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座号: 第一课 爱在屋檐下
(一)基本观点
1、家庭的含义: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 收养关系而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的特点是: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3、家庭关系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建立:结婚、生育、收养、再婚。4、家庭结构的主要类型:现在的家庭组织大致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和联合家庭等四种形式。
5、在家庭关系中,最要的是子女与父母的关系。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
6、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亲情的自然流露,是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又是当今道德和法律的要求。父母如果不对子女尽抚养义务,甚至虐待子女,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7、家,是我们的情感栖息地,是我们的物质生活的后盾、安全健康保障,还是我们的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
8、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孝敬父母,最重要的就是敬重和爱戴父母。(二)基本问题
9、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①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长大、教我们做人。②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很多
③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
④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10、如何孝敬父母?
①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落在实处。②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
③孝敬父母不是愚孝,更不是盲从。对父母的不道德或违法行为不能宽恕、包庇,要勇于批评和制止。11、辨析题:
有人认为:“家丑不可外传,父母又为了我们付出了这么多,即使父母做了一些不道德或者违法的事,我们也应该守口如瓶,否则就是大逆不道。”
请你对上述观点进行辨析。
答:①这个观点是错误的。②孝敬父母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目的顺从,而是在平等、当代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报答。③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我们要勇于批评和制止,父母触犯法律,我们要依法办事,不能因亲情而宽恕、包庇。
第二课 我与父母交朋友
(一)基本观点
12、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
13、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的时候,首先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与家长商量。
14、掌握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的基本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
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二)基本问题
15、子女与父母产生冲突的原因有哪些?或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①我们与父母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社会地位不同,对社会规范的熟悉程度不同,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产生较大差异。
②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16、逆反心理有什么表现?
①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你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让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那个。②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或者对他们不理不睬、冷淡相对。
17、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有什么危害?
①从结果上看,既惩罚自己也伤害了父母。不是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就是拿父母的错误惩罚自己;不是拿自己的错误伤害父母,就是拿父母的错误伤害父母。
②我们要调适逆反心理,在情绪冲动时,要努力克制自己。18、如何正确认识逆反心理?
①对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说是错的,要辨证分析。
②与父母平等交往,有助于帮助父母更新观念、走出家教的误区,也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③与父母发生冲突如果消极对待甚至采用极端的办法处理,都是错误的,会造成极大的伤害,惩罚自己,伤害父母。
④要努力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在情绪冲动时,要努力克制自己。
19、如何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
①为了不伤害自己和自己最亲近的人,就要努力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在情绪冲动时,要努力克制自己。
②学会与父母交往,架起沟通的桥梁。
20、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正确的态度和做法是什么?(如何化解与父母的矛盾和冲突?)
①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从现实中架起沟通的桥梁。②首先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和家长商量。
③掌握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的基本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21、与父母交往讲艺术(窍门)有哪些?(怎样与父母交往?)
①赞赏父母,赞赏中增进亲情;②认真聆听,聆听中获得教益;③帮助父母,用行动感动亲人;④原谅父母的过错,与父母不必太计较。
第三课 同侪携手共进
(一)基本观点
22、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相互选择的结果。
23、闭锁心理危害:闭锁心理会使我们的人际关系树轮萎缩,使自己陷入孤立,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我们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敞开心扉,积极交往,开放自我。
24、受欢迎的人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真诚,友好,善良,负责任等品德,会使我们在与同伴交往中具有特久的吸引力,较强的沟通意识的沟通能力,也会使自己的集体中成为大家喜欢的信赖的人。
25、古人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说明我们要宽容他人,尊重差异。
26、“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我们要慎交朋友。
27、在与异性相处时,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①外界保护:社会的法律、道德,学校的纪律、守则,社会的良好习俗,健康的文化环境,给我们提供外界的保护。②自身保护: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方法,以及我们的自律,是我们队自己最好的保护。(二)基本问题
28、朋友(友谊)对我们成长有什么意义(重要性、作用)?
①朋友带给我们温暖,给我们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②在人生的旅途上,朋友伴我们同行,友谊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29、我们怎样才能明智而谨慎地把握友情?(即交友的原则有哪些?)
