晕病。 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元减轻。 1.6.2 降压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舒张压下降 10mmHg(1mmHg=0.133kPa)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由 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01102, 111201)治疗,10mg/次,2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 组的用药基础上,均联合活血化瘀法治疗,给予血府逐 舒张压虽未到正常,但已下降20mmHg或以上,须具备 1项;有效:舒张压下降不到10mmHg,但已降至正常范 围,或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mmHg,但未达到正 常范围,或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mmHg以上,须具备 1项;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2 结果 瘀汤加减,药物组成:当归15g,生地黄15g,川芎10g, 牛膝15g,桃仁15g,阿胶10g,白芍15g,红花15g,柴胡 6g,枳壳11g,桔梗10g,炙甘草10g。加减:便秘者加大 作者单位:河南汝州市中医院(汝州467500) 2.1 两组治疗结束后15d症状疗效对比 见表1。 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11,=4.03,P<0.01,差别有统 计学意义。 ・1214・ 光明中医2014年6月第29卷第6期 (n,%) CJGMCM June 2014.Vol 29.6 表1 两组治疗结束后lgd疗效对比 改善血液循环,改善血脉瘀滞的状况,又可扩张血管, 利于降低血压,改善脂类代谢 。本实验选血府逐瘀 汤加减,方中当归、川芎、红花温经活血,牛膝活血祛瘀 兼补肝肾,生地黄补肾水以涵木,阿胶、白芍养血熄风, 桃仁活血消瘀,柴胡、枳壳、桔梗理气滞以调疏泄,甘草 2.2两组治疗后lgd降压疗效对比见表2。两组对 (n,%) 培补中气之旋转,共奏活血化瘀、理气通滞之功。现代 比,经Ridit分析,“=1.97,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2两组治疗结束后15d疗效对比 研究表明:用活血通络之药,目的是使末梢血流通畅, 四周阻力下降,血络不阻,血压即可以降低;用活血消 瘀之药,是使血液粘稠度降低,血肿沉渣瘀积得以溶 解,管壁弹性恢复如常,血管舒张收缩正常,血流通畅, 即可以使血压恢复正常 。在本组病例中主要观察 3讨论 了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中活血化瘀代表方剂之一 血府逐瘀汤治疗高血压的远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 在试验结束后15d症状疗效及降压疗效均优于对照 组,说明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远期疗效显著,值得临 床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 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27. [2]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43-44.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病,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机为 本虚标实,以肝肾亏虚为本,以风、火、痰、瘀为标。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 血菀於上,使人薄厥”的记载,指出阳气升降失常可导 致脏腑经脉不通而致血瘀并引发昏厥。《素问・至真 要大论》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与肝的 关系密切。故历来治疗眩晕多从肝立论,以滋阴潜阳、 平肝熄风法为多。然而肝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气 机疏泄失常则气血运行必然不畅,血行瘀滞又阻碍气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 出版社,1994. 机运行。人身以气血流通为贵,若“积聚陈荃于中,留 结寒热于内”,用其下法荡其邪积,虽日攻邪实则为 补。因“陈荃去而肠胃洁,瘕瘕尽而荣卫昌,不补之中 [4]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 科技出版社,2002. [5] 张子和.儒门事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9. [6] 刘力红.思考中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73.274. 有真补存焉” 。正常的血压是维持机体供血的有效 保证,究其血压之所以会升高,一定是运行血液的道路 出现了阻滞,可能是血管壁变厚,血管腔变窄了,或是 血液粘稠度增加了,血流缓慢了。所以高血压病产生 的关键因素就是阻滞,就是循环过程的障碍 。故治 疗上可选用活血化瘀的方药,应用活血化瘀之法,既可 [7] 赵洪庆.补虚化瘀法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的体会[J].光明中医, 2011,26(1):139. [8]樊改英.浅谈临床中医治疗高血压病[J].光明中医,2012,27 (4):779. (本文校对:罗新收稿日期:201 3—09—16) 温胆汤加减治疗频发室性早搏72例 李 想 徐京育 王清卿 摘要:目的 观察以温胆汤加减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68例,治疗组72例,对照组 用稳心颗粒治疗,治疗组给予温胆汤加减治疗,一疗程后进行二组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24 小时动态心电图、临床疗效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温胆汤加减治疗频发室性早搏有明显的疗效。 关键词:心悸;温胆汤加减;频发室性早搏;稳心颗粒;中医药疗法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4.06.047 文章编号:1003—8914(2014)-06—1214—02 作者单位: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 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150040) △通讯作者 室性早搏,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在某 种情况下,室性早搏可演变为致命性室行快速性心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