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特作倡议如下: 1、坚持家族事业至高无尚原则。凡族中人员不分男女,人人有责,均有义务为家族建祠
捐资尽力,排忧解难,奉献爱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2、坚持殷实富裕家庭重举原则。族中率先勤劳致富的重点大户或个人,应思知恩图报,
效仿先贤,大孝举义,重金赞助,彰显功德,流芳百世。 钱多的多出。钱少的少出。 3、坚持族中骨干模范带头原则。凡理事会、各支族长,及社会各界公职人员和工商企业
知名人士,在积极做好宣传发动的同时,应以身垂范,带头捐赠资助,真情奉献。 4、坚持贡献大小分类表彰原则。凡为建祠捐资奉献者,均永久记档、刻碑表彰。 家族同胞:
光前裕后,人子之责; 扬名千古,丈夫作为!
切勿错失良机,愧对先祖,贻笑后人,为一时之不决而抱憾终身! 顺祝康安幸福,万事如意! 小章孙氏家族祠堂筹建理事会 2009年1月29日星期四篇二:关于重新修建怀远堂管氏宗祖祠堂的倡议书 关于重新修建怀远堂管氏宗祖祠堂的倡议书 全体管氏子弟们: 始祖管万公祖,原籍江西庐陵(现吉安),明朝初年,始祖从江西庐陵迁入祁阳定居,至今历六百余年。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已延续二十五世矣。始祖一系管氏后代,现大多定居
祁东县官家嘴镇,人口千余。可谓祖德广远,佑我管氏子孙后代人丁兴旺、事业宏达。 前辈有识之士为纪念祖先的丰功伟绩,于清朝乾隆年间,在先祖安息之地修建管氏宗祠,塑像立碑,臵田定制,彰先祖之功德,延管氏之文脉。曾几何时,逢年过节,族人洁衣正冠入祠,鸣炮奏乐,上香进礼,瞻仰缅怀先人,教育激励后代。从晨至昏,祠内人声鼎沸,礼乐不绝。既庄重肃穆,又热闹喜庆,场面恢宏壮观。作为祭祀祖先的家庙宗祠,管氏祠堂对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弘扬先祖美德,提高后代文化礼仪素质、激励族人团结向上努力进取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它既是神圣的殿堂,又是育人的学堂,还是乡村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只可惜,神圣可亲的管氏祠堂于年月几番蒙受损毁,及至荡然无存。数十年来,管家子弟无不哀之痛之惜之,且深深自责吾辈未能保护好祖先的宝贵文化遗产之罪过。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前我国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社会和谐,百废俱兴。早在八、九十年代,我国不少地方就设法修复了中被毁损的祠堂家庙。近年来,随着“构建和谐社会”口号的提出和实施,人们对宗祠在和谐社会建设和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清楚明确。祖国东西南北,到处可见金碧辉煌、修葺一新的宗庙祠堂,有些甚至
成为当地旅游文化的一个重要元 素。国家倡导忠孝文明,世人居安思祖之情顺势陡升。人之肤发生命,授之于父母,根之于祖宗。吃水不忘挖井者,丢本忘祖枉为人。无祖宗骨血生养,哪有我辈化人入世?没先人开基创业之功,哪有后代承业立身之地?无论斗转星移、朝代更替,缅怀敬仰先人,光宗耀祖皆天经地仪、无可厚非也。有鉴于此,在重修祠堂受挫多年后的今天,许多热血族人坐立不安,寝食难宁:身为管家子弟,不能让祖宗的神灵有一个体面的安息之所,是我辈奇耻大辱也!现在天时地利人和,如不抓紧重修祠堂,可能就再也没有这样好的机会了!大伙理当集思广益,踊跃献计出力。 2009年春节,重建管氏祖祠再次提到管姓家族的重要议事日程上。经过充分的民主协商,“管氏宗祠重建领导小组”已经产生并开始工作;通过审慎勘察,
宗祠地址已经选好;宗祠的总体设计程式正在征集筹划;全面的集资动员正式启动! 子孙孝则祖祠兴,祖祠兴则宗族荣。祠堂是宗族团结和力量的重要体现与象征。重建管氏祖祠上敬祖宗,下贻子孙,既神圣、庄重、光荣,又艰巨、艰难、艰苦。祠堂是全族之圣殿,修祠安祖靠大家,必须充分动员和凝聚我们全体族人的力量和智慧方可毕其功。改革开放以来,依靠国家的富民和祖宗的荫庇,耕耘于祖宗故地及战斗在天南海北各条战线上的管姓子弟,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勇于开拓,奋力拼搏,争做时代的弄潮儿,不仅处处家业兴旺奔小康,而且还涌现了一批社会公认的创业成功人士。这是我们重修祖祠的力量
