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 段 性 测 试(五)
[考查范围: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2.4~2.6)]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表所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C ) 选项 A B C D 单质 铝合金 白磷 氮气 水银 氧化物 氧化铜 水 干冰 硫酸钡 混合物 稀盐酸 冰水混合物 空气 食盐水 2.有一种物质M,经测定它只由碳元素组成,则物质M属于( D ) A. 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化合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一定不是化合物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证明瓶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溶液中一定有硫酸根离子
D.不用任何其他试剂就可以把KOH、HNO3、CuSO4、MgCl2四种溶液鉴别出来 4.对下列事实的说明中,有错误的是( D ) A. 氢气能还原氧化铜,说明氢气具有还原性
B.常温下氯酸钾能溶于水而难溶于酒精,说明氯酸钾的溶解性跟溶剂有关
C.相同条件下,湿衣服摊开比堆着干得快,说明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 D.铁丝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说明氧气和铁丝都具有可燃性 5.用锌、氧化铜、稀硫酸作原料制取铜,有下列两种途径:
稀H2SO4CuO(1)Zn――→H2――→Cu 稀H2SO4Zn(2)CuO――→CuSO4――→Cu
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的铜的质量相等时,下列叙述符合实际实验结果的是( A ) A. 消耗相同质量的氧化铜 小初高学习+K12
小初高学习+K12
B.消耗相同质量的锌 C.消耗相同质量的硫酸
D.生成硫酸锌的质量可能相同 6.做完CO还原Fe2O3的实验后,清洗试管壁上留下的黑色物质时可选用的方法是( B ) A. 用大量水边洗边冲
B.用盐酸清洗后,再用水冲洗 C.用肥皂水清洗后,再用水冲洗 D.用试管刷上下、左右猛烈刷
7.钛具有硬度大、密度小、熔点高、抗腐蚀性等优良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钛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FeTiO3)。冶炼金属钛时,主要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高温
①2FeTiO3+6C+7Cl2=====2X+2TiCl4+6CO Ar 800 ℃
②TiCl4+2Mg=====Ti+2MgCl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 钛酸亚铁中Ti显+3价
B.①式中“X”的化学式为FeCl2
C.反应②需在氩气环境中进行,这里氩气作催化剂 D.反应②属于置换反应
8.木炭粉、一氧化碳和氢气分别与氧化铜反应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 木炭粉、一氧化碳和氢气均表现出还原性 B.反应都需加热
C.反应类型都属于置换反应
D.在反应中氧化铜发生了还原反应
9.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一些物质之间的转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第9题图
A. 反应①中CO是还原剂 B.X溶液可能是硫酸铜溶液 C.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Fe+Cu(OH)2===Cu+Fe(OH)2
D.反应③可以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1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D )
小初高学习+K12
小初高学习+K12
第10题图
A.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向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
D.向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金属镁和铝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1.请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除第(2)题外,其余各小题均用序号填空]
序号 物质 化学式 ① 醋酸 CH3COOH ② 水 H2O ③ 熟石灰 Ca(OH)2 ④ 纯碱 Na2CO3 (1)表中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__②__,属于碱的是__③__;属于盐的是__④__。 (2)利用表中的物质作为反应物,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通电
①电解水__2H2O=====2H2↑+O2↑__。
②制取氢氧化钠__Na2CO3+Ca(OH)2===CaCO3↓+2NaOH__。
(3)若要测定纯碱溶液的酸碱度,可选用下列选项中的__③__。 ①无色酚酞试液 ②紫色石蕊试液 ③pH试纸
(4)槟榔芋皮上含有一种碱性的物质—皂角素,皮肤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选用下列__①__来涂抹止痒。
①食醋(含醋酸) ②熟石灰 ③纯碱
12.某实验小组利用废硫酸制备K2SO4的流程如图。
第12题图
(1)请补充完整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H2O+CaSO4+__2NH3__+__CO2__===CaCO3↓+(NH4)2SO4。
(2)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CO2和__CaCO3__(填写化学式)。
(3)反应Ⅲ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表所示。你认为反应Ⅲ在常温下能实现的原因是__常温下硫酸钾溶解度最小___。 物质 溶解度/g (25 ℃) KCl 34.0 K2SO4 11.1 NH4Cl 37.2 M 19.5 (4)不用水而用饱和K2SO4溶液洗涤反应Ⅲ所得晶体的目的是__防止硫酸钾溶解在水中__;为检验此晶体是否洗涤干净,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先加入__c__(选填序号,下同),振荡、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__a__,观察现象即可判断。
a.AgNO3溶液 b.过量的BaCl2溶液 小初高学习+K12
小初高学习+K12
c.过量的Ba(NO3)2溶液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4分,共16分) 13.课外小科约老师继续探究铁粉和硫粉反应的实验:他们各自取一定量的铁粉和硫粉均匀混合后堆放在石棉网上,在其中插入烧红的玻璃棒,反应立即发生。拿掉玻璃棒后,反应继续剧烈进行,反应过程中有少量刺激性气味的气体X产生。反应结束后,都得到了黑色固体。老师得到的黑色固体不会被磁铁吸引,而小科的却会被磁铁吸引。
(1)铁和硫的反应是__放热__(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气体X的化学式为__SO2__。
(3)对比老师的实验结果,小科猜想自己得到的黑色固体可能是有剩余的铁或有生成的四氧化三铁。小科想验证是否有铁剩余。
老师启发小科:硫化亚铁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硫化氢气体,该气体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于是,小科认为正确连接如图所示的三个装置并进行实验,如果a处有水压出,就能验证有铁剩余。
第13题图
①小科依次连接各装置的导管口:e→__c→d__(选填“c→d”或“d→c”)→b→a。 ②老师指出设计不够合理,不能就此验证猜想。请你帮小科说出不够合理的原因:__反应前装置中有空气存在__。
于是小科改进了实验设计,继续进行探究…… 四、计算题(16分) 14.在学习“金属的冶炼”时,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实验所取氧化铜样品质量为10 g。(所含杂质不参加反应)
第14题图
(1)该实验利用了一氧化碳的__还原__性,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黑色粉末变成红色__。
(2)甲同学的方法:先测出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50 g,待反应完全后再次称量,质量为54.4 g,请你计算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答案】 (2)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54.4 g-50 g=4.4 g。 小初高学习+K12
小初高学习+K12
设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为x。 △
CuO+CO=====CO2+Cu 80 44 x 4.4 g 80x= 444.4 gx=8 g
8 g
×100%=80% 10 g
小初高学习+K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