①交友是一个平等互惠的过程,给予和分担必须是双向的,这样才能做
到双赢甚至多赢。
②要欣赏他人、赞赏他人,宽容他人,尊重差异,加强沟通。
③真正的友谊应该是坦诚的,在原则面前一定要坚定,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所谓的友谊。
④要乐交诤友,不交损友,慎交朋友。
30、男生女生正常交往对我们成长有什么意义?(男女同学为什么要交往?)
①可以增进我们对异性的了解,学习对方的长处,完善自己的个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②可以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③还可以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要求,增进自己的性别意识。
31、男女生如何正常、健康地交往?(男女同学交往原则、注意事项是什么?)
①既要相互尊重,又要自重自爱;②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③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的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④要真诚待人,坦然大方地交往。
32、如何处理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
①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女同学之间产生好感和爱慕之情,这是正常、自然而又美丽的事;②需要谨慎对待,理智处理;③需要反思自己的情感选择,在反思中学会选择,学会承担责任。④在与异性交往时,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
第四课 老师伴我成长
(一)基本观点
33、我们要知师、信师、爱师、敬师,跟老师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快乐地学习,更快地进步。
34、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不仅影响我们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我们的身心发展。
35、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我们朋友。36、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
37、我们要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38、原谅老师的错误,用恰当的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是对他的尊重。(二)基本问题
39、老师的工作特点有哪些?老师的作用有哪些?(为什么老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①老师教给我们做人道理,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②老师教给我们思考方法和学习的方法,又使我们产生探求知识的愿望。③老
师用人格影响我们的人格,老师的力量在于为我们做出榜样。④老师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0、如何共筑师生情感桥梁?(或增进师生感情的方法有哪些?或与老师沟通要注意哪些方法?或如何化解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1)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2)掌握与老师沟通的方法:① 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② 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对表扬,要再接再厉;对批评,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③ 原谅老师的错误,不伤害老师。
(3)掌握与老师交往的礼仪:① 礼貌待师 ② 注意场合 ③ 勿失分寸。
第五课 多元文化“地球村”
(一)基本观点
41、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民族,就会有多少种独特的文化习俗。42、节日是一种文化习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43、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这些代表人物又把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推向世界。
44、语言是一种文化,语言存在差别,不分优劣。文化存在差异,各有千秋。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是平等的,都有自由生存和发展的权利。45、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
46、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式。47、面对文化差异,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排斥,一种是沟通。前者过分夸大本民族文化的价值,漠视甚至歧视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后者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也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互相学习。
48、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49、做一名友好往来的使者,我们不仅要以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的文化,还要宣传、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了解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二)基本问题
50、我们如何面对文化差异?
①面对文化差异,我们尽量消除误解,保持客观宽容的态度,提高对其他文化的鉴赏能力。②不采取防卫心态,多关注他人的经验和看法,避免妄下断言;③寻找能联结双方的相似点;④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⑤探索有效地沟通技巧;⑥在交往时,不卑不亢,以礼相待……
51、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①面对不同文化,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要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②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③学习外来文化,我们不能照抄照搬,而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52、我们青少年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①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②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③我们还要宣传、弘扬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④具体做法:说好普通话,写好汉字,多阅读“四大名著”等民族文化书籍,增强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民族自豪感。
第六课 网络交往新空间
(一)基本观点
53、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54、并非所有人上网都会成瘾,网瘾常常与自身的某些心理因素有关。例如、性格内向、不善交往、希望得到重视但十分孤独的的人。55、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56、网络交往时现实人际交往的延伸,上网要遵守法律这一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二)基本问题
57、如何理解(认识、看待)“网络交往是一把双刃剑”?
(1)网络的积极作用:网络为我们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提供了便捷的条件,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2)网络的消极作用:①沉迷网络会荒废学业;②危害身心健康;③疏离现实人际关系;④会诱发欺诈的事情;⑤严重的导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我们要以健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做网络主人,取其所长,避其所短。
58、如何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①要以健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②要学会“信息节食”,抵御网络上的不良诱惑。③要利用网络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问题。④要帮助别人解决一些困难,实现人生价值。总之网络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不应成为网络的俘虏,而是要做网络的主人。59、我们如何才能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1)要学会自我保护。①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尽可能找熟悉的朋友或师长帮助解决。②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
惑能力。
(2)要遵守网络规则。①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②上网要遵守法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