和底气,是我们管氏的台柱和脊梁!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富裕起来的管氏后人都在问:“我是谁?根在那里?”不少人回乡祭祖的同时,产生疑问,面对文明社会高楼大厦遍地林立的时候,我们的列祖列宗却无栖身之地,饱受风雪之苦;追先贤念祖德,只能面对遍地瓦砾,倾听断
墙残壁在向世人倾诉自身的不幸遭遇,愧对先 人,子孙不孝!是我们的共同心声。祖德堪追想当年垂训贻谋原志在范围百世,云礽咸集虽此日分支别派休忘了骨肉一家。因此,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使管氏族谱忠孝文明发扬光大,我们倡议重建管氏祠堂。修建尚需资金,对此我们呼吁不论海内海外的管氏族人都要慷慨解囊,为重修管氏祠堂,抢救族谱文明献一点孝心,进一份力量,同时企盼提供本支族谱及与老族谱的接续资料。诸位同族子弟:照应子女可随时随地,孝敬父母可年年岁岁,修祠安祖百年难遇,今生今世仅此一次而已。它是先祖神灵的召唤,更是我辈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今天,我们正式向大家发出倡议:恳切希望官家咀所有管家子弟及在外子弟,精神抖擞起来,积极行动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热情踊跃参与建祠工作。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钱多的多出,力大的多使;不分高低穷富,不计均等得失,尽心倾力诚
孝。万众一心,苦干实干,千方百计,共同完成重建祖祠大业! 我们承诺:任何人不论捐款多少,贡献大小,我们都将在重修之中刻石留名;不论何人所捐、捐赠多少、款项用于何处,我们都将在网上公布,公开接受监督。因此,捐款人请留
下您的详细地址,姓名及捐款数额。 我们保证:所有的建言献策都会受到应有的重视,所有的捐献都会得到有效监管与合理
使用。我们相信:全族同胞一定能深明大义,管氏祠堂一定能建好! 重建保方管氏家祠领导小组
2009年3月1日 附:重建保方管氏家祠领导小组名单及联系电话(略) 为了实现此夙愿,经我族祁东理事会讨论决定,向全体族人筹集重建祠堂续修族谱资金。
筹集方式如下:
一,筹集资金活动实行不分性别、自愿捐助、公平合理、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二, 凡自愿捐助者不分男女均名登族谱,享受理事会成员待遇。 三,务农人员个人捐助达500元、非务农人员个人捐助达1000元以上者,名登建祠石雕
功德榜,受后嗣敬仰。 四,直系家庭成员合计捐助达1000元以上者,理事会为其定制家谱一套;每人的捐助款
只能计算一次,不得重复累计。 五,受国家级表彰人员或个人捐助达10000元且品德优良、卓有建树者,理事会为其编撰名人传记载入族谱、家谱;受省部级以上表彰人员或个人捐助达5000元且品德优良、事业有成者,理事会为其编撰名人传记载入家谱。名人传记将制作成单行本在族人中发行,并作为
宣传教育的主要图文资料在祠堂内陈设。 六,捐助资金通过各房理事代受或直接存入理事会开设的建祠修谱专款专用银行帐户(开户行:,帐号:;户名:),交款人保留交款收据备查。 七,凡我族人等请将入谱家庭成员姓名、字号、性别、出生年月日时、身份关系、承嗣状况、93年后已古人员生卒年月日时、各人捐款数额、住址及联系方式详细报各房理事登记
入册。符合登载名人传记者,提交个人或家庭主要业绩资料一份。 外地人员可通过信函或电子邮件提交上述资料。来函请寄: 收; 电子邮箱: 八,为保证续谱工作全面完整,有家属或近亲房居外地致理事会难以联络者,敬请转告
本倡议内容或代为登记、捐助。 九,因祠堂基建拟定于2009年 前捐助为感。 月中旬奠基开工,望各有意于奉献族事者在此之 管氏家族祁东理事会篇三:关于重
新修建律坪傅氏宗祖祠堂的倡议书 关于重新修建律坪村傅氏宗祖祠堂的倡议书 全体傅氏子弟们: 始祖傅氏公祖明朝初年,始祖从山前迁入律坪定居,至今历六百余年。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已延续二十二世矣。始祖一系傅氏后代,现大多定居樟树市吴城乡律坪傅家村。可
