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测试题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测试题

来源:吉趣旅游网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测试题

制作人:曹立红

一、字音字形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怂恿( )一缕( )蜷伏( )怅然( )惩戒( )嗔怪( ) .......

蹒跚( )温驯( )哺乳( )禁锢( )虐待( )苫蔽(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污sè( ) 匍 fú( ) 怪dàn( ) 狡xiá ( ) zhuì行( )kāo尾( ) 神采yì yì( ) 大相jìng( )庭 wèi( ) 罪 qián ( )逃 二、文学文化常识

1.郑振铎,笔名 , (地名)人, 、文学家、 .

2.《动物笑谈》选自《 》,作者康德拉﹒劳伦兹, (国别)人,动物行为学家、 .

3.《狼》选自《 》,蒲松龄,字 ,世称 , (地名)人, (朝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 》 三、单元配套小题测验

4.下列各项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污涩 (sè) 怂恿(sǒng) 蜷伏(quán) ...B假寐(mèi) 目似瞑(mín) 小凫(fú) ...C怅然(zhàng) 虐待(nǜe) 怪诞不经(dàn) ...D叮嘱(zhǔ) 羞怯(xiè) 顷刻(qǐng) ...

5.下列各项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乞丐 安详 悲楚 为罪潜逃 B 冤妄 惩戒 断语 栅栏 C消耗 忧郁 懒惰 预警

D 迷惘 羞怯 温驯 大相经庭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宋濂求学的经历,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学习的不求甚解和勤奋与否. ....B看了两个老外的经典搞笑表演,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

C一年多来,9岁的小男孩持之以恒从家里偷偷拿钱买游戏充值卡,至今已一万多元,父母对....此痛心疾首.

D此前在产房,有医护人员曾向刚当妈妈的鲁丽推荐奶粉,并向其赠送了试用装,直到看到媒体曝光“第一口奶”,鲁丽才恍然大悟,自家的小孩在医院可能被喂食了奶粉. ....7.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狂风和暴雨哗哗地下.(主语与谓语搭配不当.修改:狂风呼呼地刮,暴雨哗哗地下.) B.几声鸟叫从幽谷传来,打破了沉寂的环境.(谓语与宾语搭配不当.修改“沉寂的环境”为“环境的沉寂”)

C.只有恪守学术道德,就会消除学术,净化学术界.(关联词搭配不当.修改“就会”

1 / 4

为“才能”)

D.敦煌市承办首届丝路文博会的各个展馆都在改善改造及建设的进度.(谓语与宾语搭配不当.修改“改善”为“改进”)

8.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心灵健康美好的人一定信奉这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

①能不能发现美,在于自己心里有没有美 ②并能不吝啬地随时贡献自己的美

③你在别人眼中,也就自然而然成为美的人 ④你的心被美鼓满了,便能时时感应到美

A ①④②③ B ①③④② C ③①④② D ④②③① 9.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猫》的作者是郑振铎,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

B蒲松龄,字留仙,淄川人,明代文学家,世称“聊斋先生”,著有文言散文集《聊斋志异》等.

C《动物笑谈》选自《所罗门的指环》,该文的作者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康拉德•劳伦兹,他曾获得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

D “动物笑谈”意思是谈论和动物有关的趣事、笑话.作者为探究动物的行为,与动物们打成一片,不明原委的人很容易把作者的行为视为怪诞或发疯,文章语言诙谐风趣,使人感受到了科学工作者专注忘我的精神. 10.语言综合性运用

材料一:某机构通过对11000名网友调查,排名前十的最有价值的汉字统计如下表

名次 文字 票数 一 德 8359 二 信 77 三 孝 7385 四 诚 7267 五 善 7220 六 仁 39 七 和 6376 八 礼 5269 九 义 4362 十 清 4108

材料二:近年来,很多中学生不重视汉字的书写,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等现象屡见不鲜. ⑵ 根据材料一内容,探究并归纳这些汉字能够入选最有价值的汉字的原因.

⑵根据材料二所列举的现象,请你给学校提两条加强写字教学的建议.

四、文言文阅读.

《狼》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2 / 4

...

(1)止有剩骨( ) (2)并驱如故( ) (3)弛担持刀( )

...

(4)其一犬坐于前( ) (5)苫蔽成丘( ) (6)盖以诱敌( ) 1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1)其 一 犬 坐 于 前 (2)意 将 隧 入 以 攻 其 后 也 1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14.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一狼径去的目的是: . (2)前狼假寐的目的是: . (3)最能表现屠户敢于斗争的句子是: . 15.通过阅读本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 五、现代文阅读

《河床开始回忆河流》

①大地上的河床像一个干瘪的口袋,粮食没了,口袋显出宽阔.我在各地见到许多干涸的河床,它们不是耕地、不是广场,是从天边延伸而来的河床,只是没有水.

