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吉趣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来源:吉趣旅游网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数学应用之广泛,小至日常生活中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买卖.利率.保险.医疗费用的计算,大至天文地理.环境生态.信息网络.质量控制.管理与预测.大型工程.农业经济.国防科学.航天事业均大量存在着运用数学的踪影.一起看看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欢迎查阅!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一)学前准备 1.闹闹寻宝. (1)课件演示

(2)学生交流多种寻宝路径.

(3)提问:闹闹向北.向南.向西.向东走分别能寻找到书包.铅笔盒.水和画笔四件宝,那么在方格中还有字典.电脑.跳绳.钢琴四件宝,闹闹怎样才能拿到呢? 2.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3. (1)出示指南针. (2)全体到操场.

(3)提问:谁能说出校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4)教师指着校园厕所,问:厕所在什么方向? (5)用指南针验证.

(6)师生返回教室,回顾刚才学习过程. 师根据回顾的内容板书:

(7)观察东北.西南这两个方向在什么位置. (8)由此推出西北角.东南角的位置. 师板书:西北北东北 西东 西南南东南

(9)说一说校园西北和东南方向分别有什么建筑物. 2.巩固新知.

(1)集体拿出小动物卡片. (2)游戏:给小动物找家.

(3)按要求把熊猫馆.爬行馆.水族馆.飞禽馆分别安置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4)同桌互查.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请学生指出教室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2.看一看自己座位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 3.教材第7页的〝做一做〞. (1)说明题目要求. (2)集体参与,分组学习. 把自己家的位置在黑板上标出来. 4.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1题.

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十字路口四周的店铺分别在什么位置上. (四)思维训练

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3题. (1)教师读题,学生理解题意. (2)按要求独立完成. (3)订正.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统计

1.简单的数据分析 一.教学内容 例1:横向条形统计图 简单的数据分析

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例1: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求平均数

例2: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_——_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两种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两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教学重点:会看两种统计图

教学难点: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第38页例1 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横向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图意)

如果超市的王经理,现在很想知道超市上周四种品牌矿泉水的销售情况,还想知道下周该进些什么品牌的矿泉水.你有什么好办法?(统计)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出示空白的纵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 说说这个统计图与以前见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它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3.根据统计表,你能完成下面这份统计图吗? 3.学生讨论并说明如何完成统计图.

4.提问:如果用横轴代表销售量,用纵轴代表不同的品牌,该怎样设计这样的统计图?

5.小组合作学习 6.小组汇报

7.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完成.

你能跟同学说说完成这样的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什么?

8.讨论:如果下周要进货,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你能说说理由吗? 三.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在前几个学期,我们已经学会了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统计......让学生理解.体验统计的1.展示数据2.科学预测.决策作用. 四.巩固练

课本40页第一.第四题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例2 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1.我们学校的校医非常关心我们同学的身体健康,经常要了解我们同学的体重,身高等,(出示班级座位图)

如果老师想要了解三(5)班第一组6位同学的身高的情况,你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一眼就看明白?

2.提问:你打算怎样完成这份统计图?

3.出示几个空白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尝试完成条形统计图. 4.如果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这个小组学生的身高,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比较合适?

5.出示教材上的统计图,让学生观察,讨论.

你能说说破这个统计图跟我们以前学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吗? 用折线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 其他格代表多少个单位? 这样画有什么好处? 6.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汇报.

在统计图的纵轴上,起始格和其他格表示的单位量是不同的(第一个图中起始格表示_7厘米,其他每格表示1厘米.)

7.让学生按照例子把其他两个同学的条形补充完整.

8.学生讨论:什么情形下应该使用这样的统计图?这种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 9.观察体重统计图,看看这个图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其他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

9.这个统计图跟我们刚才学习的学生身高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10.独立完成书上的统计图 小组进行学习小结.

这种统计图一般在以下情形中加以使用:各样本的统计数据的绝对值都比较大(如本例中学生的身高都在_8厘米以上,体重都在32千克以上),但不同样本统计数据之间的差异值又相对比较小(如本例中身高和体重的最小差异分别是1厘米和1千克).当出现这种情形时,会出现一种矛盾: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小(如第一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厘米或2厘米),统计图中的条形就会很长,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大(如第二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0千克),又很难在统计图中看出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所以,为了比较直观地反映这种差异性,采取用起始格表示较大单

位量,而其他格表示较小单位量的方式,就避免了上述矛盾.在这种统计图中的纵轴上,起始格是用折线表示的,以和其他的格有所区别.

10.通过完成这一份统计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作用. _.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

出示〝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引导学生把学生的身高.体重与正常值进行对比,找出哪些学生的身高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学生的体重超出了正常值,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实践作业)让学生从报纸.书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统计图表,并找出相应的信息,可以培养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会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二.教学过程:

1.创设学习情境,提出相应的问题. 2.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3.组织学生对所提问题小组讨论.

4.交流结果,小组一:_+_+......+_=288(24个_相加) 小组二:__4_6=288 小组三:__3_8=288 小组四:__20+__4=288 小组五:用竖式计算

5.方法归类: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连加,第二类连成,第三类是把其中的一个乘数拆成两数的和或差 6.总结出方法 7.研究笔算方法 8.巩固法则

9.总结所学内容,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知识点 三.教学结束: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jqk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