谓祖德广远,佑我傅氏子孙后代人丁兴旺、事业宏达。 前辈有识之士为纪念祖先的丰功伟绩,于明清年间,在先祖安息之地修建傅氏宗祠,塑像立碑,置田定制,彰先祖之功德,延傅氏之文脉。它既是神圣的殿堂,又是育人的学堂,还是乡村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只可惜,神圣可亲的傅氏祠堂于年月几番蒙受损毁加上八年前的一场大火,已是苦不堪言。幸好04年我族傅林儒先生慷慨解囊自费将前厅修建,现又全部倒塌,数十年来,傅家子弟无不哀之痛之惜之,且深深自责吾辈未能保护好祖先的宝贵文化遗产之罪过。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近年来,随着“构建和谐社会”口号的提出和实施,人们对宗祠在和谐社会建设和文化传承上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清楚明确。祖国各地,到处可见金碧辉煌、修葺一新的宗庙祠堂,有些甚至成为当地旅游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倡导忠孝文明,世人居安思祖之情顺势陡升。人之肤发生命,授之于父母,根之于祖宗。吃水不忘挖井者,丢本忘祖枉为人。无祖宗骨血生养,哪有我辈化人入世?身为傅家子弟,不能让祖宗的神灵有一个体面的安息之所,是我辈奇耻大辱也!现在天时地利人和,如不抓紧重修祠堂,可能就再也没有这样好的机会了!大伙理当集思广益,踊跃献计出力。 2013年冬至,重建傅氏祖祠再次提到傅姓家族的重要议事日程上。经过充分
的民主协商, “傅氏宗祠重建领导小组”已经产生并开始工作;通过审慎勘察,宗祠地址已经选好;
宗祠的总体设计程式正在征集筹划;全面的集资动员正式启动! 我们承诺:任何人不论捐款多少,贡献大小,我们都将在重修之中刻石留名;不论何人所捐、捐赠多少、款项用于何处,我们都将向外公布,公开接受监督。因此,捐款人请留下
您的详细地址,姓名及捐款数额。 我们保证:所有的建言献策都会受到应有的重视,所有的捐献都会得到有效监管与合理
使用。我们相信:全族同胞一定能深明大义,傅氏祠堂一定能建好! 重修傅氏宗祠领导小组
2014年2月17日篇四:兴修谌氏祠堂倡议书 兴修谌氏祠堂倡议书 尊敬的各位村民,大家好! 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愿景向天,自2012年5月6日晚各房代表齐聚祠堂,商量筹建祠堂一事,已初步达成共识决定新修北面祠堂,就有关细节问题向各位村民通报,希望
各位村民支持、理解,通报如下: 1、关于筹集资金问题,预计修建新祠堂需资金50万元,现我村自有资金30万,资金缺口将近20万元,不足部分希望各位村民,乡官贤士踊跃捐款,决定如下,以近五年得田者每人捐款起点200元,自倡议发出之日起,即请大家踊跃捐资,可交各房代表代收,由收款人出具收款凭证。 2、如各房有在外经商或工作的能人,也希望你们进行通报,我们同样接受在外人士的慷慨解囊。凡积极为维修、保护我谌氏祠堂献计献力者,我们将刻功德碑,立于祠堂,芳名青史。
只要大家慷慨捐资,献出你的热情和爱心,在修建过程中,我们力求节省,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无限的事业上,争取做到少花钱办好事,让我谌氏宗祠“返老还童”,重现她昔日的瑰
丽容颜,以告慰先辈们的在天之灵,也能对后人有一个交代。 谌氏祠堂筹备委员会
2012年5月7日 1、关于村小组往年帐目问题从2012年开始计算,原老帐先放一边。 2、原来由个人出资购买的北面祠堂旁边的牛栏,经各房代表协商由村里统一原价收回,祠堂旁边搭建的小建筑,应自觉拆除,祠堂里面放置的物品,应自觉全部搬出,谢谢各位的支持!
3、各村民应本着为大家,舍小家的精神,群策群力,望我谌氏各宗亲会,共同携手并肩合作,体现我新屋下村民团结一致,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献爱心敬孝道,慷慨解囊,给于
赞助,顺利完成我谌氏祠堂修建为盼。篇五:重建李氏宗祠的倡议书 关于大授公后裔重建李氏宗祠的 倡议书 一、事由 我大授公宗祠于一九零二年吉日由老前辈经过千辛万苦、费尽了多年心血为后代建立了我们的老宗祠,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但由于经过了数年数月的风霜雪雨洗礼,至今变成了过时的宗祠。 二、具体事项 二零一二年,经过父老乡亲和叔侄兄弟召开会议,决定重建新宗祠。大家决心已定,会议特作出以下事项:
1、新建宗祠范围总面积:大约320平米; 2、资金来源问题:按现有人口每人缴纳现金1500元; 3、人口变动问题:凭结婚证或行成事实婚姻者按现有人口交现金;
4、凡属增加人口,新宗祠成功做酒日起(晚上12时前)按每人1500元计算(新宗祠未成功时,如有百岁老人临终者可以退回本人现金,也可以转捐款); 5、新宗祠成功,未办理成功酒席期间,红、白两喜不能进入新宗祠; 6、为了新宗祠扩建需要,占用老宗祠两边的老地基, 按照每平米18元计算;
7、新宗祠建设如有不缴钱者,经后不论红喜、白喜,不准占用宗祠摆酒宴席; 8、如有新宗祠成功以后,要求加入新宗祠者,需要大授公后裔商量决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