②所谓一无所有,说的正是河床.如果有,也只有一些鹅卵石.夏天,不长庄稼不长草的土地是干涸的河床.乍见白花花的河床,心里惊讶,它是什么?它几乎什么都不是.你能相信一个宽阔的河流竟然一滴水都没有吗?在雨后,在盛水期见到干涸的河床让人不安,无法想象当年这里曾经有过河,可以用汹涌、清澈、波浪和白帆形容的河,它竟然没了.

③对大自然来说,河没了,比人丢了钱更痛苦.如果河没了,鱼和水鸟的家也没了.两岸的青草没了,倒映在河里的星星也没了,因为星星不能倒映在石头上.如果河没了,连同河床一起消失是最好的.没有水,留下的河床好像是伤疤,是一条长长的干鱼的尸体.是的,干涸的河床如同尸体.是谁的尸体?是河的尸体吗?没听说河竟然还有尸体,水干了,白花花的河底只能是河的尸体.

④干涸的河床好像在回忆,它抱着不应该拥有的沉寂回忆涛声和蛙鸣.河床回忆什么是水,它不知道水流到了什么地方,也不知道水会不会再来.当年水来的时候匆匆忙忙走过河床,带来鱼虾和泥沙.水没等站稳脚跟歇息,就被后面的水挤走了,水比车站的人流更拥挤.河床从来没想过一条叫做河的水流会干涸,这种惊讶比一个朝代的更迭更让人吃惊.

⑤河床的悲哀是一个母亲的悲哀,她的产床上已经没有了孩子,她还在等待,并且哭干了泪水.一家外媒报道,从卫星上观察,中国境内二十年前约有五万条河流,现在这些河流中已经失去了两三万条.有两万多个河床母亲手里失去了孩子,她们怀里空荡荡的,等待人类把孩子还给她们.

⑥人说,人是无所不能的,起初我不相信.当我看到一条又一条干涸的河床时,我相信了这一点,并为自己作为人类的一分子而感歉疚.人把河都消灭了,还有什么做不到呢?消灭一条河比建造(请原谅我使用的“建造”这个词,这完全是人类爱用的词,而河流无法建造)一条河更容易.把河流上游的树木和竹林砍光,草原沙化,河就死了,只剩下河床这条敛尸袋.

⑦当大街出现一个带刀痕的死人时,会为这个人的死因搜寻原因,曰侦察破案,人类为此发明了一个词叫“人命关天”.如果一条河死了,没人破案,没人痛哭,更没人祭奠.所以,当中

3 / 4

国死去两三万条河流时,人们并没觉得失去什么,因为他们不是小鸟不是青草.他们忍受气候变化并心安理得,却没一个人指认杀死河流的凶手.在所有的案件里,如果凶手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社会的时候,罪行自然会被赦免,我们都不是罪人.

⑧我们都不是罪人,我们劝自己欢乐并制造更多的欢乐.我们保持着正常情感.而河床敞开空荡荡的怀抱,她的孩子没有了,她以为人们会惊讶会替她找回孩子.先前的人类离不开河流,人类所谓的“文明史”都诞生于河流的两岸.看地图,人类的城市多建造于河边,中国有多少城市的名字带着水字边.古时候,人祭祀河、景仰河,谁能想到后来竟杀死了河.这何止于狠,是把事做绝了.

⑨我们应该派人到河边告诉河床,河已辞世,水利术语叫断流.我们理应为河床献上一些祭品表达歉意,因为河的消失毕竟不是小事.或者,在河边装一个高音喇叭,日夜播放河水流过的声音和鸟啼声.总之,人应该为河的陨灭略微表示一点态度.

(选自2015年5月22日《光明日报》,有改动)【注释】河床:河流两岸之间容水的部分. 16.请根据文意填空.

面对河的“辞世”,作者的情感是复杂而富有变化的,开始,作者是 ;后来,借大自然和河床之口,说出了自己的 ;最后,作者是 .(各填一个词语) 17.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情感的角度分析第④段的画线句子.

18.结合上下文,具体说说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

19.文章结尾写到:“总之,人应该为河的陨灭略微表示一点态度.”请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文章以“河床开始回忆河流”为题,有何好处.

六、诗歌鉴赏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末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像用诗写的回信,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写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情. B、一、二句诗人将自己与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异乡的夜雨景色贴切地融合在一起,绵绵雨中,更见两地相思情重.

C、三、四句写在巴山秋雨之夜,与久别重逢的亲人彻夜畅谈的欢聚场面. D、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 22. 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