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羽毛球裁判规则

羽毛球裁判规则

来源:吉趣旅游网
竞赛规则编辑 定义

运 动 员:参加羽毛球比赛的人。

一场比赛:由双方各一名或两名运动员进行的比赛,是羽毛球比赛决定胜负的基本单位。

单 打:双方各一名运动员进行的比赛。

双 打:双方各两名运动员进行的比赛。

发 球 方:有发球权的一方。

接发球方:发球方的对方。

回 合:自球被发出至死球前的一次或多次连续对击。

击 球:运动员试图击球的挥拍动作。

场地和场地设备

1.1 场地应是一个长方形,用宽40毫米的线画出(图A)。

1.2 线的颜色应是白色、黄色或其他容易辨别的颜色。

1.3 所有的线都是它所界定区域的组成部分。

1.4 从场地地面起,网柱高1.55米。当球网被拉紧时(规则1.10),网柱应与地面保持垂直。

1.5 不论是单打还是双打比赛,网柱都应放置在双打边线上(图A)。网柱及其支撑物不得延伸进入除边线外的场区内。

1.6 球网应由深色优质的细绳编织成。网孔为均匀分布的方形,边长15~20毫米。

1.7 球网上下宽760毫米,全长至少6.10米。

1.8 球网的上沿是用宽75毫米的白带对折成的夹层,用绳索或钢丝从中穿过。夹层的上沿。必须紧贴绳索或钢丝。

1.9 绳索或钢丝应牢固地拉紧,并与网柱顶取平。

1.10 从场地地面起至球网顶部应高1.524米,双打边线处网高1.55米。

1.1 1 球网两端与网柱之间不应有空隙。

注:双打场地对角线长14.723米,单打场地对角线为14.366米。

羽毛球

2.1 球可由天然材料、人造材料或其混合制成。无论是何种材料制成的球,飞行性能应与由天然羽毛和薄皮包裹软木球托制成的球的性能相似。

2.2 天然材料制作的球

2.2.1 球应由16根羽毛固定在球托上。

2.2.2 每根羽毛从球托面至羽毛尖的长度,统一为62~70毫米。

2.2.3 羽毛顶端围成圆形, 直径为58~68毫米。

2.2.4 羽毛应用线或其他适宜材料扎牢

2.2.5 球托底部为球形,直径为25~28毫米。

2.2.6 球重4.74~5.50克

2.3 非天然材料制作的球

2.3.1 球裙由合成材料制成的仿真羽毛代替天然羽毛。

2.3.2 球托应如2.2.5所述。

2.3.4 在因海拔或气候等条件不适宜使用标准球的地方,只要球的一般式样、速度和飞行性能不变,经有关会员协会批准,可以变通以上规定。

球速的检验

3.1 验球时,运动员应在端线外用低手向前上方全力击球。球的飞行方向应与边线平行。

3.2 符合标准速度的球,应落在场内距离对方端线外沿530~990毫米之间的区域内(图B)。

羽毛球拍

4.1.1 拍柄是击球者通常握拍的部分。

4.1.2 拍弦面是击球者通常用于击球的部分。

4.1.3 拍头界定了拍弦面的范围。

4.1.5 连接喉(如有)连接拍杆与拍头。

4.2 拍弦面

4.2.2 拍弦面长不超过280毫米,宽不超过220毫米。拍弦可延伸进连接喉区域。

4.3 球 拍

4.3.1 球拍不允许有附加物和突出部,除非是为了防止磨损、断裂、振动或调整重心的附加物,或预防球拍脱手而将拍柄系在手上的绳索,但其尺寸和位置必须合理。

4.3.2 球拍上不允许附加任何可能从本质上改变球拍形式的装置。

设备的批准

有关球、球拍、设备以及试制品能否用于比赛等问题,由世界羽联裁定。这种裁定可由世界羽联主动作出,也可根据对其有切身利益的个人、团体(包括运动员、技术、设备厂商会员协会或其他成员)的申请而作出。

挑 边

6.1.1 先发球或先接发球。

6.1.2 在一个场区或另一个场区开始比赛。

6.2 输的一方,在余下的一项中选择。

计分方法

7.1除非另有规定(“礼让比赛”和“其他记分方法”),一场比赛应以三局两胜定胜负。

7.2除规则7.4和7.5的情况外, 先得21分的一方胜一局。

7.3对方“违例”或球触及对方场区内的地面成死球,则该方胜这一回合并得一分。

7.4 20平后.领先得2分的一方胜该局。

7.5 29平后,先到30分的一方胜该局。

7.6一局的胜方在下一局首先发球。

交换场区

8.1以下情况,运动员应交换场区:

8.1.1第一局结束。

8.1.2第二局结束(如果有第三局)。

8.1.3在第三局比赛中,一方先得11分时。

8.2 如果运动员未按规则8.1的规定交换场区,一经发现.在死球时立即交换。已得比分有效。

发 球

9.1合法发球

9.1.1 一旦发球员和接发球员作好准各,任何一方都不得延误发球开始。发球时发球员球拍的拍头做完后摆,任何迟滞都是延误发球开始(“规则”9.2)。

9.1.2发球员和接发球员,应站在斜对角的发球区内(图A),脚不得触及发球区和接发球区的界线。

9.1.3从发球开始(规则9.2),至发球结束(规则9.3)前,发球员和接发球员的两脚,都必须有一部分与场地的地面接触,不得移动。

9.1.4发球员的球拍,应首先击中球托。

9.1.5发球员的球拍击中球的瞬间,整个球应低于发球员的腰部。腰指的是发球员最低肋骨下缘的水平切线。

9.1.6发球员的球拍击中球的瞬间,球拍杆应指向下方。

9.1.7发球开始(规则9.2)后,发球员必须连续向前挥拍,直至将球发出(规则9.3)。

9.1.8 发出的球向上飞行过网,如果未被拦截,球应落在规定的接发球区内(即落在界线上或界线内)。

9.1.9发球员发球时,应击中球。

9.2 一旦运动员站好位置准备发球,发球员的球拍头第一次向前挥动,即为发球开始。

9.3一旦发球开始(规则9.2),发球员的球拍击中球或未能击中球,均为发球结束。

9.4 发球员应在接发球员准备好后才能发球,如果接发球员已试图接发球,即被视为已作好准备。

9.5双打比赛发球时,发球员和接发球员的同伴应在各自的场区内。其站位不限,但不得阻挡对方发球员或接发球员的视线。

单 打

10.1 发球区和接发球区

10.1.1 一局中,发球员的分数为0或双数时,双方运动员均应在各自的右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

10.1.2 一局中,发球员的分数为单数时,双方运动员均应在各自的左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

10.2 击球顺序和位置

一回合中,球应由发球员和接球员交替从各自所在场所一边的任何位置击出,直至成死球为止(规则15)。

10.3得分和发球

双 打

11.1发球区和接发球区

11.2击球顺序和位置

每一回合发球被回击后,由发球方的任何一人和接球方的任何一人,交替在各自场区的任何位置击球,如此往返直至死球(规则15)。

11.3得分和发球

11.4发球顺序

每局比赛的发球权必须如下传递:

11.5运动员在比赛中不得有发球、接发球顺序错误或在一局比赛中连续两次接发球(规则12的情况除外)。

11.6一局胜方的任一运动员可在下一局先发球;一局负方的任一运动员可在下一局先接发球。

发球区错误

12.1以下情况为发球区错误:

12.2如果发现发球区错误,应予以纠正,已得比分有效。

违 例

以下情况均属违例:

13.1不合法发球(规则9.1)

13.2发球时:

13.2.1 球停在网顶。

13.2.3 接发球员的同伴接到球。

13.3比赛进行中,球:

(关于比赛场馆的建筑结构问题,必要时.地方羽毛球竞赛承办机构可以制定羽毛球触及建筑物的临时规定,但其归属的世界羽联会员协会有否决权。)

13.4比赛进行中,运动员:

13.5运动员严重违犯或屡犯规则16的规定。

重发球

14.1由裁判员或运动员(未设裁判员时)宣报“重发球”,用以中断比赛。

14.2以下情况为“重发球”:

14.3“重发球”时.该次发球无效,原发球员重新发球

死 球

以下情况为死球

15.1球撞网或网柱后,开始向击球者网这方的地面落下;

15.2球触及地面;

15.3宣报了“违例”或“重发球”。

比赛连续性、行为不端及处罚

16.1除规则16.2和16.3允许的情况外,比赛自第一次发球开始至该场比赛结束应是连续的。

16.2间歇

(有电视转播的比赛,裁判长可在该场比赛前决定变更16.2规定的间歇时间。)

16.3比赛的暂停

16.4延误比赛

16.5指导和离开场地

16.6运动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16.7对违犯者的处罚

17技术职责和申诉受理

17.1裁判长对比赛全面负责。

17.2临场裁判员主持一场比赛,并管理该比赛场地及其紧邻的区域。裁判员对裁判长负责。

17.4司线员负责宣判球在其分管线的落点是“界内”或“界外”。

17.5 技术 对其所分管职责内事实的宣判是最后的裁决。当裁判员确认司线员明显错判时,应予以纠正。

17.6裁判员应:

17.6.5 在技术 不足时,对无人执行的职责做出安排。

17.6.6 在技术 视线被挡时,执行其职责或判“重发球”。

(此类申诉必须在下次发球击出前提出;如果该场比赛结束,则应在申诉方离开场地前提出。)

双打发球站位图解

双打比赛中,A和B对阵C和D,A和B挑边获胜选择发球,A发球,C接发球。A为首先发球者,C为首先接发球者。

以上的意思为:

● 与单打时一样,发球员的发球区以发球方分数的单数或双数来决定。

● 运动员只有在本方发球得分时才交换发球区。除此之外,运动员继续站

在上一回合的原发球区不变,以此保证运动员间发球的交替。

对裁判员的建议编辑 1.1 比赛开始前,裁判员应:

1.1.1 向裁判长领